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作者
uiorefd
(小魯)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4

※ 引述《deepdish (Keep The Faith)》之銘言:
: 賺不賺不是重點
: 因為賺也是老闆賺
: 不是小員工賺
: 重點是台灣中小型傳產再不做產業升級
: 就會被中國打趴
: 不懂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 傳產業的傳承靠經驗, 科技業的傳承靠數據
: https://tinva.org/calendar/detail/176
: https://i.imgur.com/M7eSYYv.jpg

圖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
: https://i.imgur.com/MvXHe13.jpg
圖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
: https://i.imgur.com/eLb8QJ1.jpg
圖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
: 文 / 梁瑞芳副董事長 / 徠通科技
: 一個世紀前的華人, 想要習得一項技術, 必須拜師學藝, 在師傅家住三年,
: 從掃地做起, 成為師傅家的長工, 在獲得師傅的青睞之後, 才能受到正式的功夫傳授,: 而學習到的大都是透過練習得到的技能, 很少會學到理論的知識,
: 木工師傅、打鐵師傅皆是如此,
: 無法學到知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師傅也是透過這樣的經驗練習
: 及練習後的經驗歸納而得到,很少是透過理論分析而來的。
: 台灣的機械加工業,很多都還是停留在這樣的一個階段,
: 大部分的加工知識是靠著師傅的經驗傳授及實務動手操作而來的,
: 比較有改善的是把傳統的車、銑、磨、鑽改成CNC 的機器;
: 機械加工的老師傅在經過二、三十年的操作經驗累積,有時聽到了不同的切削聲音,
: 就會知道加工那裡不正常,在這些經驗之中體悟到二、三個加工的訣竅,
: 就會變成了他個人的獨門秘笈,經常在對談時表現的欲言又止,一付神神秘秘的樣子。: 有一次和一位老師傅對談, 我把他談的加工方法, 以學理分析做基礎,
: 解剖他所談的加工秘笈,老師傅驚訝不已,
: 沒想到他花三十年領悟到的方法, 被人三言二語給破解了。
: 傳統的這種經驗累積不易, 師傅也就不輕易把經驗傳人,造成技術的累積及成長不易,: 長久以往, 對整個產業的發展相當的不利。
: 1970年開始的第三波產業革命,帶動台灣的電子業及半導體業的發展,
: 這類產業的發展速度飛快, 依摩爾定律的速度18個月電晶體成長一倍,
: 這樣發展在機械的產業可能要花上18年的時間甚或更長。
: 所以電子業及半導體的相關行業,其傳承若再靠經驗來為之,將很快的被競爭者給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操作的SOP及數據化的根據,依靠 SOP及數據的傳承,
: 可以讓新進者很快的了解過去數十年來累積的知識,
: 按照SOP的程序把工藝給重現出來,再透過數據化的分析,
: 把重現出來的成果做出優劣比較,據以做為改善的依據,
: 如若有功力更強的工程師,透過DOE的實驗手法,找出影響因子的比重以及交互作用,: 去得到最佳解的方案,這樣的知識單靠經驗來累積,是一輩子也不可能學到的。
: 有一位朋友在使用不锈鋼SUS420J2 發生了生锈的現象,
: 之後得到的經驗是在熱處理後表面的2mm 必須磨除,才能減低锈蝕的現象,
: 這是他做不锈鋼加工多年的經驗;
: 從學理和數據的分析是, 鉻是使不銹鋼耐腐蝕的主要合金元素,
: 因此貧鉻區域易受優先腐蝕侵蝕,
: 晶間腐蝕通常是晶界碳化鉻析出(Cr23C6)的結果,
: 這會在晶界處產生一個狹窄的鉻耗盡區,
: 這是因為緊鄰碳化物的鉻含量可能低於不銹鋼合金所需的鉻含量,
: 如果碳化物在晶界上形成連續的網絡面,那麼腐蝕會在邊界處產生分離或間隙,
: 並且可能有晶顆粒掉落或損失;
: SUS420J2的鉻含量在12~14%之間,為確保不會發生貧鉻區,
: 安全的鉻含量需在13.5%以上。
: 很明顯的,原先的經驗是因為在熱處理表面的鉻耗盡區較嚴重,
: 把表面加工去除, 內層的鉻含量較高,便不會有生锈的問題,但是,
: 這是發生在臨界的情況之下,如果鉻的含量再降低0.5%,那麼再磨掉5mm,
: 還是會有锈蝕的現象發生的,經驗就會變的沒有用了。
: 那為什麼傳產不能像科技業一樣,以SOP及數據做傳承呢? 原因有:
: 一. 老闆自己不懂,
: 無從要求員工要以學理及數據化分析做報告,他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只要解決問題即可,: 至於怎麼解決的,他不在乎、不想聽也聽不懂,員工把問題蓋掉和把問題徹底解決,
: 對他來說是一樣的。
: 二. 對員工而言,
: 如果把問題給蓋掉和經由完整的解析而解決問題,最後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
: 那除非遇到成就動機很強的員工,否則一般都會做表面功夫把問題蓋掉即可,
: 改天春風吹又生時,老闆只能再去找這個員工協助處理,
: 此時更顯得這位員工的重要性,反而可能得到更多的獎金,
: 成為老闆不可獲缺的左右手。
: 君不見每個傳產業在老闆身邊都有2、3個這樣的左右手,成為維持公司生存的支柱。
: 三. 產業的習慣:
: 不管是傳產業或是科技業,人才在學校學的知識及學理都是一樣的,
: 只是科技業有較多的名校畢業生,可以對學理有較深的了解;
: 問題是一個名校的畢業生,在他畢業後進入傳產時,沒有受到足夠的訓練和要求,
: 八成不會利用這些理論知識去解實務的問題;
: 台灣的學生解題很厲害,但不一定會命題,遇到實際的工程問題時,
: 若沒有一位有經驗的工程師教他如何定義問題、如何套入學理做問題分析,
: 很難把學校的知識給導入;
: 一個實際的例子:
: 我在請同仁在做水箱的水溫實驗時,發現冷卻水進入水箱時,
: 溫度感測到的點可能因為水流直接流到感測點附近而瞬間測到低點,造成冷卻停止;
: 請同仁做一個機械式的積分器,把感測器的周圍給圍起來,
: 再開一個進入的孔及一個出去的孔,孔的大小及孔圍起來的體積量,
: 就和積分時間常數有關;
: 我想學微積分時,沒有老師會告訴學生這些物理現象吧!
: 因此進到產業界時,就很難把它應用進入實務。
: 這些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需要進入業界後,
: 在有學理基礎及有經驗的人持續的磨練下,才能有系統的學習到結合的方法,
: 自己在工研院工作12年,才能有幸學習到這些應用的方法。
: 以傳統經營的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習慣,面對大陸的競爭將越來越困難了;
: 我所處在的放電產業,除了線切割機因為技術門檻太高,
: 大陸還沒有自有技術可以量產外,在雕模EDM的產業,
: 台灣在大陸市場已經幾乎沒有任何的優勢了,加工速度、加工面粗度全部輸大陸,
: 甚至連價格都輸給了大陸,同一行程大小的CNC機器,
: 台灣C廠的CNC EDM 在大陸約RMB 20~24萬元,
: 但是上海H廠的機器可以賣到RMB 30~35萬元而且是100%CNC機器,
: 銷售數量大於全台灣CNC EDM 的總和;
: 台灣EDM 廠商一直在做經驗式的放電改善,
: 卻沒有深入做放電的原理及功率電子元件的開關技術提升,
: 找出最佳的放電波形,造成日本公司用三十年前的技術和大陸企業合作後,
: 台灣EDM被完封式的打敗。
: 如何改變傳產的困境?
: 專業經營、重視人才、分享成果、規模效益才是解方。
: 把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聘請專業的人做經營,捨得把成果分享給人才,
: 在公司章程中明確訂定分享機制,並且予以徹底尊守,讓員工相信,公司是玩真的,
: 當人才進入公司後,導入現代化的經營,數據化的管理,
: 即使是傳統產業也有良好的獲利;
: 有一家在越南製鞋的台灣,在導入了品質管制及精實生產等現在的經營手法後,
: 年營業額20億元台幣,可以有4億元的稅後淨利,正說明了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公司。

難得好文

技術面的東西講得深入淺出

那我來分享一下人的狀況吧

其實綜合就是一句話

"我們辛辛苦苦就只是為了吃口飯"

白話一點

"拎杯這麼辛苦就是為了賺錢好ㄇ"

所以當傳產老闆發現

欸~~我的公司不是只能做加工欸

欸~~我的公司不是只能賣機器欸

我可以拿公司去貸款欸~~

炒房比加工好賺多了

我可以賣公司找接盤俠欸~~

槓潘仔比賣機器好賺多了


做技術其實不是只有理論跟實務

要有熱情

老闆要對組織經營有熱情

要對產業有熱情

更多的是要對技術有熱情

要對傳承這件事有熱情

我歐洲的客人很多是家族式經營

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對生活有熱情

(所以做事也蠻佛系的= =)

事業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們在乎更多的是家人跟員工的關係

他們在乎更多的是一份傳承的精神

所以他們不管生意好的不好的

不管規模大或小的

隨便就是30年 50年的公司

但是台灣呢

台灣老闆只對錢有熱情

這就是現實

所以你會看到

勞方靠北薪資太低

為什麼

因為...資方加薪可以幹嘛?

資方再活也了不起20年

我靠投資的收入

我家族就吃飽穿暖了

幹嘛來跟我當黑手做生意

就算老一輩的沒這想法好了

二代也根本不想接

都嘛往比較有噱頭

自己看到以為的"未來"去走

我認識一個弟弟

他家做土木的

老爸有二十幾台挖土機

年收至少2千萬

結果他完全不想碰

天天刷LEETCODE說要去當工程師

另外一個妹妹

家裡做雷射切割的

結果她媽媽光叫她學看帳

她就該該叫

跑去賣保險

他們家年收也是近千萬

她賣保險還不夠她日常花用

對了

上述兩個家庭的家主

一個在桃園買了十幾間房子

一個後來都在投資海外房地產

他們的原話或許不同

但都不約而同的表達

"這麼辛苦不就為了錢 賺錢有更快更好的方式"

"現在賺錢要用腦袋 不要跟我們一樣傻傻的做"

至於掏空公司跟槓潘仔的...

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血淋淋的故事

--
作者 repudiate (小天使)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財產破2000萬了怎辦?

KungFury: 還以為是現金,加那麼多保險才2千萬 太弱了吧 要炫富的01/08 18:08
KungFury: 話強一點01/08 18:08
那你的貼出來讓大家笑笑 可能連200都沒有?
KungFury: https://i.imgur.com/J9n7j0U.jpg 給你看看啊01/08 18:11
圖 傳產真的都很賺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66.178 (臺灣)
PTT 網址

hosen 11/26 13:01你這一篇不就說明了學當老闆很辛苦

白一代才是辛苦的 要學技術 要懂帳 還要會談生意 採購也得自己來 創業真的只有累 接家業的二代 學會看帳就能處理70%的事了 只要腦袋不是很誇張 業務 採購 技術多少懂一點 至少還能再撐20年 主要問題是 老闆的熱情都被帶去別的方向了 你要二代怎麼會對這東西有熱情呢 接班一直都是台灣各產業的大問題...

※ 編輯: uiorefd (220.134.66.178 臺灣), 11/26/2021 13:07:33

sdflskj 11/26 13:09這篇根本不是要表達當老闆辛苦阿XDD 可憐

sdflskj 11/26 13:09喔ptt 難怪沒人看了

wellwest 11/26 13:11二代懂看帳就先穩50%了

thelittleone 11/26 13:24本來賺錢就選輕鬆好賺的呀 有房地

thelittleone 11/26 13:24產收入幹嘛辛苦幹實業

wiesgame 11/26 16:57就是有這種企業老想著用20年前的方法賺

wiesgame 11/26 16:58

wiesgame 11/26 16:59沒單了之後在跟政府靠腰,給低薪不然就

wiesgame 11/26 17:00找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