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如先念大學 林立帶腦袋拚職棒
之前我我就PO過一篇文章說過
在台灣很多科班出身的球員
從小到大基本都是軍事化訓練苦過來的
當你從一個嚴格的環境
突然到大學這種相對寬鬆很多的環境的時候
沒自律性的球員很容易就墮落下來
看多的都是 泡夜店 約炮 熬夜打電動
人一旦鬆懈下來 那成績是下滑的很快的
所以說真的
會不會被淘汰真的跟高卒 大社沒啥關係
你真的好的球員到哪都會發光
就算你是因為有傷 影響到選秀順位 簽約金變少
那又怎樣
現在可能簽約金少了點
但是你有球團資源幫忙養傷 復健阿
錢都是球團幫你出的
光這點 我覺得都可以彌補簽約金缺少的部分
況且覺得選秀順位不好的選手
就算念大學在拚好了
其實你自己算算 念大學的這一兩年
你少賺的月薪跟球團能給的資源 相加起來
就算你念完大學後選秀順位能變好 簽約金能變多
我敢說相比之下也差不了多少
更不要說妳唸大學很多 訓練資源甚麼的都要自己想辦法跟自己花錢
所以甚麼高卒 大社 哪個比較好根本就假議題
你有自律性 有能力的球員
到哪都能發光
早點選秀 即使順位差了點又怎樣
只要能打出來 遲早能賺回來
至於那些哀怨甚麼高卒太早選一下就被淘汰的人
只能說你就沒那個能力
早早認清現實 早點被釋出也沒啥不好
反正年輕 要轉行也不晚
--
徐若熙的自律性,應該可以作為實證之一。
整個台灣的教育都這樣吧,大學前為了升學壓力超大,一上
大學就放掉
全台灣都這樣,體育班更糟糕而已
沒有教學生如何思考,遇到寬鬆的環境就放飛了
大學由你玩四年這觀念是普遍的 不是只有體育圈而已
認同
但是現在環境已經比以前好,更有彈性與活力
關鍵問題是業餘球界對前職業球員的人數設有限制,這方面
,如果球員真的沒有站穩職棒舞台的實力,與其去挑戰職棒
,還真的不如讀完大學去打甲組。
你先念書 還要兼顧課業和生活費用
其實未來還可能增加新球團 看今年的台鋼表現了 如果出道
就A段班或是跟味全一樣三年奪冠 誰知道會不會又有新血加
入 新增一隻就是60人的就業機會
蛤? 講得好像一堆人能把大學基礎科目題庫寫完一本的感覺
現實是就算他們將來進職棒不幸短短幾年釋出轉職機會變多
以聯盟立場 可能對新夥伴加入會感興趣 盡量派弱的投手放
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真正頂的人或許如原PO說的那樣 但真正頂的人畢竟是少數
講的好像你是球員一樣
高中生的心理素質有沒有辦法扛住職業壓力呢?高中生的對手
簽約金少了點的球團就不會栽培你了別做夢
水準是差不多的,但進職棒可能要面對頂級選手,抗壓低很容
易就崩掉然後起不來,反而不是技術問題。
上大學就放掉? 看科系吧, 比如電機系還是滿硬的
不用球員啊 想想高中大學同學是不是也都看得到這種人
體育班都不讀書的,上大學前壓力在大什麼?XD
超好笑 樓上在講啥 只有讀書有壓力哦?
對一般人而言就算上了大學你想找好工作好研究所還是要繼續
讀書啊,會放鬆會擺爛根本不重視自己跟規劃未來的,這跟台
灣教育體制沒關係吧,重點是有沒有對未來的想法而已
怎麼會沒關係 從小教育就沒注重規劃未來這方面啊 新聞老師
爸媽說這個好就填 分數到了就去上 進去才開始了解這個系在
幹嘛 念了兩年發現不合好痛苦 又沒能力/不想轉系轉學重考
熬過四五年畢業也沒在本科系相關工作 這種人有少過嗎XD
22
今年被放在60人名單外的球員如下 扣掉要退休的高國慶, 跟台鋼已經達成共識的郭永維以及有開價要簽的賴鴻誠, 總計大社35位高卒9位. 中信兄弟:大社*4 高卒*1 林丞軒 18七輪 高苑科大13
借用你整理出來的名單 大社應該是38名不是35名 高卒平均年資 5.44年 大社平均年資 7.18年 但是大社有好幾位待退已退或是早就站穩一軍的 所以把這些年資10年以上的扣掉 (偉漢 國慶 鄉長 師傅 永維 嚴文 黃柏楊?? 黑豆)3
話說我沒有認為去唸大學就能開啟用腦 過日子的人生,那沒什麼相關性,或許林立 是覺得去大學可以學習獨立思考並且強化自己, 李凱威還附帶但書說還是得自律。 但說到用腦還真的挺重要的,軟銀監督小久保裕紀
爆
[討論] 同梯的陳文杰跟申皓瑋陳文杰跟申皓瑋有 太多的相同處,1997年生,同是外野手,2016同梯選秀高卒,但一個 是選秀榜眼,以當年來說是創下高中順位最高,簽約金最高,也是第一個被首輪選中的高 中畢業生,而另一個是到第七輪才被挑中,以高中生當年來說順位其實也不算太低。 申前進年不少球迷替他抱屈打席數餵的太少,而每年在一軍也偶有佳作,但似乎還不能算 的上打出身價甚至連站穩先發都有點牽強。45
[專欄] 600萬這道牆 中職還要多久才打破?600萬這道牆 中職還要多久才打破? 2002年,興農牛以破中職紀錄600萬簽約金爭取當年狀元「阿甘」蔡仲南加盟;18年過去 ,期間有過19位台灣選手登上大聯盟,中職薪資從當年最高月薪不足30萬成長到各隊都有 50萬球星,但不變的是這道600萬簽約金高牆,至今始終沒人能打破。 今年選秀會中,中信兄弟第1輪選中去年U18世界盃MVP余謙,單從第4順位來看,過往合約59
Re: [新聞] 成名很早的邱志恆 才20歲恐將離開職棒圈邱志恆當初就是0簽5萬進來的 今年二軍PA44 打擊率 0.114 去年二軍10PA 打擊率0 去年就被釋出過一次 後來撿回來用 今年又被釋出 -- 2019年08月22日 邱志恆零簽但激勵獎金門檻低 上一軍就有望拿到38
Re: [新聞] 不想被貼反骨標籤 文大選手親訴罷賽實情其實這些學生現在最擔心的是少了廖敏雄的背書要怎麼辦? 目前大四的這批選手,即將面臨到職業球團 的選秀,而在選秀前其實有個最重要的過程, 就是教練對這個選手的看法會影響到球探跟 球團的評價,所以都會去問教練的意見作為29
Re: [討論] 大家看好江坤宇擊敗林安可奪新人王嗎幾個問題的面向不太一樣, 今年誰比較有機會新人王? 當然是林,他跟大王一樣,前一年就已經有破百PA適應強度,而且江是高卒,兩個打完整年,林維持穩定的機率一定比較高啊。 但你問誰的選秀順位比較前面? 不同年怎麼比?硬比當然先選林立(歪樓)20
Re: [閒聊] 一輪選不到余謙就是等於空氣了?想太多.余謙不能沒有一輪.你以為台灣好手很多嗎? 這段訪問的意思應該是.余謙在跟球團喊話.簽約金不滿意的話.他會回開南 其實余謙本來都已經說今年不選秀了.最後一刻突然又決定報名.應該是已經喬好了啦 希望他能破簽約金紀錄囉.希望蘇泰安不要又說人家浪費社會資源.這次他們順位好.不會 有人跟他搶.希望余謙能破蔡仲南障礙.他絕對值得15
Re: [新聞] 高苑王牌快閃中職 高卒選秀爆警訊其實這現象根本沒有什麼吧 職棒不就是這樣? 一軍位置就是只有那幾十個 然後每年選秀都能選進十幾位新人進來 你進來打個兩三年還混不出成績被釋出是正常吧 至於這種事發生在高中生選秀上是好是壞? 以養成的角度來說 職棒球團資源再差 至少也是屌打大學14
Re: Fw: [閒聊] 波拉斯批評選秀制度不公平其實最簡單的就是 球團必須給出「高於建議簽約金」被拒絕,才可以拿到隔年補償選秀 而球員如果拿不到「高於建議簽約金」則可以再拒絕簽約之後進入「特殊規則選秀」序列 然後等30隊簽完首輪,再依照air的順位去選「特殊規則」的球員 特殊規則球員的建議簽約金就是他前一輪正式選秀的金額3
Re: [問題] Mike Piazza當年是怎麼練起來的其實Piazza選秀順位雖然超低 但簽約金還領了1.5萬美元 雖然這數字也是不高 但至少代表球團對他還是有些許期待 不是完全把他看成是免洗 要比出身低的話 和Piazza同期還有不少名人堂球星簽約金更低 幾個案例如: Larry Walker 15002
Re: [問題] 要如何防範選秀球員說非哪隊不簽說實在的.中職根本連規範球員要參加選秀就不準與國外談約都不敢了,何必管球員要不 要進特定球隊.既要報名選秀.又與國外談約.明顯志不在中職.卻報名中職選秀.這才是聯盟 要設法去管的.但是聯盟根本不敢管阿.只能靠球團自己最功課.球團不做功課.或功課沒做 好.下場就是像統一選到宋家豪那樣 而且以最近的例子來看.沒有簽約的球員都是選秀順位被嚴重低估.而且還沒有畢業(還可以
爆
[炸裂] 金倒永爆
[討論] 從前的便秘打線很痛苦 近幾年大進步爆
[分享] 關於12強的一點點小小心情流水帳97
Re: [問題] 飛東京巨蛋+177
[討論] 加拿大的棒球是怎麼了?64
[討論] 運動家精神迷如何評價晚上這場?61
[問題] 當年在巴塞隆納奧運棒球拿到銀牌有多轟爆
[問題] 第一屆12強是怎麼帶到台灣隊連八強都沒?爆
[討論] 林家正的配球具體來說有啥獨到之處?53
Re: [問題] 飛東京巨蛋+153
[討論] 美國這屆有可能尻爆日本嗎?48
[討論] 這屆的投手整體實力有比23經典賽強嗎?爆
[討論] 如果四強三連敗能夠有免噴權嗎52
Re: [新聞] 誤信台灣打者1弱點!韓國隊原本目標「只46
[分享] 12強 中華vs古巴 台灣運彩看好中華隊30
[討論] 台灣棒球走日式球風是不是走對了46
Re: [討論] 林家正的配球具體來說有啥獨到之處?43
[討論] 井端會讓才木再丟一次中華嗎?50
Re: [討論] 所以韓國為什麼用高永表對我們?89
[哇靠] 遇到阿坤跟戴捕38
[問題] 有從小打社區棒球 成為職業球員的案例嗎?35
[討論] 請問台灣有那種對方一看就IBB的大棒嗎?32
[討論] 棒球比賽先得分是不是很重要25
Re: [新聞] 大巨蛋漏水原因找到了!柯文哲停工4年全32
Re: [討論] 所以韓國為什麼用高永表對我們?72
[分享] 藤平尚真: 感謝昨晚大巨蛋的應援65
[分享] 野球革命 十二強道歉大會師33
[討論] 今日古巴戰主力可以休息一下吧31
Re: [討論] 所以韓國為什麼用高永表對我們?爆
[分享] Josh台澳戰直播登上發燒三+點閱破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