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初三被噓 可消先世罪業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初三被噓 可消先世罪業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時間推噓 X 推:2 噓:5 →:3

想起看過一篇對「業」基本認識的文章
很長但白話文蠻容易理解
跟您分享


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什麼是業力

業的主要涵義,指的是行為、作為,包括外在的肢體行動與語言展現,以及內在的意志、意念等心理活動。例如,八正道中「正業」的業,就是指這樣的範疇。

然而,不論是內在或外在的身心行為,即使在行為完成以後,總會或深或淺地,留有一些後續的影響力,持續影響著行為者與被行為者。

例如,兩個人由於觀念不同(內在無形的心理活動),經言詞表達出來後(有形的外在行為),成為意見不合。如果進一步發展成口角或肢體衝突(有形的外在行為),即使衝突行為結束了,雙方可能會持續有一段時間的心存芥蒂:或愧疚遺憾,或形同陌路,或相見分外眼紅,……總之,凡做過,必留下痕跡,只有痕跡或深或淺的不同程度而已,佛典中用「業跡」的名稱來表示,十分傳神。


這種行為過後的影響力,不論是對行為者自己,或是對他人(其實,若從自他關係,無法孤立分割的角度來看,對他人的影響,最後終究還是會反應回來,成為對自己的影響),就稱為「業力」。

業力說的歷史定位

古印度《奧義書》時代的一些先哲,將這種行為過後的影響力,逐漸地發掘闡揚出來,用來解釋,人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禍福不同境遇,並且,和當時興起的輪迴思想相結合,完整地將業力說貫通三世,而成熟地完成業感輪迴說。

在當時以祭祀決定命運的傳統思潮下,業力說可以看作是一項突破傳統的革命性思想。這種思想,直接衝擊著婆羅門的四姓階級說,也撼動了婆羅門至高尊貴的社會地位。以業力──自己行為的影響力,決定人生禍福的思想,必然地發展出四姓(人人)平等,打破以出生血統決定社會地位的傳統,達到平權的結論。

這樣的結論,在早期佛教的一則經典裡,有了明確地紀錄:尊者摩訶迦旃延,對來自西方雅利安族的摩偷羅國王說:「當知,四姓悉平等耳!」這與十八世紀法國《人權宣言》以來,隱然形成的國際主流觀點:「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平等主張,是一致的,更顯出了業力說的真知灼見。

佛教對業力說的態度

從早期佛教聖典《阿含經》的紀錄中,我們可以確定,佛陀原則上是接受業力說的觀點的。例如,經中記述波斯匿王所十分敬愛思念的祖母過世了,貴為當時一大強權國(憍薩羅國)國王,擁有極大權勢與資源的他,也無法挽救自己所鍾愛祖母的性命,感到十分悲傷,落魄地來見佛陀。

佛陀因此而安慰他,並為他說明,一切眾生,包括一切蟲、一切神、一切人,乃至於佛陀、佛弟子,只要是活著的,都會死去,然後「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也就是說,都會隨著各自的業力往生,承擔善惡果報:或墮地獄,或昇天界,或解脫漏盡入涅槃。

另外,經中也常說到,佛陀與具有三明神通力的佛弟子,能於眾生死時,以「天眼」見到眾生「隨業受生」的情形。眾生下一輩子往生何處,不是由於上帝的審判,也不是閻羅王的裁決,而是受諸多業力的牽引,隨業往生的,表示了佛教對業力說的正向肯定態度。

業力的形成

那麼,業力是如何形成,又如何作用而展現的呢?這是屬於「緣起甚深」的複雜問題,本來也不適合我們一般平凡人來細究。雖說如此,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從一般平凡人,能夠充分經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一些合理推斷的可靠理解。讓我們先從業力說的先驅──《奧義書》中,所透露的訊息來看。

《奧義書》的先哲們,注意到人們的意志力,對行為的重要影響力,而提出「依欲而有意向,依意向而有業,依業而有果報」的論點,明白指出「意向、行為、果報」三者間的關連性。其中,從行為到果報的觀念,就是業力說的雛形。

如果從我們自己日常生活行為中,來仔細觀察,確實可以發覺,我們的起心動念(意向、意志),是引發行為的前導,即使是一些表面上看來無意識的反射行為,也還有不易察覺的深沈意識,或者習以為常的慣性主導著,這些也都還是人們意向展現的一類。所以,後來佛教的論師們,更細膩地將意向到行為的過程,剖析為「審慮、決定、發動」。

審慮與決定,是每個意向形成的過程,一旦決定後,就成了意志,然後去推動一些肢體或言語行為,來貫徹這個意志的實現。然而,更值得關切的是,我們的意向是如何形成的?影響我們「審慮、決定」的因素是什麼?

因素或許有很多,但總括來說,是不離來自社會與自我的自、他因素。而這些因素,都與組成社會的個體,以及個人的行為有關。讓我們以個人習以為常的慣性來看:個人的慣性,就是這個人的性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是從他的慣常行為中,逐漸養成的,而慣常的行為,又是受性格的驅使,性格與行為,兩者間交相作用,輾轉影響,成為「以習成性,以性成習」的鉤鎖。由微而著,從局部而類推整體,從個性與習慣之間的關係,可以是理解業力形成的一個很好基礎。

譬如主宰欲強的人,如果不知節制,就容易在言行上與人起衝突,所以讓自己陷入暴戾環境的機會,也就相對地增多。而每發一次脾氣,就又讓自己的主宰欲,再次地獲得了滋養,時間久了,積習成性,連自己想改都改不掉,常常自己不自覺地發脾氣,成為別人眼中壞脾氣的人,當然自己也常受到怒火中燒,親朋疏離的果報。瞋怒是這樣子,貪欲、慳吝的個性與報應,也都是這樣子的。

影響深遠的意業

所以,業力不是什麼神秘不可理解的力量,不是一成不變的宿命決定,也不是上帝指定的賦予,更不是無因無緣的偶然,而是一種「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發生積聚作用,再回過頭來影響自己往後的行為。

所以,從「審慮、決定、發動」的行為模式來看,自己的作為,首先受影響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例如,處心積慮想要復仇的人,尚未採取行動報復對方前,自己就先在瞋怒、算計、不平的苦果中了,而且,在「審慮、決定」的過程中,瞋恨已經又深深地烙入自己的意念與記憶中,不僅在當時,即使往後,也必然會伺機出現不良影響,這就成為有深遠影響力的業力。

所以,如果經過「審慮、決定、發動」的過程,亦即「故意」的行為,佛陀會說,這必定會有果報的。反之,如果不是故意的行為,或許不一定會有果報。不確定的原因,是還有行為後的結果因素,例如,雖然是一個完全非故意的行為,但其結果卻造成其他眾生的傷害,引起受傷害者的瞋心報復,也還會是另一種模式的業報。

不過,相較之下,由故意而引發的業報,深入心中,影響力既深且廣,所以,佛陀會說「意業」是最重的。

緣起下的業力展現

業力的展現,是透過身心活動來反應的,而任何一個身心的反應,都是多重交錯而複雜的,因而業力的展現,也是多方交錯而複雜的。就時間來說,業力可以透過心(意、識)的蓄積,通達三世,而不必然要受限於當生就反應完畢,所以,佛陀會有「如影之隨形」的譬喻,以及後代論師「業影」的稱呼。

「如影之隨形」,是一個相當巧妙的譬喻,以「形」來代表眾生,業力就如同影子一般,緊緊地跟隨著每一位眾生,每一位眾生,都會依著他的業力而受報,即使是父子、夫妻之親,也不會有交互替代的錯亂情形發生。

其實,每一位眾生生命的活動,都可以看作是種種業力(但不只限於過去)的引領,即使解脫的聖者,他們雖不再有染著的新業力形成,但在過去所形成的業力,也還是如影子般地跟隨著他們,一旦遇著成熟的因緣,還是會隨業受報的。

例如,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揵連,因過去生的業力,最後還是死在一群「執杖外道」的暴力下。不過,解脫的聖者,斷盡了貪、瞋、癡、無明、我慢,已不再受「後有」,亦即不再生死輪迴,當此生結束以後,過去的種種業力,就再也沒有活動的舞台了,就像把樹木劈成了碎片,然後燒成灰燼,這時,哪裡還找得到樹的影子(業力)呢?

所以,業力的展現,仍然不離「此故彼」的條件關係,從「果從因生、事待理成」(如:隨業受報,絲毫不爽),到「有依空立」(如:燒成灰燼的樹木,再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業力的展現,也還是緣起的。所以,如果說,業報一定是永恆存在的「自作自受」,或者說,業報也會「父債子還」、「祖上庇蔭」的「他作他受」,這樣的業力觀,都不離常見與斷見的範疇,與緣起法不相應。

幾種業的分類

除了依語言、肢體、意念等不同形式的行為作為,將業力分為「口業」、「身業」與「意業」等三種外,後來的論師,又將複雜的業力作用,依不同的展現情況而作分類。

如由多數人所共同形成的業力,像一個國家的強弱,社會風氣的好壞等,稱為「共業」,而個人特有的業力,就相對地稱為「不共業」。又如,引導往生至六道中哪一類眾生的業力,稱為「引業」,而影響在該類眾生中,所能獲得資源(福報)多少的業力,稱為「滿業」。

舉例來說,能夠順於五戒十善(此為下一節討論的主題),與人的主流價值規範相應,就具備有往生人間的引導業力。這種往生人間的業力,即是人道的引業。但是,行為能順於五戒十善者,有些能多作布施,有些則否。

樂於布施者,將來所能獲得的回報(資源),相對的也較多,所以,同樣往生人道,過去多布施者,出生後的境遇就較為優渥,因為滿業較為殊勝的緣故。反過來說,多行布施的人,如果犯了戒,仍然會因此(引業)而墮入惡道,不過,因為布施功德而累積的滿業,能使得即使生為畜生,也享有畜生中富裕的生活條件(福報)。

再如,依業力作用的時間來區分,當生就會受報的,稱為「現報業」,也就是俗話說的「現世報」,來生才受報的,稱為「生報業」,而更久遠的來生才受報的,則稱為「後報業」[26]。生報業與後報業,就是俗話說的「後世報」。

複雜的業力展現

由於業力就像是行為後留下來的痕跡,每一道痕跡經層層地堆疊累積,可以理解為一類類,或一系系的。然而,眾多不同系類的業力,並不會相互抵銷,而是會在自己內在貪、瞋、癡因緣的引發下,分別地展現其影響力,分別有其果報的,就如同政黨的輪替,一旦得勢,就展現著她的施政方針,一旦失勢,也還保有其潛力一樣。

再加上業力存在的長遠性,不限於在當生反應受報完畢,這使得業力的展現,在長時間與多系類的交錯下,顯得相當複雜難以理解。

例如,有人一生行為端正,然而,卻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得到好的報應,就是死後,具天眼神通力的人,還見他往生惡處地獄中;有人作惡多端,但卻是一生風光,得財得勢,死後還能往生善處天上。這兩種情況,最容易讓人對業力說的正當性,生起質疑,甚至於加以全盤否定,認為沒有善惡業報了。

業報的複雜性,也不是光有天眼神通的人,就能看清楚的。佛陀對阿難解說,業報的展現,必須要從是否「現法中受報訖」、「後報故」、「未盡應受報」、「死時之善惡心」等,多方面廣泛地來看。也就是說,對死後往生善、惡處的決定因素,除了要看當生的業報,是否早已反應完畢,已經失去了影響力外,還要衡量是否當生還在過去生業力的影響勢力中,而當生行為所成的業力,相對之下只能潛藏儲存,留待往後幾生中才反應的情況。

另外,死時的善惡心念,是否強過其它業力的影響,也是因素之一。所以,應當對這四類因素,作全面深入的觀察,才能對複雜的業力展現,有正確的理解。只看局部,或只看表面,都不能正確地理解業力。

業力影響程度的改變

過去,我們到底累積了什麼樣的業力,對我們現在或未來,會有怎樣的影響?不好的業力能夠改變嗎?這或許是大家所關切的問題。前面說,業力就像是行為後留下來的痕跡,每一道痕跡都會分別地展現其果報,是不會相互抵銷的,那麼,業力豈不是無法改變了嗎?

確實,業力是「作已成者,必受其報」,無所遁逃的。然而,業力不是一個封閉型的系統,而是不斷地有新的業力加入的,而且,在諸多業力的展現中,其影響力的大小,還是有其相對性,這就成了改變整體業力影響的有利因素。

經中以鹽溶入水來作譬喻:當一兩鹽溶入一杯水中時,水中鹽的濃度就很高,這杯水是鹹得喝不下口的。但如果這一兩鹽,是丟入(恆)河中,那麼,一兩鹽還是一兩鹽,但在大量河水的稀釋下,就發揮不起什麼作用了。以鹽代表惡業,以水代表善業,善惡業雖然不會相互抵銷,但是,如果有大量的善業,來稀釋惡業的影響力,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相對地就被改變了,反之亦然。

所以,如果業力真的能夠被改變,那應該是善、惡業影響程度的相互消長。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過去已成的惡業影響力,能夠降到最低,但如何降呢?經中說,如果想靠世尊法王的祝福,就能成辦,那就像將一塊大石,投到水池中,然後大家站在水池邊,雙手合十,祈禱石頭浮起來一樣,當然是辦不到的。

業力的改變,就得從行為上的多行善行著手。什麼是善行?經中說,就是五戒十善了。行五戒十善,能使我們的業力向善提升,就如同將裝有酥油的瓶子,丟入池塘中,瓶破,滓瓦下沈,酥油(善業)自然浮起一樣。

其次,我們的惡業,都不離貪、瞋、癡,所以,我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起與貪、瞋、癡相應的壞念頭,從意念上就遠離惡行,而常存慈悲心,遠離諍執,更應在日常生活中,觀照我們進行中的身、口、意等作為,若覺察與貪瞋癡相應的不淨行,則當捨離。也當反省我們過去已做的身、口、意等作為,若有與貪瞋癡相應的不淨行,則應當向善知識或清淨的修行人,誠心地發露,悔過說出,不應覆藏。

如果能夠這樣徹底地執行,善行就能累積的愈多,善業的影響力也就愈大,整體的業力展現,也就能因此而改變了。
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6.htm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59.1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E.4Ef2ffTLHohQ

Qinsect 01/24 17:05End

ok

qa1122z 01/24 17:05太長

其實白話文看hen快

ganynian 01/24 17:06真的太長

過年還有好幾天 ^_^b

cuteSquirrel 01/24 17:06少唱一首歌

扣打還有 XD

k385476916 01/24 17:06太長ㄌ 啦

有時間再看吧^O^

derrick1220 01/24 17:06誰TM看的完?

我看完惹 >//<

adsl9527 01/24 17:08複製貼上

抓到惹 >//<

a122771723 01/24 17:15縮減成30個字好嗎

你縮給我看 XD

xain1982 01/24 17:53自己先篩選一下,不要只會ctrl+v

誰告訴你沒篩選過的?

ckpioneer 01/24 17:56要運鄉民可懂的金剛經形式

當然是分享自己覺得值得看的 ^_^

※ 編輯: todao (1.200.59.146 臺灣), 01/24/2023 18: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