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如何判斷是原本錄音不好還是器材不夠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問題] 如何判斷是原本錄音不好還是器材不夠作者
Trainpser
(Train)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9

剛剛去挖了一下我老爹的深層記憶,剛好他年輕時有經歷過早期林憶蓮在錄音室錄音的時候,有其中一首也是他去錄的,當年據他說法是SSL的控台加上U87去做的,那我好像還在地上爬

---

從錄音的角度一路到後端器材的路線來討論看看,當年數位類比的戰爭算是開始打響了,但是早期技術不成熟的狀況,都會有解析度不夠的問題,這是普遍的硬傷,也就很吃錄音師本身的技術底子,畢竟機體的強度取決於駕駛員,新世代的錄音環境都走向數位,現在技術日新月異,解析度都非常足夠了,換言之就是以前硬體器材技術不成熟所導致的缺陷不見了,才會有老音響迷比較喜歡老一代錄音的原因,因為反而變乾淨就覺得怪怪的了

說到現代,當母帶完成後壓片成CD,不作任何其他載體處理的話,是最無限接近母帶的東西,這時候有個新玩意兒出現了,線上串流音樂,我想這個平台大戰開打也很久了,台灣很多音樂都是直接扔上去,那受到網站平台解碼,網路速度,平台伺服器等因素,其實多少都會變質,所以就很多外國錄音室錄音師作法,還會再作一個版本給網路串流平台,
舉例就是Tidal的Master音質(MQA啥的暫時先不討論),才會讓網路版本和CD無限接近

這就很像是當年載體是黑膠時,由於硬體物理因素會導致4k5k以上掉下去,在錄音時的監聽和手法都會特別配合一樣,抑或是甚至在作OB衛星轉播時,就我老爸多年現場經驗,也是要分兩個步驟,一邊給現場場控用,再另外一邊特別給衛星轉播OB用,也是同樣因為物理性質導致要特別處理

其實載體變來變去,處理手法不同,但是目標都一樣
---
再說回來硬體和錄音問題,這個就我的經驗,同樣撥放系統我也比較過同一張專輯在各平台和CD上的差距,CD基本上都不太會出問題,串流平台Spotify和Tidal,目前試下來結果還是CD>=T>S,那器材的問題就是本身鑑別度的問題,器材本身有時候會把某些特色
放大或縮小,如果是好的方向就很搭,如果是不好的就你懂得下場,這部分真的
也要多去試試看,可以等警戒過去之後到音響店拿同樣音樂去比對看看,
這樣就可以更快速的了解多種器材的差異和自己想要的方向,

大概是這樣,有什麼沒提到的再補充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05.167 (臺灣)
PTT 網址

icekiba06/26 16:10先幫補血, CD格式輸Tidal高音質太多

h9324306/26 16:31CD還是有他的好處,動彈跟韻味還是略勝串流平台

CheDior06/26 16:45感謝解惑!

CheDior06/26 16:49剛剛用Tidal聽蔡琴某一張專輯的恰似你的溫柔,音場完全亂

CheDior06/26 16:49掉,人聲的位置在我的右喇叭再右後方,好好笑

Daedolon06/26 17:05人聲歪掉應該是系統某個bug沒抓到吧,串流再不濟也不會

Daedolon06/26 17:05兩聲道偏太多

Daedolon06/26 17:07話說Tidal一直推薦黑人嘻哈給我,讓我很怒就退訂了

yohsiatai06/26 17:41MQA問題多多~ 已退訂Tidal

exquisite9606/26 17:46我都用手機或筆電聽聽看就知道囉。btw我用CD聽比TIDA

exquisite9606/26 17:46L好聽很多,因為我都沒啥投資在串流…

feoteng200306/26 23:01根據我的了解 hires其實意義沒有發燒友們想像的大

feoteng200306/26 23:03而kkbox基本上不對聲音作任何處理 唱片公司來什麼就

feoteng200306/26 23:03上什麼

feoteng200306/26 23:03理論上hifi 以上音質等同cd rip

LuckSK06/27 06:36MQA說穿了不就是有損嗎

LuckSK06/27 06:37http://i.imgur.com/cORtRxv.jpg

圖 如何判斷是原本錄音不好還是器材不夠

djboy06/27 11:12T大推推推

dreaminc06/27 21:24tidal只能算方便,但不是音質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