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喬家的兒女:喬一成和喬四美的愛情觀

看板China-Drama標題[心得] 喬家的兒女:喬一成和喬四美的愛情觀作者
esperanzayyl
(Miranda)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2

從喬一成的三段愛情,與喬四美的兩段感情,看倆人的愛情觀。

喬一成和喬四美的愛情觀,一個現實卑微,一個夢幻自信!



劇情看到現在,越發讓我覺得喬一成和喬四美是兩個極端的人。不只是不高興和沒頭腦而已。

兩人對愛情的態度是這麼的極端,就像天平的兩端。以下將就兩人的各階段愛情,進行探討:



一、喬一成

(一)喬一成和文居岸:

原著中,是文居岸曾寫信給喬一成,但喬一成從沒回信。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原著中文母曾發現喬一成和文居岸兩人有曖昧,或明示或暗示了喬一成,兩人不合適,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



對喬一成來說,他是一個現實的人,就像三麗在原著中所說,喬一成會把人分成各種不同等級,只有劃歸到和自己同等級的人,他才會跟對方親近。因此,不管是原著還是劇裡,喬一成都因文居岸吃生紅薯的行為,而對她產生難言的親近感。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自尊又自卑的人,在愛情面前,他渴望平等不想被看輕,所以文母的話,讓他下定決心考研,想走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也讓他放棄了和文居岸的這段感情。



當然,劇裡做了改編,改成文清華老師給了喬一成文居岸新家的地址,喬一成曾落筆想寫信,寫了開頭名字便被三麗打斷了,且沒繼續下筆,也沒寄信,與此同時也演了他曾期待郵差喊是否有他的信。這樣的改編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想是意味著他對這段感情仍有期待,期待對方先給個確定的回應,但這也代表他比原著中更卑微。



起碼原著中,是文居岸聯繫了他,他因自尊先斬斷了這段感情,這代表他還是為自己而活的,因為原著的他選擇了自尊。但劇裡,卻是他盼著對方先連絡,等著對方給自己有走出下一步的勇氣,以及是否該走出下一步的暗示。



因此,就連他去北京找文居岸,都是因為找四美的順帶,而不是自己產生了追愛的勇氣,在文居岸沒赴約後,他便真正放棄了,而不是鼓起勇氣,再去追問文居岸,為何沒來赴約。



從這就可看出,劇中的喬一成在愛情上,比原著中更卑微,也更保守、被動且謹慎。





(二)喬一成和葉小朗:

原著中葉小朗家住北方小鎮,並非出自重男輕女家庭,但也曾寫到她一心想離開那個讓人失去志氣的北方小鎮,在南方城市落地生根,不再回去,並在成功後接回父母,所以我始終覺得劇裡的改編比原著更合理,且會讓葉小朗此人毅然選擇出國,讓人同情而不會責怪她狠心。否則若真如原著所寫,她曾想接父母到大城市享福,最後卻又出國,難道不突兀嗎?



又喬一成和葉小朗的相遇,原著和劇中都是這麼鋪墊的,就是葉小朗擋了鏡頭,喬一成拍肩請她讓一讓,她卻依然擋了鏡頭,因而喬一成的搭檔想動粗,被喬一成阻止說:「算了,跟人家女孩子計較什麼,也不容易,我們往那邊移下就好。」然後,就是葉小朗轉頭,讓一成看到與她嬌小個頭不相稱的粗眉大眼(感覺這裡暗指葉小朗瞪了喬一成),之後就話筒套不見,葉小朗「還」話筒套的事。(p.s.有關話筒套一事,確實沒明指葉小朗拿了話筒套,但話筒套不見後,小說卻也有寫說是葉小朗把話筒套「還」到喬一成手里的,感覺這段其實有暗示就是葉小朗刻意拿了話筒套,否則不會用「還」這個字眼。)



當然,原著確實沒有葉小朗偷選題,再署名採編喬一成一事,但從宋清遠只是不太喜歡她,喬一成也原諒了她來看,這件事也許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十惡不赦。劇會這麼改編,興許只是要突顯新聞業的搶先發布的時機性,畢竟他們一個是報社記者,一個是電視台記者。此外,也是從中讓人看出兩人性格的差異,喬一成是個會遷就包容的人,而葉小朗就是個為達目的,可以不拘小節的人。



但之後,兩人之間是否有真感情,我覺得是有的。首先是葉小朗,她感動於這個會在自己說害怕時,陪自己看一夜電影的男人;也感動於這個會在自己吃早餐時,因為渴望家庭溫暖就莫名哭泣,但也體貼不問,只是溫柔安慰自己的男人;更感動於這個會在自己一點眼色下,就幫自己買烤紅薯的男人。



從小萌的話可以推測,小朗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找一個能幫自己擺脫父母的依靠或港灣,她想逃離父母很久了,所以發現一成溫柔可靠,並為此感動後,就追求他了。但也不是說,他們之間就沒真感情,只是她以為一成和她一樣不喜歡自己的大家庭,所以在她向一成求婚時,一成說了自家情況,但她也不以為意,她估計是沒想到一成沒有她那麽堅定的想離開家,也沒那麽狠心的說不管家裡就不管。



再說喬一成,此時的他正處於一種對大家庭的迷茫狀態,他的弟妹都表示不希望他干涉他們的工作,甚至有些嫌棄他管得太多。所以,在他因此覺得孤獨,覺得在大家中找不到認同感時,他去找了葉小朗,從她這兒獲得了被束縛的大象理論,這一刻他覺得葉小朗是懂他的,說進了他的心坎裡。雖說原著寫了喬一成是滿足於他首次真正擁有的小家的溫馨感,讓他可以短暫脫離大家給他的疲憊,但劇裡演得更清楚更有溫情,喬一成除了想短暫離開大家,他對葉小朗也是有眷戀和真感情。



又因葉小朗主動求婚,對於一直以來都在付出愛,從沒主動追求愛的他來說,這是讓他第一次切切實實感受到被愛(和文居岸是青春的懵懂好感,不算是被愛)。而且他對自己的家庭深感自卑,他不會想到有人會比他的家庭更糟,他只會覺得兩人門當戶對、職業想法相似,極為合適。這也是為什麼宋清遠問他真的了解對方嗎?他之所以回答有些人不必這麼了解的原因。



但他萬萬沒想到,兩人婚後生活習慣差異極大,就像宋清遠所說他幾乎是找了個妹妹在照顧,但對於習慣照顧他人的喬一成來說,他雖有些無奈,但也算甘之如飴。沒想到的是,葉小朗的父母重男輕女,他的大家庭又出事,一家子搬到他的小家住,讓厭煩處理大家親戚關係的葉小朗更堅定要出國,甚至為此墮胎。



可惜喬一成沒有那麼堅定,他雖說曾想離開這個讓他疲累的大家庭,但他終究不可能真的掙脫開,因為他內心就不敢真的那麼狠心放開那個大家庭。這點從喬一成少年時期曾想求收養被拒後,便自責、痛哭,甚至譴責自己,要求自己在此後成為一個好哥哥,為這家犧牲奉獻,以更多的無私去彌補求收養那一次小小的自私,就可看出來,他終究無法像他父親一樣自私,他終究離不開這個大家。所以,他和葉小朗離婚是必然的。



在小朗上飛機後,發現了一成給自己父母弟弟買房的證據,卻選擇棄置了它,甚至麻雀眼撿起來問她,她都否認時,我是有些難過的。我覺得這除了代表她終於可以丟棄掉父母甩給她的大石,心無旁騖的去追尋她的夢想和人生,當然這也是一成把保證書給她的原因之一,讓她知道她自由了,她可以安心了。但我看她的表情,淚水中更多的是堅定,而非解脫也非感動和感激,我覺得這丟棄保證書,不只是丟掉家人的包袱,也是象徵她在割捨掉一成為她所做的付出,反而一成將自己給她父母弟弟買房的保證書留給她,相對更有幾分想挽留她的意思。



當然,就像一成對她說的願意無條件支持她的所有決定,也從一成說自己想有孩子、組成小家,但又說自己沒那麽自私,可以看得出來:他絕對是願意放小朗走的,也希望她能安心離開去追尋自己的人生。所以,我說的挽留更多的是挽留小朗的心而非她的人,他多少還是希望小朗即使出國了,也能在築夢後,回頭看看他,和他連繫,我想這也是原著在出國前就離婚,劇中卻拖了一段時間的原因。





(三)喬一成和項南方:

白宇曾說過喬一成是個擰巴的人,他厭惡自己父親的自私,所以他要求自己不能像父親一樣自私,因此每當他稍微想追求個人幸福一點,就會放棄。同樣的,他也分析過喬一成的三段感情,說和文居岸是青春的懵懂;和葉小朗是以為兩人相似,但其實兩人很多不一樣,一成選小朗是渴望被愛;和項南方是真正的愛情。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和南方的這段愛情。先說一下,原著作者受訪曾說過她原本是想寫一個離過兩次婚的男人的故事,但最後卻發現他的離婚原因總繞不開大家庭,因此才擴寫成喬家的故事。因此,喬一成和項南方離婚也是很大可能的設定。雖說現在還沒演到是否離婚,但我們就先依照原著設定,他們會離婚來分析:



其實,看到現在,我發現喬一成和項南方真的品味相似,想法也相似。他們有相同喜歡的畫,在受訪時也可感覺到他們相談甚歡,理念相同。但為什麼組裡有人覺得他們不夠相愛呢?是導演劇情編排不夠,還是演員沒演出感情?相反,我覺得導演編劇的安排,甚至演員的演法都是很妥適的。



因為喬一成和項南方之間,與喬一成和葉小朗那段不同,喬一成與葉小朗的結婚更多是衝動,所以兩人會有新婚的驚喜和甜蜜。但喬一成和項南方之間更像是彼此理念志趣相通的老來伴侶,因此他們之間的陪伴,少了點悸動,多了點相敬如賓。當然,這個相敬如賓也和喬一成的卑微有關。喬一成對自己的家庭感到自卑,他擔心自己配不上對方,所以戰戰兢兢,不敢唐突了對方,倆人自然就相敬如賓了呀。



也許有人覺得喬一成太在乎自己的自尊,是不夠愛對方的,但喬一成對項南方和喬一成對文居岸還是有些不同的,後者可以說有一半是他自己放棄,但前者卻是他主動追求。而且,往往在愛情中卑微的那一方反而是愛得更多,害怕失去的那個人。因為前一場婚姻的失敗,喬一成難得找到一個和自己如此想法觀念相契的伴侶,為了這個志同道合的伴侶,他不敢讓對方知道自己家的醜事,他也不想讓對方管自家的醜事。就像前面說的,他渴望的愛情是平等的,項南方對他家破事越包容,他越不自在。更別說之後南方調職,兩人還聚少離多...



原著曾寫喬一成一人獨守大宅子,其實很空虛,所以曾經想要孩子,只是卑微地不敢開口,因為兩人家世差太多,而且他也不想阻礙南方前進的步伐。甚至,我覺得劇中有了葉小朗為出國墮胎一事,他可能更不敢向妻子開口要孩子了。更別說,他這種情感上無法得到滿足和宣洩的空虛感,以及想挽留女方希望對方生個孩子的想法,本就是卑微的,與他渴望平等的愛情觀相悖。而且會讓他覺得自己很自私不該綁住女方,而有更深的負累感。



特別是在南方身邊有更好的追求者時,喬一成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就不該耽誤對方尋求幸福。尤其他因為父親的緣故,讓他總覺得自己要有付出才有資格要求回報。項南方家一直在包容他家的破事,這讓他更自卑,也更感覺自己幫不了也給不了項南方什麼,所以就算內心有些渴望或需求,也不敢開口,即使覺得聚少離多,家里只他一人太空虛,想有孩子,也卑微地不敢開口。


另外,喬一成和南方之間的幾次爭吵和誤會就是他太壓抑自己了,卑微的他無法排解,也無法將自己內心需求宣之於口,尤其他又覺得自己的想法,會讓他跟南方的感情更糟糕的時候,在他想法裡,他覺得南方和表哥是一樣地位的人,這讓他覺得格格不入,又羨慕又嫉妒,他怕說出自己真正的內心所想,會讓南方嫌棄他,覺得他怎能嫉妒別人,而且會讓他覺得自己更卑微。就是一種又愛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當然,他對南方語氣不佳確實有錯。



總之,喬一成因為自卑所以覺得偌大宅子自己一個人格格不入,更覺空虛。也因為自卑,開不了口挽留南方,也開不了口讓對方生個孩子。當然,聚少離多也是我覺得更關鍵的因素之一,若兩人不聚少離多,即使仍有家庭背景和事業條件的差距,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各種流言蜚語、閑言碎語,但若有南方陪在身邊,也會更給一成心靈上的支撐,而不至於離婚。



原著中,似乎也是項南方知道喬一成得腎衰竭的事,選擇調回南京,否則我在想這兩人大概就此成為朋友,而沒有復婚的機會了。當然,喬一成也應該要學會自信點,但這種自卑與保守的愛情觀是家庭導致的束縛,已根深蒂固成為他性格缺陷的一種,我覺得很難改變。







二、喬四美:

(一)喬四美和威哥哥:

不管是原著還是劇中都不算是太著墨喬四美和威哥哥這一段,但其實從劇中她對威哥哥的態度,可以看出一點喬四美的愛情觀。她曾說:「喜歡和愛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所以她能勇敢、大膽、主動示愛。這點恰恰與她大哥喬一成卑微、保守、被動的愛情相反。



她和威哥哥早戀時,即使在兄長反對後,她還去找了威哥哥,沒想到威哥哥卻因為母親的反對比她先放棄了他們的愛情;因此,她後來才拋下威哥哥。感覺她和威哥哥之間更像是她為自己構思想像的愛情小說劇本,就是那種越被家長老師反對越堅定的苦命小情侶。在她心中,威哥哥已經不是她想像中會陪她一起反抗革命的愛情搭檔。因此,她才說自己以後要找一個漂亮的、陽剛的男人,不想再找威哥哥這樣幼兒園小朋友(比喻聽媽媽的話,還沒斷奶)的存在。





(二)喬四美和戚成鋼:

若說喬四美對威哥哥是青春期的不懂事,那她的愛情觀就隨著年紀增長變成熟了嗎?錯!反而一脈相承了,因為戚成鋼就是她口中的那個漂亮、陽剛的男人。她對對方的樣貌一見鍾情,並未想到和對方有更多了解和接觸,沒見幾次面就貿然跑去西藏找對方,甚至要求婚,這是為何?



有人說是戚成鋼在信裡聊騷,讓她誤解了,參考戚成鋼的渣,這也許是其中一原因。但更關鍵的還在於喬四美的性格,有人會覺得性格的養成是家庭教育所致,這話乍看沒錯,但其實一樣米養百樣人,喬四美敢於千里追愛的任性,固然有兄姊包容寵溺下的驕縱所致,但她自己看了一系列言情小說,導致她對愛情有過於夢幻的想像也是其一原因。



也許又有人會問,那喬四美在發現戚成鋼有作風問題時,為啥不早做決斷?因為,她為自己修改成另一套愛情小說劇本了。雖說劇中他和大哥談心時,說自己知道現實不是小說,沒那麼多夢幻完美的人和結局,可是她卻又說人都會犯錯,但也都會更改。這代表在她心裡,戚成鋼已從完美的白馬王子,變成可以調教,會回頭的浪子。



不管是原著還是劇中,她和三麗哭訴戚成鋼的背叛時,都被書友、劇友詬病說像在念歌詞(也有網友在豆瓣開帖吐槽這點了),其實這是原著作者和編劇的巧思,目的就是要突顯喬四美的性格和她活在自己架構的幻想中的事實。簡而言之,她就是愛情小說看多了,當初正午給她的人設也說她是敢愛敢恨,活在夢幻中的女孩子。至於家庭教育,大哥一直禁止她早戀看愛情小說,叫她多看點好書,這些管束還讓她不耐煩覺得大哥偏心...



言歸正傳,在她心中,她和戚成鋼就是一本還沒完結的愛情小說。她構思的結局就是渣男回頭,因此她能在渣男得非典時,毅然拋下女兒,絲毫不顧她自己可能得到非典,女兒可能會失去母親的風險,而跑去照顧戚成鋼,因為她早早陷入一場愛情小說劇情中,滿足並習慣於扮演一個犧牲奉獻的苦情角色了;所以,她能在促成渣男懺悔,乃至回心轉意後,就立刻心滿意足的離開渣男。



有人曾質疑說,若她是為了滿足感,為何之前渣男懺悔,她還不滿足?那是因為渣男之前的回心轉意,都不是真的回心轉意,而是虛假的口是心非,其實她也是知道的,這點從她對想小三說:〝妳看為了這樣的人,值得嗎?〞就可以知道。而且,也可以證明,她不是直到非典後才醒悟:戚成鋼非良配是渣男,應該早早遠離。她早就知道,戚成鋼不是適合當伴侶的人。只是她前期投入成本太多,她不服輸;更重要的是,她夢幻中的愛情小說劇本還沒完結,她不甘心。



如果有看過原著,就會知道,她是拋下女兒在病房照顧戚成鋼痊癒後,等來的戚成鋼懺悔,而不是等到戚成鋼被大哥家人警告後才口是心非的懺悔,這點讓她頗有成就感。而且原著還寫到她雙眼與戚成鋼對視,確認他真實悔改的心意後,才向戚成鋼開口說要離婚的。


當然,可能有人會看到喬四美在婚後對戚成鋼千依百順,覺得她愛慘了他,覺得她是卑微的,是缺乏安全感的。但若是想從戚成鋼身上獲得安全感,那在戚成鋼真實悔改後,她的選擇就不應該是離婚,而是和他過完此生。她會選擇離婚,就是因為戚成鋼真實的悔改,讓她完成了自己想像中的感動渣男的愛情小說劇本,滿足了她為自己塑造的苦情角色,並為自己感化了一個渣男而自豪,所以她才能毅然離婚,為自己的愛情小說畫下句點。



若她真的愛慘戚成鋼,若她真的卑微,她會在對方真的悔改後欣喜,並滿心期待和對方的未來,和對方過一生。若她是自疫情後才醒悟,她就不會對小三說這男人不值得。若她只是前期投入太多,成本太大,不甘心就此收回,所以拉一家子下水,那在渣男真心悔改後,她也應該欣喜自己的投入有回報,而不是這麼毅然決然斬斷情緣。



所以,喬四美真的愛戚成鋼嗎?我並不覺得,我覺得她愛的是自己幻想中犧牲奉獻的愛情。



簡言之,我覺得喬四美很主動很熱情,她可以勇敢追愛,但也容易陷入愛情幻想的情境。她是真的愛慘戚成鋼嗎?不然,她是愛慘了自己構築的愛情幻想、悲情劇本,還有自己犧牲奉獻般的愛情。就像正午對她的設定,她是敢愛敢恨的,一旦滿足了她為自己架構的愛情小說劇本,她可以隨時抽身,不沉溺。當然,四美最不該的就是仗著兄長家人的包容,肆意揮霍親情,以親情來填充及滿足自己的愛情幻想。

而喬一成呢?他又是另一個極端,他不主動很溫吞,也不敢直白說出自己的感情需求,他是卑微的,也容易因自己感覺或體會到的現實情境,而退縮。在劇中,他唯一主動追求的是項南方,因為對方和自己有相同品味和喜好,讓他真實感到心動,可惜他也一樣會因為自卑,而不敢將真實的情感需求宣之於口,彆彆扭扭,但又患得患失,卑微地害怕失去對方,也卑微地不想耽誤或拖累對方,因而才會心累的離婚。而喬一成作為包容弟妹的兄長,他就像葉小朗口中那頭被麻繩捆住的大象,他習慣於被大家拉扯,不敢狠心掙脫去追尋自己個人的幸福,因此永遠在被拉扯,永遠被親情連累了他的愛情。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252 (臺灣)
PTT 網址

yeats197409/06 13:25清湯掛麵的瑣事,滴水穿石的深刻。全劇演技在線感人肺

yeats197409/06 13:25腑。

※ 編輯: esperanzayyl (114.45.1.252 臺灣), 09/06/2021 15:12:40

eisellovesmm09/06 18:29這部真的好好看,到處都是淚點

mdna09/09 14:24是部好戲,人生百態

kof220009/09 16:21

skullxism09/12 19:49原來原著的四美是這樣離婚的,怎麼突然有壞女人的味道

skullxism09/12 19:49了XD

也不算壞女人吧,只是她沉浸在自己構思的愛情劇本裡,在幻想中自我滿足, 不管是甜寵愛情,還是犧牲式苦情, 除非滿足劇本或是對方主動拒絕扮演她構思的角色(如:威哥哥),否則她是不會醒的。 當然,B站也有剪輯說她是追星式愛情,多少也對,畢竟就是幻想中的愛情, 原著她要離婚時,也是發現戚成鋼老了...(發現偶像變醜了?) 但喬四美就是一個容易調整自己人生劇本的人,之後就走向事業型了吧? 我有時甚至感覺她的社交牛逼症,包括三麗說她有些神神叨叨的部分, 以及她僅見三次面就想和戚成鋼結婚,都多少有點表演型人格?

※ 編輯: esperanzayyl (114.45.81.207 臺灣), 09/24/2021 17: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