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Defer or not?

看板studyabroad標題Re: [問題] Defer or not?作者
rush007
(Question)
時間推噓44 推:45 噓:1 →:176

說說對美國疫情的預測,也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首先,新冠在美國勢必會全面流感化,任何幻想認為美國會跟南韓/台灣/中國/越南
一樣完全控制在每日零星案例都是不切實際的,美國一直在做的都是"減慢傳撥速度
讓單位時間內的住院人數不超出醫院負荷",這點和大多歐盟國家的作法是一致的。

在大多數州發佈居家令一個多月後,確診數仍在一定基準上,就可以看出少數美國人
是沒在鳥居家令,也就是現行的確診數已經是Baseline,不容易再進一步下降,也難
怪部份州看開後逐步開放經濟活動,可能的情形是確診數在接下來的夏天會比較容易
控制,然後秋冬將會復蘇(在州與州人口流動沒管制的狀況下,擴散速度會非常快)。

因為秋冬的不確定性太大,所以大部分學校都遲遲未宣佈秋季班是否要on campus
上課,畢竟像今年春季班一樣放完春假直接轉Remote的慘狀大家都不想來一次。
同樣影響的還有就業市場,滿多大學都發佈了人事涷結或是減薪的公告,最熱門的
軟體業,Start-up們裁了不少人,實習被收回的也不在少數。

對疫情有個底後,再說說對於要不要Defer的想法。

1. 極度在意人身健康安全者 --> 直接Defer,等藥/疫苗將3~6%致死率降到1%以下再來。

2. 二年碩士且需OPT找工作者--> 建議Defer,目前就業市場狀況極差,小公司已開始
Layoff 大公司/大學人事涷結(包含實習) 要危機入市 的想想風險 OPT找工作有天數限制 找不到不是非法
掛靠不然就是光榮回國貢獻所學

3. 二年碩士且有身分者 --> 中立,至少找不到工作的壓力比較少。

4. 攻讀博士者 --> 因為就讀時間長,理論上五年後就業應該會正常化。
所以考量的點變成第一年能不能拿TA/RA的薪水以及
有沒有辦法接受Remote上課,我認為如果沒辦法拿
到錢的話,第一年來生活壓力會很大,不建議來。

此外,提一下"排中",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會是個議題,難道是川普常放話要對付中國
的關係,所以台灣學生要害怕走在路上被打嗎?美國對racist看得很重,在一般的工作
/就學正式場合,只要有類似的言論出來被告上去,第二天就準備被約談或走人(見新聞)。

美國杜克大學「不准說中文」教授涉歧視被解職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7024762

以上,一些淺見,歡迎討論。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96.130 (臺灣)
PTT 網址

Khalilli05/07 07:10

jipq617505/07 07:56推觀察

sam959505/07 08:042年過後我意見比較保留 比較難想像屆時景氣還受疫情影響

兩年後確實不好說 但碩班找工作一般是一年到一年半就開始了。 再者,經濟要回復通常是逐步回復,我不看好兩年後的就業會和去年年底一樣好。

SFMAndroid05/07 08:34「反中」怕的不是知識份子

SFMAndroid05/07 08:34而是遇到不講道理的混混/流浪漢

SFMAndroid05/07 08:35最近華人被揍的新聞還少嗎

SFMAndroid05/07 08:36而且美國失業率大增 我覺得更危險

SFMAndroid05/07 08:36遊手好閒的人變多 危險性就更大了

混混/流浪漢不應是決定要不要Defer的因素,美國林子這麼大,什麼鳥都會有。 想想現在都什麼年代還有3K黨和反猶太主義。

yuyuyuai05/07 09:10中國控制住 呵呵

數據上是控制住了 實際情形只有中國政府知道

sunhextfn05/07 09:19Defer

WTF111105/07 09:24覺得對景氣的影響是整個生活型態改變後,結構調整的陣痛

WTF111105/07 09:25疫情的影響既深且遠

threemore05/07 09:29實用

democrat05/07 10:10碩士沒身分找不到工作回國就是賠300萬QQ

velaro05/07 10:52如果是已經念一年的碩士生呢......

幫QQ Airbnb將裁員1,900人(佔25.3%員工數) Uber裁3700人 Lyft裁983人

RapidGrowth05/07 10:53Opt 第一年不是可以自聘嗎?

OPT第一年管理比較鬆 有可能找到unpaid volunteer

※ 編輯: rush007 (1.161.96.130 臺灣), 05/07/2020 11:11:56

charco05/07 11:18我想法是一年program defer兩年的不defer,現在經濟不好是

charco05/07 11:19卡在封城,和08年那時不同,這次反彈的力道會比較大。

charco05/07 11:20而且要等到疫苗開發出來普及大家都有得用,可能兩年都不夠

你有可能是對的,因為如果用股市會反映未來半年來看,目前SP500比前高低15%,代表 大多數人(股民)的預測是經濟會快速V型反轉。以目前重開進度,大多數州可能會在五月底 到六月進入Phase 2 Reopen,七月到八月會進入有條件的Phase 3 (在鼓勵全民戴口罩的前 提下恢復所有活動),也就是目前新聞上預測的New Normal。但仍有幾個問題很難預測: 1. 進入Phase 3後,目前的2千6百萬失業人口是否會快速回到工作崗位?有沒有可能因為 大眾的消費力未回復而讓大多數商家選擇只聘回少量人力而讓失業率仍處於高檔? 2. 這波受傷最重的無疑是旅遊/交通/服務業,所以Airbnb/Lyft/Uber等首當其衝。 即使在七/八月疫情可能趨緩下,大眾對於這類別的消費也可能相當低下。 有沒有可能因為連鎖反應影響到其它行業?如原本訂閱Netflix的餐廳服務員因 仍無法找回工作而被迫取消Netflix消費?(原本Netflix在這波疫情是受益的)

everodd111405/07 11:41小弟program是16個月 算偏一年defer要件嗎...?

要去不是不行 “Hope for the best, plan for the worst.”

truevines05/07 12:11還有OPT有可能被取消。不過這也還沒有確定。

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反彈會非常大 限縮可能性大一些些 目前只有一篇不可靠的報導

https://www.forbes.com/sites/stuartanderson/2020/05/04/next-trump-immigration

-target-opt-for-international-students/

#7b77806145

f9

deangood0105/07 12:30美國景氣也是有再下降的趨勢,說的好像defer後缺一定

deangood0105/07 12:30比較多一樣,隔壁版動不動就再說末班車開走了,我認為

deangood0105/07 12:31時間因素也是要綜合考慮的,單一結論太過武斷了一點

CS末班車說要開走已經好多年了,結果是到疫情發生前都一直再加開末班車, 疫情結束後車會不會開回來很難說,做好風險控管才是正解。

Eriri05/07 13:01其實根本沒人能算的這麼遠 現在這世界上的人 連一兩個月後

Eriri05/07 13:01的事都說不準了

Eriri05/07 13:04只要Google Amazon...這些大廠不受影響 繼續擴張 其實都還

Eriri05/07 13:05好 但這些大廠大多數在過去五年擴張了一倍 這種擴張速度 不

Eriri05/07 13:05過有沒有疫情 終究不可能永遠持續

charco05/07 14:18amazon在這波疫情 又擴大了不少 之後不知道會不會縮減

charco05/07 14:19但其實在疫情發生之前 我就想說美國多頭景氣已經走了11年

charco05/07 14:19接下來應該會疲軟一點點,沒想到疫情發生整個往下拉一大塊

TheObServer05/07 14:22Google直接說今年減緩招人

bronnie05/07 14:25最近看了很多新聞,真的很難說景氣在疫情復甦後就會快速

bronnie05/07 14:25回升

mfcke05/07 14:26基於危機入市 我是覺得不用defer 一堆人跑回去 我跟朋友也

mfcke05/07 14:26沒回去打算 這數據怎看都會流感化 以後就成為老人死亡原因

mfcke05/07 14:26之一吧

https://imgur.com/10GSL8c

https://imgur.com/JUKCvnb

https://imgur.com/xOzJIg2

以留學生的大宗來看,18-44歲的死亡比例佔整體的4.5%,以目前全美的死亡率5.95% (73,500/1,235,200)估算,18-44歲的死亡率為0.267%,(NY只寫到小數第一位),但如 果患者有慢性病或是BMI過高的問題,死亡率會較高。此外,男性的死亡率較女姓高, 原因不明,可能是男性有慢性病/體重問題的比例較高所致。 Source(New York City Health as of April 14):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ronavirus-age-sex-demographics/

bluebluelan05/07 14:48不覺得會V型反轉 整體的趨勢就是趨於保守 並且對

bluebluelan05/07 14:49社會結構與產業會有洗牌作用 要等到穩定恐怕要個幾年

bluebluelan05/07 14:50花了兩個月跌到現在 不會兩個月後就回彈到三月初

bluebluelan05/07 14:51超過兩千萬人失業 就算一開放就有兩千萬個職缺出來

bluebluelan05/07 14:51就業的磨合期恐怕也不是幾個月就能解決的

nnneon05/07 16:06一年ms看來要多蹲家一年了

deacon05/07 16:17現在每個國家都還是鎖國狀態 看起來至少會到夏天結束 不

deacon05/07 16:17覺得會有v型反轉 更慘的可能還在後面

Eriri05/07 16:27不可能一直鎖的 早晚還是得開放 會不會開放後又鎖就一回事

Eriri05/07 16:28現在的情況 不可能每個國家都是要走台灣那種抗疫模式

Eriri05/07 16:29美股又漲回來的原因 也就在於這 只是開放後會是怎樣的生活

Eriri05/07 16:29目前也尚未可知

※ 編輯: rush007 (1.161.96.130 臺灣), 05/07/2020 16:38:05

DLHZ05/07 16:45推分析

deacon05/07 16:52鎖國跟國內經濟開放是兩件事 現在各國都陸續開放國內經濟

deacon05/07 16:53但是對於外國人仍然是拒絕入境 日本估計到秋天開始才會開

deacon05/07 16:53放國外旅客 紐西蘭澳洲也說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鎖國 歐洲目前

deacon05/07 16:53也在研議要不要延長禁令 原本普遍的預估是五月各國就會陸

deacon05/07 16:53續開放但是現在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種情況多托個三個月

deacon05/07 16:53會有多少企業倒閉? 美股最近也是讓人不知道在漲什麼 反

deacon05/07 16:53正我是搶完反彈已經空手了

Eriri05/07 17:37歐美的經濟就是建立在人員自由流動上

Eriri05/07 17:38跟亞洲這種國於國之間壁壘分明 國際金流跟人流的流動緩慢

Eriri05/07 17:38是不能完全相比的

Eriri05/07 17:41像是歐洲之間 美加墨之間 平常就有這麼多不同國籍的人互相

Eriri05/07 17:42動 想恢復經濟 卻不某種程度開放國界 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

Eriri05/07 17:45就是因為 企業倒閉造成的後果對歐美更大 所以封鎖不可能一

Eriri05/07 17:46直持續到等到那個時候發生

deacon05/07 17:47事實就擺在眼前會再鎖國一兩個月了 現在是全球一起鎖也不

deacon05/07 17:47是只有亞洲 多去看看國際新聞好嗎

Eriri05/07 17:48....你在說的是現況 我在講的是之後

deacon05/07 17:52以後是什麼時候? 現在就是已經超出原本大家樂觀的在五月

deacon05/07 17:52全球開放了,如果延長鎖到七八月會不會有更多企業倒閉?

deacon05/07 17:53 當初1929經濟大蕭條,道瓊也是花了九國月反彈20%,然後

deacon05/07 17:53接下來兩年那一路跌到剩下反彈高點時的10%

Eriri05/07 17:55說到國際新聞的話 申根區的國家 一堆都在吵著五月中開始逐

Eriri05/07 17:55步開放邊境了

Eriri05/07 17:58等到真的一大堆企業即將倒閉 快要爆發你所謂的大蕭條 就會

Eriri05/07 17:58開放邊境了 恢復各種管制了 根本不可能等到那個時候

Eriri05/07 17:58恢復"放寬"各種管制

Eriri05/07 18:02開放之後 還會不會一堆倒閉跟大蕭條 我不知道

deacon05/07 18:03你先去看看現在歐洲有多少企業倒閉吧,一堆retailer都倒了

deacon05/07 18:03。 何況只有歐洲開放有什麼用,也不是全世界就會跟著一起

deacon05/07 18:03開放,supply chain一定會被影響。不要太overoptimistic了

Eriri05/07 18:03我只知道 不可能坐視等到那種事發生還不放開管制

deacon05/07 18:05是誰跟你說的?川普嗎?

Eriri05/07 18:06你不相信 就到此為止吧 其實我一點也沒有樂觀阿 我也沒說這

Eriri05/07 18:07種時候還應該要過來 我也沒說景氣還會跟之前一樣

Eriri05/07 18:08你如果那麼篤定會大蕭條 那就快點放空吧

WTF111105/07 18:15其實兩邊的論點都很有參考價值,不要吵架阿~

WTF111105/07 18:15觀眾可以自己綜合判斷的

veru05/07 18:33沒什麼好吵的 all in amazon 就對了 鎖越久 零售業倒越慘

veru05/07 18:33Amazon 之後會漲越多

deacon05/07 18:36會不會有大蕭條我也不知道,因為1929不像現在有fed在印鈔

deacon05/07 18:36票,那個時候是全球貨幣是gold standard,不像現在是美元

deacon05/07 18:36本位,所以時空背景不同。但是就像巴菲特前幾天才在股東年

deacon05/07 18:36會上說的,他也不清楚未來一年會怎麼發展,只是人們的消費

deacon05/07 18:36習慣一定是會發生改變的。就拿全球解封鎖來說,可能是兩三

deacon05/07 18:36個月後,那個時間會有疫苗或解藥出來嗎?目前的情況來看是

deacon05/07 18:36不可能,再甚者即使等到明年疫苗出來,距離完全普及也得

deacon05/07 18:36有一段時間,在此之前消費行為一定會受影響。如果疫情沒

deacon05/07 18:37有像川普說得miraculously disappeared的話,景氣短時間

deacon05/07 18:37內不太可能回復到去年一樣,就業情況跟景氣一樣都需要時

deacon05/07 18:37間復甦的,這一兩年恐怕都不會很樂觀,之後幾年也很難說,

deacon05/07 18:37只能說也許更慘的還在後頭

agario05/07 20:04看歐美疫情感覺這次CS末班車是真的開走了

agario05/07 20:05反倒是台灣防疫有成,搞不好是新的成長契機

agario05/07 20:05也許待在台灣反而有更好的發展

agario05/07 20:07像台灣 Google 這一兩年擴張了好幾倍,似乎招募了很多人

agario05/07 20:13但也有朋友出國主要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怕之後台海戰爭之類

agario05/07 20:14搞不好如果以後美國 CS 不賺錢了,中印移民變少

agario05/07 20:14反而台灣人比較容易也說不定(只要不計較賺錢與否的話

garnettooo05/07 21:32剛翻了一下,樓上每篇文都推車開走車開走XDD

ponmimi05/07 22:09你所說的前提是沒有免疫,如果得過有免疫,秋冬就不會

ponmimi05/07 22:10這麼悲觀。其實之前scientific american有篇專欄有說

ponmimi05/07 22:10目前實際感染人數是帳面上的7倍,只是很多人症狀不明顯

ponmimi05/07 22:11便不會計算在確診人數中。

ponmimi05/07 22:11這告訴我們,如果這是真的,如果部分的人因此得到免疫

ponmimi05/07 22:12那麼在秋冬來臨前,便有非常多的人有免疫,就不會這麼慘

ponmimi05/07 22:13但短期內就業市場會被影響我同意

ponmimi05/07 22:19當然目前究竟有沒有免疫尚未釐清,但不可否認有這種可能

ponmimi05/07 22:21個人覺得大大的預測有點過於武斷

Eriri05/07 22:41樓上"不要太overoptimistic"

WTF111105/07 22:45就算乘上七倍,距離集體免疫還很遠~~解封還是會爆炸

WTF111105/07 22:46要以如此低度的經濟活動撐到集體免疫,應該不是多數領袖

Eriri05/07 22:47爆炸後 就會距離群體免疫更近

WTF111105/07 22:47能夠接受的,不過現在真的誰都說不準就是了

WTF111105/07 22:47前提是爆炸不能造成醫療崩潰,不然哪個政權不垮台

Eriri05/07 22:48rush大已經說得很白了 現在的歐美目標 只是要求醫療不會過

WTF111105/07 22:49就算口罩、呼吸器之類的產能開出來,醫院和醫護也不夠

Eriri05/07 22:49度負荷 開封之後自然感染曲線不太可能下降 但只要不過度負

Eriri05/07 22:50荷 對歐美都是可以接受的 到秋冬會有多少實際感染者未可知

WTF111105/07 22:52德法西義北歐都在逐漸解封,但還是不敢全開,還沒人敢談

WTF111105/07 22:52開放國界,所以經濟活動還是很受限的

deacon05/07 22:53有沒有得過誰會知道?難道有人會健健康康的跑去醫院篩檢?

deacon05/07 22:53既然不會知道那也沒有辦法知道是不是已經集體免疫,如果只

deacon05/07 22:53從確診數下降來看大家還是會擔心疫情會不會在在秋冬或明年

deacon05/07 22:53反撲

WTF111105/07 22:53德國有在做隨機抽樣,推估黑數的確是將近十倍

WTF111105/07 22:54但是低度經濟活動與低度傳染,兩者都還得撐很久

Eriri05/07 22:56經濟活動跟防疫考量 本來就會在未來努力取得平衡

ponmimi05/07 22:56to Eriri, 我沒有過度樂觀,我只是覺得不需要過度悲觀

Eriri05/07 22:57這本來就不是二者只會取其一的選擇

Eriri05/07 22:58XD P大你可能沒有看完推文串 anyway, no mind

ponmimi05/07 22:58要flatten the curve本來也不需要"集體"免疫

WTF111105/07 22:58我只是不懂怎麼會有人對短期內的經濟感到樂觀 @@

deacon05/07 22:58隨機抽樣然後呢... 現在在講的是消費行為改變好嗎?假設

deacon05/07 22:58今天新聞說透過隨機篩檢顯示某個國家已經集體免疫,請問你

deacon05/07 22:58敢去嗎?重點是你自己有沒有免疫,因為知道自己的話有抗

deacon05/07 22:58體才敢去吧。但是健康的人不會去醫院篩檢得知自己到底有沒

deacon05/07 22:58有抗體。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大部分人敢冒這種風險出國或是去

deacon05/07 22:58人多的地方嗎?至少我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是不會啦

WTF111105/07 22:59除了掛掉很多老人也許可以改善財政結構之外

Eriri05/07 23:00我好像也沒看到這串誰真的對短期經濟感到樂觀的@@

ponmimi05/07 23:00另外回Eriri,感染曲線不降跟趨緩是兩回事,當然不可能

ponmimi05/07 23:01不降,目標是趨緩,不要突然讓醫院癱瘓

ponmimi05/07 23:04請你看一下 https://reurl.cc/z8pMl7

ponmimi05/07 23:04你就會知道趨緩,並不需要"集體"免疫

ponmimi05/07 23:05我的重點是我覺得原po這篇論點有點太悲觀武斷

ponmimi05/07 23:06不過度樂觀,但仍有希望, thats all

deacon05/07 23:07趨緩跟集體免疫是兩回事 沒記錯的話之前Dr. Fauci有說過

ponmimi05/07 23:14哪來那麼多鍵盤感染學家= ="

deacon05/07 23:31現在的重點就是疫情趨緩各國也不會在短時間內開放國外旅

deacon05/07 23:31客入境,至少日本美國加拿大紐澳是這樣,歐洲一些國家像是

deacon05/07 23:31德國的話五月有可能,但是還是很多變數。然後很多人都是

deacon05/07 23:31看到說curve is flattened就哇哇哇好高興,覺得不用quanra

deacon05/07 23:31ntine後經濟就會馬上恢復原狀,包括樓上某幾位,但是現實

deacon05/07 23:31就是不可能。第一是在國內可以出門但是國外進不去,商業

deacon05/07 23:31活動一定會受到影響,第二是即使國外解禁但是疫苗沒有普

deacon05/07 23:31及化或病毒消失前,消費行為可能會改變,比如搭飛機或參加

deacon05/07 23:32大型集會,這樣的話說不定很多公司到Q3Q4後撐不下去就可

deacon05/07 23:32能倒閉或縮編

deacon05/07 23:40更正一下美國現在似乎只限制某些國家旅客入境,各國家開

deacon05/07 23:40放的詳細資訊以外交部公布的資訊為主,以上只是我的看法

ponmimi05/07 23:49一定會影響、一定有公司會倒、消費行為也一定會改變

ponmimi05/07 23:50只是不需要過度悲觀,不"過度悲觀"也不等於"過度樂觀"

oppi05/07 23:53推分享

oppi05/07 23:53是說沒有人覺得會馬上恢復吧

wurnch05/07 23:59為什麼看到flattern the curve 不能高興? 那代表有救不

wurnch05/07 23:59是絕望啊

wurnch05/07 23:59從頭到尾也沒有人說會馬上回復原狀吧

deacon05/08 00:10不要曲解意思行嗎 上面說的好高興是指覺得經濟“馬上”會

deacon05/08 00:10恢復原狀 不然看到flat curve當然值得高興啊 不用急著扣帽

deacon05/08 00:10

agario05/08 00:11就算經濟馬上恢復原狀,其實去年版上就很多人說面試越來

agario05/08 00:12越難找了,表示恢復原狀也不是一個特別好找工作的狀態

deacon05/08 00:12自己先上去爬過文再來說沒有人提到覺得會馬上恢復

wurnch05/08 00:14那你可以告訴我是哪一位在推文中認為經濟會馬上回復原狀

wurnch05/08 00:14

wurnch05/08 00:15你不是說樓上某幾位到底是誰呀

deacon05/08 00:15爬文很難嗎

wurnch05/08 00:16我沒有看到有人這樣認為啊

wurnch05/08 00:16我爬過了我不知道你在說誰

agario05/08 00:17對阿,像上面持開放論點的也說了"開放後會是怎樣尚未可知"

agario05/08 00:17或者是"開放之後 還會不會倒閉 不知道" 都沒說開放會

agario05/08 00:17恢復原狀的說

wurnch05/08 00:22是你曲解別人的意思吧,從頭到尾沒人推文認為會馬上回復

agario05/08 00:22我也覺得美國的話有點像這篇說的 #1UiqnoZ6 (Stock)

agario05/08 00:22就算疫情不減,最後還是會開放,但開放之後可能

agario05/08 00:22末班車也不會再加開了也不一定

deacon05/08 00:31不爬文也不用討論了 反正我是要買spy put option放到明年

deacon05/08 00:31了 如果有些人這麼看好美國不妨全力做多all in美股

wurnch05/08 00:33我有爬文囉但我真的覺得你誤解別人的意思

wurnch05/08 00:35如果你說的是E大,他其實只是說未知,他也沒說會馬上好啊

wurnch05/08 00:37他是說會不會倒閉不知道,他又沒說馬上好

indiroia05/08 01:37各自論點都有道理 不過真的兩年後的景氣誰都無法預測 一

indiroia05/08 01:37年後倒是不看好

indiroia05/08 01:44自己多留點後路才是真的

HenryLin12305/08 04:00選擇權可以放到明年哦,你保險金要交多少

Eriri05/08 04:07謝謝wu大

deacon05/08 04:37當然可以 買到2022年都行 還有如果你指的保險金是保證金ma

deacon05/08 04:37rgin 這個跟買明年的option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 看不懂你

deacon05/08 04:37在問什麼

deacon05/08 04:42再講下去要變成期權教學了 建議多做點功課再來或私訊 因

deacon05/08 04:42為跟這篇討論沒什麼關係

j093706506305/08 11:33美國人不鳥居家令是真的......

zack732200205/08 12:23有想危機入市的人,提供另一種想法給你們參考:若今

zack732200205/08 12:23年很多人defer,則競爭機會就可能大一下,但這是真

zack732200205/08 12:23的嗎? 許多美國矽谷大企業也在裁員,許多即戰力投

zack732200205/08 12:23入市場,一定程度上也會排擠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吧、

HenryLin12305/08 12:38買明年權證,滿滿的時間價值,真是有錢沒地方花。

deangood0105/08 16:33今年去不defer的話,明年是找intern ,找正職的話OP

deangood0105/08 16:33T失業期也稱不到明年六月

MachiQ05/08 16:54感謝理性分析~

urmfo05/09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