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問題] 如何判斷是原本錄音不好還是器材不夠

看板Audiophile標題[問題] 如何判斷是原本錄音不好還是器材不夠作者
CheDior
(切迪奧)
時間推噓18 推:18 噓:0 →:49

如題

我的系統目前是谷津Q18配上Linn Majik 109

相較於之前的谷津Q16和Dynaudio X12

三頻更均衡,不會互相干擾

再加上我電源也做滿多處理(上隔變、拉專線)

聲音的細節、分離度跟訊噪比都好了不少

比如之前聽倉木麻衣跟中島美嘉

都會覺得聲音有種說不出來的怪

又爹又亮又刺,不太像正常女生會有的聲音

換了系統之後才知道因為這兩人唱歌抑揚頓挫很大

所以之前的系統無法呈現這樣的細節糊成一塊

但是現在在聽台灣8.90年代的女聲還是覺得怪

特別是趙詠華、林憶蓮和陳淑樺

錄音風格空靈人聲不凝聚不說

像趙詠華的高音特別不自然

很像是一團迷霧中突然衝出一個高音

這個高音又特別的悶

好像在棉被上尖叫一樣

我平常聽歌是用Spotify

不知道是我的設備還無法呈現那樣的細節

還是他們的錄音就是這樣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73F.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94.224 (臺灣)
PTT 網址

ialeou06/25 23:24找個你覺得器材夠的地方試聽看看?

s6210806/25 23:25有錢就是器材不夠 沒錢就是錄音不好

CheDior06/25 23:26我倒是很少去音響店,只有一次踏進台中一家賣耳機的,老

CheDior06/25 23:26闆邀請我們去二樓聽他的音響系統,那時放許美靜的鐵窗,

CheDior06/25 23:26好聽的要命

s6210806/25 23:26老錄音看要不要找老叭比較合

nbk194306/25 23:38我覺得應該搭配英國擴

CheDior06/25 23:54的確欸,現在Q18推好像就是穩穩的,但也沒太多可以大書特

CheDior06/25 23:54書的地點

CheDior06/25 23:55特點,不是地點

Daedolon06/26 00:05你多聽幾套明顯比較強的系統 看有沒有出現一樣問題

m336578906/26 00:34多聽才好比較

justagame06/26 00:48別在每套錄音上面追求一樣的聲音呈現 不然音響會調歪掉

dorbeetle06/26 01:10拿隻麥克風測量一下 感覺是某些頻率有異常

feoteng200306/26 01:30這就是為什麼我都勸發燒友要備一套低價監聽DAC+線材+

feoteng200306/26 01:30喇叭 隨時拿來當靶機 就會知道自己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bigheadpro06/26 07:48要不要先把「除了專線以外的處理」跟「線材」歸零,

bigheadpro06/26 07:48從小黑線跟零配件開始,一件一件加回去,看看那個環

bigheadpro06/26 07:48節出了問題?

nbk194306/26 10:06也可以買一本ps audio的audiophile gudie來調整擺位

steffenlee06/26 10:158-90年代剛好是CD開始崛起 黑膠式微的年代 那時CD(我

steffenlee06/26 10:15有不少)很多是AAD或ADD類比母帶轉數位 因為解碼晶片

steffenlee06/26 10:15技術不成熟 有山洞裡唱歌的迴音感 有些是本來母帶錄

steffenlee06/26 10:15音就不好 但那時的黑膠就比CD好聽很多 有些原本就是

steffenlee06/26 10:16數位母帶 但一樣數位晶片不夠好 錄音很鳥 當然也有

steffenlee06/26 10:16少數錄音不錯的 不過8-90年代流行音樂製作人編曲錄

steffenlee06/26 10:16音師很喜歡作MIDI音效 導致錄音更奇怪 那年代的爵士

steffenlee06/26 10:16唱片大都是直錄沒啥後製 錄音效果就很好

steffenlee06/26 10:17你聽的線上串流都是CD轉的 絕大多數並非原始母帶進代

steffenlee06/26 10:17轉檔 效果差很正常

steffenlee06/26 10:25林憶蓮8-90年代的CD就是代表 人工效果很明顯 近10年出

steffenlee06/26 10:25的專輯錄音就很不錯 可惜了他早期的經典歌曲

steffenlee06/26 10:31那時代蔡琴在飛碟出的唱片 有些伴奏雖然也是MIDI效果

steffenlee06/26 10:31 但轉錄數位就沒有加料太多 經典的老歌專輯 連類比母

steffenlee06/26 10:31帶上的嘶嘶底躁聲都聽得清清楚楚 蔡琴唱歌的氣韻自然

steffenlee06/26 10:31也完全保留了下來 這也是這張唱片日本三洋版CD價格飆

steffenlee06/26 10:31升的原因

AllForUs06/26 10:31先把谷津換掉(然後其它會慢慢生出來)

yamatai06/26 10:33純粹是台灣混音技術不好而已 跟什麼年代沒關係

CheDior06/26 10:34感謝ste大超專業講解,這個問題困擾起碼我十年以上了

yamatai06/26 10:34就我比較過很多個年代版本的經驗,80年代的 AAD 的 CD

steffenlee06/26 10:34我小時後剛好經歷CD剛推出的時候 那時CD完全沒有炒豆

steffenlee06/26 10:34聲跟可以隨便選曲 大家都覺得好神奇 所以很多唱片轉

steffenlee06/26 10:34錄CD甚至把母帶底躁消除 這一消除就消掉了很多母帶的

steffenlee06/26 10:34細節了

yamatai06/26 10:34常常還是聲音最好最自然的CD版本。

icekiba06/26 10:42IF擺位沒有聚焦,器材砍活生的話,就悶

CheDior06/26 11:54因為我最大的疑慮是我聽比如說告五人、A-Lin、田馥甄比較

CheDior06/26 11:54現代的專輯都沒有這個問題,人聲凝聚也都順順的,聽像文

CheDior06/26 11:54中提及的那些專輯就覺得很干擾,也聽不太清楚在唱什麼,

CheDior06/26 11:54但以前用汽車音響沒特別有這種感覺,我腳架也是用四柱灌

CheDior06/26 11:54砂(25KG)、喇叭距牆後60cm、兩個喇叭相距130至140cm,

CheDior06/26 11:55聆聽距離200cm,所以我想空間應該干擾不大,最近有跟到Ti

CheDior06/26 11:55dal,再比較看看好了

CheDior06/26 12:05剛聽了Tidal 林憶蓮裡面complete us 那張裡面的愛上一個

CheDior06/26 12:05不回家的人(live)就又覺得好聽,至少比較能感受到歌要

CheDior06/26 12:05傳達的內容,看來可能是我主觀地不愛那種錄音風格@@

CheDior06/26 12:05live反而比錄音室好聽XD

instill806/26 12:152000年以後的華語流行錄音會比較好聽

instill806/26 12:16像王傑 巫啟賢 一堆早期歌手 CD好聽的不多

martinlin7706/26 12:40聽逃跑計畫 好樂隊 宋冬野 沒這問題的話......你耳

CheDior06/26 12:45逃跑計畫也是很有趣,我用舊系統也是不知道他們在唱三小X

CheDior06/26 12:45D,後來用系統升級後才發現他們主歌副歌人聲音量差好多

martinlin7706/26 13:09你耳朵沒毛病

djboy06/27 11:07用耳機聽,應該比較能夠確認問題在那裡?

rgbff06/28 15:10其實很多問題是以前錄音室的DAW用的plug-in比較爛...

rgbff06/28 15:12跟修照片一樣軟體強度決定你的修改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