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基隆老問題應檢視!王醒之:林沛祥把事

看板Keelung標題Re: [新聞] 基隆老問題應檢視!王醒之:林沛祥把事作者
KumaLin
(臭熊)
時間推噓21 推:22 噓:1 →:18

其實在FB上面也是各種被問,看推文也是被說都不正面回應
所以借版面回應一下對這新聞的看法

首先,我會說是對我的抹黑主要原因
是直接將建案與現在的交通問題綁在一起
我這邊提供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
民國84年基隆人口數34萬,自用小客車約4.6萬
民國112年統計人口數37萬,自用小客車超過9萬
這些都是公開資料可以查驗
30年前基隆人口只比現在少3萬,但車輛數少一半
要把建案跟交通問題扣在一起討論不是不行
但因果關係要考量過,有切確的論述才正確吧?

身為市議員要檢討哪裡沒做好嗎?時空背景不同啊
我也不是當時的市議會成員
醒之在新聞中提到,我要扮演好現任議員的職務,面對我父親過去的施政並檢討
坦白說,這是在說甚麼?
到底是指現任市議員們都應該要對過去歷任市長做檢討?
還是我要以我為人子的身份去檢討我父親的施政?
市議員身分與兒子身份是要混在一起看的嗎?

基隆的集合住宅多,是因為30年前那個時期
山坡地建築技術的改良,同時為了舒緩當時基隆的人口壓力
所以才會在各個外圍區域,包含新豐街、深溪路、大武崙、長庚醫院區域
興建集合式住宅舒緩人口壓力,也提升居住品質
主要原因是基隆的平地少、丘陵多
後來台灣整體經濟環境越來越好,自有汽車的比例越來越高
加上現在產業衰退所以基隆人多往台北通勤
才會出現現在的交通問題

然後現在這些交通問題,全都一刀切
不看產業問題、不看就業問題、不看勞工待遇、不看城市發展策略

只說:「噢都是你爸之前讓建商蓋房子才會這樣啦。」

到底????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230.69 (臺灣)
PTT 網址

eagleskk11/16 16:05有數據給推 完全看不懂交通跟住宅哪裡有問題

maplestyle11/16 17:18的確,現在台灣交通問題有一大部分是車輛真的太多了

maplestyle11/16 17:18,如果基隆往台北的通勤客運問題無法解決,開車的人

maplestyle11/16 17:18會越來越多,交通會越來越糟

其實這個論述我非常贊同,因為各國的主要城市都有類似的問題 道路容積是有極限的,同時停車空間也是極大的衍生問題 市區內以及住宅區都是 之前我們曾為了停車位問題做研究 採用的計算方式為:該縣市自駕車數量*1.3去對比整個城市內的停車位數量 基隆公共停車位大約2.4萬,含路邊車位跟公共停車場 因為無法掌握道詳細的私人停車場、社區停車場等數據 我們團隊之前在2019年拜訪幾位學者,他們推算基隆總停車位數量約6.5萬~7萬 推估目前的停車容積是嚴重不足的 因此若能更大力度去推動公共運輸才是比較適當的解決方案 但基隆的市內大眾運輸又受限於地形(輻射狀道路,主要道路都是由市中心延伸) 所以公車怎麼走都是那幾條主要路線,站點重疊度高 若要服務偏遠地區而增設路線,又會占用道主要道路的容積 而跨縣市運輸需求,則是採用城際快捷公車來舒緩 確實效益有出現,像是1579跟2088都很有效地舒緩了車流 (雖然尖峰時段會塞車,但老實說台北尖峰時段也是塞車啊...) 我相信基隆的執政者不論藍綠,都會希望能推動減少自有小客車數量 但若沒有應對的替代交通模式,並讓大眾都能接受 某方面來說還是相當困難的

honkwun11/16 17:21?這兩者的關係我以為是都市容積的概念@@

總容積上來說,確實沒錯 如果是桃園,就能從市區往外開發 但基隆的土地有限且開發較早,加上地形限制,能開發的平地不多 換句話說,就是一樣的土地與空間,要讓人住,還是給車子走 30年前車不多,也沒預料到現在車這麼多(平均每3人就有一台車) 如果回到30年前的時空背景,選擇不蓋房而是拓寬道路 當時的民眾能接受嗎? 再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沒有大量興建集合式住宅 基隆都市容積能否負荷這麼多人口? 如果基隆沒這麼多人,又會有這麼多車導致交通問題嗎?

RX78NT111/16 18:02我認同最後一段,同樣的標準,新橫ㄅ不要發建照呀

skylers031711/16 18:35出席率

這篇沒提到出席率啊

※ 編輯: KumaLin (118.169.230.69 臺灣), 11/16/2023 18:58:44 ※ 編輯: KumaLin (118.169.230.69 臺灣), 11/16/2023 19:15:32

a920250711/16 19:02有論述給推

bb0311yy11/16 19:17直接回應不錯 給推

※ 編輯: KumaLin (118.169.230.69 臺灣), 11/16/2023 19:26:22

rex778811/16 19:39這新聞就只是打嘴砲而已。台灣什麼山 車 海 行人、一堆屁

rex778811/16 19:40問題我去日本都沒遇過,看一下鄰居怎麼處理的

日本其實平均持有汽車的比例是比台灣高的 但平均人口密度大概是台灣的一半 另外就是在鄉村與都市的汽車持有率也不同 在日本的都市,大眾運輸較為便利,因此自駕工作的比例較低 但也衍生出了「通勤電車地獄」的問題就是了

henry213111/16 21:10與其給路霸佔位子停免費,不如乾脆都規劃停車格,增加

henry213111/16 21:10一下市政府收入,有錢買車真的不要沒錢停車耶@@

其實這有點困難,因為這麼做的政治人物很難選上(苦笑) 尤其是在住宅社區一代,公有停車場收費還滿常會被居民抗議的 之前記得曾有會勘過一個社區,有一塊公有地考慮做停車場 說明會時提到計費方式時,現場民眾群情激憤 然後該區的議員就出來要求免費給居民停車

blackerangel11/16 21:53有條理有數據給推~

※ 編輯: KumaLin (118.169.230.69 臺灣), 11/16/2023 22:55:24 ※ 編輯: KumaLin (118.169.230.69 臺灣), 11/16/2023 22:59:39

SONICBYSONY11/16 23:25本人回覆給好評

shtiger11/16 23:59難得是議員本人回覆態度誠懇有做功課,推

ryan071412311/17 00:05簡單說就是短視近利思慮不周,建照大放送沒考慮未來

ryan071412311/17 00:06交通問題,導致現在市民受苦,講完了,掰一大篇大可

ryan071412311/17 00:06不必。你們家多委屈不是基隆市民關心的事。

bb0311yy11/17 00:27樓上真的厲害,堪稱雙標表率,原po很認真在回應,還是

bb0311yy11/17 00:27能酸,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bkl7911/17 00:46r大可以跟我說一下30年後基隆交通會長怎樣嗎? 願聞高見

Oilchicken11/17 04:00某r這樣不算引戰嗎

CHOUHSIWEI11/17 09:26車多還增設一堆交流道...嫌高速公路不夠塞嗎?

smena11/17 09:32R板友您這樣跟謝公子哥的發言一樣讓人覺得基隆人是不是很

smena11/17 09:32好唬,但實情是大部分板友都是應付生活之餘擠時間關心公眾

smena11/17 09:32事務,拿出自己的生活經驗誠懇對話不好嗎

yoyo091111/17 09:46二高速限應該要提高,車子性能已經不同了

Hamazura11/17 09:49二高過了土城之後速限提高至110km/hr

hhh77050911/17 09:58速限提高一堆烏龜照樣給你開80

yoyo091111/17 10:15目前上下班時段二高大多沒有塞

CHOUHSIWEI11/17 10:22二高限速跟車子性能沒關係...是土城以北隧道多

CHOUHSIWEI11/17 10:23龜車不管限速多少還是龜..要龜可以請去外線

linbaba094311/17 10:42如果有便捷的大眾運輸工具,誰會想開車?台鐵就那二

linbaba094311/17 10:42線,客運三不五時就喊停駛,捷運開通有其必要性

yoyo091111/17 12:11龜車問題哪一段路都有,我在二高就是時常遇到可加速但

yoyo091111/17 12:11我在二高就是常遇到可加速但又礙於速限

yoyo091111/17 12:12龜車哪段路都有,但速限90根本不符合現在了

因為我也多在大武崙一帶活動,所以二高的速限問題也有試著建議提高 但大多收到相關單位的回應是「基於安全考量所設置,會研擬是否提高」 我認為確實要重新評估台灣整體汽車本位的交通思維 因為再這樣下去,可以預料近兩年基隆小客車總數會破10萬台 但在推行大眾運輸作替代的方案的這五年裡 確實也發現基隆的大眾運輸受限法規、資源(補助)以及地形影響 原本有一個關於社區巴士延伸為通勤巴士的提案 基於基隆集合式住宅比例高,可以參考由政府補貼社區巴士運行 以大型社區為核心,規劃每日尖峰時間從社區直達台北主要站點的交通方案 好處是不用在基隆每站停車,減少在平面道路行駛,降低通勤時間 且班次可以集中尖峰時段,離峰不開,營運上也不至於虧損 但受限兩個法規面考量 一是市公車只能行駛相鄰縣市(如果社區巴士受政府補助及管轄,就會被歸類為市公車) 二是管理上的問題,先前蝶戀花遊覽車事故讓大客車的管理規範變得更嚴格 社區巴士的維護,以上國道來說,很難滿足法規需求 也因此我的幕僚們認為這個提案方向不可行 (但我還是滿想推動這個方向的,只是要思考切入點在哪)

※ 編輯: KumaLin (118.160.91.221 臺灣), 11/17/2023 13:07:28

hazel009311/18 18:53

uuuii11/18 23:31推!

plusone050711/19 06:21回應有條理給推 但還得有推行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