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日本網路軟體業產品經理(PM)經驗分享
有些讀者也許讀過我兩年前寫的《產品經理海外求職攻略:履歷、面試、實作流程大公開!》那篇文章是以新加坡的求職經驗為主要養分,但其實我當時是落腳在日本東京
至今在日本公司工作兩年了,一共待過兩間位於東京的公司,網路上很多赴日工程師的文章,但針對產品經理的分享好像不多,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我目前的心得與觀察。
先來說說我的背景,這篇文章會是從這個基礎下去分享,只能代表很小一部分的世界!
- 我不會說日文,所以加入的團隊都是全英文溝通的團隊,同事來自世界各國,當然也有一部分日本人
- 我加入的公司都不是所謂搶手又福利好的大手公司、或當紅熱門的新創公司
- 我在兩間公司的產品團隊都是唯一的 PM,簡單來說就是非常小的團隊,有興趣可以看《身為團隊第一個 PM 好難!》這篇文章
文長注意,Medium 好讀版:https://pse.is/3gtjp5
【文章目錄】
- 綜觀日本網路軟體產業&新創環境
- 公司層級與產品團隊的文化差異
- 產品經理角度的工作心得
- 疫情期間造成什麼變化?
- 結語&建議
▍綜觀日本網路軟體產業&新創環境
1. 網路產業不是日本的強勢產業
日本的金融業、製造業(汽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醫藥生技、觀光娛樂都是很強的產業,網路、軟體反而不是他們很注重和推崇的產業。
就像台灣學生的前幾志願是唸醫科當醫生、唸電機系去台積電工作一樣,強勢產業會吸走最頂尖的人才,也因此日本當地最好的人才並不會聚集在網路軟體產業。
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聚集厲害的人才,導致原生厲害的日本網路軟體公司也不多,也就沒辦法培養出下一代厲害的產品團隊和技術團隊。或是說厲害的軟體人才因為在日本當地找不到適合的發展機會,而會出海去美國、中國、新加坡發展。反而是國際大公司因為想要打下日本市場而會在日本建立辦公室、帶來不少工作機會,但核心的產品團隊、技術團隊也不一定會放在日本。
儘管如此,日本技術社群的討論風氣還是滿興盛的,再怎麼說日本也有松本行弘和中本聰(?)嘛!
2. 新創風氣&錢太多的巨型大公司們
我曾經跟日本設計師同事聊起:「日本創業的風氣興盛嗎?」
『有啊,像是 Rakuten(樂天)、APA(日本連鎖飯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嘛!』
「他們都已經超級大了耶!那如果是軟體、網路產業,比較小型又快速發展中的 Startups 呢?」
『我身邊幾乎沒有。沒有人自己創業、也沒有人在新創公司工作。大家還是比較想要進大公司吧?薪水高、福利好、比較穩定,如果不喜歡主管或工作內容也可以在大公司內轉到其他部門呀~像我就是從平面設計師轉到現在的部門做 UIUX 設計師呀!』
如果從數據上來看的話,日本的早期階段創業活動(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 TEA)、現有創業比例(Established Business Ownership rate, EBO rate)數字都略低於台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GEM 的這份報告,日本在許多圖表上都敬陪末座,有趣的是他們 2021 年甚至沒有參與這個調查報告。
而從創投的角度來看,我六年前曾經去日本京都參加由日本創投 B Dash Ventures 舉辦的創業大會,除了看到一些日本新創團隊外,也發覺日本的創投好多!當時來參加的例如 NTT DoCoMo Ventures、Strive Ventures 等等都投資了非常多早期團隊,錢很多的感覺。
各種產業全包的有錢大公司與創投
日本投資人很多都是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CVC)由大公司在背後支撐。有些日本大公司一開始的本業很單純,但因為非常賺錢,就開始投資小公司、擴張產品線、發展新的策略目標,例如前面提到的 NTT Docomo,以及 GMO、SoftBank、Itochu、Rakuten、CyberAgent 等等。
有些公司除了投資之外,也會直接併購、把產品或團隊一起買進來,補足公司內部的不足或當作一個新的產品線來發展。
像是我前公司 D 社是從成人產業發跡,發大財之後各種領域都想嘗試一下,從容易賺錢的電商、遊戲產業,到近年比較夯的 maker、bitcoin 等新興領域,甚至連網路電信、能源領域都有所涉獵。我待的部門是做線上教育產品,原先是一間在菲律賓的公司,後來產品跟團隊一起被 D 社買下來就變成他們的其中一個部門了。
而我現在的公司 V 社原先則是瑞典新創,從歐洲市場發展到亞洲市場,在日本獲得很好的成績後被日本公司投資,於是核心團隊直接搬到東京,原本的日本市場經理變成我們現在的 CEO。
新創公司的出場方式百百種,接下來就來聊聊日本的巨型老創。
已長大的巨型老創(メガベンチャー)
其實我不太確定要怎麼翻譯 メガベンチャー Mega Ventures 這個詞,所以擅自用了巨型老創(?)這個自創名詞。
他代表的是當年進入高風險行業、新興行業,透過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而快速成長成為大公司的公司,算是介於大手公司(真正的傳統大公司)與新創之間的一個分類,公司人數通常介於 1,000 到 10,000 人之間,是現在日本畢業生們也開始關注的工作機會。
代表的公司包含:Mercari、GREE、DeNa、mixi 等等,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2021年最新版】知名度の高いメガベンチャー企業一覧15選!》。
還在成長中的的獨角獸
根據 CB Insights — List Of Unicorn Companies 目前日本有五間獨角獸:
Preferred Networks(AI 與機器學習技術)
SmartNews(新聞探索與推薦平台)
Paidy(線上支付工具)
Liquid(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Playco(遊戲)
而這幾年也有一些不錯的網路或軟體公司 IPO 了,包含 freee、Sansan、Gunosy、BASE 等等,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2021年最新】有名&注目のベンチャー企業一覧を大公開!》。
3. 內需市場夠大就能撐起很多團隊!
雖然文章一開始提到網路與軟體不是日本的強勢產業,但不代表工作機會少,我這洋洋灑灑也寫了好大一段介紹各種公司~~~
網路和軟體產業的工作機會除了上述這些公司外,也包含國際市場來的大公司(Google、Amazon、Microsoft)帶來的許多職缺,加上幾乎所有公司都有 IT 部門的時代,總體來說發展機會還是比台灣多非常多。
除此之外,中小企業或只服務一小群人的公司也不少。我親身體會到「市場大」會造成多大的差異,以下分享兩個案例來說明。
內需市場夠大,一個普通又競爭的題目也可以活得好好的
我在前公司 D 社做的是 B2C 產品,主要產品是「線上一對一語言學習」與「背單字 App」這種你網路上隨便找就一堆競品的超常見產品類型,而且日本人也不一定只能用日本公司做的產品對吧!
競品很多,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我們以及競品們的業績依然紛紛蒸蒸日上,也許是內需市場還在發展中,所以做這種平凡的題目我們還是活得好好的。
內需市場夠大,一個超小又聚焦的題目也可以撐起一間公司
我在現任公司 V 社做的是 B2B2C 產品,客戶為販賣時尚衣著的線上商城、品牌電商,主要提供的服務為一般顧客的衣服、包包尺寸推薦與比較。
我們非常專注在「尺寸推薦」這個領域,老實說我覺得這個題目非常非常小。我們至今在日本也不過 100 多個電商客戶,有大有小,從以前到現在共有 30M 使用者用過我們的服務了,也有 3.7M 的月活躍用戶數(MAU)。
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養活一個團隊、撐起一間公司,真心感謝日本廣大的消費者們~~~接下來就來說說實際在公司內工作遇到的文化差異!
▍公司層級與產品團隊的文化差異
1. 產品團隊在公司內的地位如何?
我在台灣工作的時候,原則上大家都滿尊重彼此的專業 — — 當我跟商業團隊說時程太趕、範圍太大我們做不到時,大家都會願意重新討論資源、時程跟專案的優先順序。但在日本工作時,有時會有種業務凌駕於產品之上,客戶付錢、業務出去賺錢就是老大,而產品團隊地位低落的感覺。
在 D 社工作時,我主管在我進公司的時候就跟我說日本這邊比較麻煩,有很多內部利害關係人要處理、且需要日文溝通能力,所以分工上他繼續負責日本市場的產品,我則負責海外的產品(韓國、泰國、台灣、巴西、歐洲)所以並沒有直接領教到日本公司中的需求方可以多強硬。
在 V 社工作時,我們主要產品的客戶絕大多數是日本公司,業務全都是日本人,剛上工時的確有遇過一些讓我傻爆眼的狀況。例如:不先跟我和工程師討論需求內容跟時程,就直接答應客戶並簽約;業務溝通出包,卻把矛頭指向工程師,拉了工程師一起去客戶辦公室鞠躬道歉、開檢討會 … 等等。
我後來跟在日本工作比較久的朋友聊天,他提到在一些傳統產業,賣產品就是賣一個實體產品或一整套固定的服務,業務出門忙著拉客戶、賺錢回來,常常是公司內最受重視的部門,喊水會結凍,地位相對其他部門高很多。這也造成如果他們轉到網路產業或制度扁平的小公司後,不習慣產品團隊可以擋需求、改時程的工作方式,可能會有些文化衝擊。
服務感受大於產品好壞的日本市場?
抱怨歸抱怨,但這邊還是要幫業務團隊平反一下。在做 B2B 產品時我感覺到日本客戶似乎非常在意「服務感受」大於「產品本身」,至少比台灣/香港客戶還要更在乎客戶服務。也就是說公司的成功真的有可能是因為業務、AM 跟客戶維持了很好的關係,而不是產品真的做的啵棒。
帶到終端使用者身上來說的話,日本使用者也非常習慣(或喜歡?)冗長的產品 onboarding 流程,字很多、步驟很多也沒關係,但不要直接把他丟在產品裡面自己探索就好,服務還是要到位。
2. 跑瀑布還是敏捷開發?
聽過隕石開發吧!知道隕石開發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嗎?就是日本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過平心而論,我在日本工作時遇到的隕石其實並沒有比在台灣工作時候遇到的多。總之,B2C 產品請防範公司內部利害關係人與老闆、B2B 產品請好好擋住想衝業績的業務跟不明事理的客戶。
我們在 D 社時是跑六週一次的循環(這應該不能叫做 Sprint 哈哈哈哈),由我跟各個市場與主管們討論要做的功能和改動,再指派給工程師,通常規格和設計都會定義的很完整。循環之間有時候還會有一到兩週的空檔時間,讓技術團隊做我們指派的工作以外的改動,例如 Code Refactoring 或是工程師自己想做的功能。整體可以算是悠閒的瀑布開發~~~
我們在 V 社是跑很不正統的 Scrum,兩週一個 Sprint,該有的會議跟流程我們都有,但問題是,我們有好幾個產品與專案,卻只有我一個 PM!所以我只好大亂鬥。有一些專案會用比較敏捷的心態開發,把 User Stories 切細分階段實作,正式上線前做 Beta Testing、Prototype Testing、A/B Testing 等快速測試與驗證的方法,設計團隊也會比較頻繁做使用者訪談,再決定下個階段的方向;有一些專案則是一開始就跟設計團隊定義好範圍、規格跟設計細節,用比較瀑布式的方法實作,我們最久的專案應該做了超過六個月。
另外也有詢問過在大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朋友,他分享了他們偏瀑布的工作方式。在大公司內,PM 會事先把資源、需求、成果的樣貌與設計細節都向上提出,取得主管和跨部門的共識後,才能開啟一個專案,因此光是開發之前就會花很多時間了。開始開發之後就是要把完整的一包功能刻出來,QA 團隊會測試的非常詳細(有專門的外包公司做測試),有些設計師也會進行 design QA 並認真追求像素完美(Pixel Perfect)。
優點是規格跟設計非常明確,工程師照著詳細的規格書實作就沒問題,上線時也不會有公司預期之外的東西出現,大家工作得很安心(?);缺點就是整個開發週期很長,團隊方面會因為長時間沒上線東西而沒成就感,商業方面則是可能很晚才發現推出的東西不符合市場需求、成效不彰。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我個人是比較不愛這種工作方式、也不愛寫落落長的產品文件 如果對於 design QA 的目的以及實作方式有興趣,歡迎參考在東京工作的設計師 Simon 寫的這篇《淺談設計品質控管(Design QA)》。
除此之外,日本也很盛行外包、派遣的工程師制度,這可能也是很多公司只能用瀑布式開發的原因。畢竟外包要事先簽約、規劃時程、訂好驗收項目,這樣怎麼跑敏捷?
3. 對「實驗精神」、「快速驗證」的接受程度?
延續瀑布跟敏捷開發的話題,總體而言,日本團隊還是對於「實驗精神」、「快速驗證」的概念接受度較低。
以前在台灣工作時,新功能、新改動的測試總是會先在核心市場上線,核心市場的數據好、回饋讚我們才會開到其他市場;在日本 D 社工作時,竟然完全相反,通常都是我先在海外市場上線功能跟改動,迭代了幾次、修到一個日本那邊覺得夠好的版本後,他們才會開始討論要不要把這個功能和改動也納入日本市場的產品當中。而且最終的設計樣貌可能還會不太相同。
這樣如果產品只做日本市場,沒有海外市場可以當白老鼠的話,是不是就缺少了實驗場域呢?
跟日本團隊討論這個議題,他們的回應是「日本人的信任感很難培養」,所以如果上了一個使用者可能會疑惑的東西(為什麼要有這個新功能?為什麼它長得這麼陽春?為什麼點開只有 beta 版本?)大家反而會漸漸不信任這個產品或公司品牌。
但相對的,日本使用者的信任感一旦被建立起來,並有被持續好好地維護,他們的忠誠度也是很高的!我們也發現日本人對於「日本製」或是「長得像日本製」的東西會更有安心感,是一種品質保證的感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日本的設計風格如此獨樹一格。
另外一個我從日本設計師身上觀察到的則是「匠人精神」、「策展人精神」的做事風格,也就是產品設計師要自己打磨很久,十年磨一劍,提出一個他覺得最棒的、完美的、高品質的產品出來,這才是好的設計師的價值所在。
這種主觀且完美主義的心態也就有點違背了快速將一個版本丟到市場、使用者面前,得到回饋後再來修正,並持續迭代的產品工作方法。
▍產品經理角度的工作心得
1. 產品研究的困難:使用者研究、競品研究、市場研究
身為一個不懂日文的人,我在做產品研究時真的遇到世界級的難題!因此主要都仰賴我厲害的同事們 —— 使用者研究是由日本設計師來做,大部分的競品研究、市場研究則是商業團隊在關注,我就只能透過整理過後的二手資料來跟大家討論。
使用者研究的部分,因為我們是做 B2B2C 產品,B 端主要是業務在照顧,會去搜集客戶的需求和抱怨;C 端則是設計師們會去訪談使用者。
我們曾經嘗試直接用自己的管道來撒問卷、篩選受訪者,但成效非常不彰。找過外部的研究公司協助,一次專案的報價最少都是 200,000 円以上,有點貴。最後是直接找我們 B 端友好的客戶幫忙撒問卷跟尋找適合的受訪者,填寫問卷會給使用者 100 円的點數,實際邀請來訪談的受訪者車馬費為一人 8,000 円,疫情期間線上訪談費用 6,000 円。
語言與文化的問題,除了造成我無法第一線了解使用者的問題與需求外,就算拿到二手資料,因為是翻譯成英文的版本,我其實也沒辦法跟真正的日本人一樣體會他們語言用詞中細微的感受差異,都要仰賴日本同事多多解釋,畢竟做在地化不只是翻譯語言而已。
2. 產品團隊成員的素質如何?隊友強不強?
我遇到的團隊成員,包含工程師、設計師、Data Scientist、QA 都滿讚的!
唯一要注意是,日本職場算是滿接受非本科生轉職的,無論是畢業生畢業後去做跟本科完全無關的職業、還是工作到一半在公司內內轉到其他部門、或是離職後去參加 BootCamp 再重新找工作的我都遇過。原則上就是要把對方當做新人來溝通,從工作方法、流程、使用的工具等等都要從頭磨合,有時候滿累人的。
日本針對工程師的 BootCamp 跟在職訓練課程(類似台灣的資策會、巨匠電腦)滿多的,我現在的公司就有兩個前端工程師是這樣轉職的,一位過去是 AM、另一個做行銷策略。我其實覺得因為他們過去有對過客戶、或跟公司內部利害關係人有大量合作的經驗,不但會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在跟我合作的時候也更有同理心。
當然我也有聽過在其他公司工作的 PM 說他們的工程師品質堪憂。一來是新人沒在學校受過扎實的訓練,只會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硬刻出效率極低又難以維護的程式碼;二來是有些資深人員其實也不強,多年來沒有持續精進自己的技術能力,只是因為在同一間公司待很久就繼續待下去了,所以遇到複雜難解的問題時也很難幫上忙。
我自己則是遇過平面設計師轉 UIUX 設計師的同事,包含拆解問題、討論使用者旅程、競品研究都要我從頭教起,通常給她的 Wireframe 她會完全照著畫,而不會再分享其他想法,跟我所期待的 PM、設計師合作方式有點落差。
3. 當大家都用非母語溝通時,軟實力更重要!
我待的公司團隊成員來自世界各國,當大家都用非母語溝通,尤其是疫情期間遠端工作線上打字時,真的很容易溝通不順暢或有誤解!這時候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與協調能力更重要,真的還有好多要努力克服的狀況!
建議一:過度溝通並花時間一對一解釋
有時候同事會擔心是不是只有他聽不懂(因為英文能力)、或是自己要用英文表達比較慢所以不敢在會議上發問,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在討論的時候除了口語對話以外,簡報上有圖片或 demo 就更重要,而事後也可以單獨再跟一些同事確認他們的想法,如果打字太慢就再約一個一對一的視訊討論來單獨解釋。
建議二:文件化與勤做會議紀錄
為了避免大家認知不同、開會結束時好像有共識了但下次開會又是另一個狀況,會議記錄與文件就非常重要,把討論內容與 Action Items 都列清楚,可以成為非同步溝通下很實用的參考資料。
▍疫情期間造成什麼變化?
1. 已經在家遠端工作一年多啦!
在東京工作很討人厭的一件事就是每天通勤都要搭滿員電車擠到公司。東京疫情爆發後,我從去年三月就開始在家工作到現在,回去辦公室工作的日子遙遙無期。
很多公司去年都有發放在家工作的傢俱補助,大概幾萬塊日幣,讓你買工作用的桌椅、螢幕等等。
2. 公司依然受到疫情衝擊
端看產品類型與產業,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有些產品不用做事就一飛沖天,而我們則是遇到很多客戶縮減預算,因此把我們這種 Nice to have 的功能從預算列表上拿掉了。
自從原本客戶的收入掉了很多後,業務們就卯起來找新客戶、開發新案子,所以工作量反而增多、還是為了生存而忙碌著。
3. 已經有日本工作簽證的外國人工作機會很多
許多朋友以及我本人都在疫情期間換了工作。我到現在每個禮拜都還是會在 LinkedIn 和信箱收到獵頭或人資的招募訊息。
獵頭跟我分享,因為疫情的關係,日本緩發工作簽證、新的人在海外進不來,有些公司也不想讓員工海外 onboard,所以當公司想要找英文好的網路、軟體人才時,只好開始狂挖已經落地在日本、已經有合法工作簽證的外國人。
當未來簽證繼續發放、開放外國人進來後,說不定會有「報復性招募」的狀況,所以有興趣到日本工作的朋友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履歷啦!
▍結語&建議
老實說,不懂日文的產品經理在日本工作真的有很大很大的劣勢,就算公司願意收你,但只要公司裡面有日本人,他們通常還是會傾向找其他會說日文的同事合作。尤其這份工作需要大量的溝通、跨部門合作跟建立信任的橋樑,語言不通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隔閡與挑戰。
至於日本的產品社群如何呢?我也只參加過英文為主的社群,所以經驗很片面。曾經參加過 ProductTank Tokyo 的實體活動和線上活動,有趣的是他們的主要營運團隊都是外國人(美國、韓國、印度、俄國)而且一半以上都在日本樂天工作。
最後,如果要給個小總結的話:
1. 學會日文再來日本工作會快樂很多
2. 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和旅遊機會都很讚,氣候一極棒,春天賞櫻花、夏天逛逛展、秋天看楓葉、冬天去滑雪!
3. 我覺得日本網路軟體公司步調比起台灣/香港/新加坡都慢些,使用的產品工作方法也稍嫌老派,如果你是想要有很好的發揮空間、學習與成長速度的產品經理,日本可能不會是你的首選。當然挑到好公司就另當別論,這在每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一言以敝之就是 work-life balance 享受生活!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後,你還有興趣了解我當初出國工作為何選擇日本、找工作與面試的過程、薪水與待遇、外來產品經理在日本工作的優劣勢等等,歡迎留言告訴我,我也許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來分享~~~
如果有也在日本擔任產品經理的朋友,歡迎交流和補充!
--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OOO)/
https://medium.com/3pm-lab
--
分享推!
內容豐富實用推,日本人真的對像日本製的/日本製的東西黏
著性很高
可不可以直接把薪水寫出來 比較實在
參考 Glassdoor - 平均年薪約 700 萬日幣,通常介於 400~1,200 萬日幣。 參考 PayScale - 平均年薪約 760 萬日幣,通常介於 500~1,100 萬日幣。 以公司舉例: 樂天 500~800 萬, 亞馬遜 800~1,000 萬, Google 則超過 1,000 萬。 參考資料:
https://offers.jp/media/sidejob/workstyle/a_440#outline-2※ 編輯: annedoo (1.162.163.172 臺灣), 06/10/2021 20:16:36 ※ 編輯: annedoo (1.162.163.172 臺灣), 06/10/2021 20:17:08
感謝分享~
推 有心
感謝分享!!
原po正妹
推
推
很棒的分享,推~
在日本工作不會日文很吃虧 特別在日企 光溝通就會累死
而且日本的隨機(隕石)開發業務說真的已經過時了......
很愛用強化/檢討這方面字眼 但後續追蹤改善績效的機率極
低 大部分人都擺爛
推 我的目標也是去日本!
感謝分享
推
謝謝分享
推
推 謝謝分享
謝謝分享
日本google只算薪水的話是沒超1000...不過可能看人
看到”Liquid”被列為獨角獸笑惹...
好奇為何”Liquid”不能算為獨角獸? 我是參考這個網站上的獨角獸公司列表的資訊~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unicorn-companies※ 編輯: annedoo (1.162.172.57 臺灣), 06/13/2021 23:32:30
推,謝謝分享。真的很實用
推推
推, 感謝分享^^
非常感謝長文分享!未來也有意往日本發展
42
[請益] 日本派遣offer請益最近拿到日本東京派遣公司的兩個內定 年薪大約都在450左右,想比較一下,有在日工作經驗的人,如何選擇? 公司A: 職位: php工程師 派遣產業:日本不動產業,長期現場,幾乎全遠端40
[心得] 在電商產業做八年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前言 先介紹一下自己,沒顯赫的家世,非名校畢業,本科資工系成績普通,對學習技術高度興趣,程度大概是大學時期把學校圖書館軟體開發有關的書都借回家翻過一遍的程度,從大二開始在班導研究室開發一些教學相關系統跟做專題參加比賽,大學畢業後直升同校資工所,服完兵役以後,第一份工作找到一份成立不到兩年的新創電商,加入的時候是第三位工程師,在同一個集團工作約八年,近兩年開始接管理職,到最近集團公司進行整併,整併完整個工程團隊約 30 人,由於個人背景一般,所以這段職涯經驗應該可以給大部分的人參考 工作選擇 因為在學校的開發經歷,比較熟悉 Web 開發,所以偏好選擇網路相關產業,在那個年代台灣網路新創剛開始興盛,符合我期待且有職缺的公司也不太多,所以投了幾間不同產業的公司 最後的決定標準是該公司的發展跟產業狀況,有點像是投資一間公司的股票,新創公司當下的規模不大,但是發展的延展性比較高,公司當下可能被市場低估,而我在畢業當下自認在取得大公司的工作機會上沒有特別優勢,因為第一份工作也比較有時間能承擔高風險,所以就選擇了電商產業的新創,且開發團隊規模還不大,我加入後不包含主管也只有兩個工程師,而公司也在創立沒多久雖然還沒獲利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取得了一點成績(該年營收約 3 億),所以不期待公司有完整的制度,但是相對發揮的空間跟個人在團隊的影響力上就大很多20
Re: [心得] 一個久居日本的軟工的心得與建言(文長)前面很多大大分享了很多知識面的內容, 分享一些「新手海外求職時所遇到的問題」吧 :P 小弟在日本的年資沒有前面的大大們來的多, 但是因為長期有在經營人資相關的領域、也負責過整個分公司的招募, 長期也協助身邊的朋友做海外求職,因此比較多心態面上的分享。12
[亞洲]日本外商軟體業sales轉職心得一直以來覺得極少有同性質(幾乎都是工程師或UXUI)的分享文,所以就想來版上分享一下 這次轉職的心得。 本人目前在一家東京的美商軟體公司擔任customer success specialist, 這個職位目前在台灣可能還比較少有人聽過或知道我們實際在做什麼。 近年來軟體廠商都漸漸轉型成SaaS(軟體即服務)的服務型態,customer success就是在這X
[問卦] 沒人發現 日本不發展軟體產業嗎!日本 曾經世界第二強的國家 上個50年前製造業王者 當時製造業屌打美國 2000之後7
[履歷]履歷求批改,工作尋找方向建議以下格式僅供參考,可依個人需求喜好填寫。 小提醒:此為公開看板,建議可將個資予以馬賽克。 -----------------------------以上說明可按ctrl+y刪除---------------------------- 個人學經歷背景:163 資訊傳播學系,男,剛滿28歲 語言能力:TOEIC850,英語口說溝通沒問題, 西語(略懂)3
[請益] 不同市場取向的產品職缺哈囉大家好 目前人在德國的軟體新創擔任產品經理 是半年前從內部另外一個職位內轉過來的 前陣子被另一家同爲軟體新創的公司挖角 在最近收到了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