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鐵] 搭火車更環保,法國禁止短程航班
原始標題
搭火車更環保,法國禁止短程航班
新聞網址
https://technews.tw/2023/06/13/france-ban-the-short-flight/
發表日期
2023 年 06 月 13 日
全文完整內容
疫情之後旅行尚未全面恢復之際,為減少航空旅行污染,歐洲已有多個政府開始針對短程航班實施禁飛令。法國率先宣布,禁止乘坐火車時間不到 2.5 小時就可以到的航線。此外法國也施壓短途私人飛機,期許為民眾提供更環保、更公平的交通方式。
歐洲航空服務條例規定,成員國可以在存在嚴重環境問題的情況下,限制或拒絕行使交通權,特別是在其他運輸方式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的情況下。2021 年法國推出氣候法其中一部分就是禁止短途航線,由於反對者眾,迫使歐盟委員會重審該計畫,結果於今年 4
月批准,法國也是首次援引該條款的歐盟成員國。
歐洲投資銀行 2020 年調查發現,禁止短途航班已經獲得超過法國六成公眾支持。這次被裁減的航班包括巴黎奧利機場到南特、里昂和波爾多等地區樞紐之間的航線。由於這些航線班次在疫情間已經大幅減少,所以基本上禁令只是確保不會再恢復。
新法律規定,與航線同一路線上的火車服務必須夠頻繁、及時且方便轉運,以滿足原本乘坐飛機旅行的乘客需求,並能夠吸收增加的乘客人數,如進行此類旅行的人應該能夠在同一天進行去程和返程的火車旅行,並在目的地停留八小時。
最初倡議者的計畫是結束從巴黎戴高樂機場到波爾多、里昂、南特和雷恩,以及里昂到馬賽的另外 5 條航線,由於火車服務還不夠完備,因此這些航線得已保留。而從巴黎乘高鐵到地中海港口城市馬賽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因此也暫時不受影響。
批評者指出,只結束三條航線只是象徵性的在口頭上滿足氣候問題,沒有顯著減少碳排放。運輸與環境部估計,它僅佔從法國起飛的航班產生排放量的 0.3%。但法國交通部長表示,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並補充說該法令有效期為 3 年,未來可將旅行時間標準從 2.5 小時增加到至少 3 小時。
疫情期間歐洲祭出短程航線禁令
2021 年西班牙提出一項計畫,到 2050 年禁止乘坐火車在 2.5 小時內可到的短途航班,可能影響從馬德里飛往西班牙任何地方的航班。政府估計可以減少多達 20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該計畫還包括對飛行常客徵稅,並根據最終目的地的遠近對旅行徵稅。
2020 年奧地利規定只要航空公司取消鐵路行程不到三小時的航班,政府就會補償航空公司。此外還對 350 公里以下的航班徵收 30 歐元的稅。但實際上只有從維也納到薩爾斯堡的航班受到影響。
德國也抑制短途航空旅行。2020 年將國內和歐洲內部航班的稅收提高 75%。比利時還對距離布魯塞爾機場不到 500 公里的短途航班徵收 10 歐元的稅。
法國不滿富豪私人飛機的污染特權
除了限制短途航班,法國還將苗頭對準短途旅行的私人飛機。法國交通部長表示,當普通人在應對氣候變化節省開支,法國不能再容忍超級富豪使用私人飛機。根據航班追蹤數據,史蒂芬史匹伯一架噴氣式飛機兩個月內燃燒價值約 117,000 歐元的燃油。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報告發現,私人飛機每乘客英里的污染程度是商業航班的 14 倍,比火車更
糟 50 倍。
2022 年法國有 84,885 架私人飛機起飛,起飛次數僅次於英國,最受歡迎的路線是倫敦到巴黎,法國私人飛機排放量位居第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383,061 噸。但評論認為,法國不太可能全面禁止私人飛機,可能只會祭出重稅和部分限制,企業可能被迫公佈使用公務機的詳細資訊來提高透明度。
It’s official: France bans short-haul domestic flights in favour of train
travel
https://pse.is/53h855
Short-haul ban: These European countries could soon see the end of domestic
flights
https://pse.is/53n2yz
心得:記得在板上看過一個說法2.5~3小時是鐵路跟航空的競爭區間,
不過歐洲似乎2.5小時以下的航班還是能生存。
是因為基建無法覆蓋,還是歐洲人有錢?
--
4小時強壁內都是鐵路優勢(廣島論),3小時內除少數
特例幾乎都是鐵路屌打
歐洲邊搭火車邊間接吃屎(字面上),航空讓人覺得比較衛生
吧
德鐵那個鳥樣不能拿日本比
套用標準,北花可以收了
我好像忽略了歐洲鐵路的誤點程度...
日本方面詳情請看東海道戰爭(?
之前也有新聞歐洲歐洲一些寢台也在復駛
那種晚上出發睡一覺早上到的也很有競爭力
鐵道屌打?是高鐵在3小時車程內航空完全沒比
3小時到4.5小時內的高鐵車程還是比航空有競爭力
是高鐵能與航空競爭,絕對不是一般鐵道
可惜台鐵沒夜車了
這規定應該僅限於歐洲本土或歐洲高鐵有到的地方吧
像是馬賽到科西嘉島 這應該沒辦法了吧
馬賽到科西嘉也可以坐在火車上啊
參考怎麼到海南就好
北花空中本來就被普悠瑪之後打到半死不活了
航空轉航空還是航空比較快 除非機場就有高鐵站
美國假如有一樣密集的鐵路網 鐵路也都不在機場邊
本來就需要國際轉國內線換成轉火車反而麻煩
歐洲申根區就可能有類似情形 不過不少機場就有高鐵
台灣的國內航空剛好本來就沒在做轉機市場 所以鐵路
能及起迄還有在飛的都是當鐵公路都斷或沒票的備案
話說如果KHH飛TPE接國際線應該也是有可能的
在KHH出入境 TPE直接轉機不經轉機櫃台或安檢
但這個市場大不大就不曉得了XD
這樣很讚,不用拖一堆行李風塵僕僕往來桃機
但怎麼都沒有業者這樣做?怪
如果是中小型飛機執飛的話應該可行才是
然後我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高鐵沒有在桃機航廈旁
設站,明明路線都刻意繞成這樣了,就差一點點了
飛船的缺點是比飛機慢,不然飛船的碳排其實超低,應
該多多推廣
KHH-TPE接駁機疫情前好幾年就收了,這條線賣太貴會被
說欺負南部人,還要跟KA+CX競爭,就算上面滿載大概也
賺不多,還不如跟高鐵談折扣省事
以前KHH-TPE的接駁機就早晚各一班啊!便利性遠不如KA每
日KHH-HKG的7班,加上CX的飛航網路便利性遠大於去桃園機
場
台鐵北花難道沒競爭力嗎?有多少北花想搭飛機的
更何況台鐵北花還是有繞路的,走國5到羅東轉台鐵
其實也不錯,只是雪隧和北二高會塞車
Amtrak東北走廊紐約到華盛頓這段跟航空大概55分歐 紐
約到波士頓就輸航空一些了 原因是跟MNR共線段一直到
新倫敦路線標準沒那麼好 無法縮短行車時間太多
朋友花蓮慈濟工作的 搭台鐵方便多了 搭飛機有多方便?
市區到機場 過安檢 到松山還要進市區 跟搭台鐵都差不
多時間了 價格還差那一大截 台鐵當然屌打北花間航空
國內線過安檢很快,就票價太貴不划算
但國內Check in有起飛前30分鐘限制 託運行李還限7kg
不要跟某g爭啦,他會視而不見
羽田伊丹是不是也符合這個需要停飛的標準
中央新幹線蓋完後羽田伊丹應該有機會收攤
不過也有可能磁浮貴到嚇死人 飛機就還能活
磁浮票價不是已經出來了 沒貴多少
感覺像是給Ouigo、Avlo、Iryo等廉價高鐵的發展鋪路
清出的空域容量給更高價值的國際長程航線使用
磁浮票價有出來了?
唯一打破四時壁的就京滬高鐵了
京滬高鐵真的蠻厲害的
現在都要搞第二條了
明明就對岸的號誌系統CTCS還不夠強到像日本或台高一
樣能3-5分鐘一班 進站限速超低只有40 所以效率很低
因為號誌搞不起來但土建很強 所以乾脆直接蓋第二條
廣島近年受廣島空港地點太爛算是有逆轉,但函館就完
全不行了
火車行駛2.5小時內的航班本來就容易被火車碾壓
去機場半小時 提前一個半小時抵達 算一算根本沒贏
函館是新幹線位置太偏了,剛好跟廣島相反
傳統鐵路的對手是高速公路,北花?
北花有高速公路,鐵路就完全沒競爭力了
這種短距離的不用高鐵就可以破航空
KHH可以飛HKG接長途航班,誰要去TPE
北花的航空連daily都沒有,只有4、5、6、7有航班,
北花是特殊需
求民航局再補助,不然立榮根本不想飛吧
花蓮特殊就在公路往北,除了蘇花以外就只能繞中橫
走梨山或是直接
往南走南迴(南橫也不是全時24小時通車),這十年
內蘇花公路也中
斷過二次
CTCS能5分一班
不過我印象東海ATC-NS能壓到2分鐘一班 這目前好像沒
其他國家能做到 不過我比較好奇為何CTCS站內限速給到
那麼低站內 道岔標準有這麼差嗎? 我印象對岸也有跟
歐陸一樣可以200kph以上的可動式岔心道岔啊
被DB荼毒過還是搭飛機好
36
[情報] 已實行中國旅行管控措施&禁航的相關整理來源:Bloomberg 疫情更新:已實行中國旅行管控措施的國家/地區及航空公司一覽 【彭博】--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與蔓延已促使數十個國家及航空公司對進出中國的航班 採取了管控措施,致使規模超過13億的中國人的外出旅行日益受到了限制。據旅遊業數據8
Re: [新聞] 荷航傳關台灣等航點 航空雙雄恐被迫跟減先不說你那篇文不對題的回應啦... 這政策,說是說得很好聽,真正的影響力呢? 這篇文章指出這政策其實只有5條航線,108個航班,只砍到法國國內航空4.6%, 但這裡面多數航班早就在Covid-19疫情期間停飛,5
Fw: [新聞] 相當 140 萬輛汽車在空中飛!沒人搭的「作者: saiulbb (#KEEP MLB GREA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相當 140 萬輛汽車在空中飛!沒人搭的「 時間: Sun Jun 12 20:14:10 2022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X
Re: [新聞] 荷航傳關台灣等航點 航空雙雄恐被迫跟減我在此篇推文說過,而歐盟執委會上星期已經同意了法國的政策! 報導日期:2022.12.2 媒體:Euronews.com 以下是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