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王翊亘專欄/「魚雷球棒」要認證什麼項
王翊亘專欄/「魚雷球棒」要認證什麼項目?大巨蛋票房紅利已過
文/特約作家王翊亘
上個星期中華職棒打者最常討論的話題,就是魚雷棒揮起來、打起來,到底有什麼感受?跟自己所想的是否相同?即使在打擊練習時,球員討論的很熱烈,也跟廠商密集討論想要客製出更不同的魚雷球棒樣式,但何時中職才能使用,目前仍沒有確定的時間,而這個問題跟中職的球棒認證規則很有關係。
除了魚雷球棒在中職討論熱烈之外,另一個球迷關注的話題,則是大巨蛋的票房是否退燒?包括中信兄弟的開幕系列戰,周日的票房數字不如想像般精彩;上周的統一獅大巨蛋系列賽,更在3天中接連創下最差與第2差的進場人數,若想在大巨蛋維持票房紅盤,需要6球團更用心規劃才行。
台灣打者期待魚雷球棒 中職的球棒認證規則是否合宜
紐約洋基在今年賽季首戰打爆釀酒人後,掀起了一波魚雷棒風潮。歷經2年以上的數據累積,好確認球員的擊球點位置,進而開發出來的新棒型,似乎成為全球職棒球員在攻擊上的新解方,不僅是大聯盟球員開始大量採用,台灣的職棒球員也躍躍欲試,想要感受一下這樣的棒型是否真的這麼神奇,打到球之後都能夠順利的飛過大牆。
跟日本職棒可以即刻使用不同,目前想要看到中職球員使用魚雷球棒,還需要等到球棒廠商通過中職的球棒認證才能夠採行。即使目前各大廠商透過賽前練習的時間,到中職6球團去推銷、試打,也確實收到球員的下訂跟好評,但無論是透過台灣廠商下訂台製球棒;或是透過越洋訂單跟美國原廠訂購,現在依舊無法確定何時魚雷棒可上場使用。
其實魚雷球棒並非什麼獨特發明,早在許久以前,就有日本廠商把類似的棒型使用在鋁棒上面,希望透過不同的重心配置與擊球甜蜜點設計,讓球員在揮動球棒時感受更輕盈,卻又能夠在確實擊球時能產生一定的擊球初速。魚雷球棒之所以讓人驚艷,是因為他透過大量的資料蒐集,確認出球員的擊球甜蜜點位置,客製出屬於個人專屬的「魚雷」武器,所以就棒球規則上來說,魚雷棒完全符合規則上的「球棒」定義。
那中職的魚雷球棒究竟要如何通過認證?根據官網所公告的認證所需物品,分別為營利事業登記證、原廠授權證明書、該品牌型號清單、同品牌之球棒2支,以及通過本聯盟檢測單位台北市立大學之相關證明文件。但魚雷棒要檢測什麼項目,若只是要確認是否違反棒球規則,直接確認尺寸套量應該就可以解決,實際上卡關的關鍵,則是在廠商認證上的「該品牌型號清單」。
與國際棒總、中華棒協、美國職棒大聯盟相比,中職的球棒認證不只是認證品牌,也認證品牌型號。上述3個單位的球棒認證,只要品牌的認證過關,後續該品牌的任何球棒型號,皆全部視為通過認證;而日本職棒則是認證球棒的製作工廠,只要向有通過認證的工廠製作球棒,該廠牌就等於通過日本職棒的球棒認證。唯有中職在球棒認證裡需要繳交品牌型號清單,這也不大符合球棒廠商銷售上的實際狀態。
舉例來說,球員根據既有的基本棒型去做調整修改是常有的事情,像是大棒頭傳統棒型
C243,就有許多以此為基準調整出來的新棒型如CB15;而現代暢銷的球星款MT27(Mike
Trout使用款),同樣也有藉此型號為基礎的微調新型號設計。根據中職球棒認證規定,清單內容變更需要重新認證,等於球棒廠商在認證有效期未到時就需要再重新繳交認證費用,增加了廠商銷售球棒的成本。
為了避免成本增加,有台灣球棒廠商在跟中職申請認證時,乾脆所有球棒都打上同一個型號名稱,只有在小地方註記不同,好讓球員辨別使用,如果這一次的魚雷棒,球棒廠商也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中職似乎也沒辦法要求廠商要再通過認證,形成球棒認證規定上的盲點。
先前中職蔡其昌會長曾說,中職的球棒規定跟大聯盟一樣,這就代表魚雷球棒只是另一個符合棒球規則中,棒形較為特別的球棒設計而已,與戰斧球棒是一樣的意思。因此魚雷棒在中職應即刻就能使用才是,若真的需要認證品牌重新更改型號清單才能通過認證使用,那現在或許就是討論這條規定是否合宜之時。
雙獅主題票房失利 不能只靠巨蛋來吸引球迷
去年中職各球團在大巨蛋屢屢開出票房紅盤,再加上台灣在國際賽打出極佳成績,包括在世界12強賽奪冠、闖進經典賽正賽,都讓中職6球團對於今年的票房有極高的期待,也確實今年例行賽,不論在熱身賽的關注度、例行賽的討論度,都比起過去有更多球迷參與。
不過若只想用「大巨蛋」來吸引球迷進場,可能沒那麼簡單。在大巨蛋場次越來越多,球迷進場的新鮮感也逐漸消退,加上與原本的主場票價相比,大巨蛋的票價高出原本定價許多,在嚐鮮過後,球迷也開始會精打細算,挑選喜歡的主題日進場,或是只選擇CP值高的區域購票,開始出現「聰明的消費選擇」。
像是中信兄弟的開幕系列戰,周日的定價與開幕戰相差不多,吸引力不足的狀態下,就有極大的進場人數差距;統一獅上周的雙獅系列賽,雖然是與日職西武隊共同行銷的主題日IP,但除了球衣、西武獅OB之外,並沒有太多相關的日職元素,再加上票價定價讓球迷不買單,最終創下慘淡票房。
許多球隊私下都在討論,今年的大巨蛋票房應該會不好做,特別今年又有平日場次的「照妖鏡」,需要端出一些特別的吸引力,才有機會延續去年的大巨蛋進場熱潮。想要吸引球迷進場,需要回歸到內容是否有吸引力跟價格是否有競爭力,如果只想靠「大巨蛋」,可能又會像上周一樣,創造出票房的慘淡場面。
https://www.nownews.com/news/6670602
--
唯有中職要繳品牌型號清單 中職果然有中職的玩法
今年是演唱會蛋元年,恭喜
要原廠授權書吧
要清單 但只要選兩隻棒子驗就好 這樣清單完全沒意義
這就是開季前講好的規則 怎麼大家都想開季後才想開後門
把規定改跟大聯盟一樣就好了吧
要改也是休賽季再改
所以認證「品牌型號」根本多此一舉啊 後面都可以打上同個型
號 在小地方註記不同 那位啥要有這規定啊 如果真的有理由 那
訂了又不認真執行是在搞笑?
果然跟我推測的一樣 以後所有改造棒型都同一個外部型號
就可以繞過去了 公司內部有辨識碼分給選手即可
前幾天支持嚴格派的 去叫中職再修改規章吧 以後型號隨抽查
送實驗室 發現尺寸重量差異大於幾%的 列為違規欺瞞型號 付錢!
2016領隊會議決議2017年實施
今年有哪些藝人要登場?
檢驗鏈繼續發大財
因為會長說中職的規定跟大聯盟一樣,自然可以用
但陳傑憲抓到這點說大聯盟不用另外付錢,中職要付
所以中職跟大聯盟還是不一樣
規定一樣,但認證規則不一樣
正面一點,慘淡的票房也是一種創造~
想到某些人上禮拜還在吵說聯盟只看廠牌不看型號
雖然規定和大聯盟一樣 但還是有補述ABCDEFG要遵守?
結果擺明就是要看型號的
規定一樣是指對於球棒規格的定義啊
但是符不符合規格 各個聯盟本來就有自己檢測的程序
喵喵就沒在經營北部 突然要大巨蛋票房超高 天方夜譚吧
訂那麼嚴 結果還是可以繞過去蠻蠢的
看不懂什麼操作,感覺很多餘
乃哥這篇魚雷棒認證就比較清楚了
你整個球棒長得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可以算同型號
週日開打時間提前到2:00,非熱區不要開芭樂票價
確實上週那篇我在中職官網只看到列出認證的廠牌
同篇推文裡有人說明聯盟除認證廠牌也有認證型號
那就是認證一次後面通用,看廠商要不要趕快送啊
有認證廠牌+型號 要補送測這點是沒有問題
台灣常見的鳥規定 訂一堆沒人遵守 底下都在繞的規定
只是每日都認廠牌不認型號中職應該要討論作法
加錢認完以後 會直接延長期限嗎? 還是照舊約期限不動
不愧是最強會長 就是要跟人不一樣
不動的話 舊約剩半季的廠商 就很吃虧
球場空空也要在巨蛋打啦
不然要拿去開演唱會嗎
就是變相叫你付規費
所以現在要為了魚雷球棒改規則嗎?
等統一說 別別別 別排我 的那天
從MLB和日職的認證方式就看得出來國家文化 美國就是誠信
精神 廠牌認證就算數了 日本就是工匠精神 對工廠認證
我覺得純粹就是台灣人都很喜歡懷疑別人作弊 升官升得快
就說人家背後有靠山不然就是靠睡覺 考試考得好就說家裡
有錢富人的小孩什麼都會 我覺得台灣人的文化裡 防弊大於
興利 先求防止作弊 不知道到底是台灣人嫉妒心強 還是作
弊的人太多 導致我們的社會文化 處處提防別人靠不正當的
手段贏過自己
樓上也太滑坡,自己自卑麻煩不要拖我們下水
推奶哥長文,鞭策聯盟和球隊
會長又消失了嗎
認證能賺錢嗎
晚了我們就不要了
票賣得貴 票房是不理想 但巨蛋場連3天還是當天人數最多
的 用慘淡票房一詞 免不得怪怪的?
覺得認證還是要有 但給個公版範圍+品牌 一次性解決 超出
範圍的 額外討論認證會比較好
慘淡是跟過去的大巨蛋票房比 跟新莊桃園比要幹嘛...
認證型號清單真的不合時宜,這規章制度早就應該更新了
爆
[討論] 大巨蛋應援移到外野在threads上看到很多人抱怨昨天大巨蛋看球被後面觀眾要求不能站立應援,要求不要站 立應援的人年齡大部份都偏大,然後他們都說以後不去大巨蛋看比賽,還是去原主場比較 有應援氣氛 以我這種老人大叔來說,年齡大了是真的比較會想要坐著舒服看球,偶爾站起來拍拍手喊 幾聲就好86
[專欄] 王翊亘專欄/中職各隊拼二軍養成!大巨蛋場次安排有「玄機」王翊亘專欄/中職各隊拼二軍養成!大巨蛋場次安排有「玄機」 文/王翊亘 2025-01-13 10:31:04 中華職棒各隊為了提升戰力,除了不斷瞄準高價洋將,或是透過自由球員市場進補,提升 自家農場養成能力,就是現在進行式。各隊公佈的新球季教練團名單,二軍教練團的安排82
[討論] 喵喵大巨蛋問題在於票價吧?難得的周末大巨蛋場 結果統一的票房只贏其他兩地開打的沒多少 內野1000-1880 外野700 這票價講真的客隊的球迷看到應該也會減少進場意願64
[情報] 今日大巨蛋進場人數:18513今天公辦熱身賽大巨蛋場次,中信兄弟和樂天桃猿交手。據聯盟統計,今共18513人進場。 去年中職公辦熱身賽,安排2場在大巨蛋舉行,中信兄弟先後和味全龍、富邦悍將交手,當 時票房分別是19898人、16330人,累積36228人進場。 今年聯盟同樣安排2場大巨蛋熱身賽,今明兩天的熱身賽,20日已公布預售合計約3.4萬張票44
[討論] 今年是不是有不少新球迷進場或關注中職?今年第六隊+大巨蛋+啦啦隊各種軍備競賽 話題比往年還熱 身邊就有不少以前沒看過現場比賽的一日球迷 一起去大巨蛋朝聖 而且進場體驗幾乎都很好 心得大多是座位舒服 視野棒 看棒球很好玩 哪些球員很帥 啦啦隊超可愛之類的 還有一些以前有在看棒球的親戚長輩 因為有大巨蛋 又想再次進場體會熱鬧 (不少人的長輩都是因為假球案才不看中職的...幫QQ)14
[專欄] 中職/大巨蛋看球好享受 但細糠吃慣怎吞中職/大巨蛋看球好享受 但細糠吃慣怎吞粗糧? 2024-03-18 07:00 聯合新聞網/ Ramos 台北大巨蛋魅力實在無法擋,從去年亞錦賽到今年讀賣巨人交流賽再到中職官辦熱身賽,票房都開出紅盤,大巨蛋熱潮預計還會在中職例行賽延燒好一陣子。 今年中職6隊在大巨蛋總共安排33場例行賽,若中信兄弟把季末2場洲際主場賽事「喬」到大巨蛋,作為周思齊的引退賽,即增至35場,票價拉高又多半排在假日檔期,加上官大元、周思齊、潘威倫引退題材發酵,還有大巨蛋魅力效應,以及對戰組合多數有人氣球隊兄弟加持,我們就算35場好了,這35場粗估至少可以帶進至少5億的票房收入。29
[討論] 油龍希望大巨蛋主場進場人數邁向3字頭日職讀賣巨人來台和中信兄弟、樂天桃猿交手,在中職35年開打前就做出票房示範,各吸 引37890、30890人「進蛋」,也締造台灣棒球史單場第1和第2多的進場人數。對原本天母 主場滿場僅1萬人的龍隊來說,當然希望以大巨蛋為主場後,進場人數能至少有中信兄弟 的洲際球場、樂天桃猿的桃園球場2萬人規模,進而朝3字頭目標邁進,締造中職票房新猷 。17
[專欄] 大巨蛋場次爭奪戰 仍要回歸商業考量【運動專欄/小記】 大巨蛋場次爭奪戰 仍要回歸商業考量 小記·Yahoo奇摩運動專欄作家 2025年1月7日 週二 下午8:24 2025年才剛開始,臺北大巨蛋場次爭奪戰已白熱化,但不論如何爭取,味全龍、中信兄弟 隊勢必都是最後贏家。9
Re: [討論] 看到今天邦邦那些經營與票房的新聞有感這裡你提出了兩點 1. 爪是在票房明顯領先 2. 大巨蛋讓票房數字多很多 第一點相信大家都同意 爪迷人數是規格外的存在 爪就是球迷多票房好 其他球隊要租大巨蛋也很多都是挑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