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今年旗艦機狀況
今年旗艦機已經發生了一個狀況
問題似乎已經不是在於啥堆不堆料
而是考慮到機身厚度.佔用體積後 配置上有進步的地方
卻變成有部分折衷 以小米15U來說 塞下HP9 搞到降級超廣角
至於X200U 有升級的部分 但連一吋都沒了 (最後規格還要確認)
https://m.eprice.com.tw/mobile/talk/4902/5814729/1
目前感覺如果四鏡都最頂最佳搭配 大概超廣角是 LYT-818
主鏡是 LYT-900 長焦LYT-818 超長焦HP9
(當然三顆一吋外加一顆HP9也是OK拉)
全塞下去 就機身和鏡頭模組可能會有更肥大的樣子
價格我覺得倒是另外問題 感覺廠商會怕的是 全堆上去
弄出一個更OVER的龐然大物 消費者能不能接受?
似乎已經無關技術或是堆料問題 而是商業戰略考量層面的問題
我是OK拉....
因為我是那種連Panasonic CM1都能拿在手上很能接受的人
但多數其他消費者呢..... 看看後年有沒有機會 看到那種超級組合
U15 就那顆 JN5 我覺得可惜一些
--
??
我比較在乎 WiFi 音訊是不是能出現在下次的高通
晶片上,該不該為了這個功能晚一年買新機
VIVO換818 只能說錄影上很值得
鏡頭方面,有中焦,且能自動對焦微距,
對我來說就是讚
818*2+LYT900+HP9 這應該不是OREO可以HOLD住了XD
我比較擔憂的是發展到一個程度後 卡到機身空間問題 除非再把機身做得更肥大一些 塞下更多東西 不然再之後的發展 可能都只是挖東牆補西牆的取捨藝術
※ 編輯: erspicu (182.233.248.16 臺灣), 03/10/2025 00:33:58現在比較傾向縮水用ai畫圖了吧
一堆型號升級實質閹割,閹哪當然玩家要拿放大鏡才知
小米這次比較多爭議是,米粉常去砲華為用爛喇叭,結
果這次15U也用0809,喇叭也降級
感覺原物料零件組之類的都在漲價 但中國似乎有點轉向通縮 手機沒漲價賣 那就是有規格要縮水 不過影像感光元件上 這邊的問題 可能還是有限體積下的安排策略
※ 編輯: erspicu (182.233.248.16 臺灣), 03/10/2025 01:49:13那個影片明顯反白偏高 夜拍效果不好 車牌辨識也不行
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當機身到極限之後一定有取捨
例如相機功能退化之後
丟磁吸鏡頭出來試水溫?
過去手機螢幕一路從4吋到現在6.9吋
機身增大的紅利也用盡了
X200U是折衷,818用35mm焦段,因為1吋都用23mm,你
放大到接近35mm焦段時表現跟35mm的818也差不多
然後超廣角升級成818大底,再搭配HP9長焦,整個焦段
涵蓋表現會比1吋主鏡+小底超廣角還好
看人選擇啦,23mm1吋主鏡+超小底廣角+HP9長焦
或是818大底35mm主鏡+818大底廣角+HP9長焦
沒想到除了Nubia還有人跳進來35mm
手機塞不下只能靠外接來補了吧 看看成品市場接不接
受
取捨吧,理想狀況就是像iphone一樣,三顆都是中上
,靠軟體去強化,不然空間就這麼大,你這邊多點一
點,就會有地方要少一點,但中國機你搞六邊形就沒
好宣傳了,還是要有地方突出,而且太平均,下次沒
人買也是問題
UI及軟體才是王道
IPHONE也還是主鏡特別強阿 三顆素質不能算等號
x200u如果配置是818 12/24mm超廣, 818 35/50/70mm廣
角, HP9 85mm~ 我覺得會蠻不錯的
Find X8U就是為了手感輕薄也沒用HP9
陸機市場大部分消費者都沒什麼品牌忠誠,對價格超
敏感,貴一點可能就考慮要高歌離席了,廠商當然不
敢漲,不漲的情況下自然就要偷砍配置
沒有品牌忠誠才是好事 非必要為什麼要花錢為奴
寧願砍廣角不要砍長焦
手機的限制就是體積,潛望的原理也很適合用在手機上
,但一寸感光元件應該已經是極限了,我覺得小米15Ul
tra在今年加強在長焦上方向蠻對的
94
[情報] 小米14國際版上市,這次有Ultra小米於MWC 2024公布Xiaomi 14與Xiaomi 14 Ultra將推出國際版的消息,同樣採用高通Snap drgaon 8 Gen 3平台,而Xiaomi 14 Pro仍僅限在中國推出;Xiaomi 14國際版建議售價為12 GB RAM+256GB版本為999歐元、Xiaomi 14 Ultra 16GB RAM+512GB版本為1,499歐元,台灣傳 將在2024年3月中國公布台灣上市計畫,引進配置與規格待定50
[情報] Sony Xperia 1 III模擬圖曝光 長焦鏡頭來源: Sony Xperia 1 III模擬圖曝光 長焦鏡頭改成潛望式設計 繼 Sony Xperia 10 III、5.5 吋 Compact 系列新機日前陸續亮相模擬圖後,科技部落 客 OnLeaks 近日宣稱取得 Sony 旗艦手機 Xperia 1 III 機身模擬圖與規格,整體設計28
[心得] 開箱 Mi 11 小米11 全新開箱 - 首發高通…同步發表於 今年安卓旗艦機發表的速度比往年都快, 作為高通當年度新款首發8系處理器, 命名上也從本應為S875改成S888,22
[問題] vivo 100pro+大底是不是無望爬文說很多年前就沒進過,但是100pro+的目前流出規格感覺很香 背後四攝 主鏡:sony lyt900 長焦遠距:三星 hp2 or hp3 超廣角:未知新系列11
[情報] 愛否 小米10至尊紀念版 體驗這次堆了個潛望鏡結構 失去了全對稱揚聲器 不過全新的鏡頭組合看起來明顯改善米10pro 拍照貧弱的狀況14
[情報] 三星半導體發表ALoP技術,可縮小長焦體積ALoP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鏡片直接做在棱鏡上 而不是過去長焦習慣把鏡片放在感光元件跟稜鏡中間 加上傾斜感光元件,有效達成潛望式縮小的方法6
Re: [新聞] 更多小米 15 Ultra 的相機配置與電池規照例過年爆水管了 之前先是有這一張內部圖 上面那個就是跟隨vivo 要用大大的HP9潛望 焦距好像比vivo更遠 下面排列 主攝 長焦 小的超廣角5
Re: [討論] 出這種可更換鏡頭手機有搞頭嗎可以參考索尼的QX10思路 手機本體只放現在常用的 12~16mm超廣角+23mm廣角+(3倍) 然後把1"CMOS+(5倍~10倍長焦)鏡頭+電池合在一塊做成復古相機外型的外掛模組 要用時再跟手機合體,搭配硬體接點/wifi-direct連接 或者更極端一點就放顆23mm廣角鏡+1/2" cmos,日常掃QR code用- 你的需求跟我有點像,不過我是拍鳥,你是拍飛機,然後我又不想背太重出門 反正就是要便宜、重量合理超長焦的組合啦,去年我爬了一堆文逛網站配了幾組給你參考 1.SONY RX10 4代:四萬塊左右吧,24-600mm焦段,對焦也強,缺點就1吋CMOS太小 2.Panasonic G9+Panasonic 100-300mm II: 也是四萬多元,選P牌是因為同焦段鏡頭光圈比O牌大,配P牌機身可以吃機身+鏡頭防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