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情報] 以戰略思考看武漢肺炎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情報] 以戰略思考看武漢肺炎作者
mshuang
(竹碳烏龍)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44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噓 miname: N95哪來150萬的產量給你花,不先存一點? 02/11 14:25
你用N95才有一百五十萬的問題

: 推 emptie: 我覺得你說的替代品一樣是不可重複使用的消耗品 02/11 14:26: → emptie: 而且對於使用人員的訓練要求更高 02/11 14:26: → moeliliacg: 今天警察接觸的更多是隔離名單 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沒 02/11 14:28: → moeliliacg: 有患病的 只是有所疑慮 但萬一確診時 你可以看到接觸 02/11 14:29: → ja23072008: N95 換豬嘴?防毒面具的濾毒罐也是要更新,也不見得 02/11 14:39: → kuma660224: 要求無接觸疑例的警察也全身防護? 02/11 14:40: 噓 ja23072008: 便宜。你真有創意,何不食肉糜現代版。 02/11 14:41: → LI40: 確診病患都被隔離了是要趴趴走什麼 02/11 14:43: 推 mmmimi11tw: 全部換豬嘴巴XD 02/11 14:47: → mmmimi11tw: 你是不是不知道防毒面具濾毒罐的成本遠高於口罩阿? 更 02/11 14:54: → mmmimi11tw: 別說產量了 02/11 14:54
就對這些回一回,第一個我沒說N95我是說3M 6000系列,俗稱豬嘴巴或是防毒面具那一套

第二點,你們的問題就是我在講政府需要立即性檢討的地方,也就是他們必須立刻重新

檢視誰會接觸?以及勤務內容,KUMA提不會接觸?這是錯誤的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59921

這則新聞就是員警出勤去攔截新北居家隔離的,有就是從勤務內容來看,員警是有

很大機會接觸的感染者,要不要全套隔離服?我沒說我只說它們只有一副外科口罩

卻有機會接觸,但是部長不會接觸除了口罩還有手套,這點就是要全面檢討的地方

多副手套不離譜吧

第三點豬嘴巴主要提供對像是誰?以我舉的例子醫護人員,它們具備有足夠相關知識

可以對口罩清理,也就是說其實這些裝備就是提供給有受過相關訓練的且擁有類似資

訊的人員,或是相對少部分的人員,讓全國警消受訓怎麼正確使用豬嘴巴,怎麼清潔

和更換這個成本相對較低,而讓一班不具備這類資訊專長還有器具的平民去使用可以

直接更換的外科口罩,從使用角度上來說外科口罩最白癡,最適合大眾

第四點,從相關勤務下去檢討,這種豬嘴巴的好處是他只要更換濾毒器就可以長時間使用

而一般人並沒有長時間使用的需求,有的就是軍警公教醫這五類會有長時間使用的需求

第五點,便宜?沒人說她便宜阿,真要講是相對便宜,一個一到三千,濾毒器大約兩百

可以用一周,政府提供外科口罩給醫療單位的標準是一名醫生一天十個,一周大約是五百

以一個五塊算,換言之就是用越久越便宜,你們講的是單一成本,也就是一個面具對

一個口罩,但是沒有加入時間成本

最後一點mmmimi11tw其實已經講完答案了,這個就是三原則的內容,產量其實不是問題

你指是要提供一個全球銷售產品三十萬份而已,而且還可以逐步配發,比如連江縣只有

105名醫事人員(107年統計)

結論前面各位一直在問的東西其實就是三原則,意思是說在應對災難或是戰亂,你預備的

物資必須要有三個不同的來源,而以口罩之亂我們只有一個來源外科口罩

如以:水做例子

自來水=>維生系統的管線供水、天災時預先儲存儲水器具的水資源,可能問題:突然立

即性的停水或水汙染,儲存器具不足

地下水=>電動馬達或是人工加壓,可能問題:斷電,人力加壓時勞力分配問題和使用量

雨水=>雨水集水器,可能問題:降雨量

瓶裝水=>準備量和分配問題

溪水或山泉水=>管線和炭砂濾水器,可能問題汙染和供應量

因此在準備上面來說自來水是常見的野是針對的對象,基本上都是針對管線無供水的情況

準備,而以此為基準有三個以上來源,比如溪水、瓶裝水和地下水這三種,就可以避免單

一來源出問題時導致物資不足的問題,所以各位的問題其實就已經包含在這個三原則裡面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20.86 (臺灣)
PTT 網址

verdandy02/12 14:21其實面對病毒要有拋棄式的觀念,不換濾棉濾罐又摸來摸去

verdandy02/12 14:22反而容易中獎。6000、3000系列N95級濾棉是給粉塵用的

verdandy02/12 14:25理論上可對付飛沫,但面對感病者最保險是用後丟棄並清洗

verdandy02/12 14:26面罩部分

kuma66022402/12 14:26少數攔未發病者的特例不用搞全身防護

verdandy02/12 14:27可重複用的濾棉清洗過程中其實也是在增加風險

kuma66022402/12 14:27否則疫病還沒爆發就大量耗損資源

kuma66022402/12 14:28居家隔離者還不是醫學上的疑例好嗎

kuma66022402/12 14:29允許他自主隔離是因沒證據有接觸史

kuma66022402/12 14:30如果有疫區接觸史 就像武漢撤僑的

kuma66022402/12 14:30是關在政府管理的隔離所

kuma66022402/12 14:31自主檢疫居家是料敵從寬 但不能太耗資源

kuma66022402/12 14:32因為那風險低. 過度重視它會排擠資源

重複檢驗多次才發現有感染,大陸已經發出通知要求之前痊癒或是疑似病例返回 重新檢驗

kdjf02/12 15:01醫療很多東西用拋棄式是有原因的,原PO可以去看看有在用EtBr

kdjf02/12 15:01的實驗室。劇毒染劑,所有的人都超小心使用,但是每天工作結

kdjf02/12 15:01束前螢光燈拿起來,整個抽風櫃各種神奇的位置角度都有污染

kdjf02/12 15:05然後身為面罩長期使用者(一天6小時以上),別對它想像太美好

kdjf02/12 15:05,那是會影響環境知覺/增加大量疲勞的器材。給接觸樣品的人

kdjf02/12 15:05員用就算了(他們還不一定想用),叫低風險的人用是哪招

其實我們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時間也不過短短三四十年而已,想當年我們用的針具 都是醫療院所自己消毒再重複使用的,N95或是隔離衣20年前只有電視和電影才會出 現,一次性醫療用品最主要是減少人為錯誤,也就是消毒不完全重複性使用帶來的危 險,這對於一般人是有很高風險的,基本上缺乏相對應的知識和器具這也是為何我只說 某幾類人使用,相信我我比你清楚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重要

verdandy02/12 15:08你那個十之八九就是最近很夯的aerosol汙染

verdandy02/12 15:10pipet不要習慣性壓太大力,盡量tip保持在液面或是液面

verdandy02/12 15:10下吸吐可有效降低

verdandy02/12 15:11不要說面罩了啦,路上或電視上很多民眾戴口罩露出一個

verdandy02/12 15:11鼻子,這種戴辛酸的戴法就是因為不習慣口罩正確戴法

verdandy02/12 15:12所帶來的呼吸不順感,把它放大個幾倍就是戴面罩的感覺

zxzx30902/12 16:31現在就是一堆馬路上老人都麻帶心酸的,會去排隊都是有需

zxzx30902/12 16:31要的人結果排隊聊天東摸西摸,反而更容易感染

henryyeh556602/12 16:33你知道帶防護面具是需要訓練跟習慣的嗎?

henryyeh556602/12 16:34而且比起口罩,濾毒罐更少台灣也沒生產

所以只給軍警公教醫人員使用

franz1012302/12 18:27面具使用後還要每天清潔消毒...

huckerbying02/12 18:51醫療用拋棄式耗材是降低傳染機會用的

huckerbying02/12 18:55因為不一定每個器材在重複使用前都能得到充分消毒,

huckerbying02/12 18:55所以像手套、口罩、面罩等會接觸病人跟致病原等幾乎

huckerbying02/12 18:55都是用過即丟

kuma66022402/12 19:05醫用橡膠手套是萬用寶 也便宜

huckerbying02/12 20:29手套可以除了可以防接觸外還能裝水跟吹氣球

verdandy02/12 20:48需重複使用的防護用具還要會洗,不然洗一洗反而擴散感染

verdandy02/12 20:49就好笑了。

huckerbying02/12 21:40洗還不算甚麼,重點是器材材質還要能承受1.2atm高溫

huckerbying02/12 21:41高壓消毒

switch02/13 07:23autoclave應該是121C,2atm 因為水在 121C 時的飽和蒸氣壓

switch02/13 07:25剛好是2atm。空氣在密閉容器下121C就會達到1.6atm。

switch02/13 07:35不過看到有些資料確實是寫1.2atm。

verdandy02/13 08:071.2是滅菌標準,更高也沒差,通常都會超過啦

verdandy02/13 08:14不過這種器材大部分都無法進高壓滅菌釜吧? 光橡膠部分

verdandy02/13 08:14就有問題了。之前看P4的紀錄片,他們正壓防護衣也不是進

verdandy02/13 08:14大型蒸汽滅菌室之類的,而是各種清洗劑沖好沖乾淨。不然

verdandy02/13 08:14面罩能進滅菌釜反而方便,每天統一收進滅菌袋再進滅菌釜

verdandy02/13 08:14,不必擔心沒洗乾淨或不當清潔造成病原體二次感染。

重點現在政府在推的東西是民眾自己想辦法重複使用,但是我們沒有相對應的器具

※ 編輯: mshuang (114.44.81.8 臺灣), 02/14/2020 09:14:00

zxzx30902/14 09:22政府那時候教你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明明是一堆亂入的達

zxzx30902/14 09:22人,你那一隻眼睛看到疫情指揮官這樣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