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錄取] 2021-spring 轉專業CS/DS申請總結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2021-spring 轉專業CS/DS申請總結作者
bear0418
(貝爾出品 優質好文)
時間推噓32 推:32 噓:0 →:20

謝謝版友對我之前選校文的建議, 私下也收到不少願意幫助的前輩站內信, 以及想了解背景做為參考的版友所以這篇文也不知不覺越寫越長, 希望在版上留下一篇帶家庭衝一發的紀錄(30歲夫妻+2歲), 希望幫助到一樣心境, 或是跟我一樣因為條件不好申請沒自信的人. 這一年準備的過程中,我爬過全部的低GPA文也聽過不少人說申請碩士就是看大學GPA,其他非相關的工作經驗沒有用.所以當時心很涼, 不過從申請結果來推估他們其實會看.把握自己目前有的, 想想自己的獨特之處,補強不足繼續前進.分享我的申請背景供你們參考,分數低的你們不孤單. (以下有提到的背景都是我有寫在CV中的)
========================================================
[Admissions]
WPI - MSDS (8/26)
UTD - MSCS (9/18) -> 要求補六門課
NEU - Applied Machine Intelligence (9/28) ->Align被拒後轉錄
WUSTL - MS Data Analytics & Statiscs (10/7)
TAMU - MCS (10/8)
U of Buffalo - MSCS (10/22)
CMU SV- ECE (10/22)
VT - Meng CS (10/24)
USC - CS(37) (10/24)
NEU - Data Analytics Engineering (11/3)
USC - Applied Data Science (11/23)

[Rejection]
ASU - MCS (9/15)
UIUC - Meng ECE (9/18)
NEU - Align CS (9/28)
NEU - ECE (10/28)
Tufts - MSDS (11/2)
Rice - MCS (11/24)
NEU - IS (11/28)
Purdue - MSCS
Purdue - CIT
Purdue - Statistics

[Decision]
TAMU - MCS (10/8)
基於家庭經濟上的考量, 還是選了CP值高的TAMU, 謝謝版友給的各種建議. 當初嫌申請費150塊就他最貴,還好有丟學費省了好幾萬. 德州也有軟體聚落, 所以也有兼顧地緣, 名聲, 花費, 最重要老婆喜歡, 相信這是個正確的選擇.
================================================================
[Education & background]
NTHU 理學院學士班 EE+Phys(2008 - 2013)
GPA: 2.77/4.3 (Overall), 3.02/4.3 (Last60 GPA)
CS基礎課: 無

NCTU 物理所(2013 - 2015)
GPA: 4.19/4.3 (Rank2)
CS基礎課: 無

NTHU 隨班附讀(2019-2020)
GPA 3.75/4.3
大學部: Python Programming (A+), Discrete Mathematics (A-), Linear Algebra (A)研究所: Statstics Learning (B)

網課 (我覺得對申請幫助不大, 有寫在CV當作熱情的表現)
Udemy上三門C++相關網課, Coursera上四門python相關網課

心得: 隨班附讀蠻可能會加簽不到, 如果要走隨班附讀的, 一定要多找幾間學校當備案,或是提早多問幾位教授加簽. 像我在清華修的時候, 很常基礎課就直接爆滿不給外系簽,更不用說校外人士. 若有補學分需求, 若預算夠, 或許美國大學開的正式網課是個選擇,或是一些純線上補學分的網路大學看學校認不認可.當然還在校的,利用學校資源是最好的選擇.
================================================================
[Test Score]
TOEFL 96 (R28/L25/S20/W23)
GRE 314/2.5 (V148/Q166/AWA2.5)

[Publication]
高能物理相關論文四篇, 第一作者一篇

[Work Experience]
TSMC - Process Engineer 2016-2019 (2年31, 2年32)
先進製程N10/N7/N5的Dry Etch Module

[Projects Experience]
1.利用Optimization, 結合工程背景, 與IT合作開發多因子限制求製程參數最佳解算法
2.N10/N7 Fin製程的Uniformity改善
3.N7解決Fin製程出現的隨機污染defect, 改善隨機wafer低良率問題

[Leadership]
當Senior PE後帶五個人當小team leader, 有帶過兩個新人.

[Honors/Awards] (在CV提到獎的時候, 我有寫上競爭者多少人, 或是平均多少可以升遷)TSMC相關:
2018年 工程競賽 實驗設計組 第一名 (50 competitors)
Special Award*1 (1 among 150 competitors)
Job Grade Promotion (in 2.5 years, which 4-5 years on average) Pers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Outstanding *1 (部門top5%)
2017年 工程競賽 品質改善組 第一名 (50 competitors)
Pers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Outstanding *1 (部門top5%)
2016年 工程競賽 品質改善組 第三名 (50 competitors)
傑出新人獎 (提名率5%)

學業相關:
2013年 交大研究所入學獎學金(1 out of 19 applicants)
2011年 兩岸清華暑期交流獎學金
2010年 書卷獎*1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大學修課教授*1
碩班指導教授*1
工作主管*1
====================================================================
[心路歷程] (個人心路歷程可跳過..)
跟許多很早有方向努力的同學不一樣, 從我大學成績來看我書讀超爛. 前3學期都班上倒數前三名, 每學期快被21想休學. 現在想想是自己太自我感覺良好, 考個小社區高中榜首就以為我自己超聰明所以唸書不扎實. 想當然而就被清華理學院態度矯正, 也曾有過成績太差被同學酸, 我為了爭口氣K書拿到班上書卷獎, 也被自己崇拜的物理系神人教授表揚報告的創意巧思. 這些事情影響我很大, 也建立起自信心, 隨後我開始找尋自己想要的方向.當年我有個不是很好的習慣, 我也沒想到以後自己會出國, 所以我靠廣泛修課找尋自己興趣, 沒在二退顧GPA的. 我是沒有自己嘗試過, 別人講再多我都不信的人. 有雷我也要自己踩看看. 所以我廣泛修各領域的課找興趣, 修過生科, 化學, 數學, 物理, 電機各系的基礎課, 大學畢業修了150多個學分, 沒興趣的就放推, 變成一堆很爛的成績掛在上面, 也反映在我的低GPA. 最後我選了高能物理繼續往下走. 當時我也覺得找到自己的興趣就值得了, 大學成績管他的. 的確從事自己的興趣能讓自己走的長久, 但是我用的卻是一個智障方法. 當時我覺得成績沒差, 實力經歷才重要. 現在想想真的不聰明, 成績學歷都是對自己當年負責的紀錄, 如果你要掩蓋這些污點, 往後要付出更大力氣, 現在覺得蠻不值得的.

碩班時跟著老師進了一個國際高能實驗計畫, 想多累積paper , 也打算畢業去唸物理博士.沒想到碩士期間, 碰到了現在的老婆. 雖然物理很有趣, 但是考量到學術圈生存的困難度,這樣未來會不太穩定, 我後來決定往業界走. 在台積電研替的期間, 雖然說不上對半導體感興趣, 但是為了把工作做好, 靠著自學我的表現算是做得不錯, 也運氣好碰到對tone的主管提拔, 很快就升遷, 也得了一堆獎. 曾經以為就會這樣安頓下來也買了房生了小孩,但是有了家庭後, 我更深刻的感覺到這樣的職涯不是我要的. 我又開始找尋職涯的出路
, 支援過台積R&D, 跟很多vendor都聊過, 依然沒有找到我心中的理想工作(兼顧$, 生活品質, 職涯發展).不過工作時, 我碰到了一個project改變了我, 我跟統計的工程師, IT一起做了一個利用optimization改善製程的專案, 這套系統可以適用於各製程下, 在限制下,算每批貨的製程參數最佳解, 效果很不錯, 隨後變成推廣的範例. 這個project讓我見識了結合domain knowlege+統計+資工的威力, 之後我就確立了我的方向往CS發展, 我希望可以從事一個持續累積並帶得走的專業能力的行業, 且在薪資上超越台積, 並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 小孩. 加上想讓小孩從小學母語時在全英語環境, 所以我認為這個選擇是最適合我當下的選擇, 我就把握30歲的邊緣, 離職開始做留學的準備.

[選校]
我離職的時間點是09/2019, 當時還沒有考T/G, 對選校, 文書也沒有概念. 所以我把目標訂在2021-spring.對我來說算是適當的gap year. 這一年我燒存款跟老婆陪小孩長大, 念英文, 準備文書跟隨班附讀.由於春季班的學校可以選擇的實在不多, 加上我一定要2021春季班出去, 不然對我的規劃delay太久, 生活花費也會太多. 所以我最後挑了16間來丟.
錄取的結果相當滿意, 也上了我的dream school.而之所以會丟這麼多間, 是因為我不想承擔失學delay的風險, 對我來講晚半年出去就要多花30~40萬台幣的開銷跟貸款. 順帶一提,很多prgoram托福說卡100分, 其實不一定真的是硬卡. 這些可以直接寄信去問, 目前我寄信問只有Align是真的直接刷不到100. Purdue我問過不會直接刷, TAMU上面寫要100 我96也有上.

[CV/ SOP/撰寫]
由於我算是有相當充裕的時間來準備文書申請, 所以沒找代辦, 但是我CV跟SOP各自都有找editor幫忙看過.我覺得真的有差, 錢花得值得. editor的分享我有po到translator版去.各位也可以找自己大學麻吉的教授幫忙看一下, 他們能從評委的角度給予中肯的意見. 這邊很感謝清華跟交大的麻吉教授幫助我. 另外, 大家也可以利用“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不定期免費SOP諮詢". 會有美籍的學生(通常是博士生), 幫你看SOP架構給予意見.

架構方面, 由於SOP會限制字數/頁數, 寫時真的要好好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出國唸書. 要讓讀者看出你求學的目標, 個人特色, 並用實例佐證自己的能力. 我大概寫SOP前後寫了三個月, 來回不斷的改. 第一個版本要出來最難, 加上有人喜歡時間順序鋪陳, 有人喜歡目標導向. 各式各樣寫法跟架構都有人寫, 所以要挑出一個適合自己人生故事的寫法真的需要花時間, 當然如果你是學霸這方便權重可能就還好, 不過我是屬於低GPA又轉專業無基礎,所以我是真的很認真思考過自己一路走來培養的能力, 加上project引發的動機, 經歷很久才寫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歷練. 我大概寫一下我的大致架構供大家參考.

第一段: 第一句簡單交代背景. 我是提到我是物理, 電機跨領域學生. 在台積工作中有xxproject的經驗,並在產業中產生了實際的影響. 在過程中激起xx興趣, 而為了完成我的新職涯選擇, 我決定出國留學.

第二段: 第一句話交代我為什麼qualify這個program? 後面帶出我具備什麼能力. 舉例說明我是如何利用這樣的能力達成成就. 像我是跨領域背景學生, 我是提到我擅長結合不同domain knowledge作創意的應用, 舉例我的paper是做物理模型的. 我用簡單的物理原理結合一些數學技巧跟電機相關的訊號解析度處理, 做了一個數學模型. 而這個模型比現在廣泛使用的模型, fitting的效果更好. 最後發了第一作者, 也有被我參與的實驗組拿來使用

第三段: 第一句話交代我在工作中的成就, 並與能力呼應. 過程中帶出第四段的申請動機.當然過程要舉例說明. 我再次提到我的跨領域背景優勢, 我繼續強調我的創意, 並用
project經驗佐證, 我從日常工作中看到的困難, 為什麼前人做不出來, 我從物理的背景出發想到點子, 結合我自學的統計, 半導體物理, 有了初步的開發, 最後跟統計, IT同仁做了這個強大的系統. 過程要講, 面臨的問題, 為什麼要解決這個, 點子如何發想, 中間如何突破, 最終結果如何. 這些都要濃縮字數把精華呈現出分.

第四段: 詳加描敘動機, 為什麼這個我認為這個想法重要, 如何產生出興趣, 並講到為此動機學習跟付出的努力. 要表達出你藉由這個動機所看到的未來是什麼, 你為此付出了什麼的代價努力

第五段: 講這學程為什麼適合我, 課程可以帶給我什麼, 如何幫助我完成我的目標, 學校可以幫助我什麼.

第六段: 總結echo自己的特色, 強調說我很適合. 這學程對我很重要, 請考慮我的申請.

客製化段落是第五段, 我每間學校都有針對學校客製化, 可能因為我時間多吧..畢竟沒上班. 我也相當重視文書, 因為這是唯一表現我自己的一份文件, 雖然有人說申請碩士不會看很認真的啦, 但是還是要做到最好才對自己不會有遺憾, 我也當成是回顧人生一個機會,檢討自己幹嘛一把年紀還要這麼辛苦...此外, 因為我都申請修課碩士, 所以會特別寫基於我的動機, xxx課可以幫我達成目標, 就沒有特別提到教授的研究,我個人是覺得申請都修課碩士, 硬要扯研究有點怪, 有種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感覺. 所以我是強調學校如何符合我, 且幫我達成職涯目標.

[結語]
從我的結果來看還蠻不錯的, 很開心能去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當初在離職後看到疫情爆發,就覺得一定要逆勢操作, 把握春季申請. 可能是策略正確加上運氣好能讓我在硬性條件不優的情況下, 上到理想學校, 真的很感謝一路上許多貴人的幫忙. 另外, 除非大家真的很在乎申請費, 不然我覺得那種不試試看會遺憾的夢幻校就丟了吧, 免得以後心裡一直有疙瘩, 收到reject也是嘗試過了. 不過拿到申請後不是結束, 而只是開始, 要繼續往下一個check point前進了!

最後,
我真的很感謝願意替我撰寫推薦信的老師, 主管. 即使他們很忙, 也都願意撥空幫我一把,也自己寫推薦信, 不用我擬稿. 真的要選跟你熟識麻吉的人, 才有辦法寫出有料的推薦信.真的要好好珍惜關照自己的教授, 經營好關係, 你不知道哪一天會需要他們拉你一把. 也謝謝我太太, 對我們家是一個很大的變動, 尤其有了小孩後, 很少人可以接受這樣的任性.但是她支持我, 也替我照顧好小孩, 讓我有餘裕準備.

[到出國前相關花費紀錄] 因為有點年紀, 工作也存了一些錢, 所以用效率跟時間為考量,所以有補習, 有找潤稿. 累積下來才發現也不少錢..還年輕的同學, 時間就是最好的夥伴.選條對的路, 平時就累積英文能力, 顧好GPA, 就知道幫自己或是家人省很多錢. 已經來不及的同學, 那可以斟酌你剩餘的時間跟我的花費, 選對你最需要的. 想留學的版友也可以心裡有底在你出國前你可能會花到多少錢..

隨班附讀: NTHU 12學分: 29700 (大學部3*2500 + 研究所3*3500)*0.9校友打折
申請費: 16間學校共 $1243 ~ NT$37290
文書相關: 推薦信中翻英一封 NT$2960 (工作主管推薦信需要)
CV潤稿: $105 ~ NT$3150
SOP潤稿(一篇潤稿 + 五篇客製化) : $265 ~NT$7950
T/G相關: TOEFL寄送成績$280 ~NT$8400
TOEFL考試費$200*4 = $800 ~ NT$24000
TOEFL補習費NT$23000
GRE寄送成績$270 ~ NT$8100
GRE考試費$200*2 = $400 ~ NT$12000
GRE補習費NT$30000 (不記得確切數字)
入學/簽證: 寄紙本成績單給學校 郵局EMS NT$ 390
SEVIS $350 ~ NT$10500
I-20寄送費 $56 ~ NT$1680
簽證費 $160 ~ NT$4800

有後續開銷再繼續更新, 希望大家都能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96.25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4/2020 22:16:26

fongan11/04 22:15

EricJay11/04 22:35

mmonkeyboyy11/04 22:43這一排看下來一定選tamu啊...

真的越來越喜歡這間, 毫無懸念

yjl93011/04 23:07

shrekiii11/04 23:14

aznchat10011/04 23:15歡迎來TAMU

很期待在德州的新生活~也認識了很多位在A&M的前輩. 感覺真的很棒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4/2020 23:33:33

roygb6121511/04 23:37以結果來看,感覺當初很多學校都不用申請(像是USC)

roygb6121511/04 23:37,不過這也是結果論,還是很恭喜你上岸了

能上A&M真的覺得運氣好, 不然照往年這樣競爭我應該就G了..

tnfshjcc11/04 23:38恭喜 趕快開刷吧 還沒上岸

Sulstan11/04 23:41Welcome to TAMU

謝謝, 以後希望可以認識更多A&M前輩~

yeapdaniel11/05 00:09推 恭喜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5/2020 00:43:46

Lishiver11/05 00:55推理雙學長!

要好好把握在校成績QQ, 老魯學長是血淚的教訓

NOYUYU11/05 01:19

ken9024211/05 01:19恭喜

pewapplepie11/05 02:23推 看完覺得感動 恭喜

那時候小孩才不到半歲, 出門時他還沒醒, 回家時他已經要睡了. 根本不親一抱就哭 瞬間被精神打擊, 這麼長時間工作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 根本不值得. 就踏上這條路了

x013x11/05 02:31依照你現在的履歷,可能很難過履歷關,你不只要刷題還要補

x013x11/05 02:31履歷,接下來應該很辛苦,找工作也是七八百封履歷去投找個

x013x11/05 02:31三四個月到甚至半年都不奇怪,做好準備趁早開始,不然好心

x013x11/05 02:31人願意幫忙內推也沒用,加油

這個也是我一直困擾的點, 刷題找實習的簡歷都需要有些項目經驗. 我看一畝很多會做一些網課的project, 就蠻好奇這部分真的有用嗎?

Diawchen11/05 03:00推 之後來美國是另一個挑戰惹

tfg081911/05 03:18同意x大 ,部分也是我的血汗經歷

可以請前輩分享一下您當初的心路歷程跟如何克服嗎? 雖然已經有心理建設了, 還是 想多了解過來人的經驗. 謝謝~

hiarpu11/05 05:04恭喜

PyTorch11/05 05:08抱歉離題好奇請問 清大理學院學士班哪一年分數有到醫學

PyTorch11/05 05:08

我是第三屆 那時候剛創系時分數還算蠻高的, 加上生物考蠻高的 就那一年有機會可以上 不過都已經過去惹...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5/2020 07:37:30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5/2020 07:48:55

Dven11/05 09:07恭喜 project的部分我覺得與其用Udemy的project填滿簡

Dven11/05 09:07不如用心把學校的project或是參與open source來得有用。中國

Dven11/05 09:07轉專業的同學都刷Udemy的課程來填履歷導致每個人的看起來都

Dven11/05 09:07差不多,而且無法量化的project其實放在簡歷上的意義也不太

Dven11/05 09:07大。

Dven11/05 09:12簡歷的能見度主要還是建立在 Internship experience,今年GH

Dven11/05 09:12C大會上亞麻recruiter直接跟大家說要申請full time position

Dven11/05 09:12需要兩個以上的intern經驗,當然如果夠優秀還是有機會....但

Dven11/05 09:12只能說這兩年就業市場會對new grad很不友善...給你參考一下

謝謝前輩分享, 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實習的部分我也會盡量把握. 春季找實習對轉專業還 有一點的緩衝時間. 如果秋季班一入學就找實習對我現在的狀況應該更不利, 所以這個入 學時間, 跟學校的彈性制度對我也算是好的. 真的是天助自助者, 我會繼續加油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5/2020 09:26:02

mmonkeyboyy11/05 09:44這個我覺得要看位置 不要太要求沒這回事

mmonkeyboyy11/05 09:44不過這離題就是了 但是要做project就對了

x013x11/05 10:17udemy的project還是大於沒有吧? 你可以再把那些project往

x013x11/05 10:17上做或是做合併,甚至加上自己的想法或功能,去看你以後打

x013x11/05 10:17算找的工作的JD,做上面需要的能力或經驗,我想應該還是ok

x013x11/05 10:17ay的,project的部分也可以去找實驗室幫他們做他們的proje

x013x11/05 10:17ct應該也不錯,不過也是要挑就是了

謝謝分享你的建議~有受用

IMPOSSIBLEr11/05 11:59加油~

theWANDERER11/05 12:23

uuni2611/05 12:32加油,我五年前也去清交修隨班附讀轉領域,現在也在美國

uuni2611/05 12:32安定下來了。

轉領域的前輩, 謝謝定心丸

blackmaninEE11/05 13:04

Fotono11/05 13:36

pizzaguy11/05 15:34推理雙學長

請好好念書, 我12級. 不要像我一樣這麼辛苦QQ 血淚教訓在你面前

Khalilli11/05 19:06恭喜恭喜 看到你的努力有結果我很開心 希望我有幫到忙

moonorblue11/05 23:45恭喜!

uopsdod11/06 01:44老婆很重要 真要好好感謝她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07/2020 21:10:38

hmsDEBBIE11/07 23:45推 恭喜! 祝福你人生獲得快樂與成就感又兼顧家庭

phys11/09 04:47

※ 編輯: bear0418 (1.34.96.253 臺灣), 11/23/2020 00:23:54 ※ 編輯: bear0418 (122.116.229.143 臺灣), 11/24/2020 07:43:53 ※ 編輯: bear0418 (198.199.100.52 美國), 11/28/2020 18:37:09 ※ 編輯: bear0418 (122.116.229.143 臺灣), 12/04/2020 21:21:28 ※ 編輯: bear0418 (122.116.229.143 臺灣), 12/08/2020 2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