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Fw: [書稿] 推背圖諰‧台灣諗‧二二八事件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Fw: [書稿] 推背圖諰‧台灣諗‧二二八事件作者
amidha
(東岐明)
時間推噓 推:3 噓:3 →:6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ZnjcAIf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historia
標題: [書稿] 推背圖諰‧台灣諗‧二二八事件
時間: Wed Jan 18 01:23:18 2023


◎此文乃是書稿試讀,敬請指教文中疏誤之處



推背圖諰‧台灣諗‧二二八事件 東岐明



  台灣自一九四一年日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即為日本南進之軍事基地,承擔軍需供應與後勤支援,本就資源多付戰事。其後日軍戰事失利,台民生活於物資配給管制下更是日趨困苦,不少人家甚至缺米可食而需以蕃薯裹腹度日。早在一九三八年,中國即曾轟炸台北松山機場。一九四三年底,隨著日軍節節敗退,台灣日軍基地開始遭受美軍轟炸。一九四四年秋,日美台灣空戰為始,美軍飛機頻繁轟炸台灣各地政軍相關目標,亦然波及民房,甚或掃射民眾,高雄、臺南、基隆、新竹、臺中、臺北皆遭密集投彈空襲而城市毀損;至次年戰爭結束,台灣全島空襲戰事死傷共計約上萬人,然與北方琉球、南方菲律賓、及對岸大陸慘烈戰事相比,已屬戰禍輕微。美國於一九四四年夏,攻佔台灣西方二千六百多公里外之馬里亞納群島後,基於台灣作為東亞島鏈地緣樞紐,足以截斷日本南向海空交通及投射兵力至中國東南沿海,政軍高層爭議決策是否進攻台灣,計劃登陸南部進攻北上,針對日軍可能頑抗,甚而擬議使用毒氣或核彈攻擊台北。其後美軍考量戰局發展而放棄進攻台灣,菲律賓與琉球皆遭美軍登陸,當地日軍激烈抵抗而民眾死傷慘重,最終台灣得以倖免慘烈戰禍,迎來日本無條件投降。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天皇廣播終戰。台灣日人許多哀痛悲哭,甚或自殺殉國。台人幾乎皆是興高采烈,歡慶終於擺脫日殖壓迫,可以回歸中國成為平等國民。其時一些日軍少壯軍官意圖據守台灣以獨立自治,尋求台灣仕紳協助,準備拒絕投降接收。知情仕紳以林獻堂為首,拜訪總督詢問真相,總督嚴令禁止日人與台民推動獨立自治,日軍謀議台獨案遂告失敗。事後此案牽連仕紳遭到國府追訴,辜顯榮之子辜振甫等親日仕紳由於參與商議台獨自決而遭判刑。此一末任總督安藤利吉,戰後涉知中美官員侵吞在台黃金,次年莫明服毒死於上海監獄。

  根據天皇終戰宣言接受之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領土由同盟國進行軍事佔領。基於開羅會議約定,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在台日軍向國府蔣中正大元帥投降,由國府派員接收台灣。早在一九四一年國府已在重慶集結反日台人成立「臺灣革命同盟會」,支持抗戰以光復台灣,圖謀培育國府台人幹部。國府對於接收台灣,曾有兩派考慮方案,依循舊制建省或建立軍警管制之特別行政區。蔣中正最終採納陳儀方案,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負責接管臺灣。陳儀曾經留學日本,先後畢業於士官學校與陸軍大學,擔任福建省主席時又曾赴台參觀考察而擬議福建學習台灣經濟,一九四四年主導「台灣調查委員會」撰寫日殖台灣之詳細調查報告,提出《台灣接管計劃綱要》,故而獲蔣授命主持接收台灣,兼任台灣省之行政長官與警備總部總司令,集國府統治台灣之政軍大權於一身。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至十月國府來台接收之間,台人熱切盼望回歸祖國,已有報復毆辱日人出氣,甚又搶劫盜竊日人財產,幸多尚能自動自發維持社會秩序,更而街坊已有開班學習中國國語,歡天喜地準備成為戰勝國民,等待國府來台受降日本軍民。日殖當局於此期間,已然難治台民而於財經政策擺爛,解除物資管制,已徵米糧優先配發日本軍民儲備,鉅額增發貨幣償債並以預付官僚薪酬及退休金,故而台灣物價開始暴漲。當時戰後台灣工業生產尚未恢復,農業生產剩餘不到一半而不足全島食用,明年春天全島即將瀕臨糧荒。總督府主計課長鹽見俊二,戰後負責載運大量日本印刷紙幣來台發行,深知戰後台灣危機而於次年一月預言:「糧食不足狀態可決定臺灣今後數年之命運,也可能發生將決定在台日本人命運的重大事態」「治安混亂乃起因於糧食不足」「今後之治安混亂將會非常可怕」。

  一九四五年十月,國軍登陸基隆,台民熱烈歡迎,國府於台北公會堂(中山堂)正式受降,陳儀廣播發表台澎光復重入中國版圖。陳儀抵台不久,準備恢復農工生產,即就發現糧食危機,月底立刻重新推動米糧徵收配給制度,可是國府接收後之台灣社會已無法有效施行徵收配給。長官公署次年嚴禁糧食出台,又採購國內外糧食入台;然而當時戰後東亞尚未復原,日本同樣缺糧,購入亦是有限。同年一期稻作遭逢旱災而二期稻作遭遇強颱,收成大減;長官公署無法解決糧食危機,年中壓制物價又於年底漲起。一九四七年始,物價重啟暴漲。

  陳儀以往擔任福建省主席時,奢談政策,淺識乏見,濫用親故,盲信失察,推行公有統制壟斷經濟貪腐低效而致福建民不聊生;戰後來台接收,又將原有貪腐班底與失敗政策依樣照搬來台施行,結果不言可喻。譬如陳儀手下接收大員葛敬恩,竟與美軍軍官艾文思聯手侵吞台灣銀行庫存黃金,事後更還加害以此行賄之安藤總督,殺人滅口。陳儀班底豈此大員妄為,上行下效,貪腐成風,禍台可想而知。當時國府歷經多年抗戰之黨國專權,已然腐化不堪。大陸各地勝利接收過程,各級國府官僚爭相搶奪霸佔財物,據為私有,遭到民間社會譏為「劫收」,更諷其聚斂成績為「五子登科」─意謂「位子、女子、房子、車子、條子」無一不備。所以台灣遭遇劫收,不過只是國府戰後劣跡冰山一角;而因台灣原為日殖地域,來台接收官僚對於台人常有日奴歧視,更增台民不滿。來台軍警則是紀律蕩然,屢有搶劫強姦,欺凌民眾。台民面對陳儀專權統制與國府貪腐枉法,猶如戰敗國民慘遭外省來人佔領侵犯,飽受壓迫卻是控訴無效。民怨激憤,由愛生恨,以往日人告訴台人說支那人習性惡劣,台人不信以為日人污蔑,如今認為大多屬實。其時台灣民間乃有流傳嘲喻日本如狗、中國如豬,而謂「狗去豬來」。

  一九四六年,國府對台政策推動地方間接自治,台灣舉辦首次全民普選。全台共約二百四十萬人符合公民選舉資格,選出各鄉鎮市民代表組成地方基層議會,之後由此代表選出縣參議員組成縣參議會,再由縣參議員選出三十位省參議員組成省參議會。其後各級議會推舉制憲代表候選人,經長官公署核定,由省參議員選舉決定制憲代表,參與年底制訂中華民國憲法。然而伴隨民主參政進展,卻是社會經濟不斷惡化與官府貪贓失能益加猖獗。國共內戰導致許多本地資源運往大陸支援戰事,貪官污吏更是藉由長官公署統制經濟政策上下其手,公衛劣化導致兩岸來往竟而傳染疫病失控蔓延。台灣社會境況更而逐漸與當時戰敗日本一樣面臨饑荒,民生物價暴漲,路見餓殍死屍。日本乃是戰敗國家,台灣卻是已屬戰勝一員,竟受如此慘況,台民不滿已然勢如鼎沸。陳儀素有雄心治台,特意獨立自主發行台幣隔離大陸法幣,以為可以成功統制台灣政經發展;然其平素為人剛愎自用,喜迎奉承而難聽諫言,此時竟還恬不知禍,尚且陶醉於一己治台功績美夢,以為台灣情勢尚佳,為免軍隊擾民,順請中央調遣兩師駐守國軍離台。其實台灣各地已經屢屢發生官民衝突,布袋、新營、員林甚至事件嚴重。當時台灣社會屈居陳儀班底長官公署之淫威統治,憤怒譏諷其為新總督府,官逼民反已瀕爆發邊緣。陳儀以往乃為諂媚親日之徒,其福建省主席任內之日本駐福建總領事曾言:「陳儀服從日本人的命令,比日本派個主席還服從」。長官公署來台接收,奉行以德報怨而優待日人,卻而鄙視台人遭日奴化,官吏又更唯利是圖,甚而欺壓迫害台民。台灣社會乃有對聯嘲諷而言:

  開口奴化,閉口奴化,卑躬屈膝,奴顏事仇,竟稱獨立自主
  伸手要金,縮手要銀,與民爭利,唯利是圖,也說為民服務

  一九四七年伊始,民生物價狂漲不止,許多台人生活陷入饑困。二月二十七日,台北大稻埕天馬茶房前查緝私煙又再引發警民衝突,導致民眾死傷。當天憤怒群眾燬車追凶,包圍警局及憲兵隊高呼交凶,聚眾脅迫報社刊登報導。次日上午,不滿群眾雲集台北街頭請願遊行,鼓吹罷市、罷工、罷課,沿路示威搗毀派出所與專賣局,圍毆職員造成死傷,並縱火焚毀存貨。下午,火車站群眾走向長官公署請願,接近時遭衛兵舉槍制止,其後公署樓上衛兵掃射機槍驅離群眾,受驚民眾四散奔逃。長官公署開始進行武力鎮壓,憤怒民眾隨之反擊,台北陷入暴亂官民衝突,激化省籍對立,情勢一發不可收拾,致釀「二二八事件」。當天台北反抗民眾四出佔領要地,繳械駐防國軍,攻擊官府憲警,襲擊外省人員及商號;陳儀緊急宣佈戒嚴,一些民眾佔領新公園台灣廣播電台發佈求援廣播,號召全台奮起抵抗,呼籲與其餓死,不如起來反抗,驅逐貪官汙吏以求生存。反抗風潮隨即由北向南蔓延全台,當天板橋、基隆起事,次日桃園、新竹起事,數日之內全台紛紛響應,政軍機構大多癱瘓,陳儀統治幾近瓦解。

  台民反抗風潮伴隨極端仇視外省心理,進而激化暴力行徑。不少起事台民反感認為外省禍台,群起設哨盤查路人,發現言語不通台人,認為外省即加凌虐殺害;更有流氓強姦外省婦女,大肆屠戮外省來台民眾,多為無辜平民,各地血案慘況屢見。許多台民眼見亂事惡劣,發揮義行庇護收留外省難民躲藏,從而不少外省民眾因此得以避禍倖存。此時全台各地仕紳議員為求緩解混亂事態,紛紛協調當地各方,組織「處理委員會」以解決官民衝突問題。其後全台各地情勢不一,或為處委會自治管理,或配合處委會,或配合駐軍,或對抗處委會,反而長官公署已然淪為局勢配角,困守台北繼續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談判後續解決事宜。

  早在一九四六年,台灣不斷爆出官員貪污,監察院三度派員視察台政,即言社會不安與陳儀施政之問題,然卻不受國府重視;其間,國防最高委員會組成中央清查團來台調查,抓出官員貪污,也被陳儀袒護脫罪,不了了之。其實當時台灣民生物資缺乏,又受走私與囤積影響, 不僅外省官民貪贓導致,本省官民也有競相謀利。長官公署於一九四七年初追查囤積奸商,二月初台北市民組團查找奸商囤戶,二二八前夕查出板橋林家等商戶囤積米糧,已然於事無補。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陳儀班底眼見事態鬧大,驚動國府,為求推卸責任,竟而陰謀煽動嫁禍。以台北為始,以特務滲透處委會而組織忠義服務隊,表面服膺處委會,實則由長官公署領導,召集台北地區流氓組成多支分隊,統率志願學生團體維安,其中流氓燒殺擄掠攻擊外省民眾,製造事端以使民眾疑懼處委會及取得派兵鎮壓藉口。後來許多參與志願維安學生,事後皆被特務流氓集體誘殺慘死,作為奸匪暴徒處理。情治單位也於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各地如此從事反間工作,事後報告自誇收效宏大。如是許多本省外省民眾,竟死於長官公署情治陰謀煽動之下。國府光復台灣,許多台青熱心加入國府組織之三民主義青年團。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台灣各地三青團熱烈起事抗爭,走向反抗甚更左傾,事後大多幹部皆遭逮補甚至處決。

  中共已於一九四六年派遣蔡孝乾返台發展組織。蔡於一九二五年左傾加入共黨組織,此後遊走兩岸參與中共台共運動;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共紅軍,其後跟隨長征而至延安,成為中共高幹;戰後受毛澤東指派潛返台灣活動,入台滲透積極聯絡台共。二二八事件爆發,中共地下黨人與台共藉由戰前台灣政治運動左傾勢力,影響各地處委會及組織武裝革命。譬如台北影響二二八處委會與國府之談判;台中由謝雪紅領導,逮捕縣長而成立二七部隊對抗國府;嘉義由中共人員與簡吉合作,成立嘉南縱隊攻佔機場對抗國府;如此情勢已然捲入國共內戰。

  當時美國駐台副領事葛超智(柯喬治),戰時於美軍情治機關從事戰略規劃,即主張美國佔領託管台灣。二二八事件爆發時,葛乃親眼目睹事發,次日憤慨鼓動台人攻擊北門鐵路局而導致衝突多人傷亡;數日後又主使推動台人集體署名向美國提交請願書,要求由聯合國託管台灣,切斷與中國大陸之政經關係,直至台灣獨立;進而鼓勵二二八處委會要求國府,促使在台國軍繳械並勿企圖武力解決事件,以免受到國際干涉。葛之熱心行為已然逾越外交權限,不久便遭美國政府召回免職,然而已使國府警覺國外可能利用台獨影響局勢。葛回美國之後,主要從事對於台灣與琉球之學術研究;其多年後著作《被出賣的台灣》成為台獨必讀書籍,然而此書內容具有爭議,當今美國之東亞問題專家卜睿哲即曾批判其涉嫌煽動惡性負面循環。

  二二八事件後之台灣情勢混亂不明,陳儀一面對台民眾緩言拖延局面,一面催促國府儘速派兵平亂,祕密上呈國府報告指責台民叛亂。台民組織之二二八處委會,對話希望國府改革政治以安民心。然而陳儀及其班底,卻是假意接受處委會提出改革方案,實則派遣特務潛入參與處委會從事情蒐分化;特務反間工作竟而故意添加種種脫軌要求,製造處委會之叛亂證據。如此二二八處委會即在國府右派特務與潛伏共黨左派之競相介入操控下,逐步走向政治危機。台灣各地紛亂不堪,無人可以確定掌握情勢,大多台民盼望等到國府推動政治改革以安寧生活,最終來到卻是長官公署栽贓叛亂而竟唆使國府出動軍隊進行鎮壓屠殺。

  三月八日,來台增援國軍登陸基隆,根據台灣全面叛亂之長官公署情報,上岸即就開始鎮壓殺戮。當夜進入台北,於長官公署指揮下開始台北戒嚴。其後進軍南下,配合南部高雄登陸之國軍,南北夾擊掃蕩會師。國軍認知錯誤又軍紀不良,自認平亂過程往往濫殺無辜,甚有搶劫強姦惡行;再加陳儀長官公署蓄意藉機消滅政治異見人士以保衛自身權位利益,更是受命捕殺許多台人政治精英與名望仕紳。台灣各地許多熱心公益之仕紳精英,由於參與地方自治及涉入處委會協調溝通,大多只是批評政府與訴求政改,竟而皆遭冠以叛亂罪名誅殺;北部大多死於逮捕暗殺或失蹤,南部大多死於槍斃示眾,還有不少關入牢獄,更又全台清鄉誅連甚眾。然而其時也有外省義行挽救台民,譬如陳儀外甥丁名楠出面担保而使國軍放過台南曾文區。

  陳儀拒絕承認自己統治劣績,認為起事抗爭台民皆是惡徒、奸黨、倭奴,必須消滅殆盡,其向國府報告竟言:「可知其決非普通民眾運動可比,顯係有計劃有組織的叛亂行為」、「對於奸黨亂徒,須以武力消滅,不能容其存在」、「並擬徹底清除奸黨倭奴禍根」、「職到台灣以後,如對於日本時代御用紳士等,徹底剪除,一面台灣兵力比較雄厚,此次事情不至擴大至此。」而其屬下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亦在軍事會議中宣稱:「寧可枉殺九十九個,只要殺死一個真的就可以」。陳儀班底率軍報復屠戮台民,慘況傳至國府南京中央,各界撻伐,蔣中正於三月十三日電令陳儀:「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論罪」,方才制止長官公署之胡亂報復追殺台民。當時正是國共全面內戰即將爆發,國府中央無暇多顧台灣;美國大使司徒雷登向蔣提出備忘錄,批評陳儀鎮壓行為並要求撤職陳儀。三月十七日,國防部長白崇禧與特使蔣經國來台視察,發現陳儀誇大亂事,立即致電停止增兵來台。陳儀被迫辭職,卻又自導自演台灣民意慰留,以此向蔣經國請求繼續接任台灣省主席,受到嚴詞拒絕而遭黨議撤職查辦,後於四月離台。陳儀及其涉事班底,後受蔣中正袒護,未遭國府查辦懲處,有些以後仍更受到擢升重用。陳儀本人則於一九四八年復出擔任浙江省主席,次年即因通共被捕關押,其後又被押回台灣,一九五○年於蔣中正手諭下槍決身亡。

  陳儀為人自奉嚴苛、勤儉廉潔,然其頑固古板、不近人情;以致執政脫離現實民情,沉迷自我幻想,輕信奉承言語,乃以清官之身率領貪官污吏禍台害民。蔣中正之用陳儀治台,識人不明,用人不當,亦有責任;然此責任,相比統率國府慘敗大陸而失土陷共,不過只是其一。陳儀離台,然而國府貪腐問題依舊,而且國府高層依然認定二二八事件乃是奴化台民遭到日人與共黨煽動所致,不過事後國府因此緊急措施解決台灣糧荒問題,總算稍有化解民生危機。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10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historia/E.AMFUelTgAEpc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midha (118.232.101.3 臺灣), 01/18/2023 01:23:50

xxx6013301/18 01:38話說 邱毅怎麽不見了

moslaa01/18 01:49^_^

cooldogy197301/18 06:07現在貪腐沒有依舊?

sonatafm201/18 08:53一月都還沒過完 仇恨月的活動那麼早就開始了…..

feldene01/18 09:30整篇中規中矩啊

dreamyello01/18 10:36補充一下 這時期在打國共內戰 是戰爭時期

dreamyello01/18 10:37現在又有人整天挑釁想開戰

enso01/18 12:02原來二戰就有核彈選項

根據美國解密資料,當時美軍攻打台灣,曾有若遭日軍頑抗,準備以兩種武器制壓 一是高效毒氣 二是正在秘密實驗之新型炸彈,就是核彈。 簡單說,就是殺台灣給日本看,以促使日本早點投降。 幸好後來美軍未攻台灣,是有因為考慮攻台需要更多人力,要等歐戰結束才能調來。 所以最後美軍放棄攻台。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3 臺灣), 01/18/2023 13:13:39

lbowlbow01/18 14:13屁話很多,壞事全推給陳儀,然後只佔邊角戲份的台共又

lbowlbow01/18 14:13變成重要領導人了

文中並沒全推給陳儀,戰前台灣的左派勢力很大,已經深深影響台灣社會運動 我已再放上 二二八事件前的台灣史話, [書稿] 推背圖諰‧台灣諗‧二二八事件前 內容可以看到戰前台灣社會運動的左傾,看看蔣渭水的遺囑曾經說過什麼

lbowlbow01/18 14:16明顯就是藍腦試圖美化國民黨和合理化白色恐怖的春秋筆

lbowlbow01/18 14:16

我希望一切是實話實說,所以放此聽聽大家意見,容我可以在出書前訂正疏誤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3 臺灣), 01/18/2023 14:45:14 ※ 編輯: amidha (118.232.101.3 臺灣), 01/19/2023 22: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