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閒聊] 美國升息與台灣升息對於創業的影響

看板toberich標題[閒聊] 美國升息與台灣升息對於創業的影響作者
Wahaha
(歐勒歐勒噢)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1

Hi 各位鄉親大家好,我是證券分析師Wahaha,好久沒有來重點式閒聊了

[一.事件]

美央FED3月升息一碼,且明確暗示年底前的"每6周"FED都將升息一碼

整年度尚有6碼要升,預期整年度末1.75-2%利息,且2023仍會升息3碼以上

而台灣於2011/05至今終於升息1碼,且瑞銀預期台灣年底前仍有再升息1-2碼的可能


**[註解]對我來說FED在利率1.25%以下都叫做放水近來市場,1.25-1.5%為正常值

1.5-2%為微微收水,2%以上為強力抽水!!! **


[二.總經影響 : 關鍵論點在就業 ]

央行貸款給銀行,銀行貸款給企業是希望企業有錢去擴廠或者不倒閉,以增加就業機會

企業活得下去、人民有工作,有納稅政府就有錢去做景氣循環的點火或抑制

因此當初利息降的這麼低就是避免病毒事件摧毀良性的景氣走勢

所以有缺錢的我都借!我銀行都會假定你是"實業家"能夠真的去創造就業機會

而最怕的就是投機者借了一大堆錢,去買了一籮筐原物料當庫存後,搧風點火把價格弄高
之後再逼所有人買昂貴的商品,最終使的"實業家"成本過高進而減少投資,就業機會減少

因此適時的拿捏通膨尺度,就是各國央行的"首要責任",其次才是經濟成長

上述中借錢去炒作而非實業投資者!只會成為良性循環的蛀蟲!!!


[三.升息對民眾消費的影響]

就以貸款1000萬的民眾來說,升息一碼0.25%則代表每年要多支出2.5萬去繳利息

若以美國來說今年升息7碼則代表每個貸款者每年的成本會多17.5萬!

對於台灣來說升息3碼則代表每年成本多7.5萬!

意味著未來各位領薪水的鄉親,也就是各位創業者的顧客們! 消費預算將會下降許多

而美國的鄉親們!!消費預算會"大幅下降",因此會間接使得台灣企業接單會變少!



**此情況會使得食品消費增加,而中高價奢侈品、電器、旅遊消費減少**



[四.升息對創業者的影響]

貸款1E的小企業來說,每年要繳25萬的利息,等同於"半個人的年薪"

台灣升息3碼來說則代表每間公司要支付75萬!也就是1.5個人的年薪!!

(數據以中位數48萬當範本)

承[論點二]中的敘述,原物料成本已被不良的蛀蟲炒高15-30%以上

且未來可預期顧客消費預算也會減少,這可謂是蠟燭兩頭燒的情況!對創業者相當不利

***********************

因此!!重點如下!!

1.檢視自己的組織是否需要刪減掉不必要或者利潤貢獻度低的部門、商品、人員

2.重新組合每個員工分配的工作事項 (甘~老闆叫我負責的業務又變更多了)

3.捨棄低毛利的部位,多加強高毛利的部位,或者提升整體的附加利益價值

**毛利10%的產業,因利息提升2%就只剩下8%,但高毛利者30%,對於這2%的提昇就還好**
4.改推出包套的組合,在高CP值服務或主力商品中添加毛利高一點的物件

5.算一算我都辦不到者,請準備清算公司收工轉行!

************************


[五.結論]

嚴峻的將來是可預見的,而時間點精確的告訴你將會在8-9月間開始有巨大的壓力

9-12月間壓的你喘不過氣,與其後悔自己為何不及早準備,不如趕快思考對策

所以3-9月這半年會是你趕快積極調整的最後時間,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美國FED敢這樣升息,一來是真的通膨壓力大到不行!炒作的蛀蟲們太囂張了!!

但我敢這樣升息也代表我認為我國家經濟體質是有本事扛的起經濟衝擊的!

而台灣升息的原因也在於炒房的蛀蟲們炒到太囂張,必須要來個根治的方法!

雖然說必定會傷害到實實在在的實業家們,但央行也認為你們是有本事扛的過的

所以經不起風雨的大中小企業將被時代的洪流吞沒......而我會活下來!那你呢?


[本文章由Wahaha"只"分享於PTT創業板,本人不願意被轉載或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117.7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Wahaha (114.27.117.74 臺灣), 03/18/2022 21:53:54 ※ 編輯: Wahaha (114.27.117.74 臺灣), 03/18/2022 21:56:30 ※ 編輯: Wahaha (114.27.117.74 臺灣), 03/18/2022 21:56:52

le8pard03/18 22:48謝謝分享想法

ssscansss03/19 00:28

vuncent03/19 00:30很清楚的分享,感謝

Random903/19 01:21

kissnini52003/19 02:14台灣應該是不會跟著美國升一樣多吧

jim8022703/19 06:48基期不同 台灣很難升那麼多次

Freeven03/19 08:15推分享

killerjack03/19 11:12謝謝分享

GaGaYa03/19 13:34學習 謝謝分享

AMPM03/19 16:16

a456785003/19 22:41

oldwolf03/20 08:23謝謝分享

i7742103/20 12:39

kb7612303/20 20:34謝謝分享

aramaram03/20 21:04謝謝分享

forpure03/21 04:51謝謝分享

poisonshing04/02 01:33

ben101304/09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