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錄取] Clinical Neurosci PhD Oxford/Cambridge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Clinical Neurosci PhD Oxford/Cambridge作者
cf2232
(cf2232)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0

*代po*
- 若有疑問請到這裡留言:https://reurl.cc/5GEMkq
- 申請文件&面試準備請參考:https://reurl.cc/MbGR1L

Application
Program: PhD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22 Fall)
Admission
- University of Oxford (1/10 interview, 1/21 offer with full scholarship)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18 interview, 2/1 offer)
Rejection: None
Decision: Oxford

Background
Education
- Doctor of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 Master of Scienc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Work Experience
- Part-time Teaching Assistant, School of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17–2018)
- Post-graduate Year Resident (PGY),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2020–
2022)
Test Score
IELTS: 8.0 (L 8.5 R 9.0 W 7.0 S 7.0)
Recommendations
- CMU Medicine x2
-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Supervisor) x1
Publications
One co-first author @ peer-reviewed journal (IF=4)

申請 timeline
2020/10–11 公費留獎筆試面試
2021/1 錄取公費留獎
2021/5 考完雅思
2021/7–8 和老師討論題目
2021/9–11 撰寫 SOP、research proposal、拿到 LOR、完成 application
2022/1 面試
2022/1/21 收到 Oxford offer + full funding
2022/2/1 收到 Cambridge offer (no funding)

獎學金 &英文檢定
獎學金申請
英國博班與美國不同,給學生的獎學金有限(給外國人的更稀少)。通常申請者會自帶獎學金(e.g., 政府公費)或投學位申請時一同申請(e.g., 劍橋Gates獎學金)。基本上不自費讀博,因為外國學生的學費高昂且逐年上升。

以下分享我有申請的獎學金:

教育部公費留獎
申請過程可搜尋 PTT studyabroad 「109公費留考-公共衛生(含疫情管控)」一文。
- 優點: 錄取後兩年出國都可以、自帶funding在申請英國博班是個優勢。
- 要考慮的: 15年內的返國義務(其他附帶條款可參考教育部網站)。若回國會衝突到長期生涯規劃者不適合。另外以牛劍為例,公費提供的學費+生活費大概只cover到75–85%
,需要另找funding或自費。

教育部百大留獎
牛劍都有在百大簽約名單內。每間學校最多五個名額(但有可能缺額),申請方式都是書審,學校評分或學校&教育部共同評分,結果約每年4–6月出來。最後因為校方有給錢,所以我最後不會用到百大。
- 優點: 不需要準備筆試面試、金額可 cover 學費+基本生活費、沒有返國服務條款。- 要考慮的: 只能該年度使用、有限制畢業後在英國工作的條款(細節我不清楚)、錄取名單公佈在4–6月,比一般獎學金2–3月公布時間久,可能會影響申請者最後決定要去哪
間或是放棄。

Oxford Medical Science Division Scholarship
申請牛劍時,只要投出申請的時間在獎學金申請期限前(兩校今年都是12月初),那就被放到獎學金名單排序中,跟所有申請者一起競爭。

在 departmental offer 同封 email 中,他們提到我也同時獲得了 Medical Science
Division Scholarship 的全額獎學金 (Cover: 三年學費+基本生活費)。因為一般牛劍的獎學金審核是在每年4–6月,加上我已經自帶 funding,所以我滿意外會收到這份獎學金。
如果之後有機會問到評分、資格方式,會再跟留學版的大家分享。目前網路上能找到的只有某份神秘的 Clarendon scholarship (牛津最主要發全獎的單位,會依照department給的offer名單發給前列的人,每年160名額)。

雅思
我的英文底子不差,生醫博的雅思要求也比文史低,所以沒花太多時間準備,大概就是考前一兩周寫寫作文和模擬考。如果你的英文和 program 要求標準有落差,請不要參考我的做法。
如果你的英文能力足夠,那我有幾個建議: 不要太早考,因為拿到成績後的效期只有兩年,而且報名費爆炸貴(還逐年成長…)。現在雅思可選擇電腦或紙本,若你跟我一樣很習慣英打,非常推薦用電腦考,可以快速編輯作文和早很多收到成績。

選校 & 指導老師
以下皆以生醫博申請為例,理工/文史博狀況我不清楚。

英國博班的申請與美國不同的是,一定要先確定老師 & 擬好研究計畫,再投出申請。有時候在系所網頁上會有該年度 funded projects 和想招的博班學生(劍橋生醫博班通常會如此)。無論如何都要在申請前先寄信和老師討論。

我在19年決定留學英國後,找了 US news 等網站做的 neuroscience 研究綜合排名(英國前三依序為: UCL, Oxford, Cambridge)。接著便學校網站看自己有興趣領域的相關老師和他們發的paper。剛好三所學校都有老師的研究內容和我的興趣相符。

寄信的時間點,我認為越早越好,不過大部分申請者會在7 – 8月開始。信基本上包含CV、發過的paper、為什麼想跟這位老師做研究(一開始可以先說你對老師做的領域有興趣,提想做的研究大方向,不一定要非常細的討論題目)。如果老師手上剛好有計畫需要學生,就會回信。如果第一次寄信沒回覆也不用擔心,可以過一兩週再寄。若有funding也可同時提出或詢問。

我在19年時,很幸運有一個月去倫敦的醫院實習機會,因此在行前特別寄信給三所學校的老師詢問能否親自拜訪。三位老師都很熱情,親自拜訪時也相談甚歡。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該lab的學生和fellow聊天,以及看看實驗室的環境。UCL地處大城市倫敦,牛劍則各據清幽的大學城。綜合考量後我非常喜歡牛劍兩位老師的題目和學校的環境,便決定以這兩所為優先。

申請心得
台灣醫師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不少,但大多在專科訓練後的 fellow 或主治醫師階段攻博,在有臨床經驗的領域繼續深入鑽研。另外,在國內讀博也越來越熱門,好處是花費少、不中斷臨床訓練、可兼顧工作家庭、人脈不中斷。種種因素讓我跟師長同儕說要出國讀書時,換來的常常是看到珍奇異獸的眼光。這種焦慮感更是在看到同輩一一確定未來的專科,事業開始有明朗的起步方向時,達到最高點。

相較於多數四年制的大學生在大三就開始準備留學,六年的醫學系訓練(4年基礎+2年臨床)加上畢業後相對有保障的就業機會,讓我到接觸臨床後才下定決心及開始準備出國。

我最常被問到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讀博(甚至面試時也有被問到) ,難道不怕回來後醫院東西全忘光嗎?我的想法是:
1. 博班提供的訓練主要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包含邏輯訓練、設計研究model等 ,長遠還要推進研究領域的知識。這和臨床的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截然不同(但這不表示沒有接受博士訓練就不能做出高品質的臨床研究)。
2. 專科訓練除了培養臨床技能,也會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在尚未被臨床塑形完成的階段讀博,說不定可以用不同觀點看研究。我想做的題目其實也沒有高度要求有臨床經驗。
3. 在家庭、經濟、行政負擔較少時出國,加上手握獎學金,能闖蕩的彈性較大。
其實兩年前(2020/21學年度),我也申請過這兩所學校的同個 program 同樣兩位老師。但是一所被 reject,另一所拿到 offer 但沒錢,結果就是先暫緩留學計畫(初申失敗)(然後疫情就爆發了…)。兩年後,醫學院畢業了又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我培養了許多在學階段未得習得或精進的技能和習慣,像是和跨團隊合作、良好溝通(不只是醫病溝通)、演講能力、對病人負責等(總的來講就是懂上班了 xD)。另外我發現在照護病人和醫療處置的經驗慢慢積累後,自己還是對同領域的研究非常有興趣。所以在2021初確定拿到公費留獎後就再跟兩校老師確認意願,他們也非常歡迎我再投申請。

在這算起來三四年的申請路上,受到的幫忙和啟發非常多,每天固定滑 studyabroad 也早已是反射行為了。希望這篇分享能啟發更多人!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50.123 (臺灣)
PTT 網址

Parrhesia02/28 21:31推推

unmolk02/28 22:06恭喜!

hiarpu02/28 22:18恭喜

PlusUltra02/28 22:27恭喜!

oppi03/01 01:42恭喜!!

kumokochiu03/01 03:09推Neuroscience還有決定讀博的心路歷程 好棒

Panda131903/01 03:57推推

cantarever03/01 07:13恭喜!

runtorum03/01 10:11

dj706121403/01 12:23樓主真神人也

goldenfire03/01 12:51推推 台灣人多多往不同國家是好事 不要侷限美國

philipppppe03/01 19:36

iamlittlede03/01 21:47恭喜! 真的是強者

oscarcc03/02 04:54恭喜

Welveres03/02 13:57恭喜

ray10200403/03 06:38恭喜 神人一位

Imcs03/05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