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閒聊] 我怎麼煲T1

看板Headphone標題[閒聊] 我怎麼煲T1作者
takase
(............)
時間推噓53 推:53 噓:0 →:276

在其他地方跟別人起了爭論,有點灰心


其實我也不敢說自己的意見或觀感是絕對正確還是如何

也很常偷偷往前翻,複習以前自己寫的東西,每次看都有點慚愧,其實錯的還蠻多的
但也就不太修改了,就當作是青春無知時的紀錄這樣 (苦笑


想想還是寫點有建設性的東西吧


這篇文的主要針對讀者是 T1 3rd的現任用家,還在苦惱於這耳機的癖性脾氣
要怎麼應付的人

某方面而言,這不是勸拜文,而是解毒文


首先,請檢視你手上的現有資源,訊源、耳擴與線材這三者


訊源先看有無調整輸出電平的功能,如果沒有,也可以看看有沒有類似前級調音量的功能總之,先調小一點


如果手上有多餘的RCA線材可用也可以試試,不一定要執著於XLR輸出


再來,某些訊源會有罕見的,可以調整Absolute polarity的功能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如果你是電腦輸出的話,用foobar播放,安裝下面這個dsp

https://skipyrich.com/w/index.php/Foobar2000:Matrix_Mixer

點進去設定,把FL和FR的值從1改成-1,一樣能調Absolute polarity
這個要自己試

總之前提是

低頻要轟也是要讓它往外轟而不是在兩耳之間轟,有一邊的中低頻是比較發散
比較自然的


接下來是耳擴部分,請盡量把增益調到最小,雖然現在市面上耳擴最低增益好像
都是5dB~6dB左右,可能稍微緊繃了點


再來就是選幾首你常聽的音樂,最好是中低頻豐富,讓你感覺耳機殼會振的那種
中間穿插幾首中高頻向的曲子這樣

放入foobar歌單,調整成你平常聆聽的音量稍大一些
不要用什麼暴力的粉紅噪音、白噪音或極低頻去run,就你會聽的,喜歡聽的曲子就好


然後把T1 3rd兩邊的頭帶刻度拉到底,拿出3rd附贈的那個包包,直接套上去
就放著讓它跑,跑一個小時休息一下這樣


希望這些能有所幫助.....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91.171 (臺灣)
PTT 網址

allan532002/06 19:38我之前都24小時擺著run

我不建議持續run都不休息啦,以前試過的結果是持續run太久會衰聲 要休息一下才回復正常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19:42:42

Daedolon02/06 19:41我都給小朋友看Netflix 煲機

evadodoya02/06 19:48你跟人家吵甚麼W

allan532002/06 19:50補充一下:應該是說 我都用很小很小的音量持續run24小

allan532002/06 19:50

takase02/06 19:50其他領域的事情,雞毛蒜皮啦

takase02/06 19:51耳機殼沒震那效果大概不明顯齁

takase02/06 19:52這是限定在T1的case啦,要讓他的耳機殼多振一振這樣

adamptt02/06 20:06有看到雙方的爭執 其實我覺得講的都是(自己聽到的)實

adamptt02/06 20:06話 T大如果手頭上同場有類似他那支Utopia的耳機做對比 可

adamptt02/06 20:06能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麼吐槽

takase02/06 20:09我沒仔細聽過utopia,對utopia也沒有任何感想,這是一點

takase02/06 20:10我的目的也就是提可能的方案,解法,可以試試看這樣

takase02/06 20:10然後莫名其妙變成別有居心了....=3=

takase02/06 20:11講白點,從掮客的立場來講,炒作T1初版,貶低後來的2nd 3rd

takase02/06 20:12不是更有利?那3rd基本上也是聲望不佳,不會買單的就不會買

takase02/06 20:13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不要讓已經購入的人有失望憤怒的感覺

takase02/06 20:14我很喜歡DT990'05,但這耳機也是讚否兩極

takase02/06 20:14當年看到有個老外氣到整個把990耳機給毀掉,當下就覺得心酸

takase02/06 20:16還是應該無奈的笑一笑,哈哈,拜亞就是爛這樣.....

evadodoya02/06 20:17沒有 是真的爛

takase02/06 20:19eva你已經大澈大悟了 :D

evadodoya02/06 20:21沒這回事(?

rugger556602/06 20:30那我手邊的990怎麼辦?好像也是05的耶

rugger556602/06 20:31我好像都專門收拜耳最黑的耳機(?

addy753396702/06 20:43拜耳就是爛(購買中

takase02/06 20:4405版的話,對岸那個沉迷兄玩得很深入,雖然他的系統也是超高

takase02/06 20:45檔....880'05的話以前台灣有幾位高手在玩,現在都失聯了..

adamptt02/06 20:46我不是指一定要拿Utopia這類高價耳機做對比 其實拿任何「

adamptt02/06 20:46另一種邏輯」的耳機來對比 多少都能發現問題所在 例如hd8

adamptt02/06 20:4600、Focal家多數耳機、Hifiman家多數耳機 它們的調音都是

adamptt02/06 20:46根據更普世的哈曼/擴散場 加料減料而來 而T1二三代明顯就

adamptt02/06 20:46是完全不一樣的邏輯 這邏輯需要長時間的適應後才會有辦法

adamptt02/06 20:46欣賞 而且適應一種後立刻換另一種聽 馬上會出現這耳機怎

adamptt02/06 20:46麼這麽奇怪的不適感

takase02/06 20:46哇,想想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真可怕,我還是偶爾上浮就好

takase02/06 20:47adam兄你好,我覺得應該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啦

takase02/06 20:48HD800,K812,T1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邏輯,也就是當年故Tyll最酸

takase02/06 20:49的那種"德國耳機都過度阻尼啦" "高音刺到聽不下去啦"邏輯

takase02/06 20:49那這點這些德廠也在修正,T1三代下來就是把那個高頻白熱感

takase02/06 20:50修掉,然後HD800也是如此,800S中間那個就是故意要振,來抵銷

takase02/06 20:51掉多餘的高頻,某方面而言,800S就是中了還我漂漂拳的HD800

takase02/06 20:52至於HIFIMAN,我跟他老闆有交流過,不過他老闆很傲很酸

adamptt02/06 20:52812沒聽過 但800和t1不太可能是同一個邏輯吧 「高頻刺」

adamptt02/06 20:52這種連基本盤都沒做好的事情 不是我試圖討論的點

takase02/06 20:52他曾經說過自家某幾隻耳機其實是故意參照著名動圈去調音的

takase02/06 20:53故意要考驗你買家的意思這樣,後來會有R10也是他惡趣味產物

推文不清楚,我直接講 森海和拜亞基本上都是德國人搞得那套擴散場均衡,在去針對性調整這樣 拜亞的調音是故意強化強化空間聲學、迴響殘響這塊 當年他們官網就不小心露了口風,他們擴散場均衡的模型是基於十一面體的聲學室 所以你聽到發揮得很好的拜亞耳機,會覺音色特別艷,餘韻特別美特別長這樣 森海的話則是比較忠實於最原始的擴散場均衡標準,然後高頻修飾得比較圓潤 聽感上的話,從650以來,其實是比較接近正三角擺位中近場聆聽的形式 強調縱深多於左右幅度 然後HD800的呈現手法基本上就是放大版的HD650,利用大型振膜和傾斜角度 營造出更逼真,更巨大的中央音像和周圍更深遂的散景 其他設計上的差異其實還蠻多的,但如果你說空間聲學的邏輯,我的認知就是這樣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21:04:28

rugger556602/06 20:58T1系跟HD800系的更進化邏輯似乎是滿類似的,只是T1做

rugger556602/06 20:58更激進,讓消費者沒有選擇餘地,同時在一個改版做低阻

rugger556602/06 20:58化跟殼內反射...HD800系則是把殼內反射做到820上

rugger556602/06 20:58*進化邏輯

adamptt02/06 20:59不討論其它家也沒關係 其實光是拜爾自己上一代的880 990

adamptt02/06 20:59 你把FR拿出來看 它們都更符合哈曼/擴散場 而T1一對比之

adamptt02/06 20:59下 完全是另一回事

rugger556602/06 20:59要說T1 3rd翻車也行,但我不覺得是個失敗產品,只能說

rugger556602/06 20:59可能沒辦法取悅老用戶

rugger556602/06 21:00小弟沒研究過哈曼曲線,這部分不是很了解我就不提了QQ

對於哈曼曲線,森海前任主設計師Axel grell很不客氣的酸過 那我自己也覺得德奧這幫人基本上不太認同哈曼曲線這套 真正意義上符合哈曼曲線的耳機市面上應該也不多,就JBL那幾副沒人聽過的 同一批人後來轉去AKG再設計的那幾隻這樣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21:09:12

adamptt02/06 21:06我講的不是空間聲學的邏輯 而是英文稱作tonality的東西(

adamptt02/06 21:06中文叫音色/調性?

adamptt02/06 21:09我對T1調性最深的體會 它跟自家耳罩子是考量「長久使用

adamptt02/06 21:09後」而設計同理 是考量「久聽習慣」後而設計

那我可能要跟你講一句拜亞就是爛了 東方人大頭,歐洲人小頭,針對歐洲小頭設計的耳機對東方人可能側壓都太高了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21:10:57

adamptt02/06 21:19我只能說 如果真的有心想理解為什麼會和他人意見產生衝

adamptt02/06 21:19突的話 買隻便宜的不同邏輯耳機 我曾經有兩年手頭上只有

adamptt02/06 21:19且只聽T1一支耳機 聽音觀也隨之被特化成特定的樣子 那段

adamptt02/06 21:19時間我甚至認為T1是很中正的音色 後來買了其它耳機後才

adamptt02/06 21:19有不同的看法

我並不認為T1有很中性,我個人目前聽過最中性的應該是K812 那再來就是說 我是音響迷,不是靠寫文章謀生,有一定責任的音響評論員 所以說真的沒什麼必要特別保留一個很中性的參考系統 曾經擁有過K812一段時間,但是想想還要花錢買線材調音色有點本末倒置 那還是出手了 當然,有網友肯外借HD800S,Z1r或Utopia這類耳機試聽 這也非常歡迎 不過個人現在半燒的態度就是,看到有興趣的東西,才浮出來冒個泡這樣 其實你看文章也看得出來,參照對象都是那幾副老黃曆 我在寫文的時候,對比的也是有仔細聽過的耳機 店家展會只聽過一兩耳的耳機基本上是不會提,因為個人覺得那種浮光掠影的印象 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希望這能解答一些行文時可能會引起的誤會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21:30:30

breadf02/06 21:36我是粉噪白噪派,kerker

breadf02/06 21:37自己run過幾隻耳機只覺得粉噪白噪有加速流程而已

ultimatevic02/06 21:38理論上應該也是粉噪白噪最有效XD

adamptt02/06 21:40那麼你當初同時擁有的那段時間 在長時間適應812後 摘下

adamptt02/06 21:40來立刻換上T1 是否真的即時認為中高頻很出色呢? 還是要

adamptt02/06 21:40適應一段時間後才能再進入狀況? 在我身上的情形是後者

adamptt02/06 21:40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那位綠壇的網兄為何會認為您是來誤導

adamptt02/06 21:40人的原因

沒錯,音色不如T1那麼柔艷正是我出掉K812的原因 那時候就是在一頭熱物色K812的耳機線,一直看看到Stefan AudioArt 然後突然發覺一對耳機線抵得過一副耳機,想想那我還是聽T1就好了 雖然音響性能沒那麼好,但音色我喜歡,不用再去折騰 啊...不然這樣好了,等我收到出借的初代T1,想要聽聽看的網友可以私訊聯絡 看要怎麼交流 雖然能家訪是最好不過了,但現在這個世道......

※ 編輯: takase (36.233.191.171 臺灣), 02/06/2021 21:49:49

falc097202/06 22:09話說一直覺得樓主ID很熟悉,原來是PO超級爽ED11的情報XD

falc097202/06 22:12「.........說實話我覺得ED10和ED12比較好看」

falc097202/06 22:12我終於能回答這問題了!

falc097202/06 22:12是,我也覺得ED12比較好看,我ED11、12都有

falc097202/06 22:13ED11實物沒官網的這麼有質感,木殼質感普通

falc097202/06 22:15呃…離題了抱歉-.-”

takase02/06 22:21ED11蠻受歡迎的耶,可以說U家口碑由黑翻紅就是靠這副

falc097202/06 22:24確實ED11是不錯的,12我不好說,我U粉QQ

enamelcord02/06 22:26可是我覺得ED12很好聽(艸)

rickylin02/06 22:27今天去快速聽一下DT1990 Pro,剛好有T1 3rd,應該是Run

rickylin02/06 22:27不夠,但初步印象對我蠻有吸引力的,但偶爾會有曲子表現

rickylin02/06 22:27的很奇怪...... 繼續觀察中

rickylin02/06 22:28不過DT1990 Pro很接近我要的聲音,改天用高細節的DAC再

rickylin02/06 22:28去聽聽

falc097202/06 22:29沒啦~en大,就以價論聲,那價位我想很少人會買ED12啦XD

falc097202/06 22:29ED12都能買GS2000e、TH909這些耳機了XD

rickylin02/06 22:29感覺T1 3rd有自己的風格,要說失敗作有點太過

icekiba02/06 22:31先煮滾熱水,放下去,浮上來的時候撈起來

falc097202/06 22:33欸不對~GS2000e好像是46K齁,那還是不能買到GS2000e XD

takase02/06 22:34從DT1990和Amiron入門是個好開始,設計團隊不敢亂搞

takase02/06 22:35那DT177X之類的從機構設計就不用心,還被日本beyer迷狠狠酸

takase02/06 22:35了一下....

takase02/06 22:36至於失敗作與否,商業上肯定是失敗的,第一次看過T5系列賣贏

takase02/06 22:37T1了,連日本人都不捧場....

takase02/06 22:38但以我自己換上2nd耳罩那個聽感來講,當下的感覺是

takase02/06 22:38"我前兩代T1都可以跟你換這隻".....當然這有點誇大啦

evadodoya02/06 22:56我想看狠酸在哪裡

evadodoya02/06 22:57Y拍T1 3rd上次就有一之2手8萬羊結標 根本沒人搶

evadodoya02/06 22:58基本上DT1990PRO跟Amiron是2nd世代相對沒問題的

takase02/06 22:58sandal啊,他就直接講177x轉軸那邊機構的問題

takase02/06 22:59我應該還是會以國內為主,萬一抽到籤王比較好處理

takase02/06 23:00不過八萬羊真的是有夠漂亮的價錢....:Q

evadodoya02/06 23:00應該每隻都籤王喔 隱版是低頻比較少的版本

evadodoya02/06 23:01sandal是甚麼?

ultimatevic02/06 23:01恩...因為我第一隻三代一開箱就單邊無聲w

takase02/06 23:03tinyurl.com/qt7xqjep

takase02/06 23:03先睡了,明天要早起當工具人 ._./

yoanzhong02/06 23:05耳機都隨便放首歌直接丟著跑 直到JE發生衰聲期

yoanzhong02/06 23:05我才開始用大編制古典樂下去跑 現在都用佛經跑

lll156k152902/06 23:16我RUN IN一直都是只拿自己有在聽的音樂而已

ddik3202/06 23:21run個耳機而已 直接拿平常在聽的歌循環撥放就好了

falc097202/06 23:223L大,為什麼ED11單端會這麼好聽 _(:з」∠)_

lll156k152902/06 23:29當然是因為Fostex單體呀(?

falc097202/06 23:31我轉回單端,一堆怪問題都消失了_(:з」∠)_

evadodoya02/06 23:32那篇文章看完了 基本上說的大致認同 但我勸你別聽的好

lll156k152902/06 23:43你那邊的問題是啥?我原本以為大家對他的高頻會有意

lll156k152902/06 23:44見,但看起來只有我有意見XD

falc097202/06 23:53低頻超巨大、很糊,然後換回單端,什麼問題都沒了_(:з

falc097202/06 23:53」∠)_

falc097202/06 23:58沒事…你應該是在問e神XD

Lorinyui02/07 00:21路過推

lll156k152902/07 00:40確實是在問你XD 1770我都不太行了 更別說177X

lll156k152902/07 00:41但我也只有部分的搖滾跟流行會有高頻shy的問題

lll156k152902/07 00:43低頻我是剛開始聽就很喜歡 非常自然

lll156k152902/07 00:44就是每支耳機都可以試試看單端/平衡 各有長處

falc097202/07 00:47喔喔!我拿來聽金屬、流行,高頻沒有不滿意說@@”

falc097202/07 00:47我現在只有PRO900B/2900B會聽平衡,其他都改回單端了

falc097202/07 00:49然後Grado現在是平衡完全吞不下…~_~

lll156k152902/07 00:59平衡除了兩倍電壓之外規格上我是沒看到什麼優點

lll156k152902/07 01:00然後我現在ADI2也都用low power聽 仔細看了一下我用

lll156k152902/07 01:00多少電之後也不知道那些多的電壓要拿來幹嘛了

lll156k152902/07 01:02不過聽感喜好有時候就是會變來變去 蠻正常的

falc097202/07 01:05嗯嗯~現在很疑惑為什麼之前我會覺得平衡屌虐單端~"~

falc097202/07 01:06有些不滿點,轉回單端後覺得哪來這麼多問題,好聽的很~

lead072202/07 02:26瓦斯爐開小火 鍋底避免燒焦攪拌一下 大概一千小時就好

evadodoya02/07 09:50鍋子先壞掉

m336578902/07 09:52頭帶會掉皮嗎?會的話就是失敗作

rugger556602/07 09:57不會掉皮才失敗,會掉皮的拜耳才是真拜耳

rugger556602/07 09:57T1 3rd用的是Alcantara,跟最近很多汽車座椅用的一樣

evadodoya02/07 10:19你是指很多汽車都很失敗囉(指

Ikaruwill02/07 10:52這個真的不好說(望向某些國產車

Ikaruwill02/07 10:54我不確定是不是會掉皮的拜爾才是好的拜爾,但我確定有

Ikaruwill02/07 10:54會拜爾即使會掉皮還是很爛

evadodoya02/07 10:55你說頭又大不好囉(我這邊的國產車無誤

ultimatevic02/07 11:02要戰高階耳機的耗材還輪不到拜耳

Ikaruwill02/07 11:03日產的頭又大再怎麼慘也有台產的當墊背

evadodoya02/07 11:20台灣有神a 這邊可沒有耶

ronbaker02/07 13:26樓主K812沒換線嗎?

rugger556602/07 16:53漏水牌,幫QQ

takase02/07 18:37頭帶現在不是掉皮,是內襯海綿會越來越薄,濕度高一點甚至會

takase02/07 18:37在伸縮頭帶的時候沾上內襯黑黑的那個黏性物質

takase02/07 18:38那該換就是要換,感覺上是beyer計畫性汰舊的一環

takase02/07 18:39耗材的話其實跟隔壁比起來也算很合理了啦,就是希望代理商

takase02/07 18:40送修更換的動作快一點這樣,或者嫌麻煩的乾脆找某位很愛虧

takase02/07 18:40櫻花妹的大大代購都還比較方便 XD

takase02/07 18:41那個怎麼講?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樣

takase02/07 18:43我那時候是聽K812聽到覺得不夠味,特別是旁邊對比的那個T1

takase02/07 18:44反差很大,無法給予兩個老婆平等的愛

takase02/07 18:45那想說換線材強化音色調音補強,又想說不要在幾條平價線材

takase02/07 18:46這樣來回取捨,要就一次到位,看啊看啊就看到了Endorphin

takase02/07 18:47K812版,然後看到價錢 700鎂,想了一下,唉,人真是自找苦吃的

rugger556602/07 18:47就歐洲佬喜歡用什麼環保材質

takase02/07 18:47生物.....

rugger556602/07 18:49幫QQ

takase02/07 18:50家人算製鞋業相關的,其實也是這樣啊,一雙鞋子就設計成兩到

takase02/07 18:51三年脫膠,每次我老頭看到那些再炒球鞋的都笑得意味深長

ronbaker02/07 19:13asen 那條就能改善不夠味的問題啦而且很便宜XD

ronbaker02/07 19:14之前買出清的 500塊台幣哈哈哈哈

ronbaker02/07 19:14不過那條聽古典就很難聽就是了

willson14902/07 22:15asen for K812那條我倒是覺得高低頻有比原線提升

willson14902/07 22:15不過中頻尤其人聲部分直接劣化

ronbaker02/07 22:44該怎麼說 它的修飾非常破壞性 把很多細節吃掉拿來補流

ronbaker02/07 22:44動性 會覺得線條感很重

adamptt02/07 22:53我找到可以類比T1聲音邏輯的例子了

adamptt02/07 22:53正常的耳機聽起來像是這樣(原版):

adamptt02/07 22:54T1則是把某種2D空間特性內建在耳機裡(請忽略左右飄移)

adamptt02/07 22:54

adamptt02/07 22:543D空間*

adamptt02/07 22:55盡量不要用T1來聽 剛剛試過了在T1上差異會有點小

adamptt02/07 22:58那種3D縱深的資訊其實是透過衰減中高頻(或許還有增加極

adamptt02/07 22:58高頻?)做出來的 仔細對比原版和3D版本的 其實原版的中

adamptt02/07 22:58高頻比較完整 資訊比較多

adamptt02/07 23:01但這不會是每個人都愛的 對熟悉這種聲音邏輯的人來說 可

adamptt02/07 23:01能就會用中高頻柔韌 很美來形容 但對於不在這邏輯中的人

adamptt02/07 23:01來說 只會說好暗 女聲變大叔味

adamptt02/07 23:01我想這就是聽感心得會有強烈衝突的部分原因

rugger556602/07 23:20樓上這個感覺很有趣,等等回去用3rd試試看

adamptt02/08 00:00差異會比較不明顯 你乾脆直接用手機揚聲器 我的iphone剛

adamptt02/08 00:00剛發出和T1有點像的音色www

enamelcord02/08 00:11電腦喇叭放覺得T1 2nd長這樣我覺得他雷真的很正常XD

enamelcord02/08 00:12那種被壓扁的聲音超級煩躁XDDDD

adamptt02/08 00:29實際上拜爾的更高明一點啦 聽久了習慣後 那種音色的差異

adamptt02/08 00:30也會慢慢被腦平衡過來 聽GRADO的一定不習慣 因為GRADO反

adamptt02/08 00:30而凸出中高頻的部分

adamptt02/08 01:12怕被當作黑拜耳 或鬼父神功教徒 必須要強調一下 影片的

adamptt02/08 01:12效果是用dsp做出來的 通常就是過好幾道的數位濾波器 必定

adamptt02/08 01:12會造成相位差(時域上各頻率的色散) 這對聲音結像很傷(

adamptt02/08 01:12也是我反對EQ的原因) 而拜耳的強項其實就是音場定位 結

adamptt02/08 01:12像等方面 所以最好還是實聽決定你會不會喜歡這支耳機

rugger556602/08 02:30結果音場分離度和結像在3rd上面找不到XD

biaw02/08 08:18要模擬有人佩戴時的負載的話 就在耳機中間夾著一坨衣物吧

zoraruru02/08 10:57感覺我比較另類,拜耳和瓜多我都喜歡 XD

evadodoya02/08 10:59結果在聽009s

takase02/08 13:24第一世代 HD800和T1大概都有中高頻調整,體現在聽感主要

takase02/08 13:25還是那種臨場感很微妙的東西,或者我以前也稍微提過812和T1

takase02/08 13:25,HD800的差別,舞台現場演出打光還是日光燈下排練這樣

takase02/08 13:26這其實都有在偷偷調整,gen2和800s在這方面基本上對這塊

takase02/08 13:27比較不強調,轉而利用低頻(諧波)去拉立體感/音像輪廓

takase02/08 13:29音色差異基本上是ADSR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這是單體特性差異

takase02/08 13:30那,我以前好像有寫過一個經典的音響心理學實驗

takase02/08 13:30人耳一定程度是靠耳殼外型的散射反射去辨認聲音方位/距離

takase02/08 13:31那耳廓欠損的人又怎麼辦呢?實驗人員試過在受試者耳朵上

takase02/08 13:32包東西改變散射繞射,一開始受試者辨識聲音方位能力會下降

takase02/08 13:33後來人腦就學習起來,就算耳廓外型改變也能辨識聲音方位

takase02/08 13:33距離,那移除耳廓改造物,恢復正常後,照樣還是可以正常辨識

takase02/08 13:34不會有適應一邊就沒辦法適應另外一邊的問題

takase02/08 13:34耳機亦是同理,不會我聽習慣了T1就聽不習慣HD800或K812

takase02/08 13:35或Grado,所以請adam兄不用太多慮這方面的問題

adamptt02/08 13:58每一支的聲場定位有自己的方式 切換也不會失去判別能力沒

adamptt02/08 13:58錯 我想表達的是音色問題 那才是難以適應的部分 也就是

adamptt02/08 13:58為何你不斷說T1中高頻音色多美多美的時候 聽習慣別的耳

adamptt02/08 13:58機的人常常感受不到

adamptt02/08 13:59https://reurl.cc/e9ORMx

adamptt02/08 14:00每個T90切換到T1的瞬間 您真的不覺得中高頻失去了什麼嗎

zoraruru02/08 14:09館長,沒有喔,最近都在聽HEDDphone和HIFIMAN

adamptt02/08 14:38那009s五十收

evadodoya02/08 14:4551收

ronbaker02/08 14:47100收009S跟擴

zoraruru02/08 15:49我也都50收

zoraruru02/08 15:53ASR有T1 2nd的評論文了,還放上斷頭粉紅豹以示這支耳機

zoraruru02/08 15:53有多慘,並下了you can't save this headphone with EQ

zoraruru02/08 15:53的結論 XD

purplesky91102/08 15:56哇塞…這蠻可以戰的

abcd11115502/08 16:05不意外阿拜耳就是爛,ASR最高

purplesky91102/08 16:09我找不到T1-2ND那篇?? RURU可以跪求網址嗎

adamptt02/08 16:21拜耳家有幾支其實不會偏離哈曼太多(1990、耳罩run過的88

adamptt02/08 16:210 990 )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空間邏輯的耳機 但T1 2nd那種設

adamptt02/08 16:21計之初就為了製造出前置聲場的耳機 完全不應該拿哈曼來

adamptt02/08 16:21抓中性觀

adamptt02/08 16:22https://reurl.cc/WE1j19

zoraruru02/08 16:23在Headphoned and Headphone Amplifier Review的子論壇H

zoraruru02/08 16:23eDphone Reviews and Discussion裡面,他們的網站版面設

zoraruru02/08 16:23計有點怪

evadodoya02/08 16:23990p他有說很慘 記得770也順便一下

adamptt02/08 16:24“I cannot recommend the Beyerdynamic T1 V2. Hopefull

adamptt02/08 16:24y the third-generation version is much better.” 很

adamptt02/08 16:24明顯不會是XDDD

evadodoya02/08 16:26不 搞不好他很喜歡*?

adamptt02/08 16:29欸靠 ASR的縮網址只能導到首頁 911大要自己找了

purplesky91102/08 16:36有看到了,感謝adam、ruru

rickylin02/08 16:37ASR的Preferece Reference的頻率圖跟AirPods Max有像

rickylin02/08 16:38他們偏好低頻微提高,中高音提高多一點...根本APM

rickylin02/08 16:40不知道這站長得分最高的是哪隻耳機?

adamptt02/08 16:41誤會大了 我建議你看靠譜一點的網站 而且多看幾筆資料再

adamptt02/08 16:41來下定論

adamptt02/08 16:41https://reurl.cc/g8M93b

adamptt02/08 16:43https://reurl.cc/0DXLbA

rickylin02/08 16:47他對於DT990的評論也很詭異,應該是品味差太多了

purplesky91102/08 16:47看完後還真覺得一個耳機兩個世界-.-

evadodoya02/08 16:48沒 就你在異世界(?

purplesky91102/08 16:51https://i.imgur.com/suhVFon.jpg

圖 我怎麼煲T1

enamelcord02/08 17:09斷頭粉紅豹是什麼啦XDDDDDD這樣瓜多是分屍粉紅豹吧w

ddik3202/08 17:12原來是ASR在說爛啊 這樣就放心了 有些東西反過來看就對了

enamelcord02/08 17:15是說一直以為T1 2nd那種工學院的聲音數據會很漂亮@@

purplesky91102/08 17:21低音域那邊蠻意外的 1-2K比預想中的高

purplesky91102/08 17:22會覺得這是用IPHONE推的嗎 那種感覺- -

rugger556602/08 17:24會不會剛好借到線壞掉的XD

evadodoya02/08 17:27應該是借到我的

rugger556602/08 17:46你的不是整組壞了了(?

evadodoya02/08 17:54對 所以斷頭不是很正常嗎?

takase02/08 18:07其實我也講得很清楚了,音色是ADSR和吸音處理的問題

takase02/08 18:07具體得看耳擴適配特性和耳機的狀況

takase02/08 18:09amam兄是要問音色還是要問空間聲學其實我還弄不太清楚

takase02/08 18:10關於音色那就更單純了,你也可以對照我當年對HD800和K812

takase02/08 18:11的描述,去拼湊一下,畢竟眾口難調,這個一定程度是喜好層面

takase02/08 18:11的差異

adamptt02/08 18:12你有沒有想過 聲學空間是靠音色輔助營造出來的這個可能?

adamptt02/08 18:12 吸音沒錯呀 但吸的難道不是特定頻率嗎?

takase02/08 18:12adam兄....不好意思打錯/ 或者adam兄也可以家訪看看

takase02/08 18:13搞不好我的中高頻艷麗是你的又暗又悶又糊 :p

adamptt02/08 18:13ADSR改太超過的話 整個聲音結像都會變形 會變成另一種樂

adamptt02/08 18:13器喔 電子樂器合成靠的就是ADSR

takase02/08 18:14我講的音色主要都是指泛中頻,最多就是到女聲,偏厚那種

takase02/08 18:14空間聲學這塊是已經碰到高頻下段了

adamptt02/08 18:16中高頻豔麗與否 有沒有想過要看聽者主觀認定自己在什麼

adamptt02/08 18:16空間 距離多遠去聆聽? 你熟悉的親人的聲音 在從小到大

adamptt02/08 18:16不同空間去聽他們說話 實際音色會不會改變? 你可曾因之

adamptt02/08 18:16認不出他們的聲音?

takase02/08 18:21感覺adam兄很執著於習慣了這個就習慣不了另一個這樣

takase02/08 18:22那我的建議是 不要把對中頻音色的描述跟空間聲學扯在一起

takase02/08 18:23這是兩個範疇....要不然我舉個反例好了

takase02/08 18:23不同喇叭系統在同一個聆聽空間,自然都有不同的音色

takase02/08 18:24B&W的音色和dynaudio的音色絕對不一樣,那也不會說聽習慣

takase02/08 18:25B&W的用家,就沒辦法理解Dynaudio喇叭的音色這樣

adamptt02/08 18:26我無意再吵 誰很固執也蠻難說的 就聊到這裡 但我建議你去

adamptt02/08 18:26看看T1 2nd的頻響圖 試圖與聽到的東西搭配去分析一下 事

adamptt02/08 18:26情真相是要講科學證據 而不是一眛靠你個人主觀認定 您在

adamptt02/08 18:26這篇文章開頭不也說了 您的文章回頭看也是有錯的地方 不

adamptt02/08 18:26是嗎

takase02/08 18:28原來是這樣,那我跟你講一下,耳罩老化是會很明顯影響頻率

takase02/08 18:29響應的,甚至耳擴怎麼控制耳機都會影響實際的脈衝表現

adamptt02/08 18:30或者您去查這些耳機的瞬態響應測試 如果兜起來有符合您

adamptt02/08 18:30論點的學說 我也會很樂意接受 也有一種可能 就是音色和ad

adamptt02/08 18:30sr共同營造出空間感 這也不是不可能

takase02/08 18:30這是SBAF那些門外漢還沒搞清楚的東西,所以當年他們亂改

takase02/08 18:30HD800,整個被設計師酸到天邊去

takase02/08 18:33談耳機的科學證據這一點很麻煩,現在是每個耳機廠都有自己

takase02/08 18:34一套秘傳式的標準,然後這是黑箱,肯定不會公開

takase02/08 18:35像SBAF,或ASR這群人,就是所謂科學發燒派,理性發燒派的燒友

takase02/08 18:35那他們對所謂好耳機的標準通常有點 削足適履的意思

takase02/08 18:36K812中高頻共振那麼嚴重肯定不能聽,或者HD800S低頻諧波

takase02/08 18:36那麼多,肯定是改惡,怎麼可以比HD800退步這樣

evadodoya02/08 18:36沒差呀 一樣米養百樣人 看過越多就會認同這種感覺

takase02/08 18:37但是這些背後其實都是有廠家的考量,no-nosense的

adamptt02/08 18:38您靠對人的喜好去判斷他們所說事情的真偽嗎? 世界上是否

adamptt02/08 18:38有說100%事實或100%謊言的人?

adamptt02/08 18:39像我蠻討厭ASR的 但也不會去認為他們的東西就是100%的狗

adamptt02/08 18:40

takase02/08 18:40我會挑D90替換掉DAC1也是看ASR的評論齁 哈哈

takase02/08 18:41也不是相對主義,但我的態度是這樣,比較笨,困而知之也

takase02/08 18:42玩耳機遇到一大堆問題,有激勵也有挫折 (對,就是那個990'05

takase02/08 18:43才去涉獵跟老本行完全不相關的聲學這塊,理解的也很膚淺

takase02/08 18:45很多都還是靠自己收集資訊 比對參照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