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中國人均五年後超越日本?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中國人均五年後超越日本?作者
ntuwalker
(潮爽的! )
時間推噓 X 推:11 噓:13 →:27

※ 引述《Ralfchen0429 (小馬)》之銘言:
: 這篇文章如果在2005年發表或許還有人相信
: 當時中國火熱的經濟表現與外資湧入下
: 各個行業對未來展望都是往上成長趨勢
: 在中美貿易戰前中國新創企業表現火熱
: 但貿易戰後中國排前十名大企業鉅額虧損
: 裁員、人事凍結在油管上都能隨意看到
: 最慘的就是一般基層打工仔更是找不到工做

財富Fortune在22年八月公佈市值全球500強的名單,其中24家出現虧損

日本虧損的只有一家,但是高居榜首,軟銀,虧損152億(美元)

中國共八家上榜(報導稱九家,因為把台灣中油算成中國企業),中國八家虧損合計50.5億左右,還不到軟銀虧損的三分之一;台灣中油虧損14億

https://reurl.cc/MROz4K

同時Fortune在去年七月也公佈中國市值500強企業的統計,其中49家出現虧損,只有排名中國第七的京東是你所言的「十大企業」

另外有五家在11~100名左右,其他大部份都
是比較次級,排名在三百名以後的

https://reurl.cc/V8zWzA

: 文中你提到中國受外國FDI仍排世界前三
: 那請問錢都去哪?為何一堆人失業?
: 中國製造業外移再跟失業潮對比來看
: 完全符合實情啊~~中國經濟好在哪?
: 外資進去中國搞不好都在玩股匯市而不是實業

中國去年最嚴重時期(七月)的青年失業率為19.5%左右,德國之聲報導有提到近20%;自由時報引述,去年九月回落至17.9%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108097

去年九月,相對於是中國大規模嚴格封城半年以上的狀況

對照OECD在2020年十月,疫情首年的狀況

https://reurl.cc/LNWnQ3

其中西班牙、希臘兩個難兄難弟最慘,約40%

義大利近30%,社福強國瑞典25%,全球人均最高的盧森堡23%;芬蘭、法國近20%;歐盟全體17%,跟中國的18%相當的有加拿大、比利時、愛爾蘭(都是18.X)

這還不提中國封控規格比歐盟、美國嚴厲得多

如果採取同樣標準,OECD當年的青年失業
率會更高

補個資訊,歐盟在00~23這二十餘年的平均青年失業率是19.6%,最高峰是2013年的25.5%,最低是2022年五月的14%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european-union/youth-unemployment-rate

如果看全體失業率,最新一期Wiki引述的統計數據是中國5.4%,跟歐盟的工業首強德國一致

歐盟整體是6%,法國、芬蘭高於這個數值

https://reurl.cc/LNWnQ3(從這個連結找list)

日本失業率確實比較輕微,帳面數據長期以來都比中國、歐盟、美國好

但這跟日本GDP能否成長,沒有直接關係

尤其日本社會的終生雇用制、年功制觀念,雖然讓帳面失業率比較漂亮,但企業冗員過多,甚至時有不求長進的主管扼殺有能力的後進,反而導致日本在科技研發、新創的領域,被美、中、韓幹爆

再來你提到外資實業外移

以美國兩大生產實體產品科技大廠的Apple、Tesla 為例

Apple是有計劃分散風險,轉移一些產線到印度、越南沒錯,但目前看起來不是很成功,也無法在短短五年內完成(尤其印度那種落後的基建,越南還好一些)

Tesla就不用講了,老闆是死忠的中國粉,完全沒出現你所說的撤離狀況

https://technews.tw/2022/05/29/china-world-factory/

Gates的微軟則是要在中國擴張,擴大徵才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6633949

鴻海富士康鄭州廠也是擴大招工:

https://news.ttv.com.tw/news/11203140019900N

你提到製造業外移,以及個人臆測的中國FDI可能只是外商投資進去炒作股市,是否有什麼統計數據佐證呢?


: 中國在重工業確實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 如果中南海不反美會有很長的路可走
: 人均要超越日本不是不可能的事
: 但以目前態勢來看內外環境惡化很難再賺大錢
: 雖然中國製產品沒像早期那麼爛
: 但要跟歐日系產品相比~窮人才選中國貨

你的論點剛好點出日本的大問題,「窮人才選中國貨」

世界上的中低所得國家,包含大部份東南亞、東歐與前蘇聯、中南美、非洲、大部份中東、印度與南亞現在基本就是以中國產品,家電、汽車、日用品、服飾、智能手機、智能家具為主

不為什麼,主要就是價格考量,然後其中部份國家兼具反歐美情緒,而選擇親近中國企業

中國企業現在深耕這些開發中國家,比日本來得深厚很多

試問未來當這些國家從赤貧進展到開發中,或從現在的開發中進展到已開發的過程中,他們是會在國民所得達到一萬、兩萬之後,瞬間拋棄中國產品,改買日本產品的機率高?

還是被中國幾十年在當地培養的媒體、商務形象廣告洗腦,開始選用中國推出的高價品牌的機率高?

至於目前的已開發國家市場,中國就是穩穩吃著中低價那一塊市場,日本想走高端,要面對的競爭者不是中國,是美國、德國、荷蘭、韓國

在歐美國家,低收族群要甩掉中國產品,並不容易,尤其美國這種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

會選擇這個區間的產品,是為了生存,不是為了時尚

但是歐美高收族群要放棄日本這個已經淪為OECD後段班國家的高價產品,卻是非常容易

產品要潮、要高價、要時尚感尊貴感,需要的是強勢的科技底子、手藝,以及強勢文化形象為底,譬如Apple、Tesla、Mercedes、LV、Gucci

日本現在的表現,在台灣看來可能還算時尚先進,但在歐美看來,跟普通的開發中國家差沒多少,都是輸歐美一截的黃猴子,因此不會有太多人有崇日情緒

那試問歐美為啥要出高價買日本高端品牌?

日本運動有比歐美強,要歐美放棄Nike、Addidas,改以亞瑟士為主?

日本影星有歐美高大俊俏,要歐美放棄Boss、Burberry,把油泥骷髏視為時尚代表?

日本產品的定位沒有及時修正,在歐美高價部份打不贏歐美韓品牌,平價部份打不贏中國產品

對近65億以上人口的多數開發中(甚至赤貧)國家的市場掌握度跟話語權又不如中國

未來日本外貿商品的定位,會非常尷尬

: 日本未來展望確實是下行論超車也是台韓先超
: 中國要超車要展望到2060年吧!!
: 現在人均最高的北京也才2萬7美元
: 離台灣整體人均3萬3美元都還有些差距
: 更別說中國一二線城市時薪才9塊RMB
: 差台灣時薪將近4倍~~
: 再來看中國經濟部統計局數據顯示
: 月收入超過1萬RMB階層人數不到900萬!?
: 你跟我說中國人均超越日本!?

你要看的是日本憑什麼有三萬四的人均,未來有沒有什麼因素會使它的人均大跌

日本不是油礦資源或農產大國,跟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不一樣

中韓多搶到一條商船訂單,日本就很可能少一條商船訂單,韓國現代

中國奇瑞、比亞迪多賣到歐美幾萬台,日本本田、馬自達就很可能少賣到歐美幾萬台

中國工具機技術成長一點,日本工具機出口商機就減少一點

中國多做出一個抖音、小紅書,日本就少一個能紅遍全球,用來推廣文化輸出的社媒app的機會

你要考量的是日本吃飯的工具還剩多少

一樣是人均三、四萬,中國就不會出現「中國人均何時能超越科威特(去年$38,000,高於
日本)、紐西蘭這種文

因為科威特、紐西蘭賺錢的原理是,依靠國土小人口少,但是掌握大批能源礦產或農漁資源

中國、韓國再怎麼發展科技,都不會影響到科威特、紐西蘭的吃飯工具,反而可能助長科威特、紐西蘭的商機

但是日本不一樣,中韓長,則日本消

日本的未來,很可能保不住人均三萬,甚至保不住人均兩萬五,這跟澳洲、加拿大、科威特的狀況完全不一樣

韓國、台灣亦然,也是要跟中國競爭;台灣狀況好一點,至少中國十年內應該還無法打贏台灣的台GG鐵飯碗

: 還不如小紅粉嘲諷啃香蕉皮的台灣人耶
: 夜郎自大的文章只是對內地人洗腦~~
: 中國好棒棒~實質上是過得苦哈哈

最後回應推文的中國 VS 台日韓少子化議題

單從2022中國跌破1000萬出生大關,去推斷中國已經進入長期人口負成長,有點薄弱

畢竟去年中國是歷經很特殊的情況,不僅是經濟受創,社會普遍心態也偏高度負面,不適合單以這年的狀況,去預測未來五年、十年

況且去年還是華人傳統民俗觀念中偏凶象的虎年

等到2026,有中國重啟市場幾年,加以歷經傳統觀念中偏吉祥的龍年加持後的數據後,如果都無法扭轉新生兒數遞減,再來推斷中國已進入長期的負成長,會比較客觀

日本08年之前就進入人口負成長,那時候並沒有疫情拖累;至今連續負成長快15年,基本就說明日本政府沒有什麼能力去扭轉

中國則是還有爭取扭轉的機會,目前已知的是直接擬定禁止墮胎的政策法規: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665837

這其中除了提振出生數,也有藉此來消弭因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而導致的高墮胎率,並造成的性別失衡問題

要談提升新生兒數,中國可以玩的獨裁鎮壓手段,比台日韓來得多

其他手段像是直接修法,提升全民稅率,然後用多收的稅金去補貼生育兩胎以上的夫婦,或讓有生育孩子的夫婦享有優惠稅率,也是辦法

(美國稅收也是類似措施,單身者稅率極高,結婚者稍低,有孩子需要撫養的則更低)

這種手段在台日韓強硬推行,可能執政黨下屆就不用選了,但習大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中國官方甚至可能直接在大型傳媒上禁止鼓吹不婚不生的節目言論,反過來24小時播放「增產報國生北鼻」的洗腦言論

你可以批判、嘲笑中國的獨裁環境,但遇到要正面面對這種影響國力基礎的時刻,中國官方掌握的有效管控力道,比美台日韓都高得多

比較正面的手段是,中國進入人均上萬的中等收入國家,開始有能力去所得更低的國家找婚姻仲介,反之中國女性願意外嫁的會比上一代更少

以往人口失衡的三千多萬的中國羅漢咖就算有生育意願,意義也不大,找不到老婆就是找不到

但是近年則開始有大量娶東南亞、南亞,甚至非洲女性(烏克蘭、俄國、寮國、越南、亞美尼亞,甚至非洲的都有)的中國男性頻道主節目,鼓吹中國男性外娶的言論,類似台灣早期娶越南新娘

未來十餘年,越南、印尼、寮國、柬埔寨、巴基斯坦、吉爾吉斯、烏克蘭這種國家,應該會有越來越多女性因經濟考量,外嫁到中國,多少能拉抬一點

還有就是中國官方如果計畫在各大城市興建專門以低價承租符合條件的,有一胎以上的夫婦,其執行方式會比台日韓有效率,畢竟基建實力跟國家持有土地的政治環境就擺在那邊

大概是這樣,中國現在確實也存在少子化問題,但是跟台日韓對比,中國目前保有更多有利於扭轉短期負成長(至少延緩正式進入長期負成長)的手段可以運用

中國也正在轉型走高附加價值,而非勞力密集的製造業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3/0109/806703.html

再加上上篇提到的,中國能釋出的潛在農村勞動力比台日韓高

中國雖然也會面臨少子化導致的人口紅利消減,以及一定程度的麻煩,但會比台日韓輕微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7.112.241 (美國)
PTT 網址

m122e 03/17 04:41嗯 講一大串 但最後ip 是在美國…

然後?跟我上面列舉的數據的關係是?

※ 編輯: ntuwalker (76.87.112.241 美國), 03/17/2023 05:02:28

ariadne 03/17 04:55看看最近中金新出的報告 跟你講的差很大

SigmundFreud 03/17 05:09有什麼好差不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drivenick 03/17 06:30IP跳板仔又在鍵盤稱霸了

DahPo 03/17 06:32學到很多。

hinske 03/17 06:59人口出生斷崖成這樣會輕微?2040的30%老人

hinske 03/17 06:59是要去死嗎?

Ravior0713 03/17 07:05笑死,去年二孩出生率剛創新低,北京

Ravior0713 03/17 07:05上海生育率0.7,真不曉得你的信心哪

Ravior0713 03/17 07:08來了,舔成這樣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待在

Ravior0713 03/17 07:08美國

Ravior0713 03/17 07:12https://i.imgur.com/PPQZr4E.jpg

圖 中國人均五年後超越日本?

Ravior0713 03/17 07:13在你的認知,這種跌法好像無關緊要似

Ravior0713 03/17 07:14的,都跌倒破千萬還不扭轉,你的習大

Ravior0713 03/17 07:14是白癡嗎?

Takano34 03/17 07:18解答都在文章裡了,文盲還在問

Ravior0713 03/17 07:21連他們自己都不覺得有可能扭轉了,你

Ravior0713 03/17 07:21這美國人還真信心

ilyj2012 03/17 07:41厲害厲害!!

stoke4096 03/17 07:50你就說中國一定贏就好

IntelX299 03/17 07:51?????????

filaac 03/17 08:05綠畜崩潰 無法接受 (#‵Λ′)

howshue 03/17 08:32人家有憑有據…噓的只能崩潰? 在美國都

howshue 03/17 08:32比在場清楚

hinske 03/17 08:35問題是出生數直直落阿,他講的是有實行?

hinske 03/17 08:36真的有方法會讓出生人數變負成長?

hinske 03/17 08:39後面那一大段不都他自己的假設,憑在哪?

godog 03/17 09:47你po這篇綠粉會生氣

Izangel 03/17 09:51習帝在的一天,中國人就不會想生孩子。最

Izangel 03/17 09:51後一代沒聽過?去年不是特例,是將來的常

Izangel 03/17 09:51態。不是封城造成,是這種獨裁者的不確定

Izangel 03/17 09:51性造成。

Izangel 03/17 09:54現在是在講人均,中國當然比中日韓農村勞

Izangel 03/17 09:54動力多太多,重點是釋出後的人均收入多少

Izangel 03/17 09:55?這題講到農民也是絕了,收入最低的一群

Izangel 03/17 09:55

AICO0823 03/17 10:19不想生就是不想生 補助再多都一樣

Ralfchen0429 03/17 10:57被人拿數據出來打臉...

Ralfchen0429 03/17 10:58真的很不想嗆你,我知道你很愛國

Ralfchen0429 03/17 10:58但別說些不是事實的話,油管一堆視

Ralfchen0429 03/17 10:59頻又如何解釋?都在內地喔

mytropicfish 03/17 11:07之前一胎化幾乎不可逆

mytropicfish 03/17 11:08除非黨可以讓年輕人願意生四個

leota 03/17 11:24

aaice 03/17 19:39看到推文就想到嘴砲金字塔那個圖

koushimei 03/17 21:48我覺得將來就台灣跟中國高成長 韓國次

koushimei 03/17 21:48之 日本衰退

koushimei 03/17 21:49中國剛好吃日韓的餅 台灣因為都是代工

koushimei 03/17 21:49路線 影響反而小

koushimei 03/17 21:50加上全球科技的趨勢 有利台灣的晶圓代

koushimei 03/17 21:50工跟電子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