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遊記] 2022.10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全紀錄 Day2

看板Hiking標題[遊記] 2022.10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全紀錄 Day2作者
auron2714
(阿中)
時間推噓18 推:18 噓:0 →:5

這系列文章已經完成1/3了,目標在兩個月內完成剩下的文章跟影片!
有問題一樣歡迎推文詢問

Day2詳細圖文網誌:https://user9886.pros.is/4mh27n

Day2路線紀錄影片:https://youtu.be/R4ZGaAPvjUg

---純文字版---

August說在高山上睡覺通常會睡睡醒醒,在台灣時也有過經驗所以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果然到非洲也是一樣,很難一覺到天亮。

5:30起床後,先把背包的東西整理好,換上今天要穿的服裝並把不需要的東西放到大提袋後,就離開帳篷伸展筋骨。

到處晃晃看哪邊有4G網路,結果在管理員小屋內發現有2格訊號,便傳了訊息報平安。

不久Kassim就端來一盆熱水給我梳洗,水溫挺燙的,在高山上有這麼一盆水真的有種幸福感。


今天的早餐先以一鍋小米粥(Finger Millet Porridge)開場,口感挺黏稠的,但熱熱甜甜的很好吃。

接著是Bagia (有點像炸發糕)、煎蛋、熱狗與吐司。

Bagia口感很微妙,中間還有包鹹餡,但還算不錯,其他東西就跟在台灣轉角早餐店的味道差不多。

飯後再吃個丹木斯 (Diamox),減少高山症發作的機會。接著,August做了例行的身體檢查,一切健康!(檢查項目請參考第一天網誌)

離開餐廳帳後,便看到揹工們開始收拾所有行囊,也包括我的帳篷以及放在大提袋中要請他們幫忙背的東西。

就開始今天的行程啦!(8:30出發)

本日路線圖

Machame Camp -> Shira Cave Camp (5KM) 爬升 2,849M -> 3,750M

今日穿著:Ice Breaker羊毛長袖、Monebell風雨衣、小狐狸長褲、遮陽帽 (本日負重含水約5公斤)

第二天路線全程都是陡上,一離開營地後,迎接我們的是不規則的石頭地形。

坡度挺陡的,體感約40-60度之間,但慢慢走起來也不至於會很喘。

走了約30分鐘後抵達了一個大斜坡,August提示我往回看,可以看到昨晚扎營的MachameCamp。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都是這種石頭陡坡,走起來感覺很像向陽山屋到嘉明湖山屋那段石頭路,或是雪山的哭坡。

但August的步伐很穩健又緩慢,所以走起來其實不會很累。

照他的經驗,維持這種緩慢的步伐,但不要太常停下來休息,比較能把身體調整到容易適應高山的環境。(上圖是我的高山嚮導 August)

在上坡的途中,由於道路不寬,揹工們跟旅客數量又多,所以不時會遇到要減速的狀況。

這時候就慢慢欣賞風景順片拍幾張照片吧。

但獨行客的好處就是嚮導可以根據你的體能調整速度與休息時間,所以當團體旅客休息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超過他們並趁機拉開距離。

我們一路上都沒有休息,超越了不少人,此時剛好走到一個今日高低落差最大的地方(約五公尺,可參考上圖)

其實不會很難走,只是要稍微手腳並用一下比較安全。

一路走下來的樹叢明顯比昨天矮上許多,景色也與昨天完全不同。

這就是威士忌路線 (Machame Route)的魅力,在七天的路程中,隨著高度變化每天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

Rain Forest 熱帶雨林
Heath 荒地
Alpine Desert 高山荒漠
Arctic 極地

我們今天經過的地形是荒地,讓我不禁期待明天又會看到怎樣的景色了。

走了三個小時後,我們抵達了今天的第一間公廁,August說我們在這邊可以休息一下。

拿出廚師Martin幫我們準備的小點心:果汁、香蕉跟麵包,吃完後便繼續上路了。

離開休息地後,仍然是一樣的石頭地形加陡上。

這時很慶幸我在行前有做好充足的訓練,今天的行程走起來會微喘,但其實是可以不用休息一直走下去的。

強烈建議來吉力馬札羅之前先做重量訓練與慢跑,對整趟行程的幫助非常明顯。 (行前訓練菜單請參考行前準備文章)

我們在下午一點抵達了 Shira Cave Camp (3,750M),抵達時睡覺帳篷、餐廳帳已經完全設置完畢。(今日行進時間4.5小時)

行進時我竟然完全沒有發現我的團隊已默默超過了我,應該是因為我還沒記得所有人的名字跟臉的關係。

August說不用擔心,我今天會帶你認識所有的團隊成員,明天你就會慢慢認識所有人了。

半小時後 (13:30),午餐已經準備好了,今天的午餐是炸吐司跟牛肉蔬菜燉湯。(地瓜、紅蘿蔔、四季豆、黃瓜、洋蔥)

本來以為炸吐司沒什麼味道的,但出乎意料還挺好吃的,搭配著燉湯一口接著一口,不知不覺就吃完了。 (飯後水果是柳橙、黃瓜與番茄)

飯後,August帶我去認識所有團隊成員,我一一把所有人的名字記在心中,只是我真的很不會認臉,所以跟他們說這需要會花一點時間。

August也幽默的不時跟我抽考他們的名字 XD

離下午4點的高度適應還有一些時間,便在帳篷內小睡了一會兒。

有太陽時其實帳篷內溫度挺高的,一度被熱醒需要把外套脫掉

出發去高度適應前,August說只要帶著500cc的水、手機跟登山杖就好了。

整趟行程來回約一小時,我們要走到3,850M的地方去做高度適應。

沒背背包走起來十分輕鬆愉快,沒多久就看到目的地了,可以看到山頭上也有許多人在此做高度適應。

走到山丘上時忽然覺得,這邊已經幾乎跟雪山山頂 (3,886M)一樣高,竟然還要再往上走2,000M才會登頂 (5,895M)。

不禁覺得這趟旅程真的不容易啊。

山丘上有許多疊石,August說這是前人拿著石頭,許願後再把石頭放上去的。
我也跟August分享說在台灣,疊石是用來辨識路線的功用,他聽了也覺得很有意思。

回程時,再次遇到了Ismar,彼此交流了一下今天路線的難易度跟身體狀況。

回到營地後,等待著主廚Martin準備晚餐的同時,到處晃晃看哪邊有網路。
後來發現在營地告示牌附近偶有網路訊號,便在那邊跟台灣的親友們聯繫了一下。


此時已可看到一部分的吉力馬札羅了,只是雲層仍然遮擋著一大半。

接近黃昏時分,雲層已經散去,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到吉力馬札羅,心中有種感動的感覺。


今天晚餐開胃菜是尾勁有辣味的南瓜湯(好喝!!),以及帶有柳橙味的Bagia (口感像炸發糕)

主餐是白飯、高麗菜沙拉、牛肉串與蔬菜醬。主廚Martin調味一如既往地好吃,讓我胃口大開吃了一大盤。


離開營地後,看到滿天的星斗,即使再冷也要拍一張再回去帳篷。
無奈拍攝技巧不足,完全無法呈現當時眼前所見。


睡前脫下鞋子,發現左右腳的小拇指起了小水泡,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皮膚軟膏塗了一層,在用透氣膠布纏了一圈做應急處理。

這兩個水泡會陪我度過接下來的行程,後續還追加了左腳大拇指的水泡。

幸好August的行進速度真的很緩慢,所以我可以找比較不會刺激到水泡的角度慢慢走。後面幾天我也多加了一些休息時間,把鞋子脫掉讓腳透透氣,就這樣跟水泡們和平共處的走完全程了。

每天抵達營地後的例行公事:

穿上Compress小腿套約2小時舒緩小腿痠痛

睡前用Black Mini Roll滾筒按摩全身肌肉約半小時

補充運動補給品:UP Sport RC膠囊 (加快身體恢復速度)、運動保護膠囊 (提升免疫力)、Costco魚油 (減緩運動後不適)、Costco UC II (保護膝蓋)

把以上事項全部做完後,睡覺準備繼續迎接明日的挑戰。

本文實際旅遊日期 2022.10.18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3.60 (臺灣)
PTT 網址
auron2714:轉錄至看板 Ind-travel

11/12 17:06

auron2714:轉錄至看板 travel

11/12 17:07

TheodoreT11/12 17:48推推推!

fever10511/12 18:18先推再看!

tonglie11/12 19:07我真的是照著明細買配備 謝謝分享

charlene88811/12 23:05推~感謝用心分享

zlsh112711/12 23:29好讚啊

jamesgmp11/13 09:41好讚,推推,大神

Hey211/13 16:14好酷喔!!

brian121911/13 18:50先推再看

cloudworld11/13 22:28

x2462778511/13 22:32

lintsungyi11/13 22:49感覺心都跟著飛過去了! 謝謝您~

qgtro410011/14 10:53推推推!

Cowyau11/14 11:29

jxigjll11/14 11:58push

akiqu11/14 16:48很精彩的旅程 謝謝分享~

Wandervogel11/14 22:20以前看雪山盟,

Wandervogel11/14 22:20總想著將來有一天,

Wandervogel11/14 22:21一定要去有那隻雪豹的地方看看。

Wandervogel11/14 22:21謝謝你的遊記,

Wandervogel11/14 22:21讓我的夢想有跡可尋。

auron271411/15 13:10吉力馬札羅有準備真的不會太難,加油!

j9112101411/15 19:44推分享 這邊很美 又不會太難

aqthk11/15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