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正太] 正太學筆記20221217 正太的典範轉移初探

看板C_Chat標題[正太] 正太學筆記20221217 正太的典範轉移初探作者
rainnawind
(柴犬五郎正太控飼主雨颯)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正太的基本定義是可愛的小男孩,但其中可愛、小和男孩三者各有解釋


1.正太控領域在進入2010年代後,鮮少再有出圈的熱門作品

或有呈現出「有正太登場的熱門作品,在正太愛好者者圈內卻不紅」的現象

未再有太多有造成多方面共鳴的代表性作品出現

這篇要討論的是正太控群體內部和外部分岐發生的原因


2.其原因依我最直覺的判斷,可能來自泛正太控領域的愛好者內部分化:

一般向、子供向、少年向、G系、女性向、耽美系……等等泛正太控文化圈的各族群

在當代互不統涉,彼此對彼此的喜好作品興趣缺缺

最後一個廣泛意義上達成上述多族群多元共鳴的作品可能是閃電十一人

其中更深入的原因可能來自網際網路發達後,資訊選擇眾多

閱聽者更樂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而不再侷限於電視媒體,或是雜誌等外部供給

同時期SNS社群的活躍也促進同溫層效應發展,而容易忽略愛好圈未被討論的其他作品

3.相對在2000年代前期左右,較容易引起多元共鳴的角色為男神型[註]正太:

如李小狼、奇犽、鏡音連等,這類角色足以作為一種經典正太的範式

就具有比當代角色更多元的認同性

即是2010年後缺乏的廣泛性代表角色

※ 註:我原採用「男神型」這個措辭來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其主要觀點是一種能在
※ 正太控內部不同取向之間,甚至對是一般(非正太控)ACG迷之間都獲得認同的
※ 「公約數」型角色,而不見得是一般理解上或那種媒體宣稱的所謂「男神」

4.同好圈盛行的角色和大眾向熱門的角色亦可能受到同溫層效益影響而產生分歧

有正太作品大紅不一定正太會大紅
熱門作品中的正太大紅不一定正太控圈內也大紅
正太控圈內大紅不一定能夠顯著影響市場趨勢,或實現持續的討論度

失去這種典範效應的影響下,2010年代後的正太角色逐漸面目模糊

使得閱聽者對「正太」的想像和印象仍停滯在2000年代角色的情況其實很普遍

5.其實我也還不確定該如何定義這種現象

這裏的所謂「典範消失」,或許可能只是「典範轉移」的過程

也就是當「正太」的概念跨過「建立期」之後

也許可以把2010年代視作是一種「多元轉型期」

在這種狀態下,由於各類取向的分歧,導致不再有一些「完美的典型」

而產生出的是更多的「某個面向上的典型」

他們或許沒辦法再像上個時期一樣統攝整個泛正太控文化圈的廣泛認同

但他們無疑可以在自己的受眾之間是很討喜的存在

6.這個觀點之下,可以再從「閱聽者視角」,延伸到「創作者視角」
去檢視整個脈絡的進程

為什麼當代的「正太」都鮮少再被做成奇犽、李小狼、鏡音連
那種足以讓所有族群都認肯的存在?

或是其實有,但是這些模仿前人的角色又是因為某某某原因而未能達到從前那種高度

那現代創作者在製作一個正太角色的時候會採取的觀點又是什麼?

怎麼會造成當代的這種狀況?這些問題都可以再進一步去探討

7.2010年代後,有達到稍微、短期創造某種同溫層外跨度的熱門作品候選,初步表列:

。急襲戰隊(2011-)
。展開騎士(2013-)
。妖怪手錶(遊戲2013-,動畫2014-)
。刀劍亂舞(遊戲2015-,動畫2016-)
。來自深淵(漫畫2012-,動畫2017-)
。鬼滅之刃(漫畫2016-,動畫2019-)
。新幹線變形機器人(企劃2015-,動畫2018-)
。地縛少年花子君(漫畫2018-,動畫2020-)
。怪物事變(漫畫2017-,動畫2021-)
。原神(2020-)

以上名單尚不充分,仍待補充和更多考察

--
胡適 不要隨便看見一個名人的名字,後面配一句話就認為這句話是他說的。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86.156 (臺灣)
PTT 網址

digimongo12/17 23:41:o

lbowlbow12/17 23:44可以討論的點好像有點少

alienfromy12/17 23:46

※ 編輯: rainnawind (111.240.186.156 臺灣), 12/18/2022 00:09:37

SunnyBrian12/18 00:29每日論文任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