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重看THE WIRE第三季的一些雜感

看板EAseries標題[討論] 重看THE WIRE第三季的一些雜感作者
giabu
(被殺千刀的男性女乳症)
時間推噓23 推:23 噓:0 →:4

之前看到版友討論,很多人不太喜歡第三、五季。剛好這幾天重看第三季,一點感想跟大家分享。

本季的主題,是組織起來以後的「官僚體制』。無論黑道白道,所有社會性集團都自然而然抗拒變革,所以試著挑戰體系的人,即便這種挑戰是為了因應體系當錢的急迫問題,那也註定失敗,所以第三季主題也可以說是關於社會組織自我維持的「慣性」以及其「僵化」。

在本季,市府面臨政治壓力,千方百計逼警察局長們降低犯罪率,但窘迫的財政狀況又無法對警務工作提供真正的支持。西區警長Colvin想到一個大膽的「方法」,然而,底下員警強烈反彈,市府高層也嗤之以鼻,儘管這個創新大幅降低街頭犯罪率,但幾乎沒人願意接受。而對於Barksdale的販毒幫派也一樣,二號人物Stringer想要推動幫派轉型,把手伸進地產生意,可是老大Barksdale還是喜歡街頭上販毒、火拼、搶地盤那套,最後昔日兄弟反目,互相陷害,終於導致Barksdale的幫派徹底瓦解。

第三季有三條較大主線,一是主角的小組繼續追查Barksdale跟Stringer的販毒網絡、二是Colvin為了讓毒品交易遠離平民社區,所以想辦法安排「販毒自由區」。第三條線是白人議員Carcetti(《冰與火之歌》中演小指頭那個演員)想選市長,但是他也在掙扎,到底是要支持警長Colvin的「販毒自由區」,還是把「警查縱容販毒』當醜聞來打擊現任黑人市長。

有趣的是,在一、二兩條主線,警察和毒販所生活與工作、有某種共生關係的「下層世界」,根本與第三條主線,「代議政治」的社會菁英場景沒有交集。雖然街頭治安持續惡化,來自於錯誤的市政方針,但是所有的警探跟毒販,幾乎完全不會出現在第三條線的情節中,這些平凡小人物的命運,是被距離自己極為遙遠的上層階級的意志所決定。

不過有一些例外。比如Stringer開始接觸腐敗議員、副局長有時候也會到罪犯出沒的同志酒吧(這段要看很仔細,全劇只有這裡暗示副局長是同志喔!)……控制政策與國家機器的
「政治人物」在一些地方會跟下層市民擦肩而過。

最諷刺的還是主角McNulty。他出於偶然,跟Carcetti的幕僚約會。這件事,讓自負的
McNulty感到非常挫折,他發現這女人富裕、有教養、出身菁英名校、去高級餐廳吃飯不用訂位、滿腦子都是自己不懂的「國家大事」。有一幕超級生動,兩人在餐廳吃飯,
McNulty想要談談自己對總統大選的看法:「我不投票,那些人不會來街頭,不過如果你幫Carcetti工作,我就投給他」。McNulty沒辦法用抽象、理論的概念去理解代議民主政治。有一次打完砲,McNulty回到家打開電視,想試著看看女幕僚平常會看的政治性談話節目(我猜那應該比較接近公視「有話好說」那種的),只看幾秒鐘就馬上轉臺。他很快就感覺到,自己雖然是整個城市裡最聰明的警察之一,可是在每晚出入募款餐會的華府人士的眼中,自己的知識水準似乎跟幼兒沒兩樣。出於自尊,最後他拒絕這段感情。

在整部戲,McNulty之所以如此難相處、無視指揮鍊、為了辦案不惜違背組織內規或國家法律,就是因為他非常自負於,自己是少數認真的警察,無愧於police work。可是在第五季,FBI作犯罪測寫那段,可以看到McNulty被不知情的心理學家描寫為「這個嫌犯可能沒有完成大學教育、聰明、自負,因此但對於長官和成功者滿懷輕蔑」。原因無他,
McNulty對於自己不上不下的社會地位、無法伸展手腳的困境,在意的要命。他拼命投入警察工作,其實是對於自己受挫折的階級流動狀況的一種「補償」。他要對自己證明,自己從來不輸給出身上等的現代貴族。

西區警長Colvin的部分,也非常值得深思。他也是一個,畢生循規蹈矩,但在職務結束前夕,想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組織允許跟期望你做的事』。Colvin年屆退休,他知道多年來,警務工作沒有成效就是因為,毒品戰爭耗費了所有資源,警察每天跟毒販捉迷藏,常規警務工作就只能荒廢。所以他想試試看「自由區」方案,既然毒品經濟無法根除,就給他們一個「阿姆斯特丹」,讓犯罪者和癮君子有個成本較低的地方過自己的生活──
成本較低這點,其實對警察更是。此後警察可以把人力省下,去滿足其他緊迫的社區需要。而且,毒販也樂意有一塊官方默許的淨土,所以為了保持自由區可以維持,毒販勢力甚至在兇殺案發生後,自動去找到兇手逼他投案。最重要的是,由於毒販撤出平民街區,集中到廢棄國宅那邊做生意,因此窮困黑人社區的治安大幅改善,那些與「街頭」保持距離的黑人市民,是這個實驗的最大受惠者,暫時能夠與黑社會活動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可是,Colvin的改革,讓許多基層員警不滿。員警感覺到這是「讓毒品合法化」,他們多年來「跟黑道勢不兩立」的信念被顛覆了。幾乎只有被Colvin一手提拔的Carver,願意認真實行長官的想法。這裡我們也看到,一個創新觀念、醫個用來改革現狀的嶄新理論,在落實為實際政策的過程中,在初期是沒辦法被人們接受。基層員警勉為其難執行「自由區」,只是出於對於好長官的義氣相挺。

「忠誠」也是本季的重要主題。警務、街頭、還有上流政治圈,忠誠都是最高法則。可以看到,同樣聰明幹練的警督Daniels之所以無法接受能力出眾的McNulty,就是因為,
McNulty沒有團隊觀念,他隨時會去找更上層打小報告,只要他能因此取得更多辦案資源。同樣的,黑人市長跟白人議員都知道「自由區」在理念上、數據上可行,但最重要的卻是,Colvin他並未通報長官,就在「未受控制』的情形下自行施行了所謂「好政策」,這種做法就像難相處的McNulty,就是挑戰指揮鍊,就是挑戰系統上層的權威與利益。所以最後,所有長官、民意代表,在明知這個政策是在市政資源吃緊下的最合理最有校「妥協』,但所有人都對Colvin落井下石。

Stringer的遭遇更不用說,他其實是街頭的Colvin,有遠見,有「理想主義」,他把毒品交易連鎖化跟企業化、用和談代替火拼搶地盤、尋求高品質貨源壟斷市場。但Stringer有個問題──他對老大沒有「道義」,他擅自做了許多「為了組織好、但沒有讓老大知道』
的事情,所以最後被自己老大出賣,中了埋伏被打成蜂窩。

Stringer死後,McNulty到他家去蒐證,他在壁爐上拿起一本書,那本書是《國富論》,資本主義的開山經典。Stringer為了創造毒品帝國,他去上大學唸經濟理論、想把使用暴力的「幫派」改造為理性尋租的「企業』。不過Stringer的天真一如經濟學本身,假設了一個沒有社會陳規和各種歷史性阻礙的「無摩擦市場」──巴爾蒂摩的街頭才不是只有資
本主義,你要擺平生意還是要先擺平複雜的社會關係,但是「上了大學』的Stringer忘記了這一點、忘記了他本來最為熟知的黑道法則。

幾個街頭小人物的刻劃,在這季更是淋漓盡致。傳奇鐵漢Cutty出獄了,他本想洗心革面,但是找不到工作、被已擠身中產階級的前女友白眼。他只好去找黑道老大Barksdale,想要回到街頭當打手。但是,Cutty發現他已經沒辦法對著人開槍了,更生人的路窄到快走不下去。在本季中,Cutty直視Barksdale,承認自己「沒種」,還有Cutty對著那些正在「街頭化」,即將走上江湖不歸路的青少年發脾氣,但又去街頭道歉,把他們找回拳館、試著讓他們遠離幫派的那幾段,真的是帥氣到掉渣。

大家最愛的街友Bubbles,在本季也很搶眼。他想要當McNulty跟Kima的線人賺外快。但是當線人是街頭生涯的大忌,所以他跟自己的街頭學徒分手。在「自由區」有一景,前一個學徒在廢棄空屋中,遠遠看著Bubbles搭訕黑人男孩,試著再收一個「學徒」,這幕看了鼻子超酸。(順便推建Mitchell Duneier的經典都市民族誌《人行道》,就有描寫黑人遊民的這種「社會支持」,非常有趣)

當然不只是核心劇情充滿社會學、政治學張力,很多與主線無關的場景,都活靈活現。比如Bunk偷剪同事領帶,季末自己也在監聽時睡著,被其他同事偷剪領帶。警察局裡有一面牆掛滿了壞掉領帶,觀眾馬上知道,兇殺科是一個壓力奇大的地方,所有人只好透過一種類似高中男生一啟惡作劇的情誼來苦中作樂(The Wire絕對是,把男子氣概的社會建構過程,描寫的最棒的戲劇)。還有女同志警察Kima為了逃避家中剛出生的嬰兒,於是跟
McNulty越走越近,並且學到異性戀男性「假出差真出軌」的標準偷情程序,最後還在一夜情時,讓McNulty說謊去應付伴侶,就像McNulty過去跟好友Bunk兩人每次偷情時互相掩護那一套。還有我超喜歡的角色,東區警長女婿Prez,一開始他看起來只是靠群帶關係的廢物,可是卻對於「真正的警察工作」充滿熱情與天分。他誤殺黑人同事被停職後,他開車偷偷回到監聽毒犯的電腦前,靜坐不發一語,這一幕非常非常有韻味。

在The Wire整個五季,除了後來退休的西區警長Colvin在第四季收養的那個罪犯青少年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脫離限制自身的社會結構。毒販永遠在街頭暴力的game中脫不了身、碼頭工人在景氣蕭條中失去工作跟尊嚴、剛開始還有理想的政客選上市長後就變成混蛋、想要促進階級上升的學校只會把窮困黑人推入街頭、媒體用假新聞來騙取普立茲獎……五季各講了一個主題,但核心就是,堅不可摧的「社會結構」,對於我們這些無助而
無知的不幸個體,有著等同上帝一般的生殺宰制大權,而凡人們甚至不可能意識到這個超越性力量,而只是在每個徒勞無功的生命現場一再掙扎。





--

榴槤很少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矜持的果殼卻如此珍惜自己的內在。所以......
當他們想要傾吐心事的時候,需要一把水果刀剖開生殖器官,以便散發爛熟的氣味。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5.1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giabu (114.24.5.13 臺灣), 10/21/2020 15:48:18

vinousred10/21 15:57唯一支持OMAR用散彈槍轟爆一切

jnegro10/21 17:27推好文!

sunlman10/21 17:32推TheWire

moritsune10/21 17:58看完又很想再重看一次了

eglaibls10/21 18:32我最喜歡 教育 那一季

我是每季都超喜歡!

lovephi10/21 19:26大推

lovephi10/21 19:26又想重看又覺得看了心情會差

greysholic10/21 19:35The Wire真的是讓人覺得美國社會很落後

所以臺灣真的不要太崇洋,我也感覺,美國是富人天堂窮人地獄 對普通人來說在臺灣生活安全多了

dxzy10/21 19:38對 看了心情不會太好 看美國新聞才覺得果然人心很落後

blarewitch10/21 22:16這片好看爆,後遺症是難以忍受爛片了

沒錯,看過THE WIRE以後 看甚麼警匪劇、寫實劇都搔不到癢處 比如前陣子我看了毒梟 其實拍的也不差 就規規矩矩 但是你就會覺得那就是一個普通的緝毒英雄故事 完全看不到社會縱深 人物刻劃也不夠細膩

joey060210/21 22:30推。值得思考的好影集

SODtaiwan10/21 23:38真的好看

SODtaiwan10/21 23:47黑幫中最欣賞Omar的狂

大家都超愛Omar啊 最近該演員在逃出絕命村表現也很棒 而且剛剛好像看到 McNulty演員要在《王冠》五六季演查爾斯王子耶~~~ 不過這部片中英雄主義色彩都是悲劇的 所有堅持原則、懷抱理想的人 不是被組織趕出去 就是在胸殺鬥毆中身亡 比如地一季D'Angelo、第二季工會會長、第四季聰明男孩、最後一季的編輯

SODtaiwan10/21 23:48有血有肉

GGxx10/22 00:38有THE WIRE就必推

xiaopo113010/22 01:45第四季演教育 每次想到都很感慨

jansec10/22 08:25推 我每季都喜歡

xenorick10/22 08:55很喜歡這季

ManCity556610/22 09:05有啊 Poot去賣鞋 算是真的全身而退

超喜歡POOT 他非常可愛 (除了Marlo真的太壞 每個角色我都超喜歡) 其實故事裡面 也很多人可以過上平靜日子 但我的意思是說 這部戲展現出了階級複製的複雜過程 就算你很有能力 但是你無法離開、告別出身環境給你的影響 你只能停留在同樣的社會結構中 所以Poot最後去賣鞋 指是告別黑幫生活 但他仍舊是有色人種勞工階級 真的脫離自身階級的 好像還有一個 就是Freamon的脫衣舞孃女友 有個問題想問一夏大家,第三季有個部分 就是Marlo槍殺他在夜店認識的一夜情女孩 那裏是為甚麼啊?我怎麼沒印象 這女孩有做甚麼得罪他的事情?

※ 編輯: giabu (114.24.5.13 臺灣), 10/22/2020 15:03:26 ※ 編輯: giabu (114.24.5.13 臺灣), 10/22/2020 15:04:33

beatfuture10/22 17:07這部第一季普普,之後有好點嗎?

spear256910/22 17:22記得是因為那女孩是Barksdale方派去要暗算marlo的人

dumanis10/22 22:08Omar's coming

shengyeh10/24 12:33每季都喜歡 +1

RageArsenal10/25 19:57支持Colvin的是Carv不是Herc吧?

RageArsenal10/25 19:57Herc反而還去匿名舉報給媒體

你說的對是我寫錯了 感謝糾正

a262626s11/06 05:01推警長,警察不只是執法者,更應該是關心轄區的保母

Sadan01/18 20:03史上前五

※ 編輯: giabu (114.24.2.28 臺灣), 03/26/2021 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