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澳洲可能優先接收首艘升級版「最上級」
日本防衛省官員表示,
如果日本三菱重工設計的護衛艦被選中並簽署價值100億美元的合約,
澳大利亞可能會優先接收首艘升級版的「最上級」。
https://i.imgur.com/Lm5jyHm.jpeg
![圖 澳洲可能優先接收首艘升級版「最上級」](https://i.imgur.com/Lm5jyHm.jpeg?e=1738636121&s=9X28v2tGwC__bX_T5Iw6ZA)
目前,澳大利亞正在考慮用日本三菱重工的升級版「最上級」護衛艦
或德國泰森克虜伯公司的MEKO 200型來替換其老舊的安扎克級巡防艦。
澳大利亞防衛部門正在評估來自日本和德國的方案。
在一次專訪中,吉田芳英將軍表示,如果澳大利亞選擇三菱重工的方案,
首艘升級版「最上級」護衛艦將優先交付澳大利亞,
並推遲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的接艦計畫。
根據目前的計劃,JMSDF將在2027年接收首艘升級版「最上級」護衛艦,
日本此前曾保證在 2029 年向澳大利亞海軍交付該系列中的第三艘。
目前,澳大利亞防衛部門正在評估三個選項:
(1)升級版「最上級」護衛艦
(2)埃及服役中的MEKO 200型,
(3)配備SAAB 9LV作戰管理系統的「澳大利亞版」MEKO 200型。
吉田將軍強調,選擇日本的「最上級」將有助於增強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三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合作和互通性,對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此外,澳洲廣播公司最近獲邀參觀JMSDF的「最上級」護衛艦,
並聽取了佐佐木少將的介紹,
該艦具有匿蹤設計和先進的自動化系統,
旨在保護船員的生命並提高生存能力,
並能像忍者一樣悄悄進入敵方領土發動攻擊。
升級版的「最上級」戰艦將配備32個Mk 41垂直發射系統(VLS)單元,
這比原本的16個單元增加了一倍。
此外,該艦將保留現有的圓形作戰資訊中心,
該系統能夠通過電子手環追蹤所有船員的動態。
澳大利亞防衛部門官員告訴澳洲廣播公司,
他們預計日本的「最上級」護衛艦將於2月前往澳大利亞,
並在達爾文和西澳大利亞附近海域進行演習,
儘管該活動的具體安排尚未確定。
當澳洲廣播公司聯繫JMSDF,
該部門拒絕確認此次訪問,
並且防衛省和日本政府也拒絕對「最上級」前往澳大利亞的計劃發表評論。
--
Ninja!
喜巴夫表示:
台灣表示
"若得標,有機會插隊" 結果難的不是插隊 是得標XD
台灣表示:我也想。
臺灣真的需要,可惜啊
台灣海軍爭取購買成熟的最上級吧 自己搞不會比較快
澳洲的新FF,有看頭
好的 台灣馬上下單 謝謝上面版友睿智都建議
之前的蒼龍級算被法國人插隊嗎?
希望這次日本人能成功!
日本阿公、澳洲叔叔, 麻煩在海軍司令部門前掉一下
最上級的設計圖
踢到設計圖但還要台灣自己買料整合不如技轉或買船
比較快
結案的震海 長138m 寬16.8m 設計排水量4530噸 最上
級1.0 長130m 寬16.3m 標排3900噸 滿載5250噸 配備
四面主動陣雷達 16坑垂發 8枚反艦飛彈 艦載反潛直
升機 艦首反水雷聲納 艦尾主被動拖曳聲納 這又再追
加了一個實例反證 震海的4530噸位規格 根本不是要
卡誰的問題 是台灣後勤現實面必須顧慮到的現實狀況
噸位規格是可行 只是台灣造艦能力還做不到
台灣:日本爸爸..
在那鬼扯造艦能力不行之前,先把你一直亂吹又亂嘴
的海軍,為何沒把需要功能開在內,在來蓋造艦能力
不行啦
然後開一個買不到或做不出的規格在那喊 這就有啊,
接著就鬼打牆後,繼續回來升級成功級就叫做務實,真
是厲害了
你一直沒搞懂 規格書是海軍提需求 中科院撰寫 再上
呈 兩者都要參與制定 反潛 電戰這需求海軍有提 中
科院沒該裝備可整合 只能外購 所以 就是台灣造不出
來
迅聯戰系 雷達 垂發 飛彈 在2020年就是做不到海軍
想要的性能 當你買車 覺得車夠不夠好 是問你這買車
開車的人 還是問賣車的人
如果海軍沒提震海電戰 反潛需求 中科院也可以不聞
不問主力巡防艦戰系竟可不具備電戰 反潛功能 那中
科院的水準也是令人不解 一定是有提 但是中科院沒
有裝備可提供整合 改外購
現實面就是電戰 反潛需求 海軍已提過 但中科院做不
出 改外購 但之前買不到
隨著這幾年國際關係改變 台灣買不買得到 以及可買
到什麼 就再等以後揭曉
你一直跳針不面對的現實是,就是缺少相關功能,那你
海軍沒發現?買不到外購當然可以,這沒問題!!但你
海軍有開在規格內?
不太懂監察院說的那麼明白,也還是能在那牽拖跟無法
分辨,就只能東拉西扯
那既然如此再幫你複習一遍,希望能記住“;此外海軍
屢次表示迅聯戰系功性能不完整或不成熟,然而經過
監院調查,相關功能本來就未納迅聯案研製範疇,顯
見海軍作為規格提列者及需求方,技術備便評估不確
實”
上述說未在迅聯研製範圍內 就是海軍提過電戰 反潛
需求 中科院沒有這些裝備 也做不出來 所以 迅聯戰
系先不研製電戰 反潛功能 等外購到電戰 反潛裝備
再整合進迅聯戰系
不要再說海軍沒提這需求 是提過 台灣 中科院做不出
來電戰 反潛等等裝備 別說震海 連IDF都問世幾十年
了 國造電戰出來沒? 震海也要這樣嗎 幾十年沒電戰
去跟敵人對打?
以下引述MDC “依照2021年3月25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
員會中,立委林淑芬質詢國防部軍備局官員以及中科
院院長張忠誠的內容,迅聯作戰系統開始發展時,要
求把艦上雷達、飛彈、聲納、電戰等主要設備全部整
合在一起;然而在規劃時,中科院沒有聲納以及電戰
的系統,時程來不及,所以這兩個項目一開始就決定
要外購,並不包括在迅聯系統的整合開發工作中。”
由上可知 海軍提過電戰 反潛需求 但中科院做不出
是海軍或高層通融允許中科院迅聯先不研製此二功能
但是 沒有這兩個功能的戰系 戰力夠不夠滿足作戰需
求?
已經寫給你看說你海軍未把需要功能開在內,還有繼
續扯海軍沒提? 所以你的講法是監察院說謊囉?
*扯海軍有提
看的到全部過程的監察院,最後做出的總結,還可以這
樣子避重就輕的另找其他論述來迴避,真的了不起、
務實
今天如果那些功能開在規格內,科科院沒整合或整合
失敗,再來那邊蓋跟扯啦
很好 以你的話來回你 你所引述監院報告不完整 我以
下貼更完整一點” 此外海軍屢次表示迅聯戰系功性能
不完整或不成熟,然而經過監院調查,相關功能本來
就未納迅聯案研製範疇,顯見海軍作為規格提列者及
需求方,技術備便評估不確實,分不清PESA與AESA規
格,消極應處,違失相當明確。”
1. 該段是在說雷達規格爭議 不是電戰 反潛 你閱讀
要完整清晰 別一直誤會污衊海軍
2. 電戰 反潛本就是海軍已提需求 中科院沒有該裝備
也做不出來 故改外購 上面推文已列出中科院張忠誠
院長答覆林淑芬立委之該內容 你要閱讀仔細
不要不明事實 亂兜事件又亂污衊他人
2的部分,不用隨意挾帶,我從未說不能外購,自製不
行不外購才奇特。然後相關功能不是只有雷達而已,從
未把相關功能開在內,還需要扯東扯西?
然後再來一直在污衊海軍的可是你,東拉西扯的亂蓋別
人污衊海軍,結果自己各種避重就輕,撇清責任。如果
這樣還是要說別人污衊與潑髒水,那就繼續認為負責即
可,就是始終那一句,最後潛水/泡海水的不是你,是
那群在船上面對第一線的官與兵
只期望這段時間的犧牲,可以確實換得到東西,讓海軍
可以成功換代,至少可以踏入神盾世代的行列
是你說海軍沒提需求 所以迅聯相關功能才沒開發完全
是不是?
而以上是我在找資料澄清海軍確實有提需求 是台灣的
科技能力做不出來 不是嗎 那是誰在污衊
TRESS大你在這版上數落海軍的不是 如家常便飯 回頭
看各篇海軍相關的推文就容易找得到 不必我多言 只
是勸你發言前多消化資料再評斷會比較中肯公道
ROCN當然有需求,但沒有載明於對中科院迅聯戰系的
需求與規格,事後再以此為由打槍,當然是海軍的問題
。
規格書是海軍提需求 中科院撰寫 再上呈 那細節不清
楚是那一方的問題?
至於電戰跟反潛,其實沱江級上都有初步試驗結果,
問題在於能不能滿足海軍對4530震海艦的要求,就像主
被動雷達之爭。在初步作戰測評,只測雷達與戰系也
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當然是海軍承擔主要責任,重要細節不清,難道靠廠
商通靈,把你想到跟沒想到的部分都做到好?
中科院問題在於消極應對,缺乏前瞻性。但開發時程與
經費受限,需求方又沒有硬性要求。如果中科院PESA與
戰系能達成原始目標要求,那麼找藉口不採用,導致一
級艦更新延宕的責任,自然是海軍承擔。
規格書方面你就以買方與廠商來分了 那戰系 雷達開
發的品質好壞以海軍這買方意見為主 也就不為過了
你買東西 東西好不好用 是問你自己 我不是賣家說了
算吧
更正錯字 而不是賣家說了算吧
如果未來四十年的一級艦 戰力在造出來就落後 還要
落後四十年 海軍責任才是更嚴重
造艦後戰力停滯在服役初期是缺錢國家會有的常態,
不是正常海軍的常態。
濟陽級和成功級硬撐,輕巡無法彌補的戰力空窗期明擺
着無法解決。
你以為長期後會面臨的問題並非無法解決,但短期迫在
眉睫的問題則肯定無法解決。輕重緩急不難區別吧。
這邊在討論的是最上級再一次實例證明震海噸位規格
本就是可行 而不是亂開在卡誰 繼而討論震海電戰與
反潛需求 海軍有提出來 是台灣沒有能力造出來 不懂
ja 大大上面突然冒出戰力與國家有沒有錢的推文關係
來換討論戰力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知道中科院迅聯的真
實性能為何? 震海造出來的戰力到哪?
以上問題我是不知道 我想版友也不知道 我是基本推
論 如果 震海造出來 戰力可與敵艦匹敵 海軍卻不用
那海軍是笨 但我是認為這麼多海軍人應該不是每一個
都笨 這機率很低 海軍選擇不造 個人推論 迅聯戰力
可能不是甚佳 生存力沒有比現今軍艦提升多少 與其
花費這麼多資源預算 卻沒多出什麼生存力 不如先把
資源擺在更有效用的地方 譬如岸基飛彈 潛艦 快艇
這同樣都要花費龐大資源 當然先用在效用大的地方
從結果論來看就是 海軍可能認為迅聯震海的戰力 生
存力不夠理想 甚至寧願升級舊艦也不採用
如果冒然造出沒電戰 反潛功能 戰系雷達性能不被海
軍接受的震海 會不會不只解決不了短期替代舊艦的問
題 長期更可能成為比現在更大的問題?
配合軍艦5-6年大修期間進行升級換裝本來就是常見操
作。震海艦當初願意接受中科院版本先出來debug,後
續量產艦也能進行修正,再晚到了第二批次量產配合AE
SA一樣能行得通。
所以說你腦補認為軍艦服役後,一切裝備原封不動,這
只能說是缺錢國家的行為。
國軍水面艦生存能力勉強能應付現代戰場的只剩基隆
級。即使是只具備點防空能力的塔江級,對於多目標
抗飽和防空能力,跟接戰上限只有2個目標的成功級相
比,生存性誰比較高還不好說。至於濟陽級和未升級前
的康定級就更不必提,ROCN水面艦隊老化落伍的現況就
是這麼殘酷。
可操作服役年限也只有康定級還有相當年限,基隆級一
樣面臨遲暮之年。濟陽級則老化到是難以接受的服役現
況,成功級則是加裝與操勞過度與艦體先天侷限,之前
大修影片畢凱艦長跟外國同好分享討論,還被疑問說這
艘船是不是要除役了?
1. 若依震海2020年當時狀況造艦 何時可以服役來替
代濟陽級? 當時沱江除錯花了四年多 震海這麼多新
系統 戰系 雷達 垂發 飛彈 外加還沒有配套的電戰
反潛裝備 個人認為到2030年 bug是否能減少到可服役
都是未定之數 說要替代濟陽級 真的是緩不濟急
2. 中科院在PESA雷達從長白雷達開始 已有幾十年經
驗 在開發震海雷達還是要花費這麼多年的時間 這可
以讓海軍期待震海block2 or even 在中壽期升級 其A
ESA可備便了嗎?若未能備便 是要繼續使用原PESA來
共落後四十年 還是要整個打掉 外購成品重練 這時候
反而受限船體大小走線已固定 能選擇的外購成品更
是受到限制
3. 造新艦最好是替代舊艦且能與敵艦抗衡 震海新船
替代舊船不是問題 但從海軍後來寧可選擇輕巡來替代
濟陽級 可以推斷 海軍認為震海1.0戰力還不夠與敵艦
抗衡 海軍期待震海2.0要能與敵艦抗衡 版友們對震海
似乎只要能替代老艦即可 對海軍而言 花費龐大資源
造出一下子就會被殲滅的艦隊 那不如不造 把資源花
在效用更大的地方 這不也是海軍後來的作為嗎 (潛
艦 岸基飛彈)
你很多問題都是來自於所知太少,而一廂情願的空想
腦補太多。
像後續艦造艦期程,除了沱江這種原型艦按期程debug
,後續艦塔江大改測試,等到富江才規模量產的情況。
另個趕進度的例子就是IDS案。原型艦出來後,海試未
完成,就立刻推動後續艦生產。震海案當年出來後會是
偏向何種狀況,假設性問題不好說。但很明顯的是,以
現在兩手空空,輕巡最快也要等到2025才下水的情況,
不管何種方式都無濟於事。
所以你以為的2030替代濟陽級緩不濟急,就是很可笑且
一廂情願的錯誤。因為輕巡若要按照你設想的緩慢期程
,更新速度只會更慢。還有一個嚴重錯誤是沱江級在20
15就成軍,至少達成IOC階段。測試與大改延誤的是‘
’後續艦‘’,而非‘’原型艦‘’形成戰力時間 。
至於第二點,在外購AESA雷達明顯受阻的情況,可行
之道也只剩培養國產能力,否則就是放空擺爛。即使
後續順利取得外購AESA雷達,同樣要有船體儎台先服
役,船體限制問題則是海軍堅持4530噸位所致,不論
國產外購,這點限制都是相同的。
至於水面艦老化的戰力問題如前所述,即使是小陣列
的塔江級,防空戰力與生存性只怕與成功級是各有所
長,難分高低。那麼該擔憂的就不是‘’帳面上‘’PE
SA技術40年的差異,而是一甲子以上的戰力落差。
何況以同級四千噸滿排巡防艦而言,AESA固定陣列也是
等到2010年代才能落實。你以為的40年落差是單論雷達
技術,而忽視其他軍艦設計限制的簡略說法。
最後,不要把海軍將錯就錯,逼不得已用輕巡救場的
情況,當作海軍理所當然,老謀深算的結果。
而且前後矛盾的是,輕巡防空戰力明顯不如震海案設計
。你以為中科院震海艦無法與PLAN戰力抗衡,但換成因
應灰色衝突騷擾的輕巡,落差只會更大。
如果你最終結論是放棄大型水面艦隊,那麼潛台詞就是
本國會退縮到只剩12-24浬的活動空間與縱深。想清楚
再做選擇。
64
[情報] 澳洲主教練希望澳洲球隊能加入東超布萊恩·戈爾希望澳大利亞球隊參加東亞超級聯賽 布萊恩·戈爾說,如果不是為了給澳大利亞男籃鋪路,他是不會接受灣區翼龍主教練職位 的。他希望澳大利亞球隊能儘快加入東亞超級聯賽的角逐。 “如果我沒有繼續執教澳大利亞男籃的話,我是不會去執教灣區翼龍的。”戈爾說,“我 希望這一決定能夠給澳大利亞籃球帶來幫助。我想,從大局上看,澳大利亞應該參與其中7
[閒聊] 日本新護航艦「能代號」下水 採全隱形設日本新護航艦「能代號」下水 採全隱形設計具反潛功能 記者張家瑋/綜合報導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級護衛艦(FFM)3號艦22日在三菱重工的長崎造船所舉行命名與下水 典禮,該艦被命為「能代號」(のしろ,FFM-3),預計2022年開始服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X
[情報] 中國足協希望澳洲能讓中超球隊特准入境體壇:足協已與澳方協商,兩方案保證中超四隊亞冠之戰 撲2月1日訊 2月1日,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澳大利亞方面宣佈禁止來自中國的非 澳公民入境。而將前往澳大利亞參加亞冠聯賽的中超球隊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據《體壇 +》報導,足協已經與澳大利亞足協取得聯繫並希望特批中超球隊入境。 由於此前亞足聯更改了亞冠賽程,宣佈中超四隊前三輪比賽都將客場進行,這樣一來,上
57
[情報] 歐洲國家就向烏克蘭派兵一事發生分歧22
[情報] 歐洲官員擔憂美國從東歐撤軍23
Re: [情報] 烏軍稱光纖FPV成功率高達85%19
[分享] 慕尼黑會議的一些消息17
Re: [情報] 情報數則9
[情報] 烏軍稱光纖FPV成功率高達85%6
Re: [情報] 俄外長拒絕作出任何領土讓步5
[情報] 歐洲考慮部署兩萬五到三萬維和部隊6
Re: [情報] 情報數則37
[情報] 俄外長拒絕作出任何領土讓步6
Re: [情報] 歐洲國家就向烏克蘭派兵一事發生分歧4
[情報] 烏俄戰爭-談判情報(20250217)4
[情報] 俄稱當務之急是與美國修復良好關係3
Re: [情報] 俄稱當務之急是與美國修復良好關係5
[情報] 盧比歐已抵達沙烏地,俄外交部長也出發了5
[討論] 拿著雙管霰彈槍的俄國反無人機士兵2
[情報] 烏俄戰爭-ISW戰報(20250216)2
[情報] 烏俄戰爭-戰線情報(20250217)2
[情報] 川普對烏克蘭礦產的索求嚴苛更甚一戰德國1
[情報] 赫爾松因為俄軍襲擊大範圍停電X
Re: [情報] 俄外長拒絕作出任何領土讓步2
[情報] 烏俄戰爭-ISW俄軍設定春季攻勢目標1
Re: [情報] 俄軍在庫拉霍沃口袋發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