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2020中職選秀球探報告 高中投手篇byTBN

看板Monkeys標題Re: 2020中職選秀球探報告 高中投手篇byTBN作者
lovemeteor
(pieapple)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

最近偶然看到fangraphs一篇跟球探報告的文章

一點地方看不太懂有跳過,有誤還請不吝指教



https://blogs.fangraphs.com/scouting-explained-the-20-80-scouting-scale/


20-80之球探分數評分


背景知識


此一發明可以歸功於 Branch Rickey ,無論是不是他有意的,此發明可以反映出許多科學性的評分,50是大聯盟的平均,然後每十分的增幅代表對標準的偏差(比平均差或是好),在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中,三個方向的標準偏差應把你的樣本數包含了
99.7%,所以評分是20-80而不是0-100。


基本概念


你也許聽過人們把打者稱作five-tool prospect,然而這是過度使用且誤解意思,這指的是20-80的球探評分標準。


five tool是對於該位置球員的1.打擊2.力量3.跑壘4.守備5.臂力


通常使用five-tool一詞是當五項都至少達到平均(作者通常只用在五項超越平均),很驚訝地是歷史上能 five plus tools的球員非常少,但如果你問球探他們會告訴你Bo Knows

註:Bo Knows是Bo Jackson拍的廣告



對打者而言,他們僅五項tools

1.傳球準確度包含在臂力tool成績內(自從準度問題常常被修正後大部分指的是臂力強度)

2.守備範圍、雙手運用、本能和所有跟防守有關的項目被包含在防守成績內。

2.跑壘技術和壘包起跑時機(除了從打擊區的壘包)被包含在跑壘成績內。

4.許多組織和作者本人會把力量項目分成原始力量(在練習時能打多遠)和比賽力量(預測大聯盟力量數據),但他們通常會用數字來簡化去更好的解釋力量項目(打擊tool也是)

5.打擊tool包含本壘板紀律(評估打擊tool作者有一系列的文章)

雖然有些球隊會對每一個項目去進行球探評分,但五項的核心球探評分是廣泛被注意到而通用的。



球探報告慣例做法是去解釋某個評論

ex:一個55的守備成績包含了60或比60更高的項目+一些50或比50更低的項目

但通常55的數字代表是平均以上的成績,而且不用特別值得去解釋,球探也會在每項tool使用現在跟未來評分,現在評分通常對於高中生球員是20多,而在小聯盟內層級越高,現在和未來評分的差距也會越小,某個tool的現在評分20和未來評分50的表示是20/50。



對於投手就更直接了,對於各球種進行20-80的球探評分(直球、曲球、滑球、變速、指叉、卡特最常見),然後各個評分能夠把球種控制在自己想要位置的能力(command)或是評
分整體的控球能力(overall command)。


有些球隊對command(投出優質的好球)進行分項:control(把好球丟進好球帶,通常跟保送率有關),pitchability(對投球順序的感覺、讓打者失去平衡...等)和其他相似的事情,有些球隊甚至會評分deception(掩蓋自己球種的能力)、arm action (在背後的揮臂是如何的乾淨/有效/鬆弛)以及其他項目比如預測健康程度。


也就是說,三個核心球種(直球、變速、最佳變化球)和Command是球探評估且總評的四項核心項目。



Objective Tool Grades


評語 直球球速 打擊率 全壘打 右打到一壘 左打到一壘 60碼衝刺
80 80 97 .320 40+ 4.00 3.90 6.3
75 96 .310 35-40 4.05 3.95 6.4
70 Plus Plus 95 .300 30-35 4.10 4.00 6.5
65 94 .290 27-30 4.15 4.05 6.6
60 Plus 93 .280 23-27 4.20 4.10 6.7
55 Above Avg 92 .270 19-22 4.25 4.15 6.8
50 Avg 90-91 .260 15-18 4.30 4.20 6.9-7.0
45 Below Avg 89 .250 12-15 4.35 4.25 7.1
40 88 .240 8-12 4.40 4.30 7.2
35 87 .230 5-8 4.45 4.35 7.3
30 86 .220 3-5 4.50 4.40 7.4

https://imgur.com/a/aLqBAa7


這項表格是每個球探們對所有tool的評分客觀成績,這些項目每隊會有些變化(ex:對左右投或先發/救援個別的快速球評分),但這些是有共識必須要的項目。


80的tool直接叫80,這非常稀少,所以何必要再另外取名?


75幾乎不在用,因為球探為大聲喝斥你要做個決定,65也不少人沒在用,雖然比起75更讓人能接受,落在一半的分數像是65或75沒有獨立用語。


因為最初許多球探使用2-8而不是使用20-80,現在20-80比較普遍使用,但是你經常會聽到年紀大的球探在球場說出個獨立的數字ex:6or7,然而我們可能在這篇文章稱作65。


落在一半的分數對於作者可以用更多的數字去形容事情,像是當他要在上千的prospect去區分50或55的力量分數。


另一個評分的重要事情是這裡不會出現穩定的平均(52.5分),在平均的邊緣(47.5分),在此作者使用45+或50+,很少有球探會用47.5分或52.5分,直接在評論上用50。


首先使用簡單明瞭的直球球速為例,配上其他條件可能會讓直球分數提升或下降1-2個等級,像是左右投、先發/後援、控球能力、球的位移、和欺騙能力(掩蓋自己球種)。


上述表格中使用兩個跑壘評分成績,一個是60碼衝刺,另一個是打擊區到一壘的實際比賽速度,通常球探會使用原始時間數據再配上草皮或風...等條件去評估衝刺、起跑能力、上一壘的拚勁。



The Overall Player Grade

打者 先發投手 救援投手 WAR
80 Top 1-2 #1 Starter —- 7.0
75 Top 2-3 #1 —- 6.0
70 Top 5 #1/2 —- 5.0
65 All-Star #2/3 —- 4.0
60 Plus #3 High Closer 3.0
55 Above Avg #3/4 Mid Closer 2.5
50 Avg Regular #4 Low CL/High SU 2.0
45 Platoon/Util #5 Low Setup 1.5
40 Bench Swing/Spot SP Middle RP 1.0
35 Emergency Call-Up Emergency Call-Up Emergency Call-Up 0.0

https://imgur.com/a/O0UDW4t



在這個表格中80分的傳統概念是在每個位置之中的最頂尖的1-2名球員,而WAR概念是成為拿到7勝的球員,對於野手的"1-2名"是提出個概念去了解其群體中的獨特性,而非總是如此。


許多球探同意僅8-12名投手可能被稱作1號先發或王牌,後續大概到20名是2號,後續大概到75是3號,許多球迷誤以為每個球隊都會有個1號、2號、3號先發投手,是球探在這些投手中去排序然後稱作1號、2號、3號先發投手。


後援很難去評估,許多球迷或球探會說你不把最佳後援的Mo評為80是瘋了,但問題是把Mo跟Trout認為是同樣價值就會很少人相信了。


WAR的數據提供一個方法去了解大部分球員如何被形容,而且許多頂尖終結者最多提供三勝,在所有事情平等之下,你會因為耗損先拿60分的野手優於60分的投手,The OverallPlayer Grade提供了最佳的簡單評比方式。


此評比方式也不是完美的,所以不要去假設某個球員在擁有一個WAR七勝指標的球季後生涯就會有80分的成績,這只是把業餘或小聯盟球員的球探分數做個便利的轉換,之後像是交易時可以做為評估球員價值的工具

許多球隊把Overall Grade簡稱 OFP(Overall Future Potential),聽過有個球隊稱作FV(Future Value),球探不會把各項核心的未來tool分數直接平均,而是嘗試使用某個數字去形容這個球員在球員市場上的價值,風險考量,到天花板的距離和其他因素。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78.8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lovemeteor (118.161.178.8 臺灣), 07/13/2020 10:11:51

changeup07/13 10:13你知道得太多了!

goldseed07/13 10:17推推

bnb8922507/13 10:22覺得這篇還不錯 推

chdc07/13 10:31最後一段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投手分項評價都≧50 但overall只

chdc07/13 10:31有45

※ 編輯: lovemeteor (118.161.178.8 臺灣), 07/13/2020 11:55:13

tsaodin022007/13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