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有郭禮伯、王繼春與章亞若的八卦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有郭禮伯、王繼春與章亞若的八卦嗎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3

黃澎孝

因為蔣經國騙了我爸
所以我要為余杰新書:

《偽裝的改革者-— 破解鄧小平和蔣經國神話》寫序

華文世界著作等身的余杰先生,日前又有大作出版,書名是「偽裝的改革者-— 破解鄧小平和蔣經國神話」。因為出版者「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要我和王丹幫該書寫序,所以我有幸在該書出版之前就先讀為快了。

坦白說,起先我頗感為難,因為我是「蔣經國學校」— 政戰學校的子弟兵;而我爸更是
他的忠實粉絲。

民國29年,我爸在老家贛州聽了蔣經國ㄧ席熱情澎湃的演說後,他就拋棄了廣州中山大學的學業和他那富家公子的生活,毅然投考軍校,抗戰救國去了。


但是,當我爸走出了蔣經國營造的「新贛南」夢園後,迎向他的「救國之路」,卻是一條死蔭的幽谷,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我爸是黃埔四分校17期的學生,他在廣州入學後,四分校就開始播遷,先是遷到到廣西桂林,後來,又撤到了貴州獨山。


他們遷校的過程完全靠徒步,「走」到貴州獨山後,已過了三四個月。於是,就算完成了「入伍」訓練。


我爸他們都還來不及上軍校的正式課程,就因為「崑崙關」戰事吃緊,國軍基層幹部傷亡殆盡,於是緊急調派我父親那ㄧ期的「新生」,投入了戰場。


父親從不諱言,他最初面對戰場斷肢殘軀的驚駭恐懼。但是,他說:想到蔣經國引述委員長「一寸山河一寸血」、「中華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最後關頭」的演說,他還是硬著
頭皮,捨生忘死的,領著抓伕來的士兵向前衝!直到遠征緬甸,在緬北重傷倒地為止。


若干、若干年後

當我讀到蔣經國贛南時期的日記,赫然發現,正當我父親在蔣經國感召下,為抗戰救國,而在一個又一個人間煉獄般的戰場上廝殺時,蔣經國卻正和一個名叫章亞若的妙齡寡婦熱戀廝混。


那段時間,蔣經國的日記對於抗戰著墨不多,反而連篇累牘的都是對章亞若細膩纏綿的愛語,哪怕是溫存過後短暫的分離,也會讓蔣經國心思恍惚,輾轉難眠。


1942年3月,父親當時所屬的遠征軍200師,在緬甸中部的同古(又名:東圩)遭遇日本精銳的陸軍55師團攻擊;而展開有名的「同古之役」。他們在師長戴安瀾率領下,血戰11日,犧牲八百多人後,才突圍至伊洛瓦底江畔。


但是,同一時間的蔣經國日記,記載的卻是3月1日「喜獲麟兒雙子」的喜悅,以及他對章亞若母子的萬分掛念。


蔣經國幾度以到重慶洽公為名,假公濟私從贛州驅車到桂林探望章亞若母子。卻全然看不到他對「可憐伊洛瓦底江邊骨」的關懷!


從當時的日記看來,最讓他煩心的是,如何向他的委員長父親報告他的外遇生子?以及他想要和俄國糟糠之妻方良離婚,讓「小三」章亞若成為名正言順的「蔣夫人」


1942年5月16日,遠征軍第200師途徑緬甸東北朗科地區時遭到伏擊,導致我父親第一次受傷。但是,師長戴安瀾卻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拖到5月26日,終於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才38歲。


戴安瀾後來雖然成為國共兩黨一致推崇的「革命烈士」。可如今,還知道戴安瀾將軍的已經沒幾人了,當然更甭說我那負傷的上尉老爸。


然而,同年八月在桂林不明原因死亡,年僅29的章亞若,卻因她和蔣經國的小三關係,而廣為人知,流傳至今。


詭異的是,現已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公開的蔣經國日記,其中1942年8月9日到20日,這兩個星期的日記被撕毀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度讓蔣經國迷戀不已,憐愛逾恆的《章亞若》這三個字,從此再也不曾出現在蔣經國的日記中了。


到底 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是 發現了什麼事情


會讓蔣經國把章亞若死亡前後那15天的日記撕光而且,從此以後,絕口不提《章亞若》這個女人呢


莫非「委員長」告訴了「蔣太子」

那位想當「蔣夫人2.0」的「小三」底細:


原來:這個曾讓蔣經國神魂顛倒,暱稱為「慧雲」的章亞若,竟是黃埔ㄧ期「天子門生」曾任江西警備司令的郭禮伯中將的小妾。因此,到底誰才是孩子的爹蔣經國能不懷疑嗎


還不僅於此,早在蔣經國尚未回到中國的1935年,當時本名叫「章懋禮」 的章亞若,就曾因與江西當年最高司法長官 —- 江西高等法院院長魯師曾的曖昧關係,而導致她的原
配唐英江在旅社留下遺書後服毒自殺。


在那個非常保守的年代,妙齡少婦與高院院長的緋聞,經江西《民國日報》報導後,立刻鬧得滿城風雨,甚至於,連司法行政部都特別立案進行調查。


還好「章懋禮」當時還劈腿了江西軍階最高的郭禮伯中將,因此,在郭禮伯的安排掩護下,「章懋禮」改名為「章亞若」,躲藏到五百公里外的贛州。沒想到竟因此而讓這位曾經驚世駭俗的醜聞女主角,得以劈上「第一公子」蔣經國。


事實上,換了任何男人是蔣經國的話,事後才得知,曾讓自己神魂顛倒的清純少婦,竟是一個專門劈腿達官顯貴的情場老司機那種尷尬、羞憤與怨恨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站在我的立場,我覺得最可憐的是我爸,他在蔣經國「感召」下了,奮不顧身的投入抗戰救國的行列,而飽受戰火紋身。尤其可悲的是,他ㄧ輩子籠罩在「戰場創傷症候群」的夢魘中。但是,他卻畢生從未質疑過蔣經國的道德情操。也從未覺悟到蔣經國言行不一的虛偽面。


曾經是北大學霸的余杰,在飽覽群藉,而又走出中國,來到西方自由民主世界後,讓這位天賦極高的文史達人,得以經歷了一場由「入乎其內」 到「出乎其外」終至於「超乎其上」的辯證思維爆破。


這讓余杰不但想要把毛澤東和蔣介石拉下歷史神壇。甚至於還要藉著近年來港台和西方所公佈的豐富史料,讓世人看清鄧小平和蔣經國,這兩位由蘇聯共產黨所培養出來的同門師兄弟,所謂「改革者」的真偽面目。


當然,對於已經走上民主化30年的台灣而言,破除蔣經國神話,更是讓台灣的民主,從偉人神賜,落實到平民政治的最後一哩路。


我作為政戰學校畢業的「蔣經國子弟兵」而言,蔣經國曾是我與我爸共同的偶像,但是,我爸生前所未悉的蔣章婚外情,卻讓我開始意識到蔣經國有他「凡夫俗子」的一面。


正如同余杰那樣,當我的好奇心在前蘇聯和台灣與美國所公開的史料中,得到滿足之餘,也讓我幫我爸和我自己,解開了更多蔣經國的真心與假面的重重謎團。


當然,我能夠體會到蔣經國特殊的家庭背景、特殊的成長際遇、特殊的時代環境,讓蔣經國不可能處處都以本然面目示人。


但是,真正的蔣經國到底是何模樣?

一位由蘇聯共黨培養出來的政治人物,有可能成為台灣民主的改革者嗎?

蔣經國與他的留蘇同學鄧小平,在他們各自掌握兩岸政權後,行事作風上,特別是在他們所主導的改革上,到底會有哪些異同?


經過一番掙扎思考後,我在余杰新書《偽裝的改革者-— 破解鄧小平和蔣經國神話》的序言中,終於坦白道出:


「我總結蔣經國的一生功業,事實上正體現了一個標準的布爾什維克的精神。」「他的字典裡沒有民主,只有和中共同樣的民主集中。」


換言之,蔣經國對台灣當然有所貢獻,但是,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卻是「被動」而又「意外」的。


那是因為一場眾所週知「意外」涉及他兒子的「江南命案」,迫使他不得不向美國承諾:蔣家政權到他為止,並讓台灣人李登輝接棒。從此開啟了台灣往後這三十多年來的民主之路。也讓蔣經國的神話逐漸落幕。

https://www.facebook.com/yujie1989

--
話若卜講透機,目屎是掰袂離。
Oe7 na7-beh kong2 thau3-ki, bak8-sai2 si7 poe2-be7-li7.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15.164 (臺灣)
PTT 網址

elwyn 07/31 18:17好了啦,你這樣人家又要改名郭萬安了,很

elwyn 07/31 18:17不方便

sd09090 07/31 18:35

sd09090 07/31 18:36蔣經國心裡苦

guanaco 07/31 19:31這篇可以領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