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專欄] 百年一遇大困境 NBA何不讓退役球員當總裁?

看板NBA標題[專欄] 百年一遇大困境 NBA何不讓退役球員當總裁?作者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時間推噓 X 推:1 噓:3 →:10

https://udn.com/news/story/7002/4989839


2020-11-05 07:00 聯合新聞網 / 周汶昊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11/04/1/9017222.jpg

圖 百年一遇大困境 NBA何不讓退役球員當總裁?
新冠肺炎疫情對職業運動造成巨大的衝擊,NBA總裁席佛也面臨眾多營運上的困境,有待他殫精竭慮去一一克服。歐新社資料照片


NBA明年球季何時開打目前爭議不休,而從協商過程中勞資雙方的激烈角力看來,要想找到一個各方滿意的解決方案確實不容易。畢竟新冠疫情算得上是百年一遇的大災難,造成的影響早已遠遠超過一個職業運動聯盟所能掌握的事務範圍,但聯盟的日常工作和時程依舊得做出應對及調整,尤其牽涉到球員的權益時,情況就變得更為複雜。做為聯盟的最高決策者,現任總裁席佛(Adam Silver)背負著各界的期待及壓力,律師出身的他,若是有退役球員的背景,是否會讓他更容易在其中調處?

答案是否定的。

如同大多數北美職業運動聯盟的總裁,席佛並沒有任何球員的背景。他在1992年進入聯盟工作之前,做過一年眾議員助理,做過一年書記官,也曾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後來在聯盟從娛樂事業部門一路往上爬,擔任過總裁特別助理,娛樂事業部門主管,營運長及副總裁,在2012年被前總裁史騰(David Stern)指定為接班人之前,席佛就已經開始以副總裁的身份,參與過三次勞資協議的談判,WNBA及發展聯盟的發展工作,媒體談判及海外分部的籌設。

從席佛的發展軌跡看來,他歷練的工作是從商業經營開始,從負責單一事業部門,到處理NBA最重要的勞資協議談判,對他的工作來說,最需要的專業技能是處理合約的法律專才,領導各部門的行政能力,判斷市場走向的商業眼光,對外合作及競爭的談判手腕,和協調各方利益衝突的仲裁能力。

當然,不能說球員出身的行政經理人就沒有具備上述這樣的能力,退役球員擔任球團老闆(如黃蜂的喬丹),球團總裁(如前湖人的魔術強森),球隊總經理(如76人的布蘭德)的例子很多,成功扮演其行政角色的人也不少。只是具有退役球員身份,在擔任經營時更被期待能從球員的角度思考,對球員更加照顧,這也成了他們在經營管理時的一種額外壓力,並在下決策時變得綁手綁腳。

至於過往以運動員出身,擔任北美職業運動聯盟最高行政首長的例子之中,最出名的就屬1920年擔任NFL第一任會長(president)的索普(Jim Thorpe)。拿過奧運十項全能金牌,又打過NFL,MLB和NBA的他,是美國人眼中的最強大的全能運動明星。這也是他會被選為首任會長的原因,為的就是用他的球星光環來為新聯盟背書,而他也只擔任短短一年就下台離開。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每個聯盟的最高領袖被推舉出來的原因,都有時空的背景及實際的需要。席佛確實沒有球星的光環和專業運動員的背景,但目前NBA總裁的位置,需要的是像他這樣長於溝通,嫻熟行政及法律事務,能夠引導聯盟發展方向的人。

聯盟總裁這個位置,既是資方(球團老闆們)的共同代表,也得是勞方(球員及相關員工)的照顧者,做為最高的行政主管,對內對外他除了得扮演協商及仲裁的角色,還得是推銷員和公關代表。原本的職務內容就夠複雜了,但現今聯盟的經營環境,在全球化及區域衝突加劇之後變得更為複雜,而美國國內運動市場的世代轉型,又被政經社會的不安給進一步激化,再加上不見止歇的疫情攪局,當今聯盟總裁要面臨的挑戰可說空前嚴峻。席佛不只得要擔任救火隊,還得為聯盟找未來的出路。

從席佛上任之初,先是快刀斬下失言的前快艇老闆,用終生驅逐及史上最高罰金,迅速立威。接著談成媒體巨型合約及擴大聯盟贊助範圍,積極進動合法運動博奕,為聯盟及球團增加更多收入,也讓球員薪資大漲。然後不斷推動新式行銷方案以救收視,從明星賽選秀制、例行賽場次、季後賽新制都在討論及實行範圍。

而2019-20球季更是多事之秋,面對季初火箭前總管莫雷(Daryl Morey)發言引起的國際政治風波,季中新冠疫情造成的公衛危機,及季末球員聲援非裔美國人平權運動的抗議舉動而造成的杯葛抵制,席佛一路以來的處理方式,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消弭這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對聯盟的負面衝擊,但也是把大局面穩住,也算是守住其基本的立場。

事實上,回頭去看「總裁」(commissioner)這個職稱的出現,也和當時職業運動聯盟面臨的危機有關。第一次使用這個名稱的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在1919年的黑襪事件之後,聯盟在1920年設立了「總裁」這樣一個新職稱,並請出蘭迪斯法官(Kenesaw Landis)來擔任這個新職位。使用這個職稱是用來和當時聯盟最高行政職的「會長」(president)做出區隔,而之所以設立這樣的職位,並請來法官背書,為的就是要挽救聯盟在放水醜聞之後受損的公信力。

而要等到1967年,NBA才開始使用commissioner的名稱,當時為的是要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想要透過這樣的新職稱,來彰顯NBA主管職業籃球相關事務的地位及角色。不過,對手ABA並不承認NBA總裁的地位,一直要到1976年兩聯盟合併,成功主導併購的NBA總裁歐布萊恩(Larry O’Brien)才算是名符其實。而歐布萊恩的名字,也在他交棒給史騰的那一年被用來為聯盟冠軍金盃命名。

現任總裁席佛面對的困境,和他的前輩們比起來,可說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機,從國際到國內,從收視到票房,從政治到商業,在在都是棘手的挑戰。這時又要準備進行新一波的勞資協議談判,之前一旦談判破局,下場就是封館停擺,在目前險峻的情勢之下,到時若真的發生了勞資爭議而停賽,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球員背景的席佛,反而更沒有包袱,可以代表資方和球員工會進行協調。

由此來看,NBA這五任總裁全是律師、政治家及商人出身的背景,確實其來有自,他們確實也為聯盟的發展奠下良好的基礎。席佛能不能成功領導NBA渡過眼前這巨大的困境還不知道,他只能運用自己既有的優勢去完成總裁的任務。至於退役球員擔任NBA總裁會不會做得更好?這個問題只能等到席佛交棒給下一任總裁之後才能做出最後的評斷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01.148.36 (馬來西亞)
PTT 網址

whathappen 11/05 07:34沒有球員背景可是是蛹迷

Wolfleon 11/05 07:41推動娛樂與資金的同時也把努力取勝的運動員當白癡

Wolfleon 11/05 07:41吹,以前不是沒有黑哨,但黑到每年都有代表作的也

Wolfleon 11/05 07:41只有他

CW4 11/05 07:47NBA的發展狀態已經不是很需要Commissioner的形象宣

CW4 11/05 07:47傳 其實NBPA也是有請律師專長的Michele Roberts擔任

CW4 11/05 07:47executive director 然後作者對目前兩邊已經達成的

CW4 11/05 07:47成就跟協商的狀況的判斷不是很正確

matsuwu 11/05 08:48公開當一個勇迷真的超爛

kediflower 11/05 09:02LBJ的商業頭腦和形相其實滿適合當總裁的

DerLuna 11/05 10:54聯盟主席??勇士隊老闆吧

James78923 11/05 15:48拿教練 GM來說 不能說白人商業智商比較高 而是黑人

James78923 11/05 15:48...

Childishan 11/05 19:37LBJ當總裁那還蠻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