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閒聊] 不長進式經營 ; 徬徨

看板toberich標題[閒聊] 不長進式經營 ; 徬徨作者
GreatGByte
(無)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24

各位老闆板友覺得自己比較接近以下哪一種呢?

>勝率大概有5成就先衝再說 (再邊做邊調整)

>詳細規劃、調查,極可能成功才進行


我是做小眾利基/中高價商品電商 + 代購(只做店家客戶)

因為小眾量小(空虛寂寞冷),最近越來越有所感

覺得自己做電商好像「被動」在等買家來施捨

以這幾天來說,

今天,到目前打字為止1單(淨利200)

昨天算不錯,凌晨客戶要求一批代購(淨利5100),
中午前自媒體2單(淨利2900)
(其實有一單是平台的,但因為高單價我請他+line給優惠就把他導外了XD),
晚上12:00前平台來一單(淨利510)

前天,平台3單(淨利840)、自媒體2單(淨利820)

大前天,沒記錯的話躺平了,淨利約800

8/9/、8/8、8/7淨利都在2500~3500間(都沒超過6單)

8/6,印象深刻平台0單,很晚自媒體才來1單(淨利350),不然就完全躺平了

為什麼我標題說「不長進式」?
這是我自己對目標客群的觀察,因為是小眾商品+中高價
1.客人基數本就少
2.客人主動/計畫購買才會買,催/促效果很小
也就是即使亂撒觸及在本就極低轉換率下,轉換數也不見得會再+1
殺價也無法取量,還不如守好行情/利潤

但以上也算是我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頭會很跳tone問那個問題
因為我是屬於後者,而且很重度
小時候打三國志,我一定是打下一個城花很多時間內政、兵力都養很好
才敢再去打下一個城
我很少一支很強的軍隊一路接連打幾個城直到很確定下個城打不贏才停
(除非有戰略價值ex:那個城連敵方2個城不好守、再打下1城可攻守易位)

感覺很適合當上班族不適合創業


也因此我幾乎沒做過跟「擴張」有關的事
(除了曾把歐洲的貨一次打包不讓台灣同業有機會進進來互打以外)
>>沒請員工
>其實目前工作量一天1~4小時,2小時以下居多,本來就不需要人手
>但我心中有個悖論 : 需要發薪水後我會不會有超強動力讓業務成長
(但這違背我前面說的 : 我的品類/消費者狀況)

>>沒租辦公室/倉庫
>之前曾想租個在2樓9000元,但對方很快租出去了
>一年108,000說多不多,但除了多給自己一點壓力
和未來假設請員工會比較有樣子以外,說實在非必需

但,現況不可能維持永久不變,
也如同前面所說心境,我覺得目前好像天天「被動」在等買家來施捨

很想要打第2支腳

之前有想在平台再開個帳號賣高迴轉民生用品/食品
平台通知叮咚叮咚響、一日額外訂單數至少來個二三十單
但稍微評估了一下,覺得賣民生用品/食品真的像在搬磚 XDrz
其實閒閒時去跑Uber/UberEats應該是最不煩惱的選項
時間換錢、幾乎不會變虧損,但時間價值真的不高

目前傾向自己企劃、開發比較獨特、市場有空缺的商品,再上網銷售
而設計、找代工廠這些是我陌生的領域,夠我忙了
雖然這類陣亡率很高 (群募還常常聽到交不出商品的XD)
但重點是,如果有切中市場需求,那就是買家「主動」來找我
這樣心情上好像就可以平衡了 XD

講了好多,好像在閒聊
還請板上前輩老闆們多多指教,謝謝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0.128 (臺灣)
PTT 網址

BIGBBB08/13 19:13有同感也想說在疫情間擴張不好 是在為自己找藉口的感覺

oliver90208/13 21:42覺得要看局勢,以現在消費相對於前幾年更疲弱的狀態,

oliver90208/13 21:42採用相對保守的做法應該最安全。當然如果現在是在疫情

oliver90208/13 21:42爆發前消費力道強,那拼那50%勝率衝一波應該也未嘗無妨

jfw61608/13 23:38單打獨鬥很難做大

jfw61608/13 23:39哪怕你有本事拿到蘋果獨家代理權…你想自己賣…你一個人也

jfw61608/13 23:39賺不了那麼多

jfw61608/13 23:40既然你都可以做到把貨全吃下來不讓同業互打

jfw61608/13 23:41可以往盤商的方向去思考

jfw61608/13 23:41貨全吃下來之後…跟同業利潤分享

jfw61608/13 23:42貨銷的會比較快..周轉也快..量也大

jfw61608/13 23:42這方式成熟穩定信任度有之後

jfw61608/13 23:42你之後可以做的就更多了

jfw61608/13 23:43何必當最底層的去跟人家競爭

jfw61608/13 23:45不是不長進經營

jfw61608/13 23:46而是你現在的做法本來就只能被動等客人來

jfw61608/13 23:46又不是必需品客人要主動來

jfw61608/13 23:46哪怕必需品品牌那麼多也只能等客人來買

jfw61608/13 23:47除非你是蘋果lv之類奢侈品牌

jfw61608/13 23:47但就算是名牌也是只能等客人來

jfw61608/13 23:49買家主動找你除非是只有你有那叫壟斷

jfw61608/13 23:49例如你要用電…你主動找台電…

jfw61608/13 23:52另外你也不是711..你也不是名牌

jfw61608/13 23:53我怎麼知道要買這個東西要跟你買

FarkU08/14 06:50老闆特質都選好賺的,而不是好做的。

FarkU08/14 06:50當然你能遇到對你是好賺又好做的最棒。

JITER08/14 08:53個人覺得這種性質的,反而需要大量灑廣告

skyperfect08/14 09:05同意前面大大推文,電商本來就是成本低,好進入的商業

skyperfect08/14 09:05模式,然而需要大量行銷,才能刺激轉單率。只吃熟客口

skyperfect08/14 09:05碑,利潤很難向上流動。如果歐系商品在台灣的稀缺性高

skyperfect08/14 09:05,應該不難建立分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