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我的全市場指數投資及退休配置 Yr3

看板Foreign_Inv標題[心得] 我的全市場指數投資及退休配置 Yr3作者
awss1971
(退出江湖)
時間推噓57 推:57 噓:0 →:86

20220501

前言 :

時間過得真快,離開職場(2019/5月)已屆滿三年,又到全年度績效更新時間,持續留下紀錄,這是以全市場指數投資為主軸進行退休資產配置,近一年標的物基本都沒有變動,然而有趣的是第三年(2021/5~2022/4)整年績效持平,跟離職第一年一樣又做了一年白工...哈!!

之前PO文如下,有興趣請自行查閱 :

2019年 :
https://www.ptt.cc/Foreign_Inv/E.kL49ge1LEvio
#1SoKWkA7 (Foreign_Inv)

2020年 :
https://www.ptt.cc/Foreign_Inv/M.1588305354.A.4DC
#1UgvtAJS (Foreign_Inv)

2021年 :
https://www.ptt.cc/Foreign_Inv/M.1619841222.A.872
#1WZD36Xo (Foreign_Inv)

過去一年共進行了四筆買賣 :

1. 將原來手中台灣某銀行特別股更換為另一家的特別股
原因: 因原有特別股已接近call back時間,故更換

2. 每年Q3多餘用不到的現金投入進行再平衡
資產配置維持 股 :固定收益 :債比重 (目標) = 65% : 10% : 25%

3. 後續海外ETD如果到期call back,將退回現今買進台灣的銀行特別股
原因: 海外ETD雖然票面利率相對台灣特別股高,但波動也高

現有資產配置 :

1. 股票標的: 67.26% (65%目標) :

VWRD : 36.55%
0050 : 7.8%
VNQ/台灣少數個股 : 14.68%
高收益債CEF : 8.23%

2. 固定收益標的: 11.8% (10%目標) :

TW銀行特別股/海外公司ETD : 11.8%

3. 債劵標的: 20.94% (25%目標) :

RMB 國債/現金 : 16.26%
AGGU : 4.68%

上述資產實際配置比例隨市場變動

資產績效變動 & 提領比例 :

1. 20220501資產總值與一年前相比 : -0.10% (Benchmark AOR同期報酬 : -6.89%)

2. 20220501資產總值與三年前相比 : +22.62% ; 三年IRR : +7.03% (Benchmark AOR同期報酬 : +18.57%)

3. 最近一年生活費用提領比例 : 約 1.8%

心得 :

1. 最近全世界整體市場普遍下跌,導致2021/5~2022/4 整年績效-0.10%幾乎等於0,而現在投資人因為市場低迷而開始極度悲觀(與去年此時整個投資市場樂觀心態真是天壤之別)
,去年過於樂觀,不知現在是否會過於悲觀,一年後再來看是否又是一個千金難買早知道~~

2. 家庭實際消費年支出仍舊落在2%左右,希望今年可以多花一些在出國旅遊上..快發霉了

3. 一路走來,以目前個人進行三年的經驗 :

2019/5~2020/4 第一年遇到"武漢肺炎"疫情, 2020年初大空頭導致整體資產績效 = 0

2020/5~2021/4 在整個市場"缺料/漲價/塞船/QE"話題下,拿到 22.73%的績效

2021/5~2022/4 誠如上面說明,整年績效持平 = -0.1%


目前我對"全市場指數投資"+"資產配置"+"適當提領方式"+"再平衡"仍視為可執行有效的退休計畫策略,繼續走下去囉~~~

--
股板功能: 打嘴砲 貼梗圖 PO對帳單 裝反串 說笑話 看人崩潰 聽創作曲 讀畢業文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234.21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awss1971 (114.32.234.214 臺灣), 05/01/2022 06:19:21

boombastick05/01 06:36

hi042105/01 06:53

derek021205/01 07:26感謝分享 遇到兩次大跌 三年年化7%也不錯

aikobz05/01 08:37

news005605/01 08:40

meikei05/01 09:06

z12345gtr05/01 09:47

heavenbeyond05/01 09:53樓主比我早退一年,我是2020/03退休的。

heavenbeyond05/01 09:53"過去三年有二年是做白工",這樣的績效你覺得ok嗎?

heavenbeyond05/01 09:53以退休族而言,我覺得非常不ok,非常非常不ok!

heavenbeyond05/01 09:53我真心建議你,如果你的資產有2000萬以上,請你直接

heavenbeyond05/01 09:53歐硬微軟或蘋果的公司債,二者目前的到期殖利率都有

heavenbeyond05/01 09:534%左右,一年可以有80萬的被動收入,應該足夠支付退

heavenbeyond05/01 09:53休生活。

謝謝你的建議,我再研究一下

heavenbeyond05/01 09:53對對對,我知道一定又會有人覺得"退休族不可以歐硬"

heavenbeyond05/01 09:53,但如果連微軟或蘋果都倒債,那容我說一句"任何的

heavenbeyond05/01 09:53投資策略都沒辦法保護你的資產",因為那是地球毀滅

heavenbeyond05/01 09:53等級的災難才會發生的事情。

heavenbeyond05/01 09:53你好好考慮吧,微軟/蘋果這種等級的公司債,竟然能

heavenbeyond05/01 09:53有4%的到期殖利率,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ffaarr05/01 09:59蘋果微軟的公司債過去一年就是做白工還虧啊…

ffaarr05/01 10:00原po也很多債券,你要用帳面績效來比,那就是這樣比。

Gyin05/01 10:02債券今年4月底往前推一年幾乎都是倒虧

AJCole05/01 10:06好奇債券標的人民幣國債的比例配這麼高@@

AJCole05/01 10:07更正:人民幣資產

因為之前有在大陸工作過 所以人民幣資產會多一些

hans040605/01 10:19現在債券名目利率大多是來自預期通膨 實質利率沒高多少

yu83091305/01 10:23

yenbb05/01 10:48這是考慮了提領率,所以報酬率~1.7%?

考慮提領花掉的 報酬會更好些……

bifox05/01 10:52推,謝分享~

※ 編輯: awss1971 (180.217.9.252 臺灣), 05/01/2022 11:00:21

mackdaddy05/01 11:16推AWSS大

cctt78905/01 11:22不錯哦,堅持下去

willism05/01 11:41AAPL 3.75% 11/13/47,美國

willism05/01 11:41https://reurl.cc/OAkZ4v

doyouself05/01 11:41謝謝您繼續分享 祝健康平安

willism05/01 11:43近一年報酬-12.8% (已計入配息)

※ 編輯: awss1971 (220.133.90.69 臺灣), 05/01/2022 11:49:46

willism05/01 11:49單論近一年年化,VWRD約-3%,虧損只有買蘋果公司債的1/3

willism05/01 11:49更正,1/4

※ 編輯: awss1971 (220.133.90.69 臺灣), 05/01/2022 11:50:56

genius94505/01 12:34推,感謝持續分享

heavenbeyond05/01 12:40我實在不知道那個f開頭的人到底在說什麼。

heavenbeyond05/01 12:40我有推薦在去年高點的時候買微軟/蘋果公司債嗎?

heavenbeyond05/01 12:40就是因為這一波債券價格狂殺,讓微軟/蘋果這種等級

heavenbeyond05/01 12:40的公司債都出現了難得的大跌,所以我才推薦退休族趁

heavenbeyond05/01 12:40機買入。

heavenbeyond05/01 12:40沒有能力依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和當前的投資環境去給

heavenbeyond05/01 12:40予適當的建議,真的可以閉嘴。

heavenbeyond05/01 12:49尤其是樓主這樣,我相信他很認真做了很多功課,資產

heavenbeyond05/01 12:49配置什麼的搞了一大堆,結果呢?三年有二年在做白工

heavenbeyond05/01 12:49

heavenbeyond05/01 12:49這代表什麼?很抱歉我實話實說:

heavenbeyond05/01 12:49樓主,你沒有你自以為的那麼適合走投資這條路。

heavenbeyond05/01 12:49你可以繼續玩你的資產配置,你可以繼續。但是退休族

heavenbeyond05/01 12:49要的到底是什麼?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現金流,還是玩資

heavenbeyond05/01 12:49產配置玩的很開心?

heavenbeyond05/01 12:49如果是一個30歲的年輕人,剛開始踏入投資領域,我不

heavenbeyond05/01 12:49會建議現在去買微軟/蘋果公司債。但一個退休族,一

heavenbeyond05/01 12:49個做了二年白工的人,真的好好想想吧。

@heavenbeyond大 針對你的推文 我說明一下 1.我原本就持有海外ETD,所以ETD波動性也是有所認知的,你建議的標的固然不錯,買個 幾萬美金可以考慮,但我不會全部歐硬啦!個股風險還是要注意的 2.我這三年的現金流其實是穩定&向上提升,加上本人提領率目前都在2%內,現金流目 前還是健康,現金流的確是退休者最需要注意的環節 3.我一整年交易四次,標的物基本上好幾年都沒啥變動,所以我不認為我在玩資產配置, 相反的應該是一個無聊的配置,我也沒在做啥功課(標的幾乎都沒動呀!),你看我在股 板上幾乎就是在嘴砲 反串……

XDDDpupu556605/01 12:54又一年啦

bouzi50205/01 12:54感謝持續記錄 / 分享

mackdaddy05/01 13:02原來意見不同就可以叫人閉嘴?那有錢大叔更應該去找冰

mackdaddy05/01 13:02律說這句話

willism05/01 13:02從平均年化7%,降到未來年化4%,說這樣很穩,玩啥呢?

jerry121405/01 13:03推完全不懂H開頭的帳號是在說什麼,看到原po近三年的

jerry121405/01 13:03資產配置就叫人不如去買蘋果公司債,但被人指出近三年

jerry121405/01 13:03蘋果公司債效益沒想像中高時,又說沒叫人現在去買,奇

jerry121405/01 13:03怪到底是要比這三年效益還是要回測10年以上看看啊?

willism05/01 13:05每個人能承受的波動不同,你不願見到負值,但人家可以,

willism05/01 13:05承受更多的風險換取更大的報酬。

willism05/01 13:08退休族也可以承受風險,這配置頂多只是跌倒,又不至於跌

willism05/01 13:08落深淵,有必要這麼激動?

ffaarr05/01 13:09原po的配置一定會有現金流啊,問題就是他用總績效算,就是

ffaarr05/01 13:09並不在意現金流,退休一定要現金流只是你的迷思而已。

ffaarr05/01 13:13現在退休規劃提領的方法有很多。

jerry121405/01 13:14會想做資產配置,做主要的理由是為了降低風險,單買一

jerry121405/01 13:14家公司,就要面對系統性風險跟個別公司風險,比起來風

jerry121405/01 13:14險就是比資產配置後來得大,蘋果公司債的跌幅就證明了

jerry121405/01 13:14再大的公司都避不開系統性風險

※ 編輯: awss1971 (114.32.234.214 臺灣), 05/01/2022 13:28:08

Edwardex05/01 14:51覺得某H講的不太通,感謝原po的分享~

morrislek05/01 15:01感覺現在提微軟公司債有點後照鏡開車,如果要現金流,

morrislek05/01 15:01買DIVO/QYLD/QYLG,可能退休日子會過的更好一咪咪。

FairyJJ05/01 15:10真羨慕一年只花80萬的人QQ

yu83091305/01 15:29某h根本邏輯不通,還敢亂嗆多拉王。就問為什麼資產配置

yu83091305/01 15:29做得好,搭配2%提領率不行,非要人家去買單一公司風險

yu83091305/01 15:29的債券?資產配置跟現金流又不衝突

smartalex05/01 15:39為了領穩定的股息去買美股划算嗎?

icelaw05/01 15:40以長線來看 我覺得還行

icelaw05/01 15:40OK

icelaw05/01 15:41至少這個配置已經有在做風控了

icelaw05/01 15:43標的也蠻分散 比一般人會做的分散還再分散一些

smartalex05/01 15:44可是股利不是要扣30%的稅嗎?

icelaw05/01 15:48台股的 ADR不用

icelaw05/01 15:48債可以退稅 美股就沒辦法了

icelaw05/01 15:48VNQ 很多年都有退25%的資本利得

alau05/01 16:42推推 很棒的分享文

boombastick05/01 17:47去年有22.7趴 所以資產總額還是比三年前來得多,而

boombastick05/01 17:47且還是扣掉花費的狀況,這樣活越久錢會越多啊

jyan9705/01 18:09退休可以用提領的概念吧,現金流不是絕對,每年提2%看起

jyan9705/01 18:09來很穩啊,某h不知在講啥

jyan9705/01 18:10年化7%不要,叫人去選年化4%的

jyan9705/01 18:12只有年化4%的投報率如果以4%法則來說失敗機率應該蠻高的

jyan9705/01 18:12,只想要年化4%的人真的沒啥參考價值

jyan9705/01 18:13*講的話

cctt78905/01 18:14無腦保留七年生活費的現金+債券配息也是一種退休後現金流

cctt78905/01 18:14的不錯方法

kitten12305/01 19:14大大不考慮多花一點嗎XD

Latte705/01 19:31推文別害人....

Ycwjj05/01 19:54每年一次,讓指數投資人最讓振奮的文章

ohyakmu05/01 21:02現金流要尬麻,需要錢就直接賣股就好

z1983051505/01 21:18

Albert091205/01 21:48叫人家買蘋果微軟公司債 會害很多金融業沒工作啊

odaaaaa05/01 22:48感謝分享

ffaarr05/01 22:54看在哪買,在台灣的銀行買公司債 手續費或買賣價差抽很大

gary88605/02 00:35叫人歐印微軟蘋果公司債跟70年代叫人歐印柯達差不多邏輯

seanidiot05/02 01:37匆匆又過了一年,謝謝大大的分享。去年請教過大大2020

seanidiot05/02 01:37那時的感受,今年迄今好像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這一波對我還好,一方面檯面上的數字不至於虧損太多,另一方面還有去年績效擺在 那裏,市場漲漲跌跌,既然選擇指數投資,就代表整段市場報酬都要拿到,漲當然要吃下 來;跌也只能吞囉。

※ 編輯: awss1971 (220.133.90.69 臺灣), 05/02/2022 05:47:13

Albert091205/02 08:24heavenbeyond 的說法 我是認同的 退休嘛!利息用剩的

Albert091205/02 08:24再投資就夠了

ffaarr05/02 08:44就算用公司債拿現金流 ETF0.04%就可以分散到幾百家公司了

ffaarr05/02 08:44把自己的錢押一兩家公司相信絕對不會有問題,這才危險。

bouzi50205/02 09:49推哆拉王每家龍頭公司都有看起來不會有問題的時刻

hungyichan05/02 11:55唯一推薦多啦王 分散風險好概念

boombastick05/02 12:45問個問題,這個比例是你三年前退休才調整到這個比例

boombastick05/02 12:45,還是退休前就已經走這個比例?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

boombastick05/02 12:45目前全股,我在抓時間要開始慢慢調整到退休配置

我大概是在離職前幾年發現生活費用單靠投資就可以應付,也就是工作所得只是純粹資產 上數字的增加時,我就開始考慮離開職場這件事情,離職前我也調整過幾次配置,最後退 休前才定下這個比例,並不是一開始就定下這比例目標的。

※ 編輯: awss1971 (112.78.72.103 臺灣), 05/02/2022 13:19:27

ksm05/02 16:06推推,每年一次信心加持

aq227235371205/02 18:02哎呀!你怎麼沒有加入水手行列,其實你玩資產1%,好

aq227235371205/02 18:02像影響不大

icebluesky05/02 18:31每年必推

Husky801805/02 21:02推 有幫助觀念 感謝

pantani05/03 12:04我計畫2028退休 所以從2018開始進入股市試操作 除了去

pantani05/03 12:04年打平外其他每年保守價值投資都有10%以上 如果接下來

pantani05/03 12:04空頭也能保持 就可以讓自己靠投資如期退休

pantani05/03 12:09不然我會傾向先買大公司十年債 未來多頭時再投入Ko之類

pantani05/03 12:09領股息

ffaarr05/03 12:58你如果是要擇時隨時要用來投股市,10年債中間也可能虧損

YAKATA05/03 13:45感謝A大分享

cateyes05/03 15:02請問台灣銀行特別股快到期更換的理由

cateyes05/03 15:03不收回重設利率不是也比新的特別股高嗎

你說的沒錯,但就因為同一個銀行特別股利率越發越低,所以我個人認為銀行會把之前比 較高利率的特別股到期收回,所以我趁溢價還很高時就開始轉換……簡單說 就只是個人 判斷

※ 編輯: awss1971 (114.32.234.214 臺灣), 05/03/2022 15:22:52

ENEP05/05 14:38h的說法做法沒什麼問題吧 AA+甚至AAA評等的bond能有近4% yie

ENEP05/05 14:39ld真的是不錯的機會 風險在個人 如果相對保守或是債券部位少

ENEP05/05 14:40現在的確是可以考慮加減進一點 甚至有人的操作是槓桿賺利差

ENEP05/05 14:41只能說每個人的策略不同 你可以不認同但人家看法沒什麼問題

ErnestKou05/05 15:12偏好直債也不是不行,但是公司債ETF更可以分散風險

moment112905/08 23:03推~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