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The Leftovers

看板EAseries標題Re: [閒聊] The Leftovers作者
ThirdChild
(ThirdChild)
時間推噓 5 推:6 噓:1 →:21

借標題

不確定有沒有雷,還是防一下



















剛看完前兩季

我知道二三季的評價一直都比第一季高,但我目前比較偏愛第一季。

第一季有種在看宇宙剪影的恢弘感,稍一眨眼就會漏掉很多細節;

全季聚精會神地看,還會倒帶重聽對話。

晦澀泥濘的氛圍壟罩著全季,不透光的敘事映襯著劫後集體理知的不足,

還有對理知不足的意識;一切都處在重整和萌發的混沌之中。

原作小說在第一季就演完了,第二季感覺編劇放開寫,比較不受拘束;

劇本和蒙太奇的配合也比第一季上乘,前三集有許多令人驚豔之處。

第一季提供了角色和設定,第二季沿著這個框架精煉故事人物。

但也因為聚斂的結果,導致敘事比較線性。

當然大量使用蒙太奇是要打破線性,但各線會合的交點很顯然指向主人翁的個體歷程;

縱深就比第一季單薄一點,劇情走向也比較可測。

對話的資訊量大減,第八和第九集我甚至是用 1.5 倍速看完。

不過我也了解,角色刻劃得精彩,比較容易引起觀眾的共感,也比較容易入口。

感覺第一季是在一個巨大的衝擊後,困惑的餘波不斷外推,大家都浮沉在浪中,

無法靠岸,各自疲憊。

第二季沒有再消耗原作者的初始設定,而是採用零星擴散的小點。

感覺比較像:衝擊--困惑--再衝擊--再困惑--繼續衝擊--繼續困惑;

第二季後期有很強烈的衝擊疲乏。Like, 'okay, what now?'

各個事件沒有一定要圍繞著核心,或說核心是靠對話硬撐出來的,

對話的預言感太重,先知角色繁多,又常無來由地相互牴觸;

缺乏第一季自然天成的硬實感。

其實我一直有種看了兩部影集的感覺 ^^"

不知道普遍評價最高的第三季會是如何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203.2.253 (澳大利亞)
PTT 網址
※ 編輯: ThirdChild (150.203.2.253 澳大利亞), 11/17/2020 13:45:30 ※ 編輯: ThirdChild (150.203.2.253 澳大利亞), 11/17/2020 13:59:02

w87122111/17 15:49如果照你對一二季的看法的話,那第三季你應該會覺得還不

w87122111/17 15:49錯。

w87122111/17 15:54不過S3應該也是會看得最頭痛的一季,角色對話、情節都比S

w87122111/17 15:542和S1艱澀許多

boris061011/17 17:49先噓個倍速仔。用1.5倍速看完是能感受到什麼,建議找時

boris061011/17 17:49間整理一下自己思緒,不會那麼煩躁之後再重新試著看一

boris061011/17 17:49次,真的還是不合胃口那就直接放棄比較好

greysholic11/17 17:54神劇

boris061011/17 17:55再補推回來,雖然我也覺得第一季沒有得到它應得的評價

boris061011/17 17:55就是

greysholic11/17 17:56第二跟第三季超神 第一季也不錯

w87122111/17 18:03整體來說我最喜歡第二季,不過第三跟第一季某幾集的敘事

w87122111/17 18:03手法我也蠻喜歡的。

shaola11/17 23:24真的神劇,個人最喜歡第二季>1>3。Nora和Erika在房子的對

shaola11/17 23:24話不管運鏡、對白、演技都超級驚人

akrsw11/18 23:22推本劇。

剛看完第三季 第三季前期就把敘事的地域擴大,編劇努力尋找一個夠大的框架來容納末日預言。 熟悉基督教文獻的大概會覺得有很多老梗。 說理的篇幅多到讓人有點不耐,不過可能是為了幫觀眾代入設定吧。 第一季命題比較像是 'What will happen?' 'How it's gona happen?' 之類的 W/H Qs 第二季更深入塑造人物,結構稍微鬆散; 第三季就明顯變成二元的 Yes/No questions,我自己主觀覺得有點無聊 ^^" 角色的決定反覆太多次,導致性格連續度很差。 很多時候都只是在等:Will she/he do it or not? 做或不做不太令人懸心,反正隨時有可能會再改, 改的時候再長篇說理一番來平衡性格或邏輯的間隙。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第三季一開章就把命題設定好:七周年紀念日會不會發生大事呢? 當然編劇在過程中還是很努力給大家驚喜點啦,不過好像也被自己的命題鎖死了; 末世框架訂太大,所以不斷虛張聲勢,以維持觀眾的好奇心。 第三季的剪輯似乎是為了補足框架的不足,必須常常使用跳接的方式。 這是第三季跟第一季最大的差別: 第一季是近身凝視劫後的每一天,代出很強烈的壓抑和鬱悶; 角色們不懂,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懂;作者也沒有要裝懂的意思。 所以訊息是共享的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 audience 第三季常常出現時空跳接,一晃眼就幾年後,或是先給你看結果,再倒敘給答案; 編劇把持著資訊,吊著大家的胃口繼續往下看。 不得不說,純粹以 '電影拍攝' 的角度來看,技術上可圈可點, 場景效果和稀奇古怪的設定不斷推陳出新,隨處都可見導演的手。 某方面這也暴露了主敘述的哲學窘境,所以把一個其實很線性的故事拆開來, 用各種絢麗的技巧包裝。能夠鑑賞拍攝剪輯技術的人應該會看得非常過癮! 第三季的文本重點,其實只在最後十分鐘吧。 劇終的那個梗,終於一掃全季所有梗都無疾而終的陰霾; 感覺那才是應該引領全季敘事的核心,可惜劇組並沒有選擇讓我們看細節。 如果編劇是試圖鋪一條迂迴的路,S3 Ep1~6 的救世主線已經喧賓奪主。 不過還是很感謝他們最後給了一個讓人心碎又清澈的答案, 只是他們選擇將它當作終局彩蛋、選擇不去演繹這個答案的潛能罷了。 -- 影集一開頭的時候只是在看某一個文化社群如何生活在 Oct. 14 的衝擊之後, 理知的侷限性是它最坦然也最精彩之處。 這是我最喜歡第一季的原因 :)

※ 編輯: ThirdChild (150.203.2.234 澳大利亞), 11/19/2020 19:17:48

boris061011/19 21:59覺得你應該是搞錯了這部劇的重點,它從來就不是關於The

boris061011/19 21:59 Departure發生的原因或那些消失的人去了哪裡。它是關

boris061011/19 21:59於那些還活著的人,那些被留下來的人(The Leftovers )

boris061011/19 21:59如何去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一個根本無法解釋的事件,

boris061011/19 21:59這才是這部劇的主軸。為什麼Matt一遍又一遍的做著同樣

boris061011/19 21:59的事情,期待哪一天能有不一樣的結果?Kevin跟Nora明明

boris061011/19 21:59生活步入正軌,為什麼兩個人卻又感到不對勁,想逃離身

boris061011/19 21:59邊的一切?這些才是它想探討的東西。如果期待著有什麼解

boris061011/19 21:59釋的話,那這部劇大概本來就不適合你。像你說Nora最後

boris061011/19 21:59那段故事是第三季的文本重點,而且應該當作整季核心,

boris061011/19 21:59但那段中其實Nora說了什麼一點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K

boris061011/19 21:59evin相信了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