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騎上獨角獸 #1 #2 #3

看板Japandrama標題[心得] 騎上獨角獸 #1 #2 #3作者
DLMC
(永保安康)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1

市場很重要,如果市場沒有成長潛力,那無論目前成績如何,其實都吸引不了人。從正規教育市場轉向終身學習是好方向,但如果切入市場是想兼容任何一個族群,反而容易陷入沒有打入任何一族群的困境。


電梯簡報 Elevator Pitch 無所不在。或許第一集就是這部戲對觀眾的電梯簡報,其中那段具象化的電梯場景,突然讓自己會心一笑。


最後的 cosplay 讓人懷念起那身黑衣牛仔褲在講台上的身影,不過這位前銀行員參考的資料似乎有點過時了。但往另一個角度想,這也是某種程度跟日本有所連結。


#2

活躍使用者 active user,劇中的解釋是經常使用 app 的人,我會說是「有效」使用者。通常還可以用不同時間維度來看,日活躍使用者 DAU、週活躍使用者 WAU 及月活躍使用者。其實關於「經常」、「有效」的定義,根據情境、產品有所不同,嚴格一點會定義到觸發特定事件才算作活躍,最寬鬆的定義方式則是只要打開 app 都算。通常對外發表活躍用戶,基本上都是從寬。而內部分析或實驗驗證時,則會採用較有相關的事件來認定活躍。


創投…?我怎麼覺得很像去銀行貸款?的確會因為產品的表現而讓新創公司的估值有所不同,但通常是發生在募集下一輪資金時,並需要用股權交換。第一時間就跑去要錢,即使要到了,還沒有任何明確的「花錢」策略,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體驗會乍聽之下很老派,但不代表這種形式不適合網路產品或 app。最明顯的好處在這集最後也演出來,團隊可以直接接觸並聆聽使用者的回饋。除了更貼近真實使用情境外,讓所有團隊的人能知道自己的投入如何影響其他人,也是種無形的鼓勵。再者,透過這樣的場合,有機會找到屬於這個產品的基本活躍網路 atomic network,就像 Tinder 一開始跟大學校園兄弟會、姊妹會的派對合作,讓他們找到最初一批交友動機最強烈的人,進而讓產品藉著口碑而傳播出去。


Dream Pony 到底有多少人…除了主角群外,其他那些在辦公室晃來晃去的是什麼角色?


#3

當團隊逐漸成長時,通常就會開始有個人辦公室出現,尤其是給團隊中擔負起領導責任的角色。不得不說,逐漸會有些話題不適合再對所有成員透明,有個空間緩衝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作為旁觀者幾次,都能感受到空間帶來實實在在地隔閡感受。不過,目前工作型態因為疫情而轉變,已經有不少原生遠端的年輕團隊,說不定這類物理上的代溝,會因此逐漸消失。(但取而代之的難關是、如何在遠端下配合彼此的工作節奏)


主角在找到工具人(X)創業夥伴(O)前,曾拿著筆記本,在校園中抓著許多學生說明她的想法。主角還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沒有工具,所以只有手繪草圖。其實這形式反而是很好的雛型,已經視覺化想法容易與其他人溝通。同時因為它的成本較低,討論過後如果要修改,或甚至廢棄,就不會因為捨不得而產生一些折衷方案。


創業有 99% 的機會不像創業故事那樣有趣,面對失敗跟懷疑自己是家常便飯。像是拿著時間跟世界對賭,輸了,你永遠無法追回失去的一切。主角決定開始全心做創業的產品前,想確認創業夥伴是否即使抽離男女情感因素,依舊對於這產品是有熱情及意願。這可能是目前為止主角最有魅力的一段,代表她非常清楚接下來面對的挑戰是一段苦悶且長期的掙扎。話說回來,對他們來說年輕的時間成本沒那麼重,越早失敗也不是件壞事,至少能學到經驗,也還有機會再試幾次。

--
網頁版
https://ananfang.notion.site/1-2-3-f8975df62f7a4c66968afec585a64cdb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4.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DLMC (1.164.124.7 臺灣), 07/21/2022 01:18:39 ※ 編輯: DLMC (1.164.124.7 臺灣), 07/21/2022 01:27:29

u900110107/21 13:55

tokyo100907/22 15:08

phoebe972907/22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