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遠程會議中建立虛擬影響力?
開遠端會議時,你是小綿羊還是領頭羊?
華人在會議裡常常會怯場,很多很好的想法或是建議常常不知道“該如何”或是“有勇氣
”的表達出來?今天顧問比爾跟我們分享在會議或是公共場合當
,即便是遠程會議,也能給出"猶如站起來走到講臺前般"有衝擊力的發言。
希望對最近在家工作或是每天遠程開會的朋友們多點幫助!
文章原文:http://shelleyadventure.com/virtual-meeting-part2/
在Twitter後,Facebook的祖克伯也開始研擬部分職位永久WFH的計劃 ,接承在第一部曲(龍頭)幫自己在遠程會議中打造一個好彩頭的虛擬入場形式,第二部曲著重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的交戰守則,希望協助大家即便面對著電腦鏡頭也可以强而有力地表達自己,進而達成自己參加每場會議的目標與目的:
- 從頭就做一個好的傾聽者(Listener)
其實遠程辦公考驗的不是大家的生產力,而是自制力;真的做起事來相信每個人都是可以按時交作業的,但先不管家人打攪,是否在家裏的座位上(聽過不少人習慣在客廳電視機前)可以持續專心就像在辦公室一樣,對很多人來説都是個挑戰。
原因很簡單,連在辦公室開會都習慣滑手機開電腦幹私活的人,在家的誘惑實在太多了,遠程開會還要專心談何容易;但遠程辦公模式中幾乎所有公司重要訊息都來自會議,因此當你繼續在會議中神游,幾周下來,就會很難跟上也很難融入公司運作。
因此强烈建議大家在家辦公時,每場會議都要求自己通過做筆記的方式來“聆聽”(還聽
過很用功的同事錄音重複播放的),除了要求自己的虛擬參與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咀嚼會議内容,吸收其他與會者的智慧(總是有些同事做足功課,發言内容很有料),達到站在衆人肩膀上的“事半功倍”效果
- 根據會議最新動態快速迭代( Fast Iterate)自己的發言内容
真實世界中會議的進行是動態的,并且很多時候不同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一致的,因此即便事前準備好發言内容,很可能還沒輪到自己開口,就有部分被重叠掉了;又或是,老闆們突如其來的問題把整個討論完全帶到另一個平行世界 …
接承第6點所强調的“傾聽”,可以試試看通過整理別人發言内容的關鍵字,進一步針對
自己預計要發言的内容(第一部曲中有建議提前準備2-3個論點)反復迭代進行“增刪改
查”:
增加針對當時重點討論内容的即時想法 : 懂得舉一反三,不被自己原先準備的内容給限制住。
刪除已被强調過,或與其他人類似的論點 : 免得發言結束被吐槽,或被老闆們覺得怎麽XXX時常都在做換句話説的動作(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修改自己原先的論點 : 可能是討論中發現自己原先的假設錯誤,又或許是聽了其他人的發言,進而啓發自己更具體更豐富的論述方式。
查詢會議中自己沒援峇ˉ翿x的議題 : 這點絕對是遠程會議中最好的秘密武器,建議
大家在桌面把谷歌開著,時時刻刻針對不熟悉的關鍵字眼進行查詢,不僅幫自己增加會議討論的補充資料,也避免墨菲定律發生(老闆接著剛好問道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問題)。
簡單説,在真正輪到你發言前,通過“識時務者爲俊傑”的觀察力,分秒都是你可更進一
步優化自己要傳遞訊息的機會。
- 隨時做好即時加入(Cut In)任何討論的備
這個部分就端看每個人對於自己在會議中存在感的在乎程度了!
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原本自己設定好的出場時機一直沒出現,眼看著會議就要結束,多數人大概就覺得算了:但建立在RACE的備戰模式下,建議大家試著在其中一人發言結束的那一秒,跳出來喊一聲:
“ This is XXX, just a couple points to add on to …….“
(我是XXX,簡單幾個點補充一下)
通過預告的方式讓大家更願意在會議尾巴聽你說幾句。
記住,每次輪到自己發言時,尤其是你第一次參加某個大型遠程會議,一定要很快帶過自己的名字,不然很多時候電話中老闆們也不知道當時是誰發言:簡單扼要地將當時還沒人提及的論點帶過,哪怕只是兩三句話(但會議末聲切忌長篇大論式的發言),都可以更好去强化自己的虛擬影響力,也增加自己在老闆心中的“能聽度”
尤其是一段激烈的討論,當所有人都爲了某個話題在唇槍舌戰,你滿腹想法卻總是插不上嘴,除了抓好時間差,在其中一位同事/長官發言畫逗點的那一刹那切入,一個小技巧分享給大家,就是通過在會議群組中打字的方式來“虛擬式舉手“,提前爲自己搶到下一個
發言的順位,就像在真實會議室中舉手一樣,讓與會者都看到你的積極度
- 從頭就通過Summary(總結)來宣告自己的發言
很多顧問習慣在會議室拿起奇異筆用點列的方式,在白板上把想要表達的論點寫下來,有時候還會用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來把自己的論點進一步做些歸類,如此一來總是可以讓聽衆不僅一聽就懂也更加一目瞭然;即便遠程的視訊會議沒這樣的環境,輪到自己發言時,可以試試看從頭就宣告說:“針對這個問題,我將從AA、BB與CC等三個角度來回答,首先針對AA的部分,……等“
這麽做的好處是,不僅從虛擬的角度達到在白板上點列自己答案的效果,更可以從頭就讓所有聽衆,尤其是期待從你這裏得到解答的對方,清楚知道你“預計給的答案量”有多少
, 一種“大概再3分鐘應該就可以講完”的體感,好讓大家等你發言告一段落時再提出問
題,進而減少自己被打斷的機率。
否則相信大家時常碰到發言的人劈里啪啦講個不停,缺少了起承轉合的邏輯節奏,很難讓聽眾追隨,主持人也不知道何時適合跳出來幫忙讓下一個發言的人出聲,很多時候會議就被這樣的無效發言給拖掉了。
- 懂得通過技巧性地對質(Confront)來捍衛自己的意見
實體會議中針對一個議題可能會引起不同部門間的爭論,遠程會議中也免不了,但礙於會議是通過視訊或電話等虛擬方式進行,所以時常發生很多人的建議被Diss或是Bypass,卻也不想(不知道怎麽回應)或是覺得沒必要(懶得跟對方計較)爲自己的立場站出來護
航!
除了第八點中建議的即時加入(cut in)技巧,建議大家可以用下面三個方式來技巧性地回應,一方面捍衛自己的寶貴意見,另一方面也讓同事們(尤其是老闆們)感受自己堅定的立場,讓自己往後的意見更容易得到重視:
■ 稱贊(或引用)會議中其他人表達過的意見:
“Just would like to echo what XXX just said…”
如同剛剛XXX所説的,表達對於XXX意見的贊同之意
以別人的意見爲基礎,不僅從頭就幫自己拉到一票(通常被你稱贊的對方站出來幫你護航的機率不低),更間接表達自己是個好的傾聽者,總是非常重視他人的建議(潛意識告訴對方也要尊重自己的建議)。
■ 提醒對方可能理解有錯誤:
“Maybe XXX somehow misunderstood my points …
(或許XXX可能誤解了我的重點)
如果感覺對方的質詢不是很到點,就我個人經驗,超過70%的機會其實對方沒插A或沒
抓到重點,勇敢但友善地站出來跟對方說,別客氣。
■ 再次總結自己的論點:
“Let me quickly recap what I just said…”
(讓我很快複述一下我之前説過的 )
通過此方式重新整理想要表達的重點(要懂得善用“換句話説”的技巧),同時讓所有人
感受自己對於所發表言論的信心(很多時候對方再@次后,就會有種“也對”的感受
)!
待續!
文章原文:http://shelleyadventure.com/virtual-meeting-part2/
--
覺得最難的一樣是一開始的short talk .. 而且照樣問週
末幹嘛 啊每天都待在家到底有什麼好講的啊
99
Re: [討論] 張善政投的下去?小弟分享一下過往擔任智庫曾經有幸直接或間接服務張善政的經驗 小弟2012年有幸曾經間接向時任政務委員的張善政報告,主題是關於2020年科技前瞻 一般來說,經濟部的長官看簡報都是看架構、格式、這種八股的東西 通常簡報完都會被噹一些奇怪的點,什麼不夠簡單易懂啦、或是文字太長或太短啦 表格怎麼樣、圖片怎麼樣之類的...12
Fw: [爆卦] 醫勞盟在直播自費醫材上限會議剛剛直播停我就刪掉了 目前影片可以在 看到 另擷取精華片段 27:20處開始 配合下文食用X
Re: [新聞] 瑞莎爆全錦賽沒有軟墊導致受傷 體操協會賽前技術會議規定各隊的教練都要參加,因為技術會議會說明本次比賽應該注意的各事項 如果有意見這時候要表達、協調,不參加就是犧牲自己選手的權益 很明顯的技術會議時瑞莎並沒有對於場地有任何意見,所以: 1.瑞莎聽不懂技術會議的中文說明內容,看不懂中文的會議資料 現場沒有多國語言翻譯,體操協會該負全責8
[問卦] 數位中介服務法公聽會會簽名就算同意嗎?當初醫材自費上限 開會 ptt懶人包 醫勞盟在直播自費醫材上限會議 要求停止直播7
[討論] 台灣文化存在男性說教嗎?男性說教 是西方女權提出的一個詞 說男性在辦公室 課堂 或各種會議中 一直不斷表達意見 甚至打斷其他人 導致幾乎都是他在發言5
[閒聊] 講重點職場上其實常常遇得到這類人, 亂七八糟的東西講一大堆, 但重點是什麼始終拼不出來, 這種人還莫名其妙很常在會議中出現。 到底是哪個白癡教育大家勇於發言的?4
Re: [閒聊] 被炒了原PO已經被炒是事實,有些東西可以看一看。 ※ 引述《ChengcheHe (魚片)》之銘言: : 以為老闆說的 : 「我們是年輕的公司,很歡迎有話直說,希望開會時有意見都能說」 老闆希望開會時有意見都能說,不是要你把問題扔出來射後不理。2
Re: [問卦] 會議開很久要怎麼遁逃?注意這篇文章超級長,可直接左轉。 當你被迫參加一場冗長的會議時,逃離的念頭常常會在腦海中浮現。這種情況 似乎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曾發生過,而尋找一種有效的方式逃離會議似乎 是每個人都渴望的。那麼,有沒有一些有趣而又實用的方法可以讓你在不失面子的情況 下,輕鬆逃離會議呢?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