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淺談對馬戰鬼的盔甲考究
有人說《對馬戰鬼》的盔甲為何會有源平時代的大鎧,考據上沒有問題嗎?
首先大鎧(おおよろい)到了鎌倉時代(1185~1333)都還有在用,只是針對徒步戰
的負重、活動度考量而精簡,演化出腹巻(はらまき)、腹当(はらあて)的型態。
如果再加上大鎧的步兵版本胴丸(どうまる),按照時期大約是:
平安時期 鎌倉幕府 鎌倉後期 南北朝 室町幕府 戰國
騎乘用 大鎧 大鎧 大鎧 胴丸 胴丸
步兵用 胴丸 腹巻 腹巻/腹当 腹巻 腹当 当世具足
▲對馬戰鬼在這
我們拿遊戲安達家政子啊罵送你的武家鎧甲來看好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153
Lv.1 這是比較早期,大約平安時期的胴丸。
LV.2 過渡時期的胴丸,特色是強化下半身防護把草摺(くさずり)變成8片、
兩個肩膀則用像盾牌的大袖用來防禦曲射的來矢攻擊。
大袖是靠肩膀那兩條皮革繩綁住的,避免騎馬搖晃會有一個障子版固定。
Lv.2的胴丸在針對騎馬演化出大鎧後曾經被取代,但到了南北朝,
由於步兵集團戰又變成戰爭常態,步戰的胴丸又被「武藝復興」而流行。
Lv.3 大鎧
大鎧跟胴丸最明顯的差別在於胸前那兩小塊裝甲。這是針對騎射弱點所補強的,
首先是左邊比較小撮的鳩尾板,這是針對騎射姿勢所補強,當騎馬騎射時,你的姿勢
會像這樣:https://youtu.be/qwqYiLjjxEE?t=360
騎射不論你射左或右、甚至轉向後射,你的身體都要轉向才能瞄準目標,
而在瞄準/射擊就會形成一個會被射中左胸或右胸的空間。鳩尾板則可以加減作為
左胸肺臟的補強防禦。
栴檀板除了騎射時的破綻外,當你拿武士刀想砍步兵時,因為你騎馬會比步兵高
所以你要稍微從右方彎下身子才可以砍到,而彎身會讓你右胸暴露一個更大的被射
破綻,大鎧對這種準備揮刀但會被流矢擊中的風險的回應,就是讓栴檀板弄更厚。
「那為啥左右邊會不一樣長?」
因為會妨礙到你射箭。當你慣用手是右手,右邊的栴檀板太長就會卡到你的弓弦。
所以設計上會變成右邊比較厚但左邊比較長(補強範圍變大)的取捨。
再來是弓手裝甲部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218
為何弓手會變成只用皮革防禦半邊的型態?這還是跟你的拉弓活動度有關,
例如這個很有趣的影片:
https://youtu.be/D35YbAk2eFg
這是2017年日本古式弓馬術協會去哈薩克比騎射競賽的影片。
你可以看到在騎射時,你拉弓的慣用手最好是最少阻礙,才不會影響你拉弓角度
跟準確度,而能隨心所欲地射向各種方向的目標,像這樣:
https://youtu.be/xHp_tVPCios?t=72
LV.2 腹当
而為了要讓雙手能自由的開弓,以及負重減輕的選擇,大約在鎌倉後期開始出現
一種針對下級武士著重於守護胸腹部就好的裝甲,即腹当。
大鎧跟胴丸可以防護那麼多主要是它的重量最後都是傳導到馬鞍與馬鐙,並轉嫁到
馬匹身上的重量,馬可以幫你跑就沒有負重問題。但步行就沒辦法,大鎧就會很重。
至於斗笠為啥會做成斜狀。就主要是做成斜面狀是正面被來矢擊中面積最小。
你可以不怕斗笠一下就被射掉,又可以達到輕盈與遮陽的效果。
那為啥日本的裝甲會演化成這樣?這跟戰鬥型態改變有關。
你可以想成有一個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民族,在繩文/彌生時代
帶來了東北亞騎射的技術。可能是高麗、或東北的蝦夷。這個族群打敗了當時
以掛甲、皮革或棉為主的護甲,使得騎射變成戰場熱門的主流。
在平安、鎌倉時期的武士會同時著重於刀術跟弓術。在戰場上背一把半弓。
甚至針對騎馬拿易開的半弓、步行換射程更長的長弓兩把弓作為交替。
但隨著律令制的崩壞,整個大和政權開始無力維持保護莊園領的武士團。
因為這些稅收開始變成寺廟或武士自己收,地方官的國司錢不夠維持兵制,
只好縮減編制員額,變成一個領地只會有數十個武士維持,例如對馬島是80武士編制。
的健兒制;而在源平合戰後象徵中央的皇室已經管不動原本為其服務的武士了。
這些小撮武士在鐮倉時代對於土地的糾紛、或者繼承內亂,也變成一群武士騎去
平原或開闊地,兩邊目標就騎馬衝過去看誰先砍死對方指揮的將領。
因為兩邊人馬都很少,一旦將領死亡,部隊的命令就會像斬首般崩壞。
基本上誰先砍死對方8+9的頭誰就贏惹。
在這個想法下,武將單挑對峙就會變成最有效率的分勝負作法。
戰鬥甚至會變成雙方自報家名喊來決鬥,以勝負作為迅速讓敵陣撤退的方法。
但到文久年間蒙古人入侵對馬島跟博多後就完全不同了。
蒙古人打仗根本不鳥你這套。而在武士編制上的懸殊,也造成第一次蒙古襲來
日本防衛時的困難。也就是你在對馬戰鬼開頭看到的樣子。
至於蒙古襲來後,日本的戰爭型態又從騎兵逐漸變回步兵的集團戰鬥了。
至於吾作的盔甲其實有點像室町以後針對大鎧概念重做的鎧甲。
但到了室町、戰國時期戰爭已經變成是步兵主流了。戰爭已經不是像鎌倉時代那樣
以騎射跟直擊砍死對方將領的型態,而是將領也可能被打下馬要徒步作戰的型態。
故針對脖子到胸部的部位都會針對刺擊而補強。
另外像是境井家的盔甲、以及志村舅舅的盔甲,則比較像更後期戰國的足具裝甲。
它的特色是完全以徒步作戰務實的防護,例如回歸到肩膀、手臂針對揮砍的防禦。
但為了重量取捨在正面是採取保護胸腹部的重點防護。用來分辨所屬家名跟將領
會有家徽圖案、以及誇張一目瞭然是將領的頭盔裝飾。
--
推推 專業盔甲系 ~ 老司機
兼顧遊戲性跟視覺需求 我是覺得很ok
之前看有個影片說服裝、盔甲、武器都不是那個時代的
追求的是風格不是真實
左轉確認我點了什麼版
專業文
另一位日本武士伯伯,評論對馬
盔甲系?
修正錯字
※ 編輯: midas82539 (122.116.138.55 臺灣), 07/29/2020 21:27:18有心推
考究推
頭盔和武士刀的演化史和種類也是很精彩 可以寫一整篇文
好猛 推
推分享 讚讚
推
專業~
真的很感謝製作團隊這麼用心作好遊戲
推
感謝原PO的分享,不僅學了知識,也知道製作組的用心
推
推
謝謝分享
專業推
最近板上變專業了是怎麼回事 XD
很有趣
推推w
專業文 推
推,謝謝整理!最近都在PS版漲知識XDD
推整理
專業推
借轉 THX
07/30 11:17
盔甲系,請受我一拜
真人影片那裏看得出來真的是全身包緊緊 XD
推好文
專業分析...盔甲系4NI
07/31 12:28
巴哈看到,朝聖推
31
Re: [問題] 日本為什麼會有流鏑馬的出現不算很有把握,但想提個觀念。 如果專注在中國和中世紀歐洲的歷史上, 的確會覺得騎兵的基礎型態是近戰用的, 然後騎射是需要高端技術點出來的特技。 雖然在個人技術面和現實面以上陳述都沒錯,25
Re: [問題] 日本為什麼會有流鏑馬的出現: : 一般來講騎射是游牧民族的吃飯工具 : 因此到了戰爭會變成殺人機器 : 而農業民族為了應對來自游牧民族的威脅 : 因此也會發展出騎射的技藝20
Re: [討論] 騎兵被弄下馬,就沒有特異功能惹嗎?戰鬥中摔/被拉下馬的騎兵通常都沒啥好下場 冷兵器戰鬥一旦脫離陣形跟死了差不多 這邊是有關三十年戰爭的電影片段 雖然時代有點晚了,不過還是可以看到胸甲騎兵衝擊完整的步兵方陣會發生什麼事10
[閒聊] 對馬戰鬼導演評論筆記~破關完看了一下導演和史家的討論,整理一下重點: 1.十三世紀蒙古人入侵日本,可能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為了搶火藥原料硫磺,第二是受到 中國朝貢制度影響,由於中國一直是東亞秩序中心,所以元朝也想跟進。因此可得知;即 使蒙古人本身就有擴張領土的雄心,中國的天朝心態也在影響著蒙古人。當時忽必烈有派 漢人去調查日本,報告表示日本又老又窮不值得征服,但忽必烈還是去打日本了。9
[問題] 現代防御‘‘冷兵器’’的最好盔甲是板甲嗎?玩電腦遊戲時, 最後大家穿的可能都會是同一套裝, 常常那套裝備的外觀就是問題中指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板甲(Plate armour), 那個時候的工藝極致, 有優秀的防護並保持使用者的靈活,8
Re: [問題] 日本為什麼會有流鏑馬的出現推M大這篇的詳細整理,但是這種一騎討的戰鬥方式應該不是一開始大和朝廷的主要作戰 方式,一騎討的維基在起源的章節也有提到從彌生時代到奈良時代,主流的戰爭是步兵為 主的集團戰鬥,例如660年的唐滅百濟戰役,倭國軍隊在救援百濟時總共派出四萬兩千人 的軍力,顯然遠遠大於平安跟鎌倉時期的戰爭規模。 直到701年頒佈大寶律令,將國號改成日本,正式進入律令國家之後,依據670年跟690年6
Fw: [閒聊] 淺談對馬戰鬼的盔甲考究作者: midas82539 (喵) 看板: PlayStation 標題: [閒聊] 淺談對馬戰鬼的盔甲考究 時間: Wed Jul 29 20:45:10 2020 有人說《對馬戰鬼》的盔甲為何會有源平時代的大鎧,考據上沒有問題嗎? 首先大鎧(おおよろい)到了鎌倉時代(1185~1333)都還有在用,只是針對徒步戰3
Re: [閒聊] 日本人會用弩嗎?日本弩的退化 其實跟沒有需要用弩對抗的目標有關系 西方之所以會開始弩特化的兵器演化線 跟西方有重型裝甲騎兵有關系 才需要用重弩來壓制裝甲騎兵的衝鋒1
Re: [閒聊] 歷史遊戲題材會以三國為大宗以前漢唐有出過 大時代的故事 遊戲有三個時期 一個是北閥時期 兩個是日本侵華時期 (前期 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