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德川音響入門誌2020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德川音響入門誌2020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時間推噓28 推:28 噓:0 →:23

2020的德川音響入門誌有三本,其中有一本內容是在講述DAC+耳擴的內容,
裡面也附贈一個耳擴+DAC的模組,因此小弟除了在喇叭版發文之外,
也在耳機版發文,希望裡面的內容可以和大家一起參考及討論,謝謝



https://imgur.com/sCGUPMz
踏入音響世界的入門磚

五年前在逛音響店時,偶然看到了音響入門誌第一集,
當時還是耳機玩家的我,對喇叭完全不懂,看到有專為入門玩家介紹喇叭的書籍,
裡面還送了一個簡易的喇叭,便購入且仔細閱讀,而這也變成我的兩聲道啟蒙書。

時間到了2019年,聽到入門誌要再重新推出的消息後,我毫不猶豫就下訂了,
入門誌淺顯易懂的內容加上DIY組裝的樂趣,非常的有趣也值得收藏。
入門誌2020的產品編排跟2015相比也不太一樣,一次一整套的方式推出,
可以讓玩家更方便的組成完整系統。

下訂後原本要送給當時的女朋友當七夕情人節禮物,
只不過之後換來的是漫長的等待……
歷經了從女朋友變成老婆,從七夕情人節禮物到耶誕禮物再變成西洋情人節禮物,
每天都在關注德川官網,希望產品趕快完成,
一年多的期待及等待,老婆都有了孩子,終於在孩子出生前,
我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入門誌,並且當作是今年的七夕情人節禮物送給老婆。





組裝的過程及遇到的問題

購買入門誌時,就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一起和我享受聽音響的樂趣,
因此喇叭的組裝都是由老婆組裝,我在旁輔助,兩人一同完成,
一起探討組裝的過程非常有趣,也能夠從老婆看音響的角度在來審視自己玩音響的方向。

入門誌2020我是購買一般版本,沒有加購強化套件,
一般版的三本書籍搭配三個完整的套件,可以組成一套完整的系統。
https://imgur.com/CmST8gY
https://imgur.com/EvN2p0l
https://imgur.com/A7uvDFI
第一集音箱篇的盒子最大,第二集擴大機篇和第三級的DAC耳擴篇略小一些
https://imgur.com/x3ztZkP
裡面內附的三本書籍
https://imgur.com/Pd5LlMb
https://imgur.com/8HMgGJE
先從音箱開始組裝
https://imgur.com/nGC9qp9
一開始先使用木蠟油將音箱塗上,沒上木蠟油的音箱非常容易沾指紋
https://imgur.com/LSTQmYk
喇叭接線座我先裝上,怕等等在裝的時候不好裝
https://imgur.com/7Y5bFUS
在接機內線時要看清楚,喇叭座上沒有分大小,但是在連接單體的時候有分
https://imgur.com/gn3SAaC
機內線稍短,先用膠帶黏合在旁邊備用
https://imgur.com/vpVINzf
最後白膠黏合音箱,打開安裝包發現只有兩條束帶
但是音箱我是一次組裝兩個,只好用橡皮筋先捆好
https://imgur.com/69US6PW
接下來組裝擴大機的部分
https://imgur.com/kVCf1SP
一樣是先上油
https://imgur.com/aiTnfmz
後面的螺絲先鎖
https://imgur.com/J0u7roY
機箱的螺絲鎖好
https://imgur.com/vRD7sIZ
最後鎖上螺帽
https://imgur.com/NeQwkO5
耳擴+DAC開始組裝
https://imgur.com/7ThwUSB
一樣是先上油
https://imgur.com/mS9VjOx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點是,螺帽原本就已經鎖在VR上面了,但是零件包內又有附贈一個
在組裝時一定要先將鎖在VR上的螺帽拆開,否則會無法組裝
https://imgur.com/iKDlt6u
附贈的黏貼式橡膠座,我黏上去不久後就掉下來了,建議不用黏上去沒差
https://imgur.com/ecucffH
最後等音箱乾了之後開始組裝單體,先把密封海綿拆開
https://imgur.com/peaLE85
密封海綿黏上音箱
https://imgur.com/4f4gryF
在連接喇叭單體處塗上秘傳的奈米水
https://imgur.com/B6IMhOP
最後把海綿塞進去並鎖上音箱鎖上單體


在和老婆組裝入門誌音響組的過程中,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來的那麼簡便,
小弟在此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大家在組裝的時候要小心注意。

1.三套件中最複雜的就是音箱,一開始在找木板拼湊時,也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如果可以把木板的正反面上下面做一些標示區隔,這樣在組裝時會較為輕鬆。

2.在組裝音箱時,如果照著書上的步驟組裝,最後的海綿會非常的難塞入,
此外木板的平整性也有些差異,如果書中有做一些簡單描述引導會更好。

3.音箱的機內線如果能長一點標示清楚一點,在組裝時也會更容易一些,
在最後鎖上單體時單體受限於機內線的長度,卡進去比較不那麼好卡。

4.組裝到最後發現一邊音箱需要兩條束帶,而裡面卻只有兩條束帶,讓人一陣尷尬,
如果可以再多兩條束帶,就能讓左右聲道同時組裝的用家更為方便。

5.在鎖螺絲時,要非常注意鎖進去的力道,如果鎖太大力,木頭會直接崩牙,
在鎖音箱、擴大機或是DAC耳擴,都有遇到這些問題,只能將螺絲退出後上膠在重新鎖進去。


在組裝的過程中也是十分感謝老婆願意花時間一起DIY組裝喇叭,
一邊組裝一邊還要忍受小孩的胎動,實在是辛苦她了。

更早之前也和老婆組裝過CELIA & PERAH的R2,
CELIA & PERAH R2是友人送給我們的新婚禮物,也是我倆第一個共同組裝的喇叭,
R2的組裝體驗非常的好,內容物的標示相當清楚,
盒子內附白膠、橡皮筋等等的小工具,讓使用者打開就能完整拼裝,非常貼心,
希望入門誌將來能更完善,提升消費者的組裝體驗。





入門誌書籍閱讀的心得及一些想法

入門誌除了喇叭的組裝之外,書籍的內容也是一大重點,
陪著老婆一起閱讀完三本書籍,一起探討書中介紹的內容,
還可以順便充實自我,讓自己對音響的了解及體會能更深入。

入門誌大部分的內文寫的相當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新手來閱讀,
少部分的內容,閱讀後我認為還有一些討論的空間,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以下是我閱讀完文章之後認為有一些可以討論的地方:

https://imgur.com/ItkStul
在藍芽擴大機篇中描述真空管的部分,我認為器材無論是管機或是晶體機,
都會有失真高及失真低的器材,真空管也能端正中性,晶體機也能濃郁悅耳,
入門誌內文中對管機的描述我認為是可以多加討論的。

https://imgur.com/QW4tIiZ
在DAC耳擴篇中所描述到的dCS百萬級別的R-2R DAC,在之前我有求證過dCS原廠,
原廠答覆為dCS是使用5bit的R-2R以及Delta-Sigma混合的方式解碼,
這和MSB單純的R-2R解碼方式不同,內文中題到R-2R及Delta-Sigma架構的優劣比較,
我認為還是要以器材整體表現為主,畢竟不同架構都會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解決。

https://imgur.com/lHBRNcQ
第三集最後面描述線材的部分,線材的導體、攪繞、披覆、粗細等等,都只是影響聲音的部分環節,
不能因為單一個線材組成因素,就輕易判斷聲音的走向,還是要實際聆聽後,才能對線材做出判斷,
文章內所說的多芯線會讓喇叭的低頻表現單調且呆版,我認為這是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

https://imgur.com/rxt83rh
最後想小小抱怨一下,入門誌內的廣告編排有一些都使閱讀體驗不佳,
像是在介紹音箱的結構時,介紹剛有一個開頭圖片都還沒出來,就要先吃下一頁廣告,
讓人閱讀起來較為煩躁,和預期中教學書刊的閱讀體驗有一些落差,
如果能夠使廣告及內文編排更流暢,我相信在閱讀感受上會提升不少。





入門誌的試聽及比較

趁著周末跟老婆要到公司加班,我把入門誌帶到辦公桌上,來試聽聲音的表現

由於我購買的是一般版的,沒有加購升級套件,
所以我自己從櫃子裏面找出一些閒置的配件,來給入門誌加強,
也順便讓老婆比較音響的線材及配件,能對聲音造成多少影響。
https://imgur.com/GdLEWTz
黑金石當喇叭墊材,KECES DC116來幫綜擴供電
https://imgur.com/9nTF3Bu
左上是in-akustik LS-602喇叭線,這是為了入門誌特地去挑選的
右上為in-akustik AC-2502F電源線,用來給KECES DC116使用
左下為敏力5星RCA線,右下為敏力5星USB線

入門誌喇叭內附贈的喇叭線聲音表現較為一般,喇叭線換掉聲音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入門誌擴大機的喇叭線座很小,喇叭線只要超過1.87mm^2就塞不進去,
我使用LS-602剛好是四股1.87mm^2,分別取兩股在左右聲道使用,
音箱上的喇叭線座較大,用1.87mm^2的線材還可以套入套筒來做使用,
將DAC耳擴的USB線及RCA線換掉,對聲音的提升也想當顯著。
https://imgur.com/B77q1fd
先來個一張完整的系統照
https://imgur.com/OO2SU3Y
喇叭及擴大機後面的接線
https://imgur.com/Kzk8GPR
DAC+耳擴後面的接線,DAC為USB供電,沒有額外的電源的輸入
https://imgur.com/Q01V97i
這台擴大機內附藍芽模組,在沒有DAC的狀況之下也能獨立運作,
藍芽模式的聲音較薄,聲音的立體感較差,
如果前面連接入門誌DAC來使用,聲音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在聆聽時也可調整高通濾波改變聽感,我自己是都調整到最高,聲音聽起來較為清晰。
https://imgur.com/aPze71n
DAC耳擴在插入耳機時會進入耳機模式,後面RCA的訊號輸出會停止,
因此插入耳機後只能由耳機發聲,而前面的VR控制音量。
我選擇GRADO GH1來做聆聽,耳擴的推力不小,
大部分的耳罩耳機音量旋鈕在10~11點鐘方向就能獲得足夠的音量。

但如果接上一些靈敏度較高的耳道耳機,會聽到機器的底噪,
此外耳機端子設計的較為內縮,有些耳機接頭沒辦法插入耳機孔,
需要先使用一個轉接頭轉接出來使用,使用上比較不方便。

https://imgur.com/ln7OpmT
最後拿出CELIA & PERAH R2來比較入門誌的音質

CELIA & PERAH和入門誌一樣都是自己需要DIY的的喇叭,
單體一樣都是三吋全音域,不過R2多了兩個被動輻射低音。
在產品設計上R2是藍芽喇叭,具有藍芽、USB、3.5MM的輸入,
後面有天線的模組也可以聽FM廣播,此外R2是電池供電可以攜帶外出使用。

入門誌則是一個簡單的兩聲道組合,玩法比R2更為多元,
左右聲道分開,可以調整喇叭的擺位以及一些墊材的使用,
擴大機和DAC分開,可以調整不一樣的線材以及不同的供電。

使用手機藍芽分別連接上入門誌的藍芽以及R2的藍芽來做對比,
入門誌的聲音聽起來相當清晰立體,高頻的延伸也相當不錯,
無論是解析、分離度、以及聲音的質感都比R2還要好。
而R2則是低頻的量感較為豐富,在觀看電影時爽度較高。

需要便攜且多功能的藍芽喇叭,R2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想要了解到喇叭的各種知識,去體會兩聲道一些不同的樂趣,
且追求音質的提升,那入門誌能帶給玩家更多的玩法去探索。





寫在文末

非常感謝德川音箱小老闆能夠推出這麼好的產品,
在每一本入門誌的最後,小老闆都和讀者分享入門誌2020的心路歷程,
讓消費者理解到,一個產品從最初的企畫到最後生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及心力。

這次陪著老婆看完入門誌,她也對兩聲道有了更多的了解,
陪著她閱讀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再次充實了不少知識。

最後老婆把整組入門誌送給了我小妹,希望她也能好好的了解音響,
讓音響的知識一直不斷的傳承下去。
https://imgur.com/EoKWtm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103.218 (臺灣)
PTT 網址

jeeyi34508/24 21:57相當大的提升 眼睛一亮

ddik3208/24 22:08圖文並茂的詳細組裝心得文 一定要推一個的 ~

hhpss9004208/24 22:28覺得浪漫~ 推推推推推~

enamelcord08/24 22:40推推~太浪漫啦~

感謝大大們助推

corydoras0908/24 22:48反正應該是不會有音響入門誌gen.3了(X

corydoras0908/24 22:48低音套件建議購買,還蠻屌的

corydoras0908/24 22:49然後,桃花心剩沒幾套,只能大全配不分售了,之面都

corydoras0908/24 22:49是樺木箱了

corydoras0908/24 22:49我路人我路過的0.0

重低音之前看德川的蝦皮有單獨出售, 我想說先聽一段時間再看看是否在購入重低音XD

takase08/24 22:53整組蠻有質感的

corydoras0908/24 23:01DAC小耳擴很不錯,聲音甜甜的R2R味道

jashowgun08/24 23:15只有玩過一代, 組裝過程很好玩!

整組如果用砂紙磨過質感會更好,小耳擴聲音是真的不錯XD

fritson08/24 23:36有收全套連升級套件,覺得不錯,可是DAC的底噪感人wwwww

fritson08/24 23:37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我的DAC上下板有一張超彎,後來是硬塞

fritson08/24 23:37進去的

我的DAC板子沒事,反而是音箱的板子歪很大, 有去詢問過德川好像是因為木材切割時的應力造成, 組裝前我用重物先壓過木頭就平直很多了

ronbaker08/24 23:48

iamala08/24 23:59用心推

kirax20a08/25 00:57一代入門組路過+1 外觀被我摧殘的有點… 而且夾線處已經

kirax20a08/25 00:57有點接觸不良了 偶爾只剩單邊會出聲就要喬一下 不知道有

kirax20a08/25 00:57沒有辦法改固定的方式

k大你可以找喇叭座的轉接頭,關鍵字打老鼠尾巴轉香蕉插或是轉Y插, 就可以找到這種架線喇叭座轉接出來的方式

daniel789408/25 01:18沒有辦法單買dac那本,對那r2r蠻有興趣的

好像之後都可以在官方蝦皮單獨購買,很期待他r2r的升級版子能早點推出

oINFINITEo08/25 01:28早期預購全套路過,dac的底噪真的讓人很煩,低音套件

oINFINITEo08/25 01:28不錯但mdf箱體螺絲孔位滿糟,要很小心鎖,鎖過頭孔爛

oINFINITEo08/25 01:28掉就回不去了

oINFINITEo08/25 01:31但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

接耳道耳機底噪真的是很重,螺絲鎖孔也很容易爛掉, 鎖到最後我乾脆都先點一些白膠在上鎖, 鎖孔崩掉至少還有白膠幫忙固定。

martinlin7708/25 01:47樓主用的線就可以買好幾套入門誌了吧

線材和配件一開始就想說不要超過官方升級套件的價格, 喇叭線最便宜一張小朋友解決,USB線兩張小朋友,RCA線比較爆預算要四張小朋友, 其他的配件都是閒置已久的東西沒花到錢, 花的總金額跟官方的升級配件差不多價格。 要能多買幾套入門誌應該是比較難的XD

corydoras0908/25 04:00底噪感人@@?我聽工程板的時候覺得還好欸,沒感覺到

corydoras0908/25 04:00什麼底噪啊

corydoras0908/25 04:00有機會去店裡聽看看怎麼回事XD

可能是不同耳機有不同靈敏度和阻抗的差異, 不過我插耳道式耳機真的底噪聲很明顯XD

ishante08/25 04:24推!一二代都有買

callTM08/25 05:38Wtf...也等太久 笑死

Wahlaalne08/25 09:03純推內文兩人組裝過程

GLUESTICK08/25 09:23等到小孩都大了

再等下去真的小孩都要長大了www

※ 編輯: joshuachina (223.138.154.223 臺灣), 08/25/2020 10:31:39

rattrapante08/25 11:34哇嗚

justagame08/25 12:32推diy XD

fritson08/25 12:39https://bit.ly/34u1M5j

fritson08/25 12:39火…火力支援

oINFINITEo08/25 12:43dac的底噪我有兩隻耳機ab測過 不同耳機阻抗不同聽到

oINFINITEo08/25 12:43的雜訊感會不一樣 想感受滿滿的底噪請選用12歐的耳道

luswtin08/25 13:02買了還沒時間組

sam35230608/26 03:00好猛

sam35230608/26 03:22求代組*_*

oINFINITEo08/26 16:08今天從朋友那拿了他的80歐姆耳機來聽dac底噪,乾乾淨

oINFINITEo08/26 16:08淨猶如晴朗的夜空有夠爽der

iflancy08/26 22:58好文必須推

k564855057708/26 23:32這一看全部都源音買的

gs1301008/27 13:42剛剛嘗試dac電訊分離餵隨便找來的5vpower進去,降噪有感

gs1301008/27 13:42!或許該考慮弄顆ipower了

yy6043008/27 19:23

kirax20a09/03 00:15看完這篇過了一週 決定跟未來的自己預支零用錢了

kirax20a09/03 00:15http://i.imgur.com/Yqm7Y3A.jpg

圖 德川音響入門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