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COMPUTEX展示的microSD Express廠商們
請見4gamer原文
ADATA 威剛:Premier Extreme microSDXC SD7.1 Express
容量:256 GB、512 GB
讀取速度:800 MB/s
寫入速度:700 MB/s
AGI 亞奇雷:TF338
容量:128 GB、256 GB
讀取速度:800 MB/s
寫入速度:700 MB/s
Apacer 宇瞻:Apacer microSD Express
容量:512 GB
讀取速度:810 MB/s
寫入速度:700 MB/s
Lexar 雷克沙:Play Pro microSD Express Card
容量:256GB、512 GB、1 TB
讀取速度:900 MB/s
寫入速度:600 MB/s
Gigastone:Gigastone microSD Express
容量:128 GB、256 GB
讀取速度:880 MB/s
寫入速度:500 MB/s (128 GB)、650 MB/s (256 GB)
Patriot 美商博帝:EP Express
容量:256 GB、512 GB、1 TB
讀取速度:800 MB/s
寫入速度:600 MB/s
PNY 恩必威:PNY microSD Express
容量:128 GB、256 GB
讀取速度:890 MB/s
寫入速度:750 MB/s
(PNY 的產品包裝與現場告示的性能數值不同)
TEAMGROUP 十銓:TEAMGROUP APEX SD 7.1 MicroSD Express
容量:128 GB、256 GB、512 GB
讀取速度:800 MB/s
寫入速度:700 MB/s
SP 廣穎:SP microSDXC Express Card
容量:256 GB、512 GB、1 TB
讀取速度:880 MB/s
寫入速度:650 MB/s
原本在台灣只買得到sandisk,現在各個廠商也紛紛掏出產品準備來搶市場
當然耐用度跟價錢那些還需要驗證
--
沒價格是各家都在觀望對手競品要賣多少嗎?w
所以說電子產品這種東西根本不用急著哭沒產品還有價格高
了
看了其中幾間......我OK您先買
不急
一開始價格應該不便宜
Ns2到手再說
覺得貴就是繼續等 不急
不急啦
ns2內建250g 初期也沒啥遊戲 不急吧
1t便宜再下手剛好
黃牛趕快囤,我等著看笑話
NS2到手就買張1TB的
有幾家沒做512以上有點驚訝
記憶卡就是越晚買越便宜
記憶卡最後都會打價錢
反正等NS2賣個半年到一年再來買,不急
這東西感覺會跌很快…不過最高可以吃到多少速度?
概念股
只有十銓經驗上印象比較好
威剛耶...
慢慢等就好,當初Ps5要求gen4 SSD也是貴死,現在合理多了
希望到時能有上面標示七成速度就好了
相信黃牛比玩家更需要這批貨
不急
就是沒說價格,搞不好NS發售黃牛又搶光XD
說錯搞不好NS2發售後黃牛又搶光XD
之後PC掌機應該也開始支援microSDex
又不是新技術 只是之前沒人用
之前很多人都不相信任天堂會用microSDexpress
老任跟Lexar早就公布價格定海神針了
不造謠不被害妄想是會死嗎?
老任定海神針台灣不一定買的到
除非你要學隔壁電蝦板一樣海外啟動
然後你認為台灣黃牛不會搶光嗎xd
這是合理推測不是造謠
當年ps5也沒人猜到能缺貨兩年啊xd
這種東西產線一開,黃牛是要怎麼吃
先買的到主機再說吧
話音剛落馬上就有人發作給大家看了
就說產量上來價格就會穩定了 是沒經歷過以前記憶卡嗎
最近一個案例應該是PS5的M2 SSD 降價很快
但部分原因是電腦組機也會用到所以需求大
目前NS2以外能用這種卡的如果不多
降價速度可能會慢一點點吧
至於黃牛…這種小東西的產速跟產量應該都很大
加上現在又一堆廠商準備進場互鬥 黃牛囤這個是自殺吧
拿量產大的跟量產小的PS5相比你是有事嗎??PS5能缺貨記憶卡會
缺貨缺到兩年??
NS2這波帶起來,過幾年win掌機大概也會支援
至少老任沒給你搞特規記憶卡,當年psv的卡一張好像32g
要120美元,掌機portal還用上特規藍牙耳機
SSD的眉角太多了,不是說接口都M.2所以是一樣的東
西
Steamdeck二代機應該就會支援了吧?
其實NAND原廠們很精算 去看算老實的SpecTek分級表
就寫著體質AS級做SSD AF級做入門SSD/記憶卡/隨身碟
非得要更激進拼便宜就AR或MB級用韌體特調撐看看...
不然那些裝遊戲也罷便宜SSD上面怎常顆粒沒原廠商標
黃牛不會去搶這種東西 稀缺性不足 搶來燙自己 沒那麼傻
樓上你是不是不知道國外幾乎都被搶完了
那是因為沒人做 再者這篇已經一堆人做了 台灣主機上市時
黃牛去囤記憶卡 真的會讓自己燙死
我覺得SD卡規格更混亂 但NS2直接拉到express層級
其實是UHS-II沒怎被積極採用還出現超頻的非標準I卡
黃牛有囤呀,只是囤了沒屁用
當初黃牛有搶阿,但這個只要廠商投入就會降的東西還屯
你搶NS2跟PS5畢竟產量就固定…其他廠又搞不出來
不急
囤這個…是多不懂記憶卡市場
你說國外下個月拿到首發還有搶的理由,台灣…主機都還要
等是要搶幹嘛
到那時候再等各廠商大量鋪貨不好嗎?
已經定了第二批馬車同綑包,不急著買記憶卡,GG
話說樓上不是之前一直說什麼沒有純家機版NS2不買??
而且還說什麼不是全功率T239不買??
黃牛連光碟機都能屯惹
價格還是要哭一下才會降啦
光碟機也算索尼特供品才會那樣
拿PS5跟記憶卡比?以為各家廠商也會自已生產PS5喔 囤記
憶卡真的是邏輯堪慮
真的不急 記憶卡又不是顯卡靠製程
拿PS5光碟機當例子根本智商堪憂PS5光碟機只有SONY能生產
光碟機我覺得是SONY刻意控貨
那東西根本不太可能缺貨,應該是SONY自己也怕產太多賣不
掉所以刻意控量
阿這東西就之前講過NS2銷量夠高自然就會有廠商願意投產
產能上來價格就能壓低
控量是正常做法,如果一次就滿足需求,之後工廠就得
停工
根本不急 如果今天內建還是32我可能就會注意一點 但是不好
意思了轉賣廚 現在是255
256 屯這個的人我真的覺得這輩子都不要投資比較好 眼光堪
慮
但現在性能提升256G,其實對3A根本不夠,我XSS 500G,實際
只有3百多,裝3、4個3A就滿了,你要玩那些作品它就是不夠
,動輒100G的遊戲一堆,你說為什麼不用家機跟電腦玩,就是
有人需要掌機玩啊,容量就是問題,256對比它的野心真的太
小
NS2上的3A大概是PS4等級的3A
我是會想要不要重玩NS2版的人中之龍零啦
其實如果是移植舊3A不一定有人買
256G如果買到單機或只有馬車包那是夠
未來3A才會不夠,如NS2版魔物獵人等
大容量3A就不要用掌機玩就好了 有這麼難嗎
NS2上應該是不會到破百啦,目前最多的是6、70,大概
也是塞個3、4片會塞滿。
來NS2的3A可以不用塞那麼高的材質,容量也會下降
舊3A就針對想在掌機上玩或從來沒碰過的新客層的
NS2的2077是本世代版本,不是上世代版本
然後很多人都忘了老任之前有解縮材質的專利
更不用說nV自已就有神經紋理壓縮的技術
NS2可以放專給NS2用的紋理,這也是為啥2077可以壓到
64GB的原因
更不用說卡帶之後空間還會往上成長
從GB開始,掌機卡帶平均每一代成長8倍
未來64GB卡帶成本會更低、甚至會出現128、256GB
當然未來NS2出新版也會往上提升內建容量
前提卡帶成本也要降吧,不然光64G都一堆廠商不想用了
你去看一堆三廠都用鑰匙卡就是要省成本
如NS2版的人中之龍零就是鑰匙卡
我就是看到NS2版的人中之龍零鑰匙卡才觀望
說穿了就是想省成本,對想省成本的不用跟他們客氣
先不說很多人早就全數位
NS2就是任天堂遊戲專用機
其他遊戲PC跟PC掌機上玩就好
鑰匙卡只是過渡 最後一定是全數位
現在任天堂就是想要讓玩家在NS2玩三廠遊戲
所以NS2 ND才會以三廠遊戲為主
三廠對於NS2如此主動,也是因為三廠遊戲在NS賣的好
所以三廠看好在NS2賣自家3A遊戲
所謂「任遊戲機是任天堂遊戲專用」的歷史將會過去
老任NS2開發者專訪也大多是三廠專訪
NS能成功也是因為三廠賣的好
樓上484有點倒果為因了?是老任主機賣得好,才吸引第
三方廠商發行遊戲吧?像NS全球銷售1.52億台,這種硬
實力的基礎玩家數才是吸引越來越多第三方投入的原因
NS1的三廠和Indie也賣不少,不要拿十任當基準。
實際上還是看十任,三廠賣得好是附加的
當年Wii賣破一億台,三廠遊戲卻賣的很差
而NS還在兩三千萬台的時候,就有三廠滿意銷量的新聞
主要差異在於,當時大部分三廠遊戲上不了Wii
很異質/較難開發/不易移植/難回收成本難賺惡性循環
而NS上的了日本三廠不吃性能的遊戲,還有Wii時代沒有
/很少的indie game
Wii時代的任粉,經過N64NGC兩個世代,養成在索尼平台
摔慘後任天堂有反省 從NS就可見改善Indie支援很多
玩三廠遊戲的習慣,到了NS才慢慢的習慣在NS買遊戲
這也受惠於跨平台的遊戲引擊在PS3時代之後普及
所以NS讓任粉養成在NS玩三廠不吃性能的遊戲,NS2就要
讓任粉習慣在NS2上面玩3A,這樣才能讓NS2這個平台更健
康,而不是像某些人一直希望NS1/2只能玩任天堂遊戲
而且像PS家族,就算剛發售,也吸引所有三廠開發遊戲
現在三廠對於NS2跟索尼平台一樣主動,這才是一個好的
遊戲平台該有的狀況,所以對家機來說性能真的重要
因為沒有性能,就算再被看好,三廠也很難把遊戲全上
我覺得主要是XBOX的原因,讓大家都看清楚,三廠真的很
挺索尼,XBOX好幾代硬體都比PS好,但三廠常常就是不願
意在Xbox上面出遊戲。
講真的,三廠給任天堂和索尼的料理,給索尼的還是比較
好。
也有可能三廠喜歡PS核心玩家印象的主機,而不喜歡任天
堂全年齡層印象的主機。
這應該是軟軟跟三廠互相開搞導致的結果吧
軟軟在亞洲這邊根本沒努力提升裝機量 三廠也沒興趣弄
搞到最後變成大家一起放生的神奇狀態
XBOX在日本還沒站穩就三紅死機/刮光碟在崩根基
所以有時候,很多原因比主機硬體性能強還重要。
我是覺得三廠喜歡輕度玩家市場的,其實也沒幾間。所以
有時候任天堂的客群他們其實也看不上(不想去經營任天
堂全年齡的客群)
大師就別再幻想了,簡單講就是「遊戲能不能賣」
沒有要最強 不能3廠想上卻上不了 前後邏輯聽懂了沒
以前任天堂家機三廠不好賣、微軟家機日本遊戲不好賣
現在NS1/2三廠遊戲好賣了,三廠自然樂意上NS1/2
微軟則是用XGP自毀長城,搞的三廠不想上XB
如果真如大師幻想三廠看不起任客群,那NS2就不會有這
麼多三廠站台
我講三廠看不起任天堂全年齡客群,主要是在講NGC,因
為很多遊戲寧願出PS2/XBOX版,也不願意出NGC版。
而NGC硬體就比PS2強。
然後所以我再舉XBOX的例子,主機硬體強,三廠遊戲在上
面也不見得能賣。
錯了,NGC的問題是,PS2時代跨平台引擊不流行,還有
當時的任粉習慣在索尼平台買遊戲
當時的任粉習慣在索尼平台玩三廠遊戲
當時的任天堂也不是全年齡客群,因為任天堂還沒開始
擴大遊戲玩家的戰略
從XBOX就可以知道不是只有硬體強,其它要考慮的要素還
有很多
主要是鐵桿任粉+寶可夢/掌機玩家
我不知道任粉習慣在索尼平台玩三廠遊戲,是甚麼鬼理論
…
也別說多遠的事 最近的33是跨平台 NS就沒吃到紅利
人家用UE5 根本沒餘力首發的時候就削到同時上NS1
別忘了DQ11s就延期在抱怨被UE4版本怎樣又怎樣害到
SPDY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大師就別再跳針了
當時的任粉如果想玩三廠遊戲,當然只能買PS1/2
XBOX也是阿
不要用甚麼任粉習慣…
任粉習慣,就是導致當時NGC三墳的原因
那我也可以說索粉喜歡在任天堂上玩任天堂獨佔遊戲?
反正沒根據,就大家隨便講
當年就是聽任粉在抱怨少數來的三廠結果都跨回PS1/2
我不想管爭粉習慣怎樣 你dreamcube聽懂我說的了沒?
NS1之後,任粉才習慣在NS1買三廠遊戲
他就聽不懂,才會一直跳針好幾年到現在
我也聽很幫多索粉當時說要玩瑪薩寶,只能買任天堂的主
機啊
所以??那索粉為瑪買任主機,當時三廠還不是都上索平台
以前遊戲機世代的一家獨大的效應本來就很強
我只是覺得你不要講那種你聽說的話,要大家都可以講。
要到這十年來,三廠才習慣跨平台,大師就別再無視時代
「我聽說的話??」FC SFC PS1/2本來就是明顯一家獨大
跨平台難度比現在大,大師真別活在自已的幻想裡面
三廠習慣跨平台沒錯,我只是跟你說,從XBOX來看,三廠
還是會有一些主機情節。不是硬體好就一定跨,你也不要
無視。
夠了 拗聽說爭夠了沒 你dreamcube聽懂我所論述了沒
大師又在幻想啦,事實就是賣的好不好而已
賣的好三廠自然貼上去,而不是大師的主機情節幻想
你講賣得好不好OK啊
本來就不見得硬體強,主機就賣得好。
廢話 全貌就是我所述
太難上就會被不在首發跨 甚至不跨了 還哪裡聽不懂?
我說的賣的好不好,是三廠遊戲賣的好不好
老任就是想搶更多三廠 這次ns2滑鼠跟pro的背鍵意圖明顯阿
效能夠 甚至在配件上更迎合三廠需求 NS2做法更柔韌很多
是正常人都看得出來任天堂甚至買移植工作室的盤算
任天堂很努力吸引三廠沒錯,
但NS2的硬體性能,本來就註定不會是未來7年裡最好的硬
體,不管是家機,還PC掌機。
所以任天堂要吸引三廠的最好方法,不是宣傳硬體,是努
力提升自己主機的銷量。
(Xbox就一直宣傳自己主機硬體多強,然後最後都賣成那
個樣子,為甚麼你也要任天堂去做跟微軟一樣的傻事?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Console」)
是誰跟你說要最好了?
老是虛偽假掰捏造稻草人還沒自覺人格信用都破產嗎?
內建256就夠用一陣子了!真的不急
大濕再次用推文破壞掉一篇文
NS2打了大師臉,連一台都沒賣,就有三廠3A主動要上NS2
NS1再打了大師臉,都史上第二,三廠3A還是上不了NS1
而NS1/2主要差別在哪??性能
Wii又又打了大師臉,賣破一億台,三廠一開始願意上,
結果三廠銷售差導致三廠消失
還是很多3A遊戲沒上NS2啊
不要再那幻想,所有3A遊戲都上NS2了啦。
不會全部,但至少九成起跳
大師又要坐等被打臉
然後大師又自打臉,如果努力提升主機銷量,但還沒辦法
所有3A都上NS2,照大師論點只要主機銷量好就會全上呀?
你講不會全部,就已經打你自己的臉了,現在要改口了厚
~
就算PS2也不會有全部三廠,所以??
NS1/2打大師臉,就只好開始繞其他點抬槓,果然是槓精
就跟Xbox一樣,
Switch2、Switch1、Xbox都無法吃到PS全部的三廠,證明
跟硬體高低無關,還有其它的因素。
槓精大師又在想辦法抬槓了,只要沒辦法全吃就能硬凹
NS1/2就打你臉了,槓精大師還要繼續抬槓
再說一次 硬體上不了 跟人為因素不上 是2回事
再問一次 你dreamcube還寄生鬧到底還有沒有羞恥心?
我要說得本來就是不只硬體因素,還有其它因素。
你們願意承認就好啦。
你當別人不知像SE跟任天堂鬧翻過之類往事不稀奇嗎?
槓精大師又在槓別人不知道有其他因素了??
我之前早就說過人為因素不上 你居然連這都噁要抹黑
你們吵的到底跟這篇文有什麼關係?_?
我還以為有什麼針對記憶卡的高見
老樣子的dreamcube又在寄生推文砸場破壞文章
我56樓說SpecTek Buyers Guide成本內幕推薦大家看
大師才不會管別人說什麼 只會自high自定義才是夢大師
連出卡匣盒這件事都只能是賣不能是提供出來換 自high
定義好意思跟別人談定義
看到推文數這麼多,進來一看果然又是大師開釋
先搞清楚一直在提三廠和硬體的人是誰吧。
我就是不懂你們一天到晚說Wii硬體低,三廠不願意上。
那你為甚麼不一天到晚提Xbox硬體高,三廠不願意上。
因為正常人都知道是XBOX還沒站穩日本就瞎經營自毀
所以硬體高不能解決所三廠問題啊,我要講得就是這樣。
廢話 我多早就在說跟人為因素是2回事 你文盲嗎?
槓精大師之前都能講出PS2能贏是因為其他因素
卻硬要說GC輸是因為硬體強
我以前也有提個問題,到現在都沒人願意回答,今天Sony
宣佈出PSV2,硬體規格都比NS2高一世代,請問PSV2就穩
贏了嗎。
主機大戰,本來就不是只有看硬體規格強弱的,討論不要
那麼膚淺。
硬體機能的增強及第三方開發友善,對任天堂全球化競
爭自是有助益,也樂見其成
只想說Game Boy之父橫井君平「枯れた技術の水平思考
」及「遊戲性才是遊戲重點」的開發哲學迄今仍深深影
響任天堂,個人也認為這才是老任與其他主機商最大的
區隔,也是其核心魅力所在
你dreamcube還在想裝可憐騙人
我明明就說過大勢全貌是好時機和有得到支持
從來最膚淺的就是你dreamcube還拿來抹別人
槓精大師的PSV2問題我早就回過了,大師還是繼續拿出
來槓
槓精又出現 整篇回文又被玩爛
明明就沒有回,還說回。
本來主機大戰,就該討論遊戲為主的,一天到晚在扯性能
。
還要我重複說幾次效能能上 跟人為因素是2回事
你看你dreamcube完全不敢回我舉例NS沒吃到33紅利耶
在槓精大師眼中,別人的回答都不是大師要的答案,所
以不算回答
明明大師也說過主戰戰爭有很多因素,但我講其他因素
影響PSV2不會贏NS2時,大師就會無視
不就主機銷量的問題,一直跳針幹嘛,一開始xbox360也賣很
好啊,後面ps3振作後,那些先出360的,全部變成完全版回去
舔ps3,誰有市場誰就是老大,不然為什麼steam一定有
無奈360那3紅和經營虎頭蛇尾和日廠對Kinect興趣不
大
雖早期有拉到日廠的藍龍之類 但招牌主力Halo吃不開
日本人商業文化也不同西方 商業利益外更多恩怨情仇
黃牛死了剛好
XBOX傳聞下一代是最後一代主機
這樣看來只剩PS與任天堂爭霸,頂多加上STEAM
能救PS的只有超爛的台灣通路商賣高價顯卡XD
若沒有台灣爛通路商相救,以後就是老任與STEAM的天下
笑死人了Steam又不是主機廠商
那就是老任與PC的天下
55
[情報] PNY CS1031 256GB M.2 固態硬碟 699元這條才699 科技更新太快,這些規格有點看不太懂了... 應該算便宜吧? PNY CS1031 256GB M.2 2280 PCIe Gen3x4 SSD固態硬碟 連續讀取:1700 MB/s28
[情報] Crucial T705 Gen5 SSD , 最高 14500MB/來源: Crucial 最近將推出新款 Gen5 SSD ,型號 T705 ,也就是目前 T700 的後繼產品,提供的 速度更快,最高讀取可達 14500 MB/s,寫入 12700 MB/s。 Crucial T705 一樣有分為散熱片以及無散熱片兩種,散熱片的版本除了原本的黑色之外,16
[情報] 創見MTE400S Gen3 1TB特價2099元電腦家 創見 MTE400S 1TB M.2 2242 PCIE Gen3x4 SSD 搭折價券特價2099 讀2000 寫1700 dram-less 五年保 特色就是特別短 因為這是2242規格9
[硬體] MacBook Pro 2023 512G SSD 比上一代慢實測證實 512GB MacBook Pro 2023 SSD 比上一代慢 M2 Mac mini 及 M2 Pro /Max MacBook Pro 正式推出,不少人也對其 SSD 速度相當關注。因為之前的 MacBook Air M2 及 MacBook Pro 13 M2 也出現 SSD 速度比上一代慢的問題。那麼新 MacBook Pro 的最入門版,是否也出現 SSD 比上一代慢的問題呢?網媒 9to5mac 發現 M2 版 MacBook Pro 的 512GB SSD 明顯較上一代慢。 MacBook Pro M1 512GB SSD9
[測試] 三款 UHS-I DDR200 讀卡機x記憶卡交叉簡測好讀版: ● 前言 前陣子服役多年的金士頓 G4 壽終正寢,鑑於市場上現行高階 UHS-I 記憶卡 多以 DDR200 延伸規格,達成高於 SDR104 標準規格 (104 MB/s) 之讀寫速度 故選定金士頓、三星、SanDisk 所推出的讀卡機與記憶卡,三廠進行交叉測試5
[請益] Sandisk 3D 2TB SSD 寫入速度?最近小弟剛入手 Sandisk Ultra 3D SSD 2TB, 用 SATA 連接到電腦(AMD R5 3600+MSI X470)後用 win10 格式化, 再用 Sandisk Dashboard 確認韌體已經是最新的, 無論是用 AS SSD Benchmark 或是 CrystalDiskMark 測試, 連續讀取速度有到 550 MB/s ,但是寫入的速度只有 300 MB/s,5
[情報] PNY PCIE GEN4 SSD 3040後繼款CS 3140舊款 3040 陸續清完 新版新到位 PNY XLR8 CS3140 2TB M.2 2280 PCIe Gen4x4 SSD固態硬碟(無散熱片) 連續讀取:7500 MB/s || 連讀寫入:6850 MB/s ‧ 專為專業改機玩家、電競玩家所設計4
[情報] ADATA宣布推出Falcon M.2 NVMeADATA今天宣布推出M.2-2280外形的Falcon SSD系列,支援PCI-Express 3.0 x4匯流排, 支援NVMe 1.3協議 這些硬碟的特點是在NAND晶片和控制器的頂部都有一個鋁製散熱器, 它不僅是粘性金屬墊片,而且是厚度為1mm的金屬板。Falcon的容量提供了256 GB,512 GB,1 TB和2 TB;並使用3D NAND)。3
[心得] 三款 UHS-I DDR200 讀卡機x記憶卡交叉簡測好讀版: ● 前言 前陣子服役多年的金士頓 G4 壽終正寢,鑑於市場上現行高階 UHS-I 記憶卡 多以 DDR200 延伸規格,達成高於 SDR104 標準規格 (104 MB/s) 之讀寫速度 故選定金士頓、三星、SanDisk 所推出的讀卡機與記憶卡,三廠進行交叉測試2
Re: [問題] 新機硬碟傳輸速度呈現鋸齒狀?先講結論:很正常啊。 首先是作為拷貝來源的行動硬碟: : 可以看到 busy 幾乎是貼著 100%,讀取速度則是很平均的 6x MB/s。 代表來源的極限流量就是 6x MB/s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