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分享] 智庫專家對烏克蘭戰局現況研析

看板Military標題Re: [分享] 智庫專家對烏克蘭戰局現況研析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大家的老朋友Michael Kofman
https://x.com/KofmanMichael/status/1902694940485767451


關於戰爭的最新情況——這是近期出訪後的觀察。與2024年秋季相比,局勢已有所改善。
俄軍的攻勢動能在冬季大幅減弱,但要說前線已經穩定仍言之過早,特別是在烏軍撤出庫斯克之後。/1

俄軍推進受阻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秋季的損失導致裝備消耗殆盡,二是烏克蘭軍隊有效適應了俄軍的進攻戰術,三是冬季天氣條件影響了作戰節奏。/2

然而,隨著春季的深入,這種態勢可能無法持續。俄軍似乎正在重新集結,準備發動新一輪攻勢。烏克蘭軍隊在戰術上有所進步,針對俄軍的作戰方式進行有效反制,並透過無人機來彌補前線人力不足的問題。/3

烏軍正透過布雷、無人機與傳統火力的結合,在0至30公里範圍內有效消耗俄軍兵力,使其能夠以較低密度的部隊守住前線。俄軍部隊往往無法抵達烏軍的防禦陣地,大量裝備在進攻過程中損失殆盡。/4

烏克蘭去年大幅擴編無人機部隊,例如「馬札爾之鳥」(Birds of Madyar)、Lasar
Group、Achilles等,並加強地雷與無人機的生產規模。無人機部隊目前是維持前線穩定的主要因素。/5

目前,無人機已占俄軍每日傷亡數的約60%,並與布雷及傳統炮兵火力相結合,成為遏制俄軍攻勢的核心手段。更好的整合讓戰術層面形成更具系統性的作戰方式。/6

無人機的角色持續擴展,並開始成為對抗其他無人機的有效手段。此外,無人地面載具(UGV)在後勤支援與破障作戰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實際的自動化技術也在逐步發展,包括終端導引、無人炮塔等應用正在逐步落地。/7

烏克蘭現在已能自行生產大部分日常作戰所需的裝備,從地雷到無人機皆涵蓋其中。然而,它仍然依賴西方提供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如GMLRS)、防空攔截彈、零件維護,以及其他非物資類的支援。/8

在冬季期間,烏克蘭獲得了大量火炮彈藥與裝備,並提升了自產無人機的能力。在大部分前線,烏軍與俄軍在火炮與打擊無人機的運用上已達到相對均勢,但在某些特定武器系統類別上仍存在不對稱情況。/9

近期指揮層的更換帶來了積極影響,特別是Drapatyi接管陸軍與「霍爾蒂察」作戰戰略集群(OSUV Khortytsia),顯著提升了下屬部隊的士氣。2024年5月,Drapatyi在哈爾科夫防禦戰的第二天接管指揮,成功穩定局勢。/10

訓練改革終於開始落實,在新任陸軍司令的帶領下,有望改善訓練品質與設施,更新培訓內容、更換教官,並確保訓練能真正貼合實戰需求。/11

烏克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結構性的人力短缺。動員規模依舊不足,難以應對這一挑戰,同時逃兵(AWOL)問題仍然嚴重。特赦法的施行確實讓部分逃兵回歸部隊,但AWOL現象依然削弱了部隊戰力。/12

值得慶幸的是,烏克蘭已暫停新旅級部隊的建立,這扭轉了2024年一項頗受質疑的兵力管理決策。同時,烏軍正在推動新的軍團編制,這些軍團更接近傳統的師級單位,並以烏軍最精銳的旅級部隊為基礎進行組建。/13

近幾個月來,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恰西夫亞爾和庫皮揚斯克附近的推進並不顯著。俄軍的主要進展集中在維利卡諾沃西爾卡、庫拉霍韋和庫斯克地區。然而,在庫斯克,烏軍已被迫撤離大部分原先控制的領土。/14

俄軍在庫斯克的推進早在美國暫停軍事援助與情報支持之前就已經開始。由於戰場形勢上的突出部本身就處於不利地位,俄軍持續蠶食庫爾斯克地區,直到能夠切斷為數不多的補給線。/15

朝鮮(DPRK)部隊的進攻確實對烏軍防線造成壓力,但核心問題仍在於後勤補給,因為俄軍使用越來越多的光纖引導FPV無人機來攔截補給線。儘管如此,烏軍成功撤退,並未遭受重大人員損失,整體撤退行動表現優於阿夫迪夫卡。/16

然而,由於撤退過程,烏軍的裝備損失將相當嚴重,車輛損失比例在整場作戰中最多也只能維持在1:1。但庫斯克並未發生大規模包圍殲滅戰。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明白這一點,但仍值得再強調一次。/17

考慮到當前的戰鬥模式,領土易手往往是滯後指標,無法準確反映兩軍交戰的實際情況。因此,當某些陣地變得無法維持時,防線往往會「逐步崩潰,然後突然瓦解」,這種轉變將變得常見。/18

在我看來,堅守庫斯克此時對烏克蘭的戰略價值已經不大,也很難用它來換取其他有利條件。這次攻勢並未改變戰爭的整體態勢,也沒有導致俄軍從波克羅夫斯克或庫拉霍韋方向大規模調動兵力。/19

我對庫爾斯克攻勢的整體評價仍然複雜,認為最佳做法應該是為期一到兩週的突襲。不過,這場戰役的結果也可能比現在更糟。這是一場賭博,雖然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戰術成功,但最終未能帶來實質性的戰略收益。/20

俄軍依舊面臨部隊素質低落的問題,且普遍缺乏突破有準備防禦陣地的能力,即使依靠大規模精確打擊支援,也難以取得決定性勝利。無論是步兵、輕機動部隊,還是機械化部隊,俄軍的攻勢規模通常不足以撕開烏軍防線。/21

在2023年至2024年間,俄軍進一步調整戰術,強調小型突擊隊與分遣隊作戰,本質上是「在細節上下功夫」。這種戰法雖然能夠逐步蠶食前線,取得漸進式的戰果,但並未帶來具備戰役級意義的突破。/22

如果你對俄軍的戰術調整、突擊群運用,以及他們為何採取這種作戰方式感興趣,可以參考這份2024年的詳細報告:/23
https://t.co/Z4w5RoJACt

俄軍在經歷去年秋季的高損失率後,確實面臨一定程度的裝備消耗問題。然而,當前俄軍的合約兵徵募率仍能提供補充兵力,並確保部隊輪換。2024年下半年,俄軍的招募人數大幅上升。/24

總的來看,儘管俄軍在去年秋季的攻勢中取得了加速推進的戰果,但與其裝備優勢相比,俄軍的整體作戰表現依然低於預期,而這些戰果也是以極高的代價換來的。/25

目前仍然難以判斷烏軍是否能夠成功穩定前線,或者這只是戰局的過渡期,俄軍的進攻強度可能會在春末至夏季再度加劇。/26

前線並未瀕臨崩潰。儘管烏軍在庫爾斯克大部分地區已被迫撤離,但整體來看,從波克羅夫斯克到庫皮揚斯克的局勢有所改善。這意味著烏克蘭目前並未陷入絕望境地,也不需要在不利條件下倉促達成停火協議。/27

如果當前的積極趨勢能夠持續,並且人力與兵力管理問題得以解決,烏克蘭仍然有機會穩定戰線。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必須為長期戰爭做好準備,因為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停火,即便停火,也未必能帶來持久和平。/28

關於這個話題,您可以參考我在今年1月發表的相關討論:
https://x.com/KofmanMichael/status/1875568044648583213

以及幾週前關於美國援助中斷(現已恢復)的影響分析:
https://x.com/KofmanMichael/status/1896911815352995974

--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never give in, except to convictions of honour and
good sense. Never yield to force. 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
~ Winston Churchill,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1941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149.18.244 (美國)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