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拜耳 T1二代 黑色版和原版聲音差異
這篇是回應戰神在lll156k1529大大的文章推文
本人audio nerd 音色喜好獨特,黑色風格暗沉調音也吃得津津有味。
小弟有四隻 Beyerdynamic T1,一代兩隻,二代兩隻。
可以說是 T1 狂粉 (雖然好像很狂但並不純情,其實手邊30隻耳罩都會聽啦)。
<前言>
雖然部分板友對耳機的 Frequency response 與聽感的連結存有疑慮,
但是要在這篇貼文解釋背景知識實在有點太多了,各位去估溝慢慢看......
就直接說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小結論:
FR看起來很接近,不一定聽起來完全一樣。
但要是FR差很多,聽起來一定不一樣。(聽不出來取檢查耳朵ㄅ)
OK,講完這句話應該照顧到所有人的內心了,可以繼續下去。
<正文>
反正就是在多次家訪以及借/出借的各種因緣際會中,聽過大概接近十隻左右的 T1
部分是在同一個系統,部分是在不同系統。
我發現 T1 的聲音非常微妙,版本的早晚期,以及不同的顏色版本,
聽感會有相當明顯的差異,甚至某個版本的 T1一代 和 T1二代 居然會有一樣的聽感
所以我個人就...買買買,並用上簡單的儀測證明聲音確實是不一樣的。
(因為財力有限,也要感謝板橋金城武幫忙蒐集和驗證數據)
國外的文章也爬過幾輪,歪國人似乎對這些沒啥興趣所以沒有相關資料。
大家都認為拜耳只是改個外殼顏色而已...(有時候還會在論壇上吵起來)
但我手上這隻黑色版T1二代真的聲音和原色版不同!
至於聲音不同的原因為何,這我就不太確定了,不知道是差在單體還是聲學材料
基於過去對 DT880 600ohm black edition 更換單體的經驗,
很可能是改變了聲學材料而不是單體本身的差異,但這只是小弟的推測而已...
陰謀論來想,黑色版賣比較便宜搞不好只是來清單體的XD
(看看那精美的左右誤差)
這邊就先講 T1 二代的差異部分,T1 一代的早晚期版本差異更精彩(至少三個版本)
等之候有空再貼...因為一堆FR測量要整理很麻煩。
<聽感和測量結果>
小弟的 T1 二代,分別是: 原色版編號 25578 / 黑色版 39341
https://imgur.com/nuOMTKx
https://imgur.com/IwUQzCq
https://imgur.com/poLMhxa
T1二代的FR差異如下:
https://imgur.com/1vqDwQT (擷取資料 黑色版右聲道 vs 原色版右聲道)
https://imgur.com/GJg17uG (測量原始資料)
說明:
**這裡並沒有特別針對單點頻率或粉噪的響度對齊音量,
而是用相同的ADI-2 pro輸出音量(Low Power,-5.0 dB,Auto Ref. off)
這個狀況下整體響度是二代黑色版更高一點
所以若是聽者在使用兩支耳機前都有分別用人耳調音量
感受到的聲音差異可能不會像FR圖顯示的那麼多(中低頻寬頻段差距最多到10dB)
**聆聽音量時,以粉噪C weighted SPL做測量,兩者接近測量值時的ADI-2音量狀態:
ADI2 Pro low power 輸出音量: T2:-12dB / T2B:-14.5dB
**run-in對FR的改變幅度很細微,以T1二代的FR差異幅度
是run-in影響的機會非常非常小。
**耳罩密封有特別留意,多次測量捨棄低頻數據太差的數據
只保留低頻能量最強的的數據,不做平均。
聽感:
我手上這支 T1二代黑色版跟原色版比,聲音比較暗比較肥。
聽起來是同一種類型的耳機,但原色版聽起來比較纖瘦。
其實聽感跟測量上這支T1二代黑色版都比較接近三代一點。
二代黑色版vs三代: https://imgur.com/OV1wTQq (同系統同測量工具)
<討論>
(1) 樣本數過少,不能排除耳機的公差。
這個FR/聽感的差異也許是相關於生產早晚期或是耳罩耗損。
這支黑色版T1二代買了大概4年,原色版則是少使用的二手品。
(2) 把兩隻的耳罩都換成全新的來測量會更嚴謹。
這個測量當下是黑色版的耳罩稍微扁一點,但經驗上耳罩變扁差異應該不會那麼大。 未來可以再驗證。
<新增>
這邊補充另一隻少用耳罩接近全新飽滿狀態的黑色版T1二代測量 (No.44571)
來和文中黑色T1二代(No.39341)做比較
https://imgur.com/HHgBCIa
中低頻段的樣子是很接近的,耳罩的新舊主要變動多在中高頻的位置
(使用另一隻miniDSP EARS但用相同目標曲線的的calibration data)
(3) 這支黑色版的左右邊的聲音頻響特徵在中低頻有可以聽聞的差異
原色版的左右誤差就小很多
<測試設備>
播放: PC --> RME ADI-2 Pro FS R BE (USB) --> 內建耳擴輸出 (low power) --> T1
麥克風: miniDSP EARS
軟體: REW (V5.20)
--
原來是黑暗騎士杯麵龜(?
帥ㄅ
該不會是調音兼大眾口味調查吧.....
但是個人看起來大眾對黑色版音色接受度比較低XD 會有人買大概是因為價格比原色版便宜... 這支原色版我也是快停產的時候才收到 (之後二代新品就很難買了...)
喊一下 I'm 杯麵龜(?
拜耳真的很坑,買的都是黑暗騎士
那板上一堆人都有蝙蝠車了
推T1鐵粉龜大~同型號前後期特殊版比較真的很有趣
T1王
是聲音往三代調整,還是單純耳罩損耗影響呢?
耳罩耗損不能排除,但依據過往聽感和測量的印象, 耳罩應該不會影響低頻那麼多(高頻的變動可能跟耳罩耗損相關) 這個測量只是佐證聽感差異,確實是符合聽感上的感覺: 目前手上這兩隻T1二代黑色版聲音更暗低頻更多
你左手的炎殺黑龍波夠強了 不用再更暗了
推龜大,請教越後期越黑暗騎士嗎?
T1 二代的話...不知道生產早晚跟聲音有沒有關係,因為沒有特別去研究這一點 但確定 T1 一代音色跟生產早晚有關(如果編號是跟著生產早晚編的話) 一代就等之後比較有空再發文 T1 二代現有證據比較偏向是特殊黑色版的音色有調整過
你到底有幾隻T1阿 怕
老婆不嫌少
其實單體應該是有差異的 雖然外觀一模一樣
尤其是振膜靠近整張膜的最邊角 影響超級大
T1大叔你也能當老婆XD,我願稱你為全婆俠
黑色是大叔味的調音?
因為T1二袋包裝封面就是一個大叔吧XD 擺明了他的形象就是大叔
耳機界登徒子(?
好色仔
要確定耳罩是否有差,看耳罩內側的孔數是否一樣,可以
手伸進去摸一下確認。
是一樣的哦
※ 編輯: ultimatevic (218.166.171.50 臺灣), 07/24/2021 16:04:41推測量。這差異很明顯呢。我在得知T1 mk2停產後買了黑
色版的,它是我聽過電貝斯在音樂中最清楚的耳機。
我也是因為電貝斯留下來der,也算是個basshead XD 耳罩的問題其實我也是想釐清,等之後買新耳罩回來換,結果會更嚴謹一點 測量的這兩隻都是出廠的耳罩,以拜耳供應的耗材型號沒有針對黑色版額外供應 耳罩出廠設計不同的可能性比較低,變因較可能會在老化的程度 但這個測量也說明了: 你的 T1 不是我的 T1 只就文字聽感描述來挑選的話,可能實際體驗會差很大
※ 編輯: ultimatevic (218.166.171.50 臺灣), 07/24/2021 16:17:25大叔內戰XDDDDD
沒聽過黑色T1-2nd,但是據我自己聽過的多隻T1-1st跟T1-2nd
生產週期越後面的聲音確實有一直往中低頻去調整,這也不能
說不好,音樂的多面適性會更廣一點,直到那個T1-3rd ....
棒透了
我拿到T3的第一耳就覺得跟黑色版T2怎麼那麼像... 戴上去10分鐘後,還要拿下來看現在戴的是哪一隻 但T3如果是跟原色版的T2比,聲音就差的多了
※ 編輯: ultimatevic (218.166.171.50 臺灣), 07/24/2021 16:44:35那是裝錯外殼了
推推!太強大了!!!!
對岸有一個T1.2的mod是這樣 我玩過也是中低頻量感爆開
黑暗騎士版會不會是動這個
蠻有機會的 BUT 我實在不想拆耳機 XD (老婆怎麼能拆呢 ?) 需要交給更狂的
(拔掉阻尼器是低頻變多)
推
如果兩支耳機都用同一副耳罩的話呢?
其實呢我也不太想拆耳罩XDD 等之後要更換的時候再一起量~
有沒有可能是...替換式耳罩的鍋XD
還不想拆耳罩XDD 等之後ㄅ
※ 編輯: ultimatevic (185.225.234.64 美國), 07/24/2021 19:33:45eva才剛點名完就發文了,太有效率了八XDD
人家是杯麵 高譚市有狀況會馬上出動
猛
我那支是39378,應該可以跟你說是同一批吧XD
後來還是賣掉主要是因為2nd聲音很穩,其實細節跟動態
都有,但是用比較內斂一點的方式呈現,聽流行樂還不
錯甚至可以修掉一些爛錄音,不過搖滾聽久了覺得還是
有點吃虧...XD 也許跟聲底暗有些許關聯,但我印象中
Audeze就比較沒這問題,甚至我聽很久的B&W P7也是暗
聲底代表,但還是可以適度展現搖滾的活潑與躁動感
我五年前也買過全新2nd銀版,那時的設備差距跟現在挺
大,但最後也是同樣的理由售出,我猜所有2nd調音還是
朝這個方向?
另外2nd跟3rd頻響差不多,不過我去聽3rd直接翻車欸..
尤其是Smashing Pumpkings的1979,電吉他轟成一團,
雖然那時試聽還很新,不過2nd就算是全新的也沒這問題
是說現在沒在賣2nd,我應該可以閒聊一下,大概一年前
去建中隔壁店聽ADI-2+2nd,2nd聲音超慘XD 中頻直接不
見,我也不知道是T1狀態真的很迷,還是...
耳機沒有同場同時比較,印象上的比較我覺得總是會有一點偏移 播放系統的設置也會大幅影響耳機的聽感 所以我自己都是買回來或是借到之後當場聽完測量完才會有一個初步結論 我之前有的T3在1K-2K附近的能量又比黑版T2更低了(更凹) 在人工耳上有的頻率甚至差到5dB這麼多(實際在人耳怎麼個變化就不知了XD) 如果就miniDSP這個工具的結果 T3那個中頻中上段更模糊不清楚,退到更後面的的感覺是蠻符合這個頻段的變化 但要讓它浮出來低頻又會爆炸XD (就4那個低頻很硬的感覺) 至於某店ADI-2 + 2nd聲音很慘,一部分是ADI-2跟該店的供電和前面接的電腦有關(吧).. . 用FR不能解釋這種狀況 如果要聽感對應頻響,要知道當下兩隻的音量狀態是不是跟頻響上的狀態一樣 但就跟聽感一樣...實際操作一次好像比較能體會XD 另外FR本來就不能解釋全部的聽感 光是這些測圖都是人工耳,其實和實際的狀態就有差異了 然後它是掃頻取peak,播放系統訊號中混入失真和雜訊它也是看不太出來的XD
你的問題(x) 拜耳的問題(0)
本來想幫3rd講講,但想想還是推拜亞就是爛比較省事.....
不管啦全部EQ調一調就好!!!
還以為你單體和海綿長相會順便講一講XD
樓上我差點看錯XDDDD
海綿和單體
ADI-2前端電供/PC會差到這麼多嗎XD
有遇過一些狀況會讓ADI-2輸出變爛的(聽感上) 而且是可以經由一些調整變化的(難聽 <-> 好聽) 之前有在家訪的時候蒐集一些聽感的紀錄,難聽跟好聽的狀態都有多個樣本的佐證 (不過是單盲啦,通常只有我自己知道發生什麼事動了什麼XDD) 測量還在努力生產,希望有辦法生出來... 如果有找到明確的condition,加上可以分析的圖,會PO板 share一下
黑T1 2nd接近四萬號覺得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別擔心,搞不好我之後換個耳罩這篇就變幻覺了XDD 2021/7/25 修改: (1)新增原始測量資料 (2)補充另一隻黑色T2資料
推烏龜大神!
補推~
诶我不神啊...其實我講的東西不一定是對的(蠻多是自己挖資料來看的) 所以如果有電聲相關知識上的修正歡迎提出...
所以2nd 黑色版其實是3rd 高阻版XD
484逼人再收一隻原色版QQ
你又不是沒有錢
我T1一代舊又髒的耳罩,換全新一代原廠耳罩瞬間聲音變尖
又刺 人聲拉遠 馬上我就丟海鮮轉賣了
煲耳罩不是說假的
拜耳一直都是煲耳罩的成分居多XD 新耳罩換上去FR會呈現跟新耳機樣的狀態: 高頻會多出許多尖峰,在CSD上就容易會有ringing,聽感也會回到新品刺耳感 比較強烈的樣子。低頻目前還沒遇過會有過大變動的。 所以拜耳戴比較久的我基本上不會去動那個耳罩,因為它已經和頭型貼合了。 都會撐到過扁了久戴不舒服才會換...然後又迎來一次磨合期
好詳細 感謝心得
推數據
烏龜原味
推 C羅 aka 板橋金城武
恩 其實我也是想說484音樂有問題(誰的音樂?
新的看起來沒到差很多欸,原來10k以上多那樣會讓耳機
那麼吵喔XD
建議不要看10K以上的頻段,10K以上的數據應該和實際狀況差異頗大 這邊相關資料我還沒有很詳細看...應該跟是near-field測量的特性有關(吧..吧) 然後還有其他因素: (1) miniDSP EARS不是標準的人工耳 (2) 這是兩只miniDSP EARS分別做出來的結果,雖然miniDSP有針對個別的麥克風做 校正,目前還不知道他們校正出來的一致性怎麼樣 (3) 這兩隻的聽感沒有人當場比過 所以建議是先不要把這個比較圖較高頻的差異拿來對照想像的聽感比較好 可以買DT990/880的新耳罩和舊耳罩,然後拿oratory 1990的FR數據對看看聽感
https://www.reddit.com/r/oratory1990/wiki/index/list_of_presets另外要判讀miniDSP的測量結果,也要了解miniDSP這個平價測量工具的限制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oratory 1990對miniDSP EARS測具的看法:
https://reurl.cc/W3gA9khttps://imgur.com/n9sDkUO
內附的圖說明: 如果是不同腔體設計的耳罩式耳機 EARS在3-4K以下的數據跟標準人工耳的差距是接近的 (應該可以透過補償來修正) 但若超過這個頻率,不同腔體設計的耳機就有個別上的差異了 因此miniDSP EARS超過5K頻率的部分,大概跟實際聽到的狀況會有不小落差 XD 但拿來「比較」腔體接近的耳機是還合用(標準人工耳實在太貴惹) 我自己是盡量只在腔體接近的耳機比較上才會拿EARS的數據出來用
我只是前陣子有看到一些板友第一次是在建中隔壁聽T1
然後就變拜耳黑了,順便提一下XD
嘛...拜耳粉應該蠻多是DT880/DT990那代養起來的,不是現在tesla這系列。 如果起手就是聽二代T1,它偏離中性調音不少(無論目標是是哈曼還是擴散場) 所以多少有適性音樂的問題,加上店裡面處理不好... (Ground noise進到類比是影響系統播放音色的關鍵之一,我是這麼認為, loop-back測量數據多麼神,線路再猛,都沒用 XD) 那印象很差好像也不意外 哈
現在應該是T1那特別便宜那一次的
原來有 EDT T1G2 這種玩意 XD
貴貴der
※ 編輯: ultimatevic (42.75.32.143 臺灣), 07/26/2021 12:21:40推回文
3
41
[討論] 理性聽感在耳機版潛水這麼,各種不同的設備都看了差不多了。感覺是時候來分享一下我本人對於 回放設備的觀點了……以上觀點是跟朋友討論後加上一點自己的見解而總結出來的。 剛開始入坑時也是到處聽到處看,什麼都覺得很棒,聽了很多老燒的建議就開始跑耳機店 試聽,跟耳機店老闆聊聊,聽聽不同專家的想法,也試過很多高級的設備,例如playback dCS之類的。28
[開箱心得] MiniDSP SHD 平價空間校正新選擇[開箱心得] MINIDSP SHD 平價空間校正工具新選擇 Disclaimer/Disclosure: 本篇心得純屬本人使用前後的感想, 文內與所談論到的器材/品牌皆非廣告意圖,本人亦無取得 器材/品牌之各類形式贊助。15
[心得] EQ與空間校正入門感想第一次在板上發文,我是剛入門不到一年的菜雞,請大家多多指教 去年年初不小心踏入兩聲道的世界,當時不知道這坑這麼深,而我口袋這麼淺Orz 期間因看到前輩的心得文,入手了一台minidsp ddrc-24來玩,就此開始盲人摸象探索EQ 和空間校正的世界 我目前主要是用windows玩EQ跟空間校正12
Re: [心得]T1 3rd,2nd T5 3rd,N5005,IE800S,X20i心得→ takase: 3rd中低頻要耳罩老化才能治本...我的經驗是這樣 05/23 17:29 推 ultimatevic: 扁的毛耳罩低頻應該是會變少哦,測量也符合takase的 05/23 22:27 → ultimatevic: 聽感經驗 05/23 22:27 推 rugger5566: 扁毛耳罩=女毒耳罩,正確無誤正確無誤 05/23 22:41 推 ultimatevic: 扁耳罩DT就是香 05/23 23:1810
Re: [請益] 板橋-徵求特定耳機家訪諸位版友晚上好,近日同好友有一個假說想驗證。 因此想徵求擁有特定耳機的善心版友們家訪交流,條件如下: ◆持有以下耳機其一: ├T1 1st gen (1400號以前) ├T1 2nd gen (銀圈版)新舊不拘9
[閒聊] 初代T1更換頭帶感想1.感謝eva兄代購&提供連結 真的是江湖一點訣,總而言之,分解圖25項那個卡榫是設計成裝配好之後 想要拆卸,就是得不可逆的破壞 .....意思就是換一次頭帶就得連25項那個卡榫一起換9
[心得]小小的耳罩心得分享與紀錄這段時間聽了幾隻印象不錯的耳罩想來這邊分享和做個紀錄,因為大部分是用小尾巴w2 來推,可能不能發揮耳機的實力所以就大概講個風格的走向,請大家見諒。 耳機: 1.Beyerdynamic dt 1990 pro 2.Beyerdynamic amiron home8
Re: [閒聊] Lygdorf tdai-1120終於有點空閒 來分享一下使用這台的想法 基本上是用來搭配觀看電視使用的 電視是android TV 系統 主要就是看 youtube netflix PrimeViedo mod 藍光 原先使用miniDSP 但校正量似乎不足以應付我的空間問題 與貓窩的校正比起來 也的確有明顯的差異6
[閒聊] ADX5000第一印象首先謝謝dz兄的出借,雖然還先只是用自己的HA3聽單端部分 還沒接上dz兄另外慷慨提供AMG HPA平衡輸出,只是很簡單的第一印象,前言 後續有修正的話,會直接寫進後續各耳機比較的部分 本人性急,多少有點不吐不快這樣..... 下面描述是個人系統驅動下的狀態,每個人系統不同,聽感也一定會有差異4
[閒聊] 令人驚豔的Alessandro Music one大家好 沉浸在Grado世界如今也差不多滿一年了 這期間都乖乖地窩在Grado舒適圈裡安分守己的聽音樂 不會到處亂跑去別家串門子 前陣子falc大來信問我有沒有興趣聽聽木殼版的M2e,據說和我之前聽得原版M2e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