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溪降可以去哪裡學

看板Hiking標題Re: [問題] 溪降可以去哪裡學作者
Paul0276
()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7

小弟是剛接觸溪降一年左右的新手,去年也經歷跟你差不多的情況,來說一下自己的經驗也許可以讓有興趣的人參考參考。

先說結論:去上有系統性訓練的課程比較快以及安全。

就我所知台灣目前沒有統一的溪降規格跟自己的系統,因此圈內大概分成1.受過國際組織訓練如您提到的ACA、CIC等,2.上述受訓過的前輩在台開設的課程,3.自己摸索或從其他地方學到。後面將1、2兩種情況簡稱為系統性課程。

溪降最主要的部份就是架固定點跟垂降,這部分跟攀岩、登山、溯溪都有點相關,但又不完全一樣,舉個簡單例子,攀岩要求固定點要求Equalized,但在溪降卻不一定是必要。又攀岩用的管狀下降器在溪谷原則上是不用的。但這些情況如果沒人教是很可能就直接拿來溪谷用了。

因此您提到的有些團體技術跟國際主流不同,這情況我相信是可能存在的,只是技術不同真的就不行嗎,也未必,在溪谷很多時候沒有所謂的對錯,只要能安全達成目的就好,但卻有著效率上的差別,而效率有時候會影響到風險控管。

因此除了學技術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技術背後的考量,是基於什麼樣的因素決定用什麼系統或做什麼判斷,而這些東西是系統性課程的重點。也是我認為的溪降課核心之一,不然溪降用的系統跟裝備看得懂英文或用Google翻譯,上網找或從國外買書都學得到。

再來溪谷的風險管理因為不可撤退性、以及水流因素下面對的風險較一般的溯溪與登山複雜許多(技術攀登另當別論)。而溪谷的風險管理更是系統課程重點中的重點,怎麼規劃一趟溪降活動,當中會遇到什麼風險,又該怎麼樣應對。畢竟很多情況沒遇過根本想像不到

最後溪降是一個需要不斷訓練才能熟練的技術,上完課後如果沒有可信賴的團隊可以持續討論與練習,那很可能也不敢實際去溪谷應用。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會建議您去尋找1.有固定開課2.受過國際訓練的單位開設的課程。

而在比較要去哪裡時可先詢問開課單位的技術是承襲什麼系統(進到台灣多少會受環境不同而調整),課程內容除了系統與裝備外是否會講解背後的思考邏輯,上完課後有沒有可以持續討論甚至出團的資源。依以上資訊去做決定要參加什麼課程。

以上是小弟的經驗,有錯的地方還要麻煩版上前輩補充。

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希望對您有幫助,溪降真的非常好玩啊啊啊。

補充一些Hiking點。

溪降在接近以及離開溪谷時常常會利用登山的路線,有時更要在溪谷過夜。因此離線地圖、登山裝備、甚至一些開路技巧都是溪降不可或缺的能力。

補充

去年我是找到兩個單位有開課,艾格探險、ZA垂直。

溪降外他們也有攀岩、雪訓的課程(我有分別上過他們不同的課程),可以跟他們討論不同活動系統上的差異,專業度我認為都值信賴。

另外也有沙蛙、小島探險、冒險精靈這些在帶溪降活動的團體,也許可以詢問他們有沒有開課計畫。

沒有特別推薦哪間,只是建議不管最後去哪學都要先跟對方聊聊上面的問題,會比較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 引述《handsome0716 (SIGMA)》之銘言:
: 溪降也要走一堆高繞山路 應該可以po在hiking版 吧?
: 一直對溪降很有興趣 可是入門管道實在不好找 剛參加完體育署溯溪嚮導的課程 體驗到: 最最最初階的的垂降跟一些繩索技術 覺得非常喜歡想再更進階
: 已知各地區搜救隊 紅十字會 山協好像會相關技術 還有一些業者有開課 但目前還是窮學: 生 現階段上課程錢包有點吃不消
: 另外國際級別的有ACA、CIC、IcoPro等系統 可是較適合有基礎的群眾
: 我在溯溪業打工 照理說老闆都會教 但老闆是紅會體系的 聽說“貌似”台灣一些團體的: 技術跟國外主流的不太一樣 怕會有安全疑慮(都是聽朋友閒聊時說的)
: 所以最後想問有沒有前輩知道如果想入門溪降比較好的管道是什麼
: 跟著老闆學即可 還是就是存錢之後花錢上課 或還有其他可入門的方式呢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4.19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Paul0276 (114.37.4.191 臺灣), 04/06/2021 21:11:05

handsome071604/06 22:20謝謝前輩 請問您當初是在哪上課呢 我在花蓮 就我所

handsome071604/06 22:20知東部好像很多厲害的高手 ZA垂直工作室老闆好像也

handsome071604/06 22:20在花蓮活動 但不知道怎麼接觸這領域的前輩 也很怕

handsome071604/06 22:20到時候學完根本沒有伴

ZA老闆不在花蓮,不過花蓮俠客幫的老闆跟ZA有淵源,可以私訊問看看他們會不會開課。

PsMonkey04/06 22:34hiking 只是概括名詞,你這篇根本不用補 hiking 點啦 XD

想說盡量配合版規XD

pzubfwss04/06 23:57溯溪跟溪降都要有爬山的基本能力 畢竟下了車多半還是走

pzubfwss04/06 23:57段山路才能到溪底 還有回到馬路也是山路

scoutpioneer04/07 07:18花蓮不會沒伴吧 可惜我要離開了 不然有機會一同玩

scoutpioneer04/07 07:18玩 個人是偏向溯溪圈 但我知道有些人有在玩溪降 打

scoutpioneer04/07 07:18工的那邊沒有同好可以一同玩嗎

花蓮應該有人在玩,從打工的地方打聽看看,FB社團找,或之後上課問看看了。

illjk04/07 10:20推「除了學技術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技術背後的考量」這句

illjk04/07 10:24初階溪降書可參考Canyoning Technical Manual (by Grant Pr

illjk04/07 10:24attley

這本書超推,最近看到台灣有在賣,也可以從國外買,裡面的圖解非常清楚,但還是一樣 ,知道了系統還要會用跟用的順,這部分就要經過訓練才行了。

※ 編輯: Paul0276 (114.37.4.191 臺灣), 04/07/2021 11:37:25

lulu726lulu04/07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