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放射學系畢業之後呢? 國外研究所篇

看板studyabroad標題[心得] 放射學系畢業之後呢? 國外研究所篇作者
secret1984
(黑嘴端鳳頭燕鷗)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2

也許現在不是申請國外研究所的最好時機,但就先看看吧.....
其他相關資訊可以從這個連結進去尋
https://lifeunexpected2019.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html


雖然我的放射師執照這幾年一直沒有派上用場,但這樣在國外晃了幾年真心覺得台灣放射學系畢業的學生潛力無限啊,畢竟我們什麼都要學,在講求跨領域研究的年代的確是有些優勢的。以下是我可以想到跟曾被問到關於放射畢業生可以念什麼研究所的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資格限制

北美洲的放射學系不是編制在大學裡,也不是四年制。這邊的放射師分得很細,他們往往都是念技職體系學校出身的,大部分是約兩年,包含一年在學校上課加上約十個月的實習。而且在學校學的就只有單一的影像,譬如超音波的就只有學超音波,CT的就只有學CT。要入學時就決定你要跟哪個影像為伍而去申請那個program,不像台灣的醫放系是甚麼都要學,連放射治療跟核子醫學都要。

因此,若是直接想出來唸碩士就必須先確定你的大學學歷是否被承認。

這跟你要申請的系所也有關。有些研究所會規定申請人的背景必須要在幾個相關領域中,但是由於我們這個四年制醫放不存在於他們的國家,即使我們有相關背景修過課,在入學行政程序上卻是資格不符。因此想要申請國外碩班的人要記得先確認資格問題!

至於博士班申請就比較沒有這層限制---如果你已經有碩士學歷的話。

歐洲的大學似乎也沒有放射系。技職體系的學制在歐洲很多國家更加繁瑣,我實在不清楚就不多說明了以免誤導大家。



相關研究所program

由於北美洲沒有大學部的醫放系,自然也就沒有放射研究所。這跟台灣真的很不一樣。

我覺得大體而言醫放畢業生可以念的研究所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領域: 研究影像本身以及機器為主、將影像當作工具應用在不同群組為主、醫學物理跟放射化學相關研究。

研究影像本身以及機器為主的研究所

這類型的研究所比較偏生醫工程跟應用物理,像是biomedical engineering, biolog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physic, 甚至computer sci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tc. 研究內容大部分較理工,會需要不少寫程式的功力。舉例來說,研究開發新的MR plus sequence 、imaging hybrid system、開發各種影像的處理、以及最近很夯的AL/machine learning處理影像…等等。在這樣的研究所底下,國外很多學生是從
EE, CS, applied science來的,也許他們寫程式的功力很強,但我覺得若只懂寫程式不懂影像,常常會出現”black box”的狀況—因為他們無法判斷經過處理後的影像是不是
合理的結果。我曾經遇過EE&CS的學生很厲害的處理完影像後無法判斷結果是好是壞,因為他們看不懂外加了解不深。然後我撇一眼後就頭上出現三條線………

在這樣的狀況下,醫放系畢業生已經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辨識影像好壞(除非你以前實習都在混!)。再加上一定的訓練,其實在這個領域是有點優勢的。

將影像當作工具應用在不同群組為主的研究所

這個歸類底下有超級多program的,也非常多元,我無法一一講完。簡單來說研究影像本身並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將影像當作工具去研究心理學、醫學、語言學、神經科學、認知功能、復健學、運動醫學、兒童發展…等等等的議題。譬如在臨床醫學用神經影像研究大腦功能的改變、在復健科學理用醫學影像量化病人復健後骨骼肌肉狀態、用功能性影像偵測執行某些認知功能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甚至可以用功能性影像觀察語言產生時的神經路徑以及雙語人士的特殊之處…等等。這真的太多例子了,族繁不及備載。這類型的研究同時也很跨領域,不一定會在單一個研究所底下,很多時候是跨好幾個系所,這就要看該學校的政策了。相關的所包含(但不限制在) neuroscience, experimental
medicine, medical science, physical therapy, lin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psychology, etc. 在這個歸類下建議最好去看每個program的說明以及所上教授們的研究興趣。以我之前的學校為例,就有教授是同時聘在neuroscience, medicine, physical
therapy底下 。那他可以收的學生就包含這三個研究所。

以神經影像為例,現在做整合性以及跨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了所謂的
multimodal imaging,也就是除了MRI之外要再加上功能性MRI還有PET,甚至其他影像。對於學過MR跟PET甚至其他診斷跟核醫影像的我們而言,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進入狀況。雖然研究的醫學影像跟臨床的還是有差異,但至少我們都學過了基本的東西,影像怎麼來的跟各個影像到底是偵測甚麼也都了解,會比完全沒有這方面資訊的人省事不少。此外,真的有很多人在用這些醫學影像技術卻壓根兒不瞭解每個儀器的限制跟成像原理,如此往往濫用了這些技術而不自知。這也是我覺得放射畢業學生較不會犯的錯誤。

醫學物理跟放射化學相關研究

我自己對這類的研究所比較沒有切身認識,大部分是聽朋友提到的以及跟這些研究所的學生合作,因而知道他們在做甚麼。這邊的醫學物理是指保健物理、劑量、核子物理相關的研究。我把MRI的醫學物理歸類到第一個領域,不過實際上申請時研究所大部分是編制在天文物理所底下的不同組。放射化學大部分都是在化學系所底下。我以前的學校是把醫學物理規劃在physics and astronomy底下的medical physics program,在化學系底下則有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不過兩個研究所的學生跟老師有可能都會在同一個研究中心工作(看你老闆做什麼)。我們學校有個particle accelerator centre,據說是這個國家的國家實驗室,裡面有一缸子做各式各樣醫學物理跟放射化學相關的研究,像是偵檢器研發、PET化學藥物研發生產、Rare-isotope beam studies…等等等。

我從大學開始就不是很喜歡保健物理跟放射化學(笑~),國考完後可以不用再算劑量背化學簡直樂暈了,所以這方面我真的不太有資訊= =|||。要是對這個centre有興趣留個言我可以給你連結。



最後,很多研究所其實不太能像我這樣分類。就連我自己的都有點像是前兩個領域的混和!它們可能包含了許許多多研究,而影像跟放射是其中一環,所以即使在這邊沒有列出來,你一樣可以申請!簡而言之,只要你有興趣但不確定背景是否符合,去看一下programwebsite然後大可寫信去問對方。通常他們都很願意回答學生的問題。

無論哪一種研究所,我真心得覺得台灣醫放系畢業的學生潛力無限啊!我的大學是第一屆,當時系上老師心心念念著我們有沒有辦法考好國考、找到工作,我自己也沒太多額外的想法。直到念研究所後才發現念醫放很有用,出國後發現台灣醫放學生更是有無限的潛力。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7.253.106.235 (加拿大)
PTT 網址

a12354195409/12 00:11同樣醫放畢業推 目前在美國做放射治療醫學物理師 也是

a12354195409/12 00:13來唸碩士的 希望有更多人有興趣的可以了解這個領域

rbcajyh09/12 05:29醫放人推 其實醫放可以做的真的很廣,分子生物相關也都可

rbcajyh09/12 05:29以做

philipppppe09/13 12:06推推推

Empnyc09/14 15:07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