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為什麼除了中國機沒人在拚快充?

看板MobileComm標題Re: [討論] 為什麼除了中國機沒人在拚快充?作者
towe77
(安)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20

※ 引述《denru01 (阿儒)》之銘言:
: 手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 已經很成熟,
: 連我這個3C換換病患者都很難提的起勁換機,
: 現在唯二會讓我有興趣換機的就是折疊螢幕跟快充技術的發展.
: 即使快充帶來的方便性提升是巨大的, 但充的慢這件事並不致命, 大家也已經習慣.
: 我之前是使用120W快充的手機, 因為公司政策的限制, 只好改用25W慢充手機,
: 直到現在還是非常懷念快充.
: 原因有:
: - 無論有線無線, 充電總是限制了手機的移動範圍跟握持方式,
: 越少充電時間能讓手機的使用方式更自由, 也不需要到處找插座.
: - 對行動電源的依賴減少.
: 我自從用了120W快充後, 基本上很少需要行動電源,
: 在會議中間/出門前短短的幾分鐘就可以充飽,
: 同樣的時間5W慢充幾乎沒帶來電量的改變, 只能無奈帶著行動電源繼續充.
: - 即使需要行動電源, 也能讓手持笨重的行動電源時間大幅縮短.
: 比方說在外面需要查地圖找路時發現手機沒電,
: 就必須要手裡拿著手機+線+行動電源一兩個小時, 非常痛苦,
: 如果是快充, 10分鐘後就可以把行動電源收起來了.
: - 充電習慣改變.
: 慢充使用者的習慣大多都是沒事就插著充, 能充盡量充, 要走再拔起來.
: 用了快充以後基本上沒在充電, 都是到發現快沒電, 才充個10分鐘.


換個角度,用學得很爛的數學,算快充10分鐘差異

拿常見的 5W 18W 65W 三種作比較 ,並加入用120W對照

電池容量設定在 5000 mAh (5Ah ,也比較好算)

例如 理論上以1A速度計算對5000mAh電池從 0% 充電到 100%
5Ah/1A ,要5H



第一個問題 : 理論上一小時,各規格大約能充多少A ?

用充電端可能近4.5V算

(低電量時可能不到4V) (爛數學抓不出實際值抱歉)

大約分別是 1.X - 3.X - 14.X 120W約25+



第二個問題 : 10分鐘大約可以充多少?

這就要看電池狀態、充電策略的設定

假設電池剩餘20% (剩餘約 1AH,充電策略是全程最高速)

10分鐘的時間對5Ah的電池來說

5W幾乎沒感覺 , 18W大約有 10%+ , 65W 「可能約」 50%+


120W以上 10分鐘...知識不足不會算這個,深感抱歉




因實務上,較高瓦數大CC的充電策略在10分鐘,會碰到什麼事情?

想採用最高速,但保護策略可能感測到約50%的電量、電壓,開始分段降速
(這就需要請專業人士來解說 ,業餘不會這個)


而等到較低電量,才做近乎完全放-充的事情

電池會設計在充放幾 C後,能維持多少蓄電能力,值得探究

使用者的習慣,當然是可以培養、改變

相信充電時,較高電流所與帶來較高ΔT而產生的問題,也是能解決的




其他部分有請專業人士幫忙講說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00.67.150 (臺灣)
PTT 網址

LastAttack01/17 00:12也沒料==在那算半天不如去看評測。現在手機吃25W約莫

LastAttack01/17 00:12就線性30分鐘60%

對 我就爛.JPG 能請你幫忙算一下 : 以 65W/120W 對常見手機電池充10分鐘,電池百分比會看到什麼數字? 因為真的不會算這個

※ 編輯: towe77 (122.100.67.150 臺灣), 01/17/2023 00:24:03

s7851322101/17 00:38可以看充電頭網測試Anker 120W對各手機支援的情況

s7851322101/17 00:38https://i.imgur.com/W5c3JoQ.png

圖 為什麼除了中國機沒人在拚快充?

s7851322101/17 00:39然後再對比小米120W對紅米K50電競版觸發專用快充

s7851322101/17 00:40https://i.imgur.com/C2SpCfN.png

圖 為什麼除了中國機沒人在拚快充?

s7851322101/17 00:44由此可知不用特規快充的手機其實跟一般手機差不多速度

所以特別好奇 「10分鐘收起來」 「25W 線性30分鐘 60%」 這兩個聽起來很不錯的充電策略與時間 ,市場不怎麼買單是什麼原因? 搞特規這麼有賣點,應該要能讓使用者有感到讓市場大洗牌跟上阿

※ 編輯: towe77 (122.100.67.150 臺灣), 01/17/2023 00:58:52

cloudzero01/17 01:28講到重點了 搞特規這麼有賣點 目前只有一家能有影響

p7291001/17 01:31這樓蓋真高 = =

AmigoSin01/17 03:59RLC電路的充電時間不能這樣算吧

當然不能這樣算阿 問題是,加入了模糊控制法後,沒有電池充電時的電壓電流電量等等的儀器紀錄 除了用近似法去求一個較為直觀比較的數值 還有什麼方法以數學方式呈現出來,讓人會更加有實際感受 至少我是想不到

kuma66022401/17 08:28因為特規不互換缺點往往掩蓋了功能的優點

kuma66022401/17 08:35超大品牌能特規因為它市場大

kuma66022401/17 08:35做出來就不是特規 是幾乎主流 不會週邊碎片化

kuma66022401/17 08:36做到intel/nv那種統治性 就能自創特規 還讓

kuma66022401/17 08:36別人沒支援的變成特規

kuma66022401/17 08:39現代大家習慣前台與前前台的充電器繼續用

kuma66022401/17 08:39放在不同地點 甚至夜市充電器當備胎

s7851322101/17 08:39有可能大眾拿手機日常社交多於玩手遊的,一天一充足矣

kuma66022401/17 08:40去朋友還能借用 就不用充頭跟線帶來帶去

kuma66022401/17 08:40反正都只是備胎方案 很少一天用到沒電

kuma66022401/17 08:41如果你要每次都全替換某牌特規閃充 成本太高

kuma66022401/17 08:42所以非主流特規充頭與線永遠只是錦上添花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抓人砸錢花時間做研發,喊一句消費者要這得加$,理論上是不過份 但買了發現,要如何正確觸發各特規協議甚至「完整的通規」還得+++ 這要讓買單想要有服務的怎接受?

s7851322101/17 08:45中國安卓生態優化糟,還有OS自帶廣告可理解需要快充

※ 編輯: towe77 (122.100.67.150 臺灣), 01/17/2023 08:52:37

bkebke01/17 09:14等廠商送三組頭和線 再說實用,但現在一堆 一組都不送了

bkebke01/17 09:15一般人不會帶頭 只會帶線和行動電源

roc07401/17 10:04說真的,其實華碩的ROG充電器也算是特規,但是它的通用性

roc07401/17 10:04比較好其它設備可以吃QC5跟PD3,ROG自己則可以吃到65W的H

roc07401/17 10:04yperchage,只是華碩沒特別去講而已,我這顆原廠平常就是

roc07401/17 10:04iPad Pro跟ROG互換,iPad可以全速充電的。

Sinreigensou01/17 11:13難怪我華碩的可以觸發三星超快速充電 這樣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