[心得] Nike (By You) Kyrie 6 心得
無音樂無廣告部落格連結:https://bit.ly/2Vyzp14
這次來分享Nike客製化球鞋的心得,
整篇文章太長了,只擷取大家比較有興趣的段落,
剩下是配色及其他心得可以選擇要不要看,放在部落格中,
以下雜念
前陣子發現部落格從第一篇鞋子寫到現在也六年了,
雖然量不多,還是持續在寫,畢竟感情深厚
但我分享還是會放圖啦,
但就沒有那麼繽紛,謝謝鞋版各位的分享跟指教。
---------------------------------------------------------
https://imgur.com/UhovHej.jpg
雖然一開始不是很習慣這雙鞋子,
大概一個月過後慢慢能感受這雙鞋子的優點,
以今年來說是我最喜歡的鞋子毋庸置疑,
如果還有不錯的配色還會想入手一雙,
原本這雙只想用來室內著用,但是因為太喜歡了,
室內外全天候都穿著打球了。
鞋楦來說,一開始非常擔心花了錢卻穿不下去或是很勉強,
好險自己的腳不寬,
鞋楦也剛好,比起 EP 版稍窄一些,但還在同尺寸的範圍。
這次同樣會用 反應 / 緩衝 / 防側翻 / 抓地 / 包覆,及實戰動作與心得分別闡述。
能夠快速反應球場上的瞬息萬變,無論是急停、變向或是加速切入,
這就是 Kyrie 系列一如既往的特色。
6 代調整過後,反應較前幾代沒那麼鮮明「有個性」,不過水準依舊,
坦白說前幾代個性過頭也是一個令人怯步的點,
而且這次將鞋楦高再降低 0.5 公分的設計加上
Zoom Turbo 不厚實卻能給予老實的踩踏感,讓人在球場奔馳時,
路感明顯且能輕鬆應對球場上各種情況。
但是貼地感不是一上腳就讓你嚇到的類型,
需要慢慢與這雙鞋子磨合,
慢慢能體會調校的優異。
反應就不再贅述,一雙鞋子能夠延續其性格又能於大眾需求中找到最大公約數,
難能可貴,光這一點,我就推薦大家去試試看這雙鞋子,
比起前作,更成熟、內斂。以反應先決的球友,
不會對這雙鞋子太失望,但跟 3 代以前相比,還是感覺得出差距。
差距值得嗎?要看你對於緩衝的取捨了。
這雙鞋子對於反應的表現,於我個人而言無可挑剔
甚至在碎步時也俐落而洗練。
平心而論,Kyrie 6 雖然不是把中底壓縮到最薄的類型,
像是 adidas N3XT L3V3L直接把反應這一項數值點滿了,
但是整體搭配起來,水準並不會差太多,
於此同時他也給了你一些「樂趣」,樂趣也需要一些時間體驗。
緩衝的調整,不能說是最有感,其實 4 到 5 代進步就滿明顯的,
而此回是將前面所有的經驗結合起來,調整最「剛好」的一次。
前掌有 Zoom Turbo 加持,雖然官方已經將鞋楦高降低,
而這一塊新的氣墊,也應該比以往 Zoom Air 稍薄一點,
才能適合彎折,第一腳踩上去還是能感受中底的厚度,
我是對前掌反應比較敏感的人,所以其實前幾次上腳,我的印象沒有特別好。
如果你很在意緩衝,雖然稱不上很軟、很彈,至少是可以接受、慢慢嘗試的。
恰巧是因為這厚度的關係,讓前掌的緩衝恰有其份,
如果再多一些,緩衝感會更好,不過一定會犧牲反應,所以我想也沒得嫌了。
雖然後跟沒有氣墊,僅有一般泡棉中底,
按壓的回饋韌一些,在後掌落地的動作也不會震腳,
提供了一般的緩衝需求,如果是對大氣墊有著強烈愛好與需求的人,
對這雙鞋子應該不會有太深刻的第一印象,
我在這邊也不太敢保證適合每一個人,畢竟體重量級還是有差別。
對輕、中量級的選手來說,應該都是能夠接受的。
這雙鞋的中底不算高也不算低,在防側翻的設計上也沒有別出心裁的設計,
但是依舊能打造及格的防側翻功能。
首先,一雙中筒鞋,比起低筒的鞋款本來就多了先天優勢,
還記得在上一篇 New Balance OMN1S 提到的缺點—腳踝包覆,
反之在同樣的中筒高度,Kyrie 6 的腳踝包覆成為了這雙的優勢,
也間接影響了防側翻的優劣,能夠藉強韌的鞋身,拉住雙腳。
所以看到上圖,在橫向側踩後,鞋子中底側面幾乎成了一條垂直面,
看起來有點擔心,但是它的對角處,
踝部內側能夠被牢牢抓住,不讓重心再往外傾斜。
其二,抓地力也幫了很多忙,會於後面的段落闡述。
這雙鞋子防側翻其實是很多因素結合在一起而變成的結果,
比起刻意為之的設計,隱藏在其中靠著不同部位的化學反應,
也能有很棒的效果,所以在這邊提出來談一下。
提起 kyrie 系列的招牌,除了反應之外你會想起什麼?
應該滿多人會跟我ㄧ樣回答「抓地力」。
既然為球星代言款,他也很直截了當的反應在鞋子上,
除了既有的大底紋路外,前掌內側也延伸上來,
不過打球強度畢竟不像 NBA 球員那麼極限,一般用到的機會少之又少。
大底的紋路雖然不是傳統人字紋,但是透過各方向線條勾勒,
也有不錯的效果,總之抓地力不需擔心,即便多灰塵的場地,
基本上也只要用手稍微擦拭一下鞋底,很快就能恢復到應有水準。
另外,針對抓地力,還記得我在防側翻項目提到過嗎?
這邊要岔開說明一下,為什麼這雙鞋子的抓地部位—大底的設計,
使這雙鞋子產生很不錯的化學效應。
從內側來看,這雙鞋子前掌與後掌上翹的幅度比一般鞋款角度更大,
但是在前掌主要發力的蹠骨處直接接上了厚實平穩的中底、大底。
能夠再發力後,不論前後左右都能夠更自然、流暢的轉換方向,
就像不倒翁ㄧ樣,重心擺定後,不論做試探步或是大跨步,
那些弧度給你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讓你更自然的導向該處,
而抓地力只是在必要之處協助你煞車,再任由你轉換方向,行雲流水。
一開始穿上這雙鞋子時,還停留在上一雙鞋子的習慣,
所以自然地忽略了這一點,但是穿越久越能感覺設計用意,
也更習慣這雙鞋子,需要時間磨合。
最後包覆其實是我在反應、抓地之外,最喜歡的部份,
也是這雙鞋子最出色的地方。現在回頭來看還好尺寸選的剛好,
沒有過大或過小,才能感受到這雙鞋子最剛好的包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從表面上外側的兩條綁帶、中段內藏式鞋帶綁孔、
內靴到後跟填充與皮質表層,
這些都是這雙鞋子再包覆與支撐出眾的因素之一,積累成大器。
鞋身後段大面積的皮質外層加上內裡襯墊與穩定片,
後跟包覆感很好,
即便不要緊緊繫上鞋帶都能感受到兩側貼緊雙腳包覆的感覺,
比較可惜的是我覺得中段的綁帶還是視覺效果大於實際功用,
對於支撐與包覆效果並不大。
鞋身中段的內鞋帶孔設計,雖然不是有拉伸功能的作用,
但是有效地把雙腳貼在腳背上,使中足穩定也有很好的效果。
內靴設計與鞋頭外側的鞋帶孔實際功倒還好,即便拉到最緊,
能調整幅度還是有限,比較像是畫龍點睛而不是雪中送炭的類型,
為什麼覺得功能還好呢?
因為我實際上認為這雙鞋子的楦頭已經符合我自己的需求,
不太寬不太窄,所以穿起來有不錯的包覆感。
相對的在透氣性上就會有點小犧牲,如果可以我都會帶著球鞋,
上球場前再穿上去,雖然不會悶到非常不適,
但每次打球下來,也可以感受到球鞋內襯確實有點濕了。
結論
簡單來說,一直以來都穿著 Kyrie 系列的朋友,
還是可以體驗抓地力及反應;至於新嘗試的人,
整體的包覆感是不會失望的,在慢慢嘗試新動作時,
他能夠給予很棒的後盾。
最後大家可以去體會一下我在文中一直提到的,整體的化學效應。
不止是大底重心與鞋子外底弧形的搭配,
包覆系統的調整等等,都是很棒的體驗。
--
鞋子評論居多,還有世界各地的看籃球賽心得,及一些球鞋血拼指南
雖然不很常發文,但都是我認為值得與大家分享的事物。
I select for you, we are selceted by what we loved.
粉絲專頁 S.elect - https://goo.gl/N4MH1F
Blogger - https://goo.gl/mvkNjf
--
寫的很完整 但ki3硬到我膝蓋很痛讓我不想再買他的鞋了
真的是不堪回首的過去xDDDDD
推
推
感謝兩位!
KI2也不好穿 原本KI1很滿意
KI6找回實戰好的評價了
三代一大改的KI系列,沒意外應該要換主軸了,吃麵趁熱,我覺得這雙真的是不錯的實戰鞋
推
Kyrie 6 的確不錯,個人感覺確實是5代的 refined
不管是反應性、緩震、耐用都是
確實是可以放在包包裡隨時上場的鞋款了
不過綁帶有點不適合高腳背的人 曾經看過有人整場綁帶都黏
不緊 自由奔放
我覺得目前 Nike設計的綁帶還沒有真正有支撐性的,可以讓實戰加分的, 一開始我也擔心會像飛行的翅膀,感覺只能輕輕粘著他, 或是把它當作固定鞋帶的作用,輕輕黏著,他才會乖乖聽話。
kd13也是改良版 nike最近好像搞這套
其實能改好,我覺得滿不錯的,就像以前季後賽有ELITE版本一樣,不說了 Hyperdunk 2011 ELITE 真的棒的不行QQ
真的缺點就綁帶一直掉 其他我都超愛
輕輕黏著他試試看呢?
覺得鞋子偏重
我覺得重還好,整體重量配置的還不賴,所以跑動起來滿寫意的
推
用心推
感謝詳細的鞋評,也推東海校園
謝謝大家的推,如果有漂亮的球場也歡迎跟我推薦 目前東海是我最喜歡的球場 真的很漂亮,讓我有在以前紐約打球的錯覺
https://imgur.com/2G1fAjn.jpghttps://imgur.com/ng5l1iH.jpg
※ 編輯: Jedson (114.38.62.54 臺灣), 04/26/2020 14:08:10
這雙的價格低點大約是?
現在就可以了吧 交易社團一堆2K的
好像沒那麼誇張 不過2.xK很多
2.5K以下滿多的吧
這雙一開始是否該選擇腳掌兩側較緊一點的尺寸讓它穿鬆
?
我個人會選擇一開始就找到合適的尺寸,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下偏緊沒關係, 但如果那種僅是你連試穿一下都很難接受, 我覺得一般人不會有時間等到他穿鬆,通常鞋子就冰起來了
不過很多人不喜歡隔代沒新設計
感覺沒新意 不如像龜龜2代 出SE就是改良版
我是覺得設計這東西很主觀,不過有改良就是好事。 畢竟新的東西出來萬一也是缺點一堆,補了東牆缺西牆,消費者還是嫌 像KD12到13感覺也是改良,但是外觀有換一下,整體輪廓看起來差不多, 外觀差不多,可是穿起來就差很多 不喜歡的就不喜歡,喜歡的還是會買單
※ 編輯: Jedson (114.38.26.234 臺灣), 04/27/2020 09:18:12配色不輟XD
謝謝你,私心覺得這是最開心的回應
※ 編輯: Jedson (114.38.62.54 臺灣), 04/27/2020 20:18:48nike這波特價 黑紅配色才2310 很值得
配色我不行 不過好穿比較重要
請問kyrie 6跟EP版的差別在...?
39
[心得] 2021 年度購入鞋款與心得分享隨筆應該還有幾雙在路上,但收到應該都是 2022 的事情了,所以就略過不表。基本上全部都 是籃球鞋加上一雙訓練鞋,而 Hype shoes 是完全沒有這樣。如果可以會盡量說明一下腳 感,但基本上還是不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隨筆整理式文體。 Nike KOBE VI Protro "Grinch" 這應該不用說太多了。改成 Protro 配置的 ZK6 Protro 比起相同結構的 ZK5 Protro,18
[心得] nova surge實戰百場心得現在發這篇好像也沒啥意義 不過穿了那麼久的心得大家也是能看看 nova surge其實有兩個版本 一個中底比較硬一個比較軟 東京紅就是偏硬的版本 我只有硬的那個版本 至於軟的是什麼感覺 窩不知道14
[心得] Puma Clyde All-Pro Coast 2 Coast 開箱話說小弟上一雙買的籃球鞋已經是三年半前的Jordan 31 low了(雖然也不常打XD 不得不說31 low真的是很讚的一雙鞋,緩震、反應性、外型、抓地(低筒似乎有比較好) 表現相當全面。12
Re: [心得] lebron 17 lowLBJ17低筒,現役鞋主(穿半年了) 因為心得有點長,就用回文的方式 會選這雙單純只是因為我是姆迷 但17高筒那雙價格太硬 鞋身一粒一粒的看起來也有點噁心10
[問題] Nike Flyease 評價板友們好 小弟我是鞋類新手 最近之前穿了一陣子的運動鞋開口笑了 打算買一雙新的運動鞋 個人的運動強度並不高10
[分享] WMNS NIKE RYZ 365 (BQ4153-100)(文章寫於2022年10月27日) 【會知道這雙鞋的緣由】 一開始沒特別注意,是發現穿這雙鞋的女生都好正,好多女生都在穿,有一種集體的美感 ,越看越覺得這雙鞋好美!那時我根本不知道孫芸芸有穿,是因為路上的正妹才認識這雙 鞋,而非孫芸芸。9
[心得] NIKE REACT HYPERSET最近鞋荒 N跟A的主力球星鞋都不太有興趣 就開始看一些偏門的鞋XDDD 先來個圖9
[心得] Jordan 36 & Curry 4 Flotro 分享近期買的兩雙球鞋,使用感受都還滿不錯的分享一下。 ================ 1. Air Jordan 36 AJ正代一直都是Nike代表性鞋款推出都想試試,上一雙有購買的是AJ34。 過去對球鞋的緩震最在意,其他抓地力、包覆性中上即可。5
Re: [問題] PG4真的不好穿吧?已經穿一陣子了先附圖 不是非常懂球鞋設計,但個人心得是穿起來舒服 實戰體感就比較多容易注意到的問題。 實戰場地9成是室外場,打法切投各半3
Re: [情報] Nike Kyrie Infinity (Kyrie 8)取之鞋版,用之鞋版。 總之貪便宜,黑色款17XX,就直接入手了,其他配色都在2100以下,各大Outlet都有。 為了這雙鞋,還多買了雙2百多的足弓支撐鞋墊,這鞋墊是有加厚的。 到手以後發現這雙鞋的尺寸非常迷,比我同樣是N家、同尺寸的鞋,都要再「短」、「窄」 這導致穿上菁英襪+LP護踝,鞋子就已經很緊,換上鞋墊後,根本繃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