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作者
TohnoShiki
(中二病主治醫師)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3

選舉將近,走在街上時常可看到候選人的看板或布條,悄悄更換為黑白紅等色系為主的「搶救○○區最後一席」、「告急!當選邊緣,差您一票就落選」,甚至連家裡信箱都可以
看到配色像是辦喪事的搶救文宣。

為什麼要搶救、選情是否生變才會告急、現任議員也會不穩?其實在這種多數選區制度下,除了少部分候選人可以靠「婦女保障名額」讓她選情相對穩定外,多數參選人可說是「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即使是沙場老將、資深民代,也可能一不小心就中箭落馬。

此外,選前總有些地方耳語或新聞會引起我的注意,像是某黨的○○區配票名單出爐,呼
籲支持者照指示投票,或是某某議員抱怨黨部主委將他排除於配票名單外、同黨的某議員候選人持假造的配票令來瓜分選票等網內互打新聞,看得大家是雲裡霧裡,不知道這些政治人物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部分民眾不知所以,看到「配票」兩字就大罵這是搞政治分贓、違背選嫌舉能,抨擊這是種違背民主的表現。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很想罵這群井蛙,不過看慣了這幾年政壇與網路上的群魔亂舞,我怕罵下去會沒完沒了,乾脆還是不罵了,反正他們大多數只是政治人物或網紅說啥就信啥,還自以為自己是獨立或自由的,實際上和網傳的林語堂批判對象差不了多少。

就選舉制度上來說,我們必須要先認識到一點,配票或搶救這東西是在「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NTV)下產生的特殊制度,過去採行這種投票方式的有日本、南韓以及我們,過去我們在97年之前的立委選制也都是這種制度。即使經過第七次修憲,將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在原住民立委、基層民意代表選舉中,仍然是採用這種方式產生代議士。這制度的特色在於,選民手中都只有一票(單記),產生的代議士是該選區中最高的前幾名,他們溢出當選門檻的選票無法轉移(不可讓渡),故有此名。

正因為特殊的制度因素,迥異於西方採舉的比例代表制(PR)或是可讓渡投票制(SND)、選擇投票制(AV)的選票可遞移性,配票這種臺灣獨創的制度難以找到相對應的外文翻譯名稱,或者只能「望文生義」用vote equalization來概括稱呼。

配票策略最早由新黨競選負責人趙少康在84年的第三屆立委、國代選舉中提出,當時新黨支持者大多以軍眷票系為主,創黨初期團結性也高、紀律良好,通常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當年配票策略極為成功,使得新黨立委席位由原來新國民黨連線的7席猛增至21席,成功成為當時國會的關鍵少數;而新黨首次參選國大代表,也斬獲佳績,當選46席。然而新黨在這之後即走下坡,其原因主要有缺乏領導人、內鬥、路線不明確,以及親民黨成立瓜分票源等因素,導致許多選區提不出人,新黨的配票機制也成為歷史。

配票制度玩得最順利、玩出花樣的,不得不提某位政壇稀有動物,人稱沈大老的沈富雄。沈富雄在81年第二屆立委選舉時,頂著海外黑名單、醫學博士的高學歷光環,加上他才思敏捷、口才辨給,初試啼聲就獲得了7萬多票,一時風頭無二。
到了民國84年第三屆立委選舉,當年民進黨在北巿南區提名4人:顏錦福(前中正萬華區巿議員顏聖冠的父親)、沈富雄、黃天福(黃信介的弟弟,前立委藍美津之夫)、葉菊蘭(鄭南榕遺孀)。為了拉抬黨內同志,高人氣的沈富雄呼籲支持者依照出生月份分別投給四位候選人,文宣稱之為「四人行、四季紅」、「四在必得」。開票結果高呼預期的好,雖沈富雄票數萎縮至5萬多票,但提名的葉菊蘭(9.64%)、黃天福(8.57%)、沈富雄(8.26%)、顏錦福(9.73%)等4位候選人皆順利當選,民進黨拿下4席(36.2%)成為北市南區最大黨,甫成軍的新黨3席(28.74%),而擁有大安文山中正區等票倉的國民黨僅有2席(29.76%),成為最大輸家。

事後檢討這場選戰,當時的國民黨已經不是北市執政黨,甚至在之前的市長選舉成為第三名,不知道哪裡來的蜜汁自信,一口氣提名陳鴻基(7.05%)、潘維剛(9.24%)、趙寧(6.81%)、魏鏞(3.11%)、邵宗海(3.55%)等五位候選人。其中趙、魏、邵的屬性、形象還極為相似,都是學界出身、帶書卷氣的人選,票源高度重疊,最後就是一起下去(We go down together)。
當時新黨推出李慶華(9.07%)、朱惠良(10.35%)、周陽山(9.32%)等三位候選人,因為選票能順利分配,使得候選人之間差距不大,皆能順利過關。提名管控與選票計算良窳,使得新黨與國民黨的選票量相近,卻造成席次落差的原因之一。反觀當年的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背景、學經歷都不一定豐富,能贏除了當年可挾市長勝選氣勢追擊外,身為該區大阿哥的沈富雄,願意犧牲自己得票數,成全其他提名同志,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SNTV制下,一選區可產生複數當選人、選票不可轉換,在政黨支持群眾比例固定的情況下,一個政黨能夠產生的當選人有限。政黨為了能夠掌握議會,追求的是席次極大化來產生正副議長,以獲得安排議事程序的非決策權;至於候選人,根本就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當選、在議會黨團的地位高不高,想的是選票的極大化,自己選上最重要。尤其是那種想要競選議長或之後轉換跑道選立委的候選人,他們通常會想要把得票數衝高,來為自己造勢。至於黨內其他同志或友黨的死活?抱歉,那不干我的事。

也因為這樣,當政黨票固定又難以開拓,除非候選人本身耕耘地方夠深、形象夠好或有其他優勢,可以吸到黨籍外支持者的票,候選人如果要當選,只能向政黨內的支持群眾去找,可能還會打到同黨候選人的票源,形成「敵人就在你身邊」的情形。在議員選舉時,其實相互攻訐最為激烈的,往往不是不同政黨間的攻防,而是同政黨候選人間的相互搶票。

簡言之,政黨所追求的目標和候選人所要達成的個人成就,是衝突的存在。而一個政黨在議會是否可以強勢運作,除了黨紀執行情形、議員配合度外,議員數目多半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是擁有選區第一高得票的政治明星,進入議會若面臨沒有同黨同志奧援的情況,也只能徒呼負負、有志難伸,想要推動的法案都無法通過,形同選個政治花瓶出來當擺飾。畢竟法案的推動、議會的運作,就像在滾木頭一樣,必須糾集同志才有辦法成功,無法單打獨鬥,所以才有政治人物願意接受配票,來讓自己以後能在議會好過些。

國民黨過去的提名策略,是觀察選民結構後,找尋能代表當地的候選人,或是形象適合該區的人選。比如說過去北市增額立委,為了平衡南北各行政區差異,會在主要選區各提一名人選,如果有剩餘名額,則會再提名票源游離、各區都能拿空氣票,卻沒有明顯根據地的候選人,這部分之後有空會另外討論。

現在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只要會在該區提名複數人選,都有可能採取配票模式,儘可能爭取議會席次。而配票的方式,則是依照提名人數搭配口號來決定,比如說兩名候選人就是夫妻配;三、四或六名候選人,就按出生月份來四人行、四季紅或六子登科;如果是五名候選人,則是按身分證末碼來五子登科。如果有帶槍投靠、上次掛無黨參選或是自身支持票源很穩固難以轉移的候選人,地區黨部則會呼籲上次支持他的選民繼續支持,不用參與配票。如大安文山區棄影從政的歐陽龍,第一次參選即是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加入國民黨後,下一次大安文山議員的配票宣傳上,即言明「生肖屬龍者」或是「上次支持者」繼續投給歐陽龍,避免瓜分票源。

民進黨自從84年配票策略成功後,也食髓知味,將這套玩法帶到往後的立委選戰中,比如90年臺南縣立委選舉,民進黨以身分證號末一碼方式精準配票,最後五席立委全部安全上壘;93年立委選舉中,北市北區、嘉義縣、臺南縣、高市北區,立委都全壘打。

或許有鄉民會認為配票嚴重違反民主政治,選民喪失獨立自主性,也無法彰顯該候選人的政治實力,是不該被拿出來的制度,但各黨都有血跡斑斑的歷史案例,讓他們不得不調整策略。畢竟如果不採取配票,各選區最怕有一位超級吸票機存在,拿超過當選門檻數倍的選區第一高票,作用除了成就自己外,就是害死黨內同志,別無意義。過去幾次比較有名的政治明星吸票機案例,有81年趙少康在臺北縣囊括23萬票,造成同黨立委劉盛良等人落選,因為光老趙一個人的票就可以讓好幾個立委當選;99年陳致中在前鎮小港區囊括16%的選票,可以讓兩席市議員當選;103年羅智強空降參選大安文山區市議員,讓尋求連任的歐陽龍以些微差距落選。

然而因為配票需要選區政治人物願意犧牲自己的選票,來成就那些「白嫖」的新人,如果沒有事前針對選區政治生態縝密調查、審慎提名、候選人間充分溝通,一不小心就會翻車,讓沙場老將中箭落馬。比如說93年區域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在29個選區有13個選區達成聯合配票共識,比率將近一半。但因為北市南區超額提名,加上選民有意拉下沈富雄,結果不小心讓先前民調看好的曲棍球落選。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北縣的張清芳、桃園邱垂貞等老將身上。此外,也有像99年新北一選區(淡水)的呂子昌(淡水蔡依林之父)以為自己很穩,把票配到自己落選的案例,因為配票這東西太容易把自己的支持者、樁腳弄掉,推去別人那邊,讓自己的政治基礎不穩。第一次參選七萬多票,之後浮浮沉沉再也沒辦法拿到這麼高票,曾領一時風騷的政治明星被配票搞到當選邊緣,這也是沈富雄最後自己不敢繼續搞的原因了。委屈一點成就大我,這稍微忍一下還可以吃到甜頭,但玩大反而變成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這就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至於選前常看到的「搶救」或「告急」文宣,則是避免讓選民認為某某候選人太穩了,不用你的票也能當選,使得選民去支援其他較弱的候選人。比如說某選區有位連任多年的老將,或是選前各界一致看好的候選人,但因為選舉末段選區同黨候選人紛紛打告急牌、苦情牌(比如某貪污犯當年選前在高雄市和妻子關在囚車裡面遊街示眾,喊著為臺灣,最後吊車尾當選),哭天喊地說自己在當選邊緣很不穩,希望大家能支持他。常常可以看到打告急或搶救的當選,而原本評估很穩的反而落選,像是90年立委選舉中的丁守中、賴士葆,以及93年北市委選舉中,曲棍球本來外界看好能順利連任,於是選民跑去支持較弱的真男人,結果真男人高票當選,曲棍球意外落敗。反正選舉制度下,沒有議員候選人可以很穩地說他參選即當選,看到這些像是喪事的文宣,當作他政治獻金很多要消耗,這是例行口號宣傳就好。

簡而言之,我把成功配票的考量因素歸納如下:
1.選民政黨認同度高,認黨不認人,願意遵照黨部指示投給非原先支持的黨籍候選人。
2.候選人之間願意接受黨部協調,放棄衝高個人票數,目標改成全員突破當選門檻的安全票數。
3.地方黨部在初選即針對選情進行提名管控,避免過量提名導致潰敗。
4.精確計算支持票數、當選門檻,以及有無「黨友」分票,避免在選票基礎萎縮的情況下強行配票,造成僅有寥寥數人通過當選門檻的潰敗情形。
5.政黨提名的人選形象不能太差、有案在身,或是候選人間恩怨難解,造成支持者憤而不投票或反輔選。

晚上被雨聲搞得睡不著,隨便寫寫,沒想到居然快一點了。
--
https://i.imgur.com/rsLOEqf.jpg

圖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
https://i.imgur.com/nmRyugt.jpg
圖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
https://i.imgur.com/OgjTGDe.jpg
圖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
https://i.imgur.com/hc6PPXF.jpg
圖 為什摸候選人都要寫搶救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1.14.211 (臺灣)
PTT 網址

angel902037 11/25 01:06新北市的話,因為這次參選人太多XDDD

angel902037 11/25 01:07新北66席次,100多人參選XDDDD

angel902037 11/25 01:08女性參選40幾位

rq654 11/25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