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其他] 奧運馬拉松故事21-1948倫敦-金銀銅牌激戰

看板Road_Running標題[其他] 奧運馬拉松故事21-1948倫敦-金銀銅牌激戰作者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奧運馬拉松故事21]-1948倫敦奧運-刺激的金銀銅牌最終圈爭奪戰

網誌版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2159


受二戰影響,相隔12年才再次舉辦奧運會。

但因戰後世界經濟不景氣,許多物資採得配給供應,

於是這一屆可稱是經費緊縮的奧運會,倫敦沒有建造任何一個新的場館。


1948倫敦奧運也是最後一屆設有藝術競賽的奧運會,

因藝術家多已是職業身分,對於當時奧運會主要以業餘人士參與的規定不符,

往後將以文化活動取代。

奧運會是從1912年起將藝術納入競賽,

比賽項目

包含Architecture建築、Literature文學、Music音樂、

Painting繪畫、Sculpture雕塑五大類,

1936柏林奧運,日據時代台灣出生的江文也,

曾以一首Formosan Dance福爾摩沙舞曲代表日本參與音樂競賽;

1948倫敦奧運,則有三位中國籍的畫家參加繪畫競賽。

(Sun Zongwei孫宗慰、Cheng Wu-fei、Chang Chien-Ying,後兩者為夫妻)


回到馬拉松賽場上,41位跑者,來自21個國家。

發動二戰的德國與日本兩國未獲邀參賽。


歐洲有24位來自13國;南美-阿根廷3位、智利1位;

亞洲韓國3位、中國1位、印度1位;

非洲-南非2位;北美洲-美國3位、加拿大3位。


曾參與12年前上屆奧運馬拉松的有

南非Coleman(6th)、希臘Kyriakicles(11th)、美國Johnny Kelley(18th)。


這次賽道為全新規劃,

大會並未沿用1908年時從溫莎跑到倫敦的路線(也是後來定義標準馬拉松之路線),

而是以Wembley主場館(Empire Stadium)為起終點,

環繞倫敦北郊;Go and Back去回路線要比點對點路線更方便民眾加油觀賞。


比賽由阿根廷 Delfo Cabrera贏得金牌,

是阿根廷三次參加奧運馬拉松中,第二次拿下第一;


英國Tom Richard拿下銀牌,是該國自1932、1936、1948連拿三屆奧運馬拉松銀牌;


比利時Etienne Gailly拿下銅牌,也是該國首面馬拉松獎牌。


終點前的賽況,讓人不得不想起40年前(1908)同樣在倫敦舉辦的奧運馬拉松--

義大利選手Dorando Pietri力竭掙扎於終點前的景象,

這次幾乎重演於比利時選手Gailly身上。


Gailly以接近全程90%路段領先地姿態率先進入體育場,

卻在僅剩一圈多田徑場的距離下,接連被Cabrera與Richard超越,

幸好他仍撐到了終點,沒如當年Pietri因受人幫助而被取消資格,保住了銅牌。


第四名則是曾在12年前1936柏林奧運拿下第六名的南非選手Johannes Coleman。


這屆因為戰爭影響了各國馬拉松好手的比賽與訓練,

賽前並沒有特別看好者,

雖芬蘭人Viljo Heino(當時是10000m世界紀錄保持人)也報名參賽,

但因是他第一次跑馬拉松,多數人不認為他能勝出。


柏林奧運時代表日本參賽拿下金、銅牌的韓國跑者,

這屆總算能以韓國隊身分出賽,

而當年奪牌的孫基禎與南昇龍皆已轉作教練,

此次選派了包含世界紀錄保持人徐潤福在內的三位選手

(當時的世界紀錄與奧運紀錄都是由韓國人所保持),

韓國幾乎是完全取代日本先前在奧運馬拉松比賽場上的位置。


1936年中國首位參賽奧運馬拉松的選手王正林,

其指導的聾啞跑者樓文敖這次也代表中國出賽倫敦奧運馬拉松。


世界紀錄

Suh Yun-bok (KOR) 2:25:39 Boston, United States 3 November 1935

奧運紀錄

Sohn Kee-chung (JPN) 2:29:19.2 Berlin, Germany 9 August 1936


比賽日 Saturday, 7 August 1948 15:00

地點 Empire Stadium, Wembley, London

參賽選手 41位來自21國家

距離 42.195KM out-and-back去回路線


比賽日氣溫攝氏22度,濕氣60%,多雲微風

或許因之前二戰影響選手參與賽事,

這次奧運馬拉松場上有多位初馬跑者,

包含比利時Gailly、阿根廷Cabrera、芬蘭Viljo Heino。



比賽開始,由韓國273號20歲小將Choi Yun-Chil率先跑出體育場;

但不久即換比利時Gailly取得領先,

跑在其身後的是賽前不被注意的中國(中華民國)跑者樓文敖;

10KM時,Gailly以34分34秒通過,樓文敖僅落後12秒居第二位;

20KM時,Gailly 1小時09分29秒通過,依舊保持領先;樓選手慢24秒仍居第二;

25KM時,賽況起了變化,Gailly仍在第一,

樓因腳不舒服掉到第六,被兩位阿根廷選手及瑞典、南非選手超越,

Gailly仍領先第二位達41秒。


30KM時,樓文敖已棄賽;韓國小將Choi Yun-Chil竄了上來,領跑的還是Gailly,

第二名阿根廷Eusebio Guiñez,落後32秒,

第三名則是韓國Choi Yun-Chil,慢第一名52秒,

阿根廷Cabrera一秒之差居第四。


35KM時,一路領先的Gailly竟被Choi Yun-Chil反超並拉開到31秒的差距,

Cabrera也追上Gailly並跑在一起。


離終點剩下不到五公里,

就在大家認為是否將連續兩屆由韓國出生的選手拿下奧運馬拉松金牌呢?

Choi卻因腳傷加抽筋,沒能完成而退出了。

Gailly一度被Cabrera追過,

但在40KM附近,他又加速追上並超前,

地主英國選手Richards於後段提速,從第五來到第三。


Gailly雖率先跑進Wembley體育場,

但力竭的他,已無法以正常姿勢完成最後繞圈段;

先是被落後不多的Cabrera強勢超越;

在左右搖擺、勉力推進下,

再被第三位進場、受全場歡呼加油的地主選手Richards殘酷地追過;


Gailly是真的沒力了,身心都撐到了極限,頻頻回頭看後方是否還有追兵,

甚至在剩下150m時還恍神地停下來走了幾步,

經工作人員比手勢催促後才又跑了起來,終於艱辛地保住了銅牌;

抵達終點後再也站不住地倒下,須由擔架抬出場。


這是繼1932年洛杉磯奧運後,

再一次前三名的成績如此接近(相差不到1分鐘)。



阿根廷Cabrera在奧運馬拉松賽場以初馬之姿即奪下金牌,

過去僅有1900- Theato曾做到;

未來則有1952- Zatopek、1956- Alain Mimoun達成這樣特別的紀錄;

以現今馬拉松選拔與競爭的狀態,大概很難再有人做到了。


1st Delfo Cabrera Argentina 2:34:51

2nd Tom Richards Great Britain 2:35:07

3rd Etienne Gailly Belgium 2:35:33

4 Johannes Coleman South Africa 2:36:06

5 Eusebio Guinez Argentina 2:36:36

6 Syd Luyt South Africa 2:38:11

7 Gustav Ostling Sweden 2:38:40

8 John Systad Norway 2:38:41

9 Alberto Sensini Argentina 2:39:30

10 Henning Larsen Denmark 2:41:22


2:25:39之世界紀錄保持人韓國Suh Yun-bok僅以27名完賽。

韓國表現最好的是Hong Jong-o-25th。

波馬傳奇美國Johnny Kelly以2:51:56 -21th完成,相隔12年再次完賽奧運馬拉松。

樓文敖Lou Wen-ngau 中華民國 DNF

Choi Yun-Chil 韓國 DNF (最後五公里時還是領先者)


賽事影片(只要看最後一圈可快轉至6分50秒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2kP-IBxrpQ


這篇的最後,來說說這場賽事半程時仍跑在第二位的中國選手樓文敖之故事:

1948年倫敦奧運,

當時是民國37年,是中日戰後三年,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前兩年;

中華民國派了31位選手參加奧運會,包含一位聾啞人士-樓文敖,

他是由1936年首位參加奧運馬拉松的中國人-王正林指導的弟子,

報名參加田徑5千、一萬、馬拉松項目。

(當時尚未有帕奧、聽奧等專為特定人士舉辦的運動會)


樓文敖,浙江人,生於1919年,3歲時的一次意外,讓他成為了聾啞人;

二十歲時隨著從事清潔工作的父母來到上海,每天都會跟著父母一同上街協助清掃。

樓父母負責的街道,經常有一群年輕人練跑路過,

樓文敖每次看到跑步的隊伍經過,就會一言不發地跟著跑在最後方;

後來被團長發現後,乾脆邀他加入一同練習;

跑著跑著,他跑進了上海市的田徑運動會,後來更創下萬米全國紀錄,

也打破了本由日本人保持的亞洲紀錄。

樓後來入選了奧運代表隊,倫敦時先在10000m項目出賽;

教練為了提升他的成績,特別在倫敦買了一雙國內少見的釘鞋,

代表隊希望樓文敖能跑出好成績,以洗刷中國人被西方稱「東亞病夫」的罵名。

但此舉卻弄巧成拙,這雙跑鞋反讓樓在比賽中吃盡苦頭;

耳朵聽不見的樓是在賽前暖身後,才衝忙地第一次換上釘鞋站上起跑線;

槍響後他一直處於領先集團,

但過半時,突然聽見他大叫出聲,速度也就此變慢;

隊友不知道他發生甚麼事?只覺得這不該是他的實力;

後來才知他的釘鞋出了狀況,鞋底承受不住競賽過程強烈的衝擊,

鞋釘回頂上來,造成樓每一步著地時的支撐點都非常疼痛。

樓聽不到四周的聲音,只能獨自忍痛跑完;

賽後脫了鞋,腳底已是多處血泡傷痕。


雖有了萬米的教訓,但一周後的馬拉松賽,

樓仍未能找到一雙合適的跑鞋,也導致比賽過半時,

樓再也無法忍受腳底劇烈的疼痛而停了下來;

面對周遭加油民眾的喧囂,他甚麼也聽不到、孤零零地站在賽道上,

眼中含著淚水,不甘心地坐上收容車,回到終點。

要是能備妥一雙合適的鞋,是不是有機會站上奧運的頒獎台呢?


奧運會後樓從倫敦回到上海,其師王正林約他前往美國參賽;

因樓文敖又聾又啞,他在美國生活需要王幫忙打點;

師徒倆密集地參與比賽,經常獲得前兩名;

有場賽事的獎勵是兩人可獲得周遊美國與飛回中國的免費機票。

據傳王正林騙了樓文敖,說獎品是美國回中國的郵輪船票,

他則請主辦單位將機票換成船票,並私吞了兩者的價差。

兩人一同搭船抵達香港,準備再坐船回上海時,

因當時國共內戰,上海局勢緊張;

王正林決定先安排樓文敖至一間游泳館擔任臨時清潔工,

自己卻在不久後神秘地消失,留樓文敖一個人在香港。


傳言樓文敖後來於1960’s在香港過世了。

王正林當時則拿著從機票換船票賺來的錢從香港又去了美國,

後來也在美國定居,入了美國籍。


這兩位最早參與奧運馬拉松的中國選手,

其奧運後的人生,竟都成了鮮少人知道的謎團,

華人世界對於馬拉松選手的看待,似乎還有一些提升的空間。

#追著奧運看世界

#奧運馬拉松故事

#1948倫敦奧運

#初馬就拿奧運金牌

#刺激的金銀銅牌爭奪戰

#聾啞奧運馬拉松選手樓文敖的故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35.225 (臺灣)
PTT 網址

Ragnarok02/18 22:22

Yenfu3502/19 12:40

Lomax02/19 15:04

ading03/08 00:29徐潤福跑波馬的故事 之後韓國會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