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Uni Stuttgart 德文機械碩士學程就讀心得

看板studyabroad標題[心得] Uni Stuttgart 德文機械碩士學程就讀心得作者
victorchiang
(victorchiang)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2

(完整原文: https://reurl.cc/b2exM6 )

[前言]
最近終於完成了自2018赴德以來就讀的機械德文碩士學程,想要分享一下這將近四年來的就讀歷程以及心得,給予對德國留學有興趣,尤其是想就讀德文學程的朋友。本篇從自身的就讀歷程出發,分為學程介紹、學生工作、德國生活等部分,即使不是要就讀機械碩士的朋友,相信也能從中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而對於申請流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文章: https://medium.com/p/f467d1f386be

[背景]
NTUME 17年畢業,當半年替代役時考過德文B1,獲得斯圖加特大學條件式入學,2018/4
赴德上學校提供的語言班,2018/7 考過德福TestDaf,2018/10 開始就讀碩士,期間也做了幾份學生工、實習等,最終於2022/5 完成所有的學分,並將於2022/7 開始第一份正式工作。

一、學程介紹
以下為斯圖大學的機械碩士學程構,總共120個學分(LP, Leistungspunkt),其他理工學程也非常類似,所以也可以參考:
- Auflage 補修:
基本上只要不是斯圖大學學士畢業的,拿到錄取書時都會有補修項目,德國人也不例外,
例如微積分、動力學、熱力學等。而會被指派哪些科目基本上全憑運氣,運氣好只要一兩科,運氣不好甚至要補到五科,我們都戲稱學校根本是射飛鏢來決定每個通知書要配哪些補修XD。補修就是學士的課程,不要求你去上課,分數高低不會影響最終成績,有過就好,例如我就拿到力學4及熱力學1+2的補修,內容就跟在台灣的大學修課時差不多,只是要改成全部用德文應答,Loading相對於碩士課程通常比較重。除此之外,外國人也必須通過德福Testdaf 才能正式註冊為學生開始修課。
- Spezialisierungsmodule 專業領域模組 (36LP)
每個學程都會提供學生很多專業領域做選擇,學生要從中選取兩個模組當作專業領域,例
如產品開發和工程設計、能源科技、技術管理、工具機、微機電、火車科技、系統控制等等非常多的選擇。每個模組除了選修兩門6LP+一門3LP的課,還要各做8個實驗(3LP)。而一旦選定了模組,之後的小論文及碩士論文就必須從這兩個模組所屬的機構去找題目。實驗課可以輕鬆也可以複雜,有些只要去聽老師講個1小時就結束了,有些可能要交預報、結報。
- Vertiefungsmodule 選修模組 (24LP)
總共有四個選修模組,每個模組選一門課來修(6LP),基本上每個選修模組就是由來自不
同專業領域模組的課程組合而成,不同學程的選修模組的組合就會不一樣。
- Praktikum 企業實習 (12LP)
學生需自己進入職場找實習機會,基本上跟找工作差不多,自己投遞履歷、面試。並不會
限定工作領域跟修課是否相同,但當然申請與修課相符的職位也比較容易錄取。至少需實習3個月,但是一般公司開出的職缺都是6個月,所以通常會是3個月的義務實習
(Pflichtpraktikum)及3個月的志願實習(Freiwilliges Praktikum)。實習結束後也必須繳交一份實習報告,紀錄至少12週的實習工作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在斯圖大學如果實習的義務實習期間與授課期間(Vorlesungszeit)重疊至少3週的話,就可以申請休學。除了可以少算一個就讀的學期數外,也可以免繳1500€的學費並仍持有學身身分。而且也沒有規定只能做一份實習,例如我自己做了兩份實習,前後就省了3000€,差別真的非常的大啊!但是並不是每個大學都有實習就可以修學免學費的規定,其他學校必須另外確認。
- Schl榊selqualifikationen 類似通識課 (6LP)
基本上跟台灣的通識課很像,只要選修兩門課,其中一門是專業通識(最佳化、C++之類的
),另一門就真的是五花八門給你選,可以上語言課、歷史課、教你如何準備履歷、如何寫研究論文等課程,也是唯一的機會可以藉由修課認識完全不同背景的人。
- Studienarbeit 小論文 (12LP)
從其中一個專業領域模組中找尋所屬機構開的題目,通常會公布在官網或是貼在機構的布
告欄,看到有興趣的題目就寄信聯絡,面談後雙方覺得合適就可以開始寫。註冊後表定是6個月的時間,咪挺或答辯等時程就因機構或指導老師而異。我其實不太確定小論文跟碩士論文形式上有什麼不同的規定,因為就我自己寫起來就是一篇約80-90頁的論文,若是要用英文寫也可以跟指導老師討論。這裡我會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找指導老師時盡量找在職博士的題目,例如我的指導老師是在Bosch的在職博士,而內容就是Bosch的某一個研究計畫,雖然我並沒有直接受雇於Bosch,但是事後就也可以在履歷上提到有參與過Bosch的Project,絕對是一個很加分的經歷。
- Masterarbeit 碩士論文 (30LP)
也是從另一個專業領域模組中尋所屬機構開的題目,也是至少寫6個月,視情況得以延長
至多3個月,而如果還是怕時間不夠,其實可以在跟指導老師談好後,先開始做研究,晚一點再在學校系統註冊。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在業界尋找符合此專業領域模組的題目,德國很多公司也會開論文缺,問題在於,就算你面試錄取了,你的所屬機構也必須有教授願意接你這個題目,若是真的沒有教授想接就也沒辦法在公司寫。而碩論並不一定要是最後一個完成的項目,依學程規定只要修了72學分就可以開始寫碩論,因此如果一時找不到實習,也是可以考慮先寫碩論。

雖然機械系除了修課還要寫小論文跟實習,看似非常硬,但其實也表示要準備的考試就比較少,其實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像實習期間基本上下班後就都是你的時間了,反而輕鬆。其他學程也都是類似的配置,可能有些不用寫小論文,有些不用做實習,但我會建議來到德國讀書真的一定要找個實習來做,因為在德國真的非常普遍,對於未來求職也絕對有非常大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專業領域模組中的實驗有一個規定完全體現了德國傳統的一面。就是每做完一個實驗,要請該實驗講師在一張表格上簽名,等蒐集完16個實驗課的簽名,把表格交給註冊組後,實驗課的學分才會被登記入系統。這也因此給了很大的操作空間,因為只要故意不交實驗表格或不把實驗做完,就可以一直保留學身身分,就可以多去作實習打工之類的,就算寫文碩論也不會馬上被畢業。

#授課及考試
德國的理工科典型的授課模式是教授會準備一整學期的PPT,授課期間(10-2月 & 4-7月)慢慢講完,中間完全不會有任何小考,然後期末考一試定生死。期末考會分布在寒暑假期間(2-4月&7-10月),學期中的時候會註冊。而其實每一科每個學期都可以登記考試,也就是說你可以這個學期修課,下個學期再考試,或有些課可能要上兩個學期,你也可以只修一學期,第二學期的內容自己讀就直接應考,因為修課不必登記,只是大部分的課是登記後才能拿到上課講義等。而我的建議是授課期間聽聽課作筆記就好,有助教課就去做個練習(鈁ung),不需花太多時間讀書,因為其實太早開始讀,到了期末考的時候根本就忘光了。所以德國常見的現象就是授課期間沒什麼人在讀書,可能都在開趴或是參加一堆活動,或者是去實習打工,甚至授課期間完全不上課,到了期末考期大家再蜂擁至圖書館,因為基本上考題都是出自於上課講義。

碩士課程的考試通常是筆試,考應用簡答題、填空題、選擇題等,比較不會有太艱深的計算題,因此在考前兩三周詳讀個兩三遍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大部分的課程也能在Studydrive上找到筆記與考古題 (https://www.studydrive.net/de)

而德國學程讓我覺得最最不合理的規定就是,一旦你應考了,如果你不幸被當,你就非得重考考到過為止。萬一你不幸第二次重考還是被當,可能就要寄信跟教授或助教請求安排第三次考試,據說就會是口試。如果真的真的還是被當,聽說你在德國就不能再就讀同一個領域的學程了。所以註冊考試前真的要三思啊!一班考試前一週都能無條件退考
(abmelden),如果到了考前幾天不到一週才發現自己真的扛不住,要退考的話就必須去個診所請醫生開立一個看診單,才可以因病退考,也是要保命的最後一招。

#時間規劃
我的建議是前三個學期盡量專心修課,第一個學期可能要適應上課模式可以註冊少一點考試,2-3科就夠了。習慣上課模式後,二、三學期就可以註冊個5-6個考試。而到了第三個學期時,除了修課也可以開始看看求職網站是否有不錯的實習或學生工(Werkstudent)的機會,一旦找到有不錯的就可以申請看看。我會建議寫小論文前先找實習,因為小論文題目相對好找,若是一時找不到實習就先寫小論文,然後寫小論文時再繼續找實習。而寫小論文的同時我會建議同事做個Werkstudent或是助教(Hiwi)工作,關於學生工作後面再詳細解釋。以下提供我的規劃當參考:

第 0 學期:上學校語言班,考過德福

第 1、2 學期:純修課考試,將補修課程解決掉。

第 3 學期:修課同時錄取一份Werkstudent的工作,做了大約一年。

第 4 學期:邊寫小論文邊做Werkstudent,同時考過最後一科考試。

第 5 學期:在Daimler 品管部門做第一份實習,期間為休學狀態。

第 6 學期:實習結束開始在學校寫碩士論文,同時兼了一份助教及一份Werkstudent的工作。

第 7 學期:在Bosch Sensor研發部門做第二份實習,同時完成碩論及口試,期間為休學狀態。帶實習快完成時我才去上了最後一門實驗課,完成所有學分畢業。

由於我兩份實習期間都辦了休學,加上我讀完第1學期有轉換學程,因此雖然我實際上花了3年半才讀完碩士,但Officially 我這個學位只讀了不到2年半就讀完了。



.......

二、學生工作 及 三、德國生活 的分享請參看原文網址
.......


四、結論&心得
碩士課程的loading基本上不會比學士課程來的重,理論推導的部分比較少,所以相對輕鬆。對於外國人來講就是語言的障礙會比教高一點,很多人在開始就讀前的德文檢定就花了不少時間才通過,一旦開始就讀又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上課聽不懂就必須想辦法在圖書館補回來,如果筆試需要寫比較多的內容就會比較吃力。而機械學程的配置除了要實習,還要寫兩篇論文,就算是德國人至少也要讀個三年,因此若真的決定要來此就讀,真的務必三思,要有長期抗戰 (3年以上)的心理準備。出國前也務必要讓家人理解在德國留學的最好就是能夠多累積實務經驗,因此實習之類的做下來一定會花上比去美國等國家留學還要長的時間,而且實習打工等薪水就能應付大部分的生活開銷,加上學費又極便宜,當家人了解後才能放心的支持出國留學。我也很感謝這段期間家人、女友的支持。

而我也好巧不巧2020遇上疫情,留學期間有一半的時間在經歷封城解封循環,封城的日子真的非常悶,也因為剛好進入實習、打工的階段,在很難請長假回國在台灣遠距上班的情況下,超過兩年沒有回台灣,錯過了許多家人親友結婚、去世等重要時刻,真的是非常可惜。但是有得有失是人生常態,平常心、樂觀面對才能在留學期間過的舒坦。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6.199.211.75 (德國)
PTT 網址
※ 編輯: victorchiang (176.199.211.75 德國), 06/04/2022 18:42:25 ※ 編輯: victorchiang (176.199.211.75 德國), 06/04/2022 18:43:33

q212146223jh06/04 19:04優質好文推推~我今年要去USC唸MSME 有機會可以交流

q212146223jh06/04 19:04交流

q212146223jh06/04 19:05另外希望之後可以分享實習跟找工作面試經驗XD

justloseit06/04 20:47推分享

cclsg06/05 03:11推分享!

n78451296306/05 08:52 推經驗分享

sonic17171706/05 11:46推 今年剛要去德國

fuckupjazz06/06 09:33

velaro06/06 15:15推,跟美國滿不一樣的

tim96tim06/09 18:55辛苦了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