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高雄+ 7440|不等PCR!65歲長者快篩陽

看板Kaohsiung標題Re: [新聞] 高雄+ 7440|不等PCR!65歲長者快篩陽作者
bil193
(建雄)
時間推噓12 推:13 噓:1 →:12

看到新聞寫

陳其邁表示,依群體免力來看,北部曾有多波大型感染與社區傳播,群體免疫比南部好
以這部分疫情傳播來說,對南部比較不利,確診者康復後就有抗體,三個月內短期不會
再染疫,這是自然免疫,南部目前還是呈上升趨勢。預估到月底疫情仍十分嚴峻


市長都這樣說了

所以…是不是大家早點染疫,之後的確診數就會下降了?

現在防疫防得越嚴格,疫情就永遠嚴峻;防得越好,就要防一輩子




※ 引述《Beziehung (Beziehung)》之銘言:
: 2.完整新聞標題:
: 高雄+ 7440|不等PCR!65歲長者快篩陽 五百家診所直接開藥
: 3.媒體資訊(媒體來源與作者)、日期:
: 日期:2022.05.20
: 媒體:蘋果新聞網
: 作者: 吳慧芬
: 媒體來源如:蘋果日報、中央社
: 作者定義:1.自然人 2.撰稿人或主編
: 缺少任一媒體資訊,將依新聞文規定,文章退回。
: 4.完整新聞內容:
: 陳其邁表示,中央今(20日)公布高雄市新增7525例本土病例,扣除在外縣市生活者等,: 高雄今新增7440例本土病例,包括居隔期間陰轉陽1294例,外縣市旅遊史175例,密切接: 觸者5716例(同住親友2326例、餐飲娛樂870例、職場校園1928例、高風險場域592例),: 疫調中255例。
: 陳其邁表示,依群體免力來看,北部曾有多波大型感染與社區傳播,群體免疫比南部好,: 以這部分疫情傳播來說,對南部比較不利,確診者康復後就有抗體,三個月內短期不會再: 染疫,這是自然免疫,南部目前還是呈上升趨勢,R值目前1.4,疫情持續上升,預估到月: 底疫情仍十分嚴峻。
: 陳其邁並指,高雄市對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只要是快篩陽性,不必等PCR的結果,在診: 所可直接給抗病毒藥物,高雄現在九大醫學中心跟23社區篩檢站也有快篩陽門診,一般民: 眾所以快篩陽有症狀怎麼辦?就是趕快到快篩陽門診去做PCR,「我們和其他縣市不同,: 我們都做好準備。每一個去確診個案在高雄市都有指派專責醫師」。
: 畢業季來臨,高市教育局長謝文斌重申希望各校線上舉行,但若經學生會討論,仍可採實: 體型式辦理,但人數盡量精簡,且不可以邀請民意代表到場。(地方中心吳慧芬/高雄報: 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43.162 (臺灣)
PTT 網址

littleme112505/22 10:58這其實有點兩難

peter308 05/22 11:13左右為難

caf00765 05/22 11:18如果家中有長輩的就看自己願不願承擔染疫後的風險了

ctx705f 05/22 11:30政府還要考慮醫療量能 才在那邊拉曲線 不然直接放推

ctx705f 05/22 11:30就好了 然後還可以每天開記者會佈道 不好嗎

pita30 05/22 11:34但三個月後會還會在得一次無限循環

venomsoul 05/22 11:3611/26分水嶺

wayne595 05/22 12:24海水退了...

DavidBoss 05/22 12:28那如果南部是慢慢延燒拖超過三個月 是不是疫情就燒

DavidBoss 05/22 12:28回北部了

yoshiringo 05/22 12:29不需要故意染疫...

wujiarong 05/22 12:34這不就焦糖的說法嗎?

OK8066889 05/22 12:48懂的人就懂

a7619282 05/22 13:25暖糖

houseguy 05/22 13:52青壯年健康的也就放給他染疫了,但家有老小的就撐

houseguy 05/22 13:52久一點

darkMood 05/22 13:53醫療資源夠+多發點獎金給醫護,確診數是越高越好

darkMood 05/22 13:53走向共存必然是這樣,但前提是醫護別操死啊

dear0106 05/22 15:20誰說得過就會有抗體不會得的?

EEERRIICC 05/22 15:23全球只剩中國跟台灣某縣市不認同共存^^

pita30 05/22 15:45台北嗎,共存政策後唯一提過要軟封城的

themost 05/22 18:59比賽快要開始了

eveway 05/22 19:14柯:軟封城(X) clock:較嚴格的社會性管制(O)大概這樣

wingthink 05/22 21:28大膽,在高雄市提軟市!!你知道軟市只能放心裡尊重

wingthink 05/22 21:28,不能放在嘴邊的嗎?

missin 05/23 10:40流感化很難避免感染,國外新變種又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