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請教APSC鏡頭裝在a7s3的焦距,暗角

看板DSLR標題Re: [問題] 請教APSC鏡頭裝在a7s3的焦距,暗角作者
neso
(babeneso)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2

※ 引述《gerojeng (GeroGero)》之銘言:
: 機身:a7s3
: 用途: vlog 自拍
: 希望想換成輕便的廣角鏡,如果有防手震功能更好
: 有些疑惑想不明白, 請大大們解惑,感謝。
: 第一問:
: SAMYANG AF 18mm F2.8 145g
: 用這顆取代掉手上的 Sony 20mm f1.8 373g
: 可能會有哪些缺點?請大大分享

4K跟照片比起來不算什麼高解析度,所以畫質可以接受

非原廠鏡使用後期陀螺儀穩定效果會比較差,或根本不能用
跟 20mm 比稍微多一點暗角

順帶一提,SONY 的後期陀螺儀穩定在電腦要算超~~久~~
能夠當場拍好會比較輕鬆


: 第二問: APSC 鏡頭群
: Sony E 10-18mm F4 OSS
: 看到有YT影片介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2SmMdqCoo
: 影片中看到直接裝在a7s3上會四周會黑邊
: 影片中似乎只要調整焦距到 15mm 左右就可以不會看到黑邊
: 規格上是寫 35mm等效焦距 15-27 mm
: 這是不是代表不用特別選機內的 apsc mode 才能用?
: (因為apsc mode在a7s3上無法錄製4k)
: 有沒有其他一些缺點或副作用? 例如畫面四角邊緣可能會比較暗?
: 如果不開, 可用的焦距是 15~18mm 嗎?
: 如果開 apsc mode, 可以得到 15-27 mm,但無法錄製4k對嗎?

拍 vlog 應該都會用 Active Steady Shot (以下簡稱 ASS 哈哈),所以下面都算進去,

APSC 模式的視角:
17-29mm (10-18mm x 1.5,ASS+10%),只能 1080p

硬開全幅模式的視角:
16-20mm (原應 10-18mm,但 14mm 以下黑邊不能用,ASS+10%)

另外 ASS 模式下,感光元件位移會更大,
有時候成像圈邊緣(黑邊)會飄進畫面 (你提供的YT影片也有出現),
我以前有用過 6400 + 10-18,暗角我覺得已經頗明顯,
用全幅模式操作下來暗角一定是更暗,
可是每個人接受度不一樣,而且自拍臉都放在中間,有沒有差就見仁見智~


: SELP1020G
: 規格上是寫 35mm等效焦距 15-30 mm
: 這顆比上面的更輕巧,但少了 OSS 防手震,

它是 APSC 鏡,而且成像圈可能比上面 10-18mm 小,
可能無法透過變焦到某處來讓黑邊退出視野,
就算可以,也要注意它是 PZ,所以要轉到指定焦段無法養成肌肉記憶


: 如果不使用 catalyst browse, 僅打開防抖的積極模式
: 對於畫面穩定會有什麼影響?裁切的比率為何? (4k24p, 4k30p, 4k60p)

ASS 就是焦距 x 110%,24/30/60 都一樣,120 沒有ASS


: 防抖和上面那顆Sony E 10-18mm F4 OSS會有很顯著得不同嗎?

的 罰寫五次 □□□□□

沒有顯著差異 (其實我自己是覺得根本沒差),廣角部分 IBIS + ASS 比較重要,
長焦的時候 OSS 才會比較好用


: SEL11F18 定焦
: 這個裝在a7s3上, 是不是必須開啟apsc mode才能用?
: 因為是定焦,無法和上面兩顆那樣直接調焦距?
: 但這在a7s3上會犧牲掉4k錄影,
: 看過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EwyHF7vbM
: 有個神奇的方式是開 clear image zoom
: 讓a7s3一樣可以用4k去錄製, 副作用則是會犧牲一些畫質

細節會變差一點點,但不是主要的 deal breaker


: 而且有clear image zoom 則臉部自動對焦會無法使用?

不只臉對焦不能,追蹤也不能、指定區域也不能
同時你要在機身上設定zoom的捷徑按鈕,因為它沒有FX3/30、ZV-E10的撥桿
vlog 常要走動、變更設定和拍 B-roll,這個選擇容易手忙腳亂


: 第三問:
: 在思考各種可能的輕量 vlog 方案 =.=

以上幾個鏡頭,除了三陽那顆還可接受,其他都是在沒辦法的狀況下找辦法,
會需要比較繁瑣的操作,錯誤節點很多,
然而 vlog 很講求機動和快速,

開機首先要顧收音和監視,
要色彩穩定,要顧白平衡,
要畫面順滑,要顧快門,龜毛一點還要上 ND
要增加氣氛,再來個柔焦鏡,而且這個多柔還要看焦段做調整,
要動態範圍和調光方便,那拍 S-Log 還要 ETTR,

再者機身 699g + 鏡頭 + mic + 握把不太可能壓在 1kg 以下,
若要追求更多鏡頭語言的 B-roll,穩定器再帶上,
順便耗掉一堆時間平衡校正,

而且認真拍攝的話,1分鐘成片,素材量通常要 5-10 倍才夠用,
不是說1分鐘vlog就只需要舉著相機1分鐘,

很多 YouTuber 只是把他們手忙腳亂的部分剪掉了,
我看有些影片開頭很悠閒在那邊喝咖啡都會想他這個鏡頭NG幾次呢?
咖啡都涼了吧,不然怎麼可能眼鏡都沒起霧?
或者從旁觀者角度拍自己出門開車,
我都會腦補他過了五秒又開門走回來收器材的畫面然後覺得好尷尬,
而且這說不定是他今天第587次出門開車了 XD


: 甚至在想是不是乾脆另買 ZV-E10 或者
: 追求更輕量化的 GoPro Hero 11

上面 YouTuber 說拿著 7S III 拍一整天都不累我覺得多少是有點誇飾修辭,
可能他是指相較於 Peter McKinnon 以前那個拿著 1DX III vlog 的時代吧...
不然就是我女生拿不了那麼重 QQ

我自己的心得是 vlog 要拍得開心的話,
整組不要超過 500g,

全幅、GH 或其他錄影特化機:太重
ZV-E10:勉強拿得動,但果凍太明顯,會導致 ASS 效果比預期差
ZV-1:果凍少了,但廣角不夠廣,黏轉接鏡變很難收,還有其他缺點
ZV-1F:廣角夠了,但果凍又回來了 (瘋掉
DJI Pocket 2:廣角果凍都沒了,但 vlog 常到處 pan 鏡,這樣不好用
手機:以上問題都解決,但開著過熱掉幀,關掉又一天到晚解鎖,拿上拿下很煩

最後心得是,白天拿運動相機,昏暗處留意一下 ISO 上限,雜訊還不至於太誇張
真的太黑再用手機擋一下 (雖然sensor一樣小但有演算法幫忙)
雖然畫質不會比相機好,但收音清晰、畫面穩定不抖,
其實都能大幅提升影片質感,畫質只是一部分而已,

可以 YouTube 搜尋 Joey Helms 看他用運動相機和手機拍的東西,
Philip Bloom 有時候也會 review 一些小相機

運動相機在關機下也能按了就拍,拍完就隨便插在背包,
我覺得拍片過程會開心很多 <3

https://i.imgur.com/8Rj8oBG.jpg

圖 請教APSC鏡頭裝在a7s3的焦距,暗角


: 有點卡關了, 你會怎麼做呢?
: 感謝!

出門我會用運動相機,搭配手機輔助
在家要多重就能多重,畢竟有工具人幫忙 XD 所以會用攝影機來拍

品牌型號的的部分,我自己是這樣:
手機用 iPhone 和 Xperia PRO-I
運動相機 GoPro、Insta360、DJI Action 都有,看場合用
相機用過 RX100 四到六代、a6400、ZV-1、GH5/S、a7S III、a1,但都出掉了
現在拍照和偶爾拍片用富士 X-T4,拍片都用 Eterna,
在家拍攝影機用 C70 和敲可愛的 Komodo 6K

資料來源:CVP、Gerald Undone、我自己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8.214.106.1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neso (188.214.106.10 臺灣), 11/08/2022 06:26:36 ※ 編輯: neso (188.214.106.10 臺灣), 11/08/2022 06:39:16

triplekiller11/08 07:34用好鏡頭會比較鋭 4k一樣看得出來 但是細比很無聊就

triplekiller11/08 07:34是了

gerojeng11/08 11:54超級感謝!!!感謝大大分享踩過的sony坑!!

gerojeng11/08 11:58該來買運動相機了,輕便開心最重要~

kanokazurin11/08 12:47推經驗分享好文

※ 編輯: neso (188.214.106.10 臺灣), 11/08/2022 13:59:12

cklppt11/09 10:23推專業,而且還很實際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