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光纖線及DAC詢問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問題] 光纖線及DAC詢問作者
Oswyn
(Oswyn)
時間推噓26 推:26 噓:0 →:54

: 只要求能正常送192Khz/24bit

KEF LSX 的官網沒明註其 TOSLINK 的規格能支援到多少

但 LSX Owner's Manual EN 版中
P17 要你使用 standard TOSLINK cable (not included)
P31 Appendices
The standard resolution for TOSLINK digital optical audio is 96kHz/24-bit.

然後

LSX will stream audio information up to 96kHz/24-bit in Cable Mode. Higher
resolutions will be downsampled to 96kHz/24-bit.

以上建議原PO 花點時間K完手冊先


TOSLINK 本來就不是設計給 Hi-Res 傳輸用的,不要忘了它的年代是設計給 CD 用的

簡單、便宜能隔離接地與 RFI 又還算可靠所以活到今天,但模具、治具的精度跟原料
會沒有差嗎

TOSLINK 多半用 LED + 塑膠光纖=多模

LED 本身的脈衝特性就比雷射要差,LED 也無法瞬間明滅、方波訊號給 LED 發出來的
光會弦波化,加上 LED 光的波長也不集中

這些問題在多模光纖中傳輸時會因折射、色散等問題造成訊號的相位差
結果造成了訊號抖動變差,但這跟一般所謂的時鐘抖動是有差異的(但時鐘也還是影響
光纖訊號)

雖然一般 TOSLINK線的長度都不會太長影響有限,在較低碼率的狀態下使用問題也不大

但要催到 192 kHz 24-bit 時就考驗訊號傳送方、接收方與線材的體質了
這本來就不是一般的 TOSLINK 設備會支援到的

貴的不一定比較好、但便宜沒好貨
LED 的品質、接頭的耦合精度、切口的平整、光纖的透光率、雜質、氣泡、彎曲度、震
動(線包材會影響)等等有太多都會影響到訊號品質

雖然原始的 TOSLINK 要求算低,但要說光纖線完全都沒有差別,我個人是不信的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5.11 (臺灣)
PTT 網址

martinlin7706/21 16:21學習了推

martinlin7706/21 16:22還以為裡面光訊號是雷射

原始就是紅光 LED 所以成本才低

uke82306/21 16:34我以為是因為再上去難支援所以才這樣寫的 避免糾紛(?

因為 192 kHz 24-bit 本來就很挑戰 TOSLINK 的物理規格極限 96 kHz 現在一般的設備都能支援,所以成為共識 為什麼只有少部分的廠與設備公表能跑 192 kHz 24-bit ? 設計與用料不用挑、成本不會變高嗎XD 當然使用者可以 Try 看看能不能跑啊,但就跟電腦超頻一樣體質有差 就算兩邊的設備都支援 192 kHz 24-bit 用上了一條真的很鳥的線也可能會出包啊

uke82306/21 16:35p31那頁我以為是有線輸出最高96khz/24bit不是嗎(給副音箱

uke82306/21 16:36但輸入最高還是有支援到192Khz/24bit 有點混亂Q

uke82306/21 16:38感謝大大熱心回答 我現在很困惑要買DDC還是買DAC走同軸惹

uke82306/21 16:39話說這樣催會傷機器嗎XD

P12 CABLE MODE With the proprietary on-board 2.4GhZ network the left and right channels are not tethered by a cable for 48kHz/24-bit streaming. For high-resolution 96kHz/24-bit resolution streaming, switch CABLE MODE on and attach the Cat6 interspeaker cable included in the LSX accessories pack. 所以單體用 2.4 GHz 無線連接時是 48 kHz 24-bit、有線時是 96 kHz 24-bit 192 kHz 24-bit 是指輸入,這台能吃 192 kHz 24-bit 的輸入 然後內部 DSP 怎麼轉換是看單體的連接模式 解析度 輸入: 支援到192kHz/24bit 輸出: 無線模式:48kHz/24bit 有線模式:96kHz/24bit

dorbeetle06/21 16:47長知識了 那如果有同軸跟光纖 選同軸比較好嗎?

dorbeetle06/21 16:48jitter 同軸會比較光纖低嗎?

光纖能隔電啊XD 以數位訊號來看同軸的品質比較好,但同軸在類比電路中會染 所以光纖才會是很多人的首選

uke82306/21 16:57我太駑鈍了QQ 意思是如果換DDC走光纖給LSX也沒用嗎?

uke82306/21 16:57因為只能出96Khz 所以餵也是降96 的意思嗎XDD

最終、是的 如果你單體用無線模式那就會被降到 48kHz/24bit 單體用有線就 96kHz/24bit 從手冊中的敘述就是如此

uke82306/21 17:01漲知識了 感謝O大替我省錢!!!爬半天光纖相關都看了霧颯颯

https://imgur.com/TUgT67z

因為主打無線所以 Slave 有完整的 DSP、DAC、AMP & Power 要左右(Master/Slave)對稱所以就受兩個單體間的連接模式影響

djboy06/21 21:57光纖 現在應該很成熟了,在規格內,即使有100種影響因子,

djboy06/21 21:58現在都應該己經被解決了。一種器材能夠活那麼久,其穩定可

djboy06/21 21:58靠度是經過歷史無數工程師的血淚結晶。加上這是數位資料。

djboy06/21 22:19剛剛看了一下,光纖的傳輸速度根本不是問題,看來純粹是

djboy06/21 22:19介面規格的限制而己。

光纖傳輸本身本來就不是問題啊,上個世紀就幾 GB 在跑了 本家 Toshiba 現在賣的 JIS F05 Fiber-Coupler TOSLINK 模組 也早就有 Data Rate (Min) 20 to (Max) 125 Mb/s 的型號 但用 APF(all-plastic fiber) 最長只能 20m GI-PCF(Graded-Index typ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能上 100m 影響速率與距離的參數主要是衰減(透光率) 光子晶體光纖跟塑膠光纖的差距是天與地,那好的塑膠光纖跟爛的沒影響嗎 再說 Toshiba 還有列跟它們家 connectors 相容的 Optical Fiber 型號 不是旭化成就是東麗這些大廠 另較一般的 JIS F05 型號 Data Rate (Max) 有 0.5 Mb/s、6 Mb/s 、10 Mb/s 0.5 Mb/s 不知道現在還有什用途 但 96 kHz * 32 * 2 = 6.144 Mb/s 192 kHz * 32 * 2 = 12.288 Mb/s Max 10 Mb/s 的模組不能撐 192 kHz 啊XD 然後既然是 Max 10 Mb/s 就一定有跑不到極速的問題 補充一下要跑到全速不論是 APF 或 GI-PCF 光纖都需要表面抛光處理 所以便宜貨就...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所有的訊號都是類比的

changhan8406/22 00:37所有的訊號都是類比的!恍然大悟 覺得好像更懂傅立葉

changhan8406/22 00:37了 XD

Dopin06/22 02:56很多人一直無法理解傳輸 數位訊號 用的是 類比操控 的這事

hsakuya06/22 05:06看音響板學新知

yamatai06/22 07:22在同軸線裡面跑的訊號本質也是電壓

simonohmygod06/22 18:59這篇實用 受教了 推

lll156k152906/22 20:06就很多人一直0101的喊 久了就以為電線裡面傳的也是01

對啊、都不知是真反串還是...

friedpig06/22 21:46喊數位沒差的派系重點是數位訊號的0/1又不是類比那麼

friedpig06/22 21:47連續 0/1錯誤機率較低 而且有糾錯機制

friedpig06/22 21:48我自己的觀念是覺得數位自己部份沒差 但通電的東西就

friedpig06/22 21:48是會改變整個系統 所以還是會有影響

但 S/PDIF 只有 Parity 沒有校正,And S/PDIF 是單向通訊也沒有重傳機制 接收方知道出錯了也只能硬頭皮送死 所以有沒有影響呢XD

lll156k152906/22 21:57有些人是反串啦 尤其已經在玩的那些 但大部份人真的

lll156k152906/22 21:58接認為線路傳0和1這種概念在看待

lll156k152906/22 21:59這其實也很正常 現在的數位邏輯電路本來就是建立在二

lll156k152906/22 21:59進位計算上 根本就不可能有問題

lll156k152906/22 22:00但那是巨觀電路下純數位計算的結果

lll156k152906/22 22:00如果用微觀的半導體物理下去看完全沒有01這檔事

lll156k152906/22 22:01"電"晶體 "電"線 "電"訊號全部都是用電的東西

lll156k152906/22 22:02音響系統都是訊號處理 我個人傾向用微觀的角度去猜測

lll156k152906/22 22:02所以音響系統才會很多東西都能改變聲音(不一定是好)

lll156k152906/22 22:03不過之前耳機板討論ASR那串有板友說電品質很好就沒差

lll156k152906/22 22:04這種觀點我也是覺得合理 但大部份人很難達到

ackdpe077606/22 22:11Data管振幅、CLOCK管何時輸出振幅,聽感改變本來就不可

ackdpe077606/22 22:11能是DATA一直傳錯的問題...

lll156k152906/22 22:14我覺得不是在有沒有傳錯訊號的問題上啦 畢竟傳錯一個

lll156k152906/22 22:140或1是直接爆音的

傳錯一個 bit 不見得會出爆音,這牽涉到出問題的 bit 是高位或低位,及出 問題的採樣點處於波形的什麼位置 Buffer 欠載才比較容易爆音 還有 0101 的穩定是建立在糾錯、校正、重試或重傳 這問題是否存在可以開 CrystalDiskInfo 之類的程式看一下 HDD 的記錄 但 USB or S/PDIF 這類 Audio streaming 通常都缺乏重試與重傳或校正啊 要更正一下、上面的計算我搞錯了 S/PDIF 應該是每個樣本使用了兩個(2ch) 32-bit words 所以 44.1 kHz 應該是 44100 * 32 * 2 = 2.8224 Mb/s 48 kHz = 3.072 Mb/s 96 kHz = 6.144 Mb/s 192 kHz = 12.288 Mb/s

lll156k152906/22 23:35我的想法是 光就USB線這一段來說 假設數位訊號會出錯

lll156k152906/22 23:35出錯這件事應該是隨機的 所以有可能不會爆音 但也可

lll156k152906/22 23:36能會有 而且不可能每次都在不爆音的地方出錯

lll156k152906/22 23:36所以如果是因為會出錯才導致聽感差異的話 那是非常明

lll156k152906/22 23:36顯 甚至每一次聽的聲音都會不一樣 但這跟心得有出入

friedpig06/23 00:00接上去就視為整個系統 電性一定會受影響嘍 我到真不覺

friedpig06/23 00:00得是資料問題

yamatai06/23 09:29我之前就有提出,siltech 的線同一個線身 拿去做訊號線

yamatai06/23 09:30電源線,喇叭線,聲音的音色改變都是同個走向的

yamatai06/23 09:30這告訴我們,他們改變聲音的方式,跟傳的東西無關

djboy06/23 10:19同意111156k的說法。

djboy06/23 10:19線材的電,好像在隔壁板才寫過。以USB線材為例,在意裡面的

djboy06/23 10:20電壓影響PHY和晶片的腳位的電壓,那把I/O的地和DAC的地直接

djboy06/23 10:20隔開就解決了。一般電路設計時,也會把較髒的地分開處理。

個人是沒提影響聽感這個問題啦,本來就只是陳述 Audio 的數位傳輸並全然 可靠 如有人提了光纖傳輸的速度(頻寬?)不是問題,但卻忘了我們是在討論 Digital Audio 用的模組與光纖,而非網通或骨幹用的。規格與用料沒可比性 正常的系統在傳輸過程中發生 bit error 的機率不高,發生了也不一定會爆 音更多時候根本不會發現有出過問題,畢竟只要 bit error 帶來的差異跟原 始數據的差異不大時。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問題,這麼瞬間的小變化一下就 流過去了 又不是 LCD 壞點一直亮在哪,就像告訴你剛剛影片左上角有個 frame 的某個 點原本是紅色但顯示成橘紅色了。多數人也只能哈?你是在哈囉 回正題,下面A了幾張圖來示意一下 TOSLINK 的抖動問題 HiFiBerry Digi 用不同品質的變壓器 透過 75歐電阻(模擬同軸)輸出的 S/PDIF 192 kHz

https://imgur.com/YX72XAd

S/PDIF 192 kHz 爛變壓器

https://imgur.com/IsdVc8Y

S/PDIF 192 kHz 好一點的變壓器 有外部時鐘以 2m cable 輸出的 TOSLINK

https://imgur.com/9dzETec

TOSLINK 48 kHz

https://imgur.com/JZMHZs4

TOSLINK 192 kHz,可見抖動非常大 當然不同的系統與環境會有差別,用 2m 的光纖 192 kHz 的結果是如此,可 能用 5m 就炸掉了,如果要挑戰 192 kHz 用短一點的光纖會比較有利 然後對比同軸與光纖的 192 kHz,比較爛的變壓器的抖動都還比此光纖測試好 也所以會有人會說光纖有抖動的問題,這主要是由 LED 的波長不集中引起的 色散還有光徑距離等等其它的問題、特性在物理面添加的抖動 所以 Digital Audio 的光纖不太適合拿來當 DAC 的時鐘來源

uke82306/23 13:24回歸問題 那這樣給LSX是不是改新DAC > RCA > LSX 改變較大

uke82306/23 13:24?難怪大家都玩同軸不玩光纖XD

https://imgur.com/xIjkQ1W

這種主動式沒必要不要餵類比啊 Source 是 192 kHz 的本來就不多,96 kHz 一般的 Hi-Res 也足了 還是有什麼原因一定要在外部升頻上去?

djboy06/23 13:49我家最近正好沒有ANALOG RD,問不到DAC的細節。假設資料

djboy06/23 13:50傳輸錯誤而發生在低位,不知道會發生啥事……這個要再問問.

像 24-bit 如發生在最低位的 23 or 24 那就跟抖動一樣啊 基本上發生在 19 or 20 位之後的可以無視沒什影響 像有的人說分不出 CD 跟 Hi-Res 的差別,那 17 bit 後出問題有差嗎XD

djboy06/23 13:53回過頭來,就算不是用工規AMPHENOL等級,只要合格的廠商,

djboy06/23 13:54一般傳輸資料的正確性應該是不用懷疑的。

djboy06/23 14:51我剛剛問了一下,低位錯掉時,基本上和噪音等級是差不多

ackdpe077606/23 15:08一個01傳錯只是這個單一取樣震幅會有錯誤,還原到時

ackdpe077606/23 15:10域上猶如一個尖尖的高頻訊號,類似圓滑的波形畫上一撇?

ackdpe077606/23 15:26換句話說這個取樣點錯誤是屬於22Khz的聲音...

Ning0106/23 18:36"沒必要不要餵類比",請問這個不要是多打了嗎?

Ning0106/23 18:37沒必要餵類比?

ultimatevic06/23 18:40因為類比進去會過AD

如樓上所述、這類主動餵類比會被 AD 再 DA 當然如果音訊是是數位,多掛了 DAC 再入 LSX 類比會轉了又轉 如果聽的音樂主要是類比、根本不應該買這類的主動式

※ 編輯: Oswyn (220.129.183.1 臺灣), 06/23/2020 18:50:37

Dopin06/23 19:56我是覺得 djboy 你對很多事都太果斷 要注意就算是 RD 也不

Dopin06/23 19:56見得所有是都是正確理解的 這跟看醫生是一樣道理

Dopin06/23 19:57但追求真知很好的 (無誤)

Dopin06/23 19:57

djboy06/24 08:37網路興起後,最大的好處就是資訊交流。大家提出各自的資料

djboy06/24 08:37與看法,也看看別人的想法,有錯就提出來,社會就這樣進步

djboy06/24 08:40是人就會有極限,有錯就改吧;怎麼可能沒有BUG呢 XD

Dopin06/24 08:58要弄清楚一些東西真的要靠經驗 在這兩板太專業的東西比較沒

Dopin06/24 08:59人討論 但總是有機會討論 :)

Dopin06/24 08:59所以多討論絕對沒問題 只是看懂的人要不要跳出來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