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4 澳洲 SWE 求職心得
Hi 各位前輩:
過去曾受益於許多心得,這次換小弟分享一下 2024 澳洲 SWE 的求職過程及心得。上次的心得文已經是 2021 年,希望這篇心得可以給大家一些想法跟幫助。
小弟我就讀昆士蘭交互設計碩士畢業,該專業雖然是 design,但其實更注重寫 code,以及如何產生一個產品的過程。也因為這個專業而獲得了 5 年的全職工作簽證。小弟我原本有些 AI/ML 的背景(詳情可以看前一篇心得文),在碩士畢業之後點了很多偏前端的軟體技能,包含 Next.js、React、Docker 以及 database 等。
因為很多面試已不可考,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在得到第一份全職工作前的澳洲經歷。在得到正職前,我總共做了兩份實習。
準備:
在找工作期間,大約做了以下的準備:
1. Leetcode - 5xx 題
很可惜除了 Graduate Program 之外,沒有用到這個的機會。
2. Behaviour Questions - 5x 題
這個挺有用的,面試時幫助很大。我先用 STAR template 寫下回答,並請人幫忙 review。這樣的方式可以克服語言的障礙,流利地回答問題。投遞 Graduate Program(GP)是很好強迫自己練習這個的方式,因為 GP 通常都會強迫你回答很多 BQ。
3. 每天在 Seek、Indeed 以及 LinkedIn 投最新出來的職缺
大約總共投了 800+ 職缺,我都會用 Notion 記錄起來,以免收到面試時不知道怎麼準備。
4. System Design
佛系地做了些這方面的準備,因為目標不是 senior,就沒有太著重,結果也都沒用到。
第一份實習:
SPACE Platform - Data Scientist Intern(unpaid)
這份工作是由朋友直接介紹。面試時和老闆聊了快兩個小時後就直接 offer get。
工作內容很有趣,是使用 PySpark、TDEngine 等工具處理 time-series data,並和 mentor 討論如何增進演算法的準確度。工作是全遠端,只要每週和 mentor 開幾次線上會議並報告進度即可。
結束時有問我要不要繼續,但因為是 unpaid,我就沒繼續了。回頭看其實覺得應該繼續下去,畢竟多一些經驗就是多一些機會。
第二份實習:
Rhombus AI - Interaction Developer(unpaid)
是一個 startup,是在 LinkedIn 直接投遞履歷獲得的。
面試題目是請你做一個 Python backend 以及 React frontend,使用者可以從 frontend 上傳 CSV 檔案,並丟給 backend 做 data cleaning,最後要拍成影片解釋你的邏輯。
雖然本來是做完作業後就被刷掉了,但因為據說只有我做了投影片解釋怎麼設計演算法,老闆直接找我進去畫 UI 介面、做 user testing 等比較接近 UI/UX designer 的工作。但因為畢竟是 startup,後面被叫去寫一堆 code 的時間遠大於設計的時間。
裡面有很多 startup 工作經驗的強者,他們從 DevOps、front-end 到 AI backend 都可以一人完成。這裡讓我接觸到很多技術,包含 Next.js 以及 microservice 等。
其實最後合約到期,老闆有要給我 full-time 職缺,但考慮到工作文化跟薪資,總體來說是一個「還不如回台灣」的選擇,就沒有接受。
全職:
Auto & General - Data Analyst Consultant
這家是澳洲的一間保險公司,是我直接在 LinkedIn 上私訊主管後獲得的面試機會。
第一面主要是 BQ,問了些像是「為什麼想來?」「為什麼要錄取你?」之類的問題;第二面考了些 SQL 題,第三面比較像 team match。結束後,他反而先給了我兩個月的 full-time 實習(終於是有薪水的了!)。實習結束後轉正職,直接開給我接近 mid-level的薪水。據說這是這家公司習慣的招募方式,會先讓你做一陣子實習,觀察你和團隊是不是可以磨合。
這個職位包含了我所有的技能:data processing 、AI、UI/UX design 以及 full stack development。Consultant 並不只是開發,而是包含定義問題、設計 solution 等,是一個結合 PM、designer 和 engineer 的職位。日常工作大概 30% 開會、10% 設計和 60% coding。以工程師角度來說,這裡的優點是可以快速而廣泛接觸到很多技術(data ETL、GraphQL 等)。之後也會接觸到 CV 或 LLM 之類的 AI 應用,也能應用我在台灣的工作經驗。
以工時和文化來說,這公司是標準的澳洲公司。有同事每天 8、9 點上班,3:30 下班;WFH 時說有事要出門,就直接不回訊息。其實後來發現有點太悠閒,所以還在努力維持刷題習慣,希望未來能夠去大的軟體公司歷練。
心態:
我覺得心態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台灣找工作,丟了十幾份履歷,再爛也會有一份面試;而在這裡,上百份也不一定會有一個。其實如果是 SWE 這個職業的話,回台灣賺的錢跟生活成本相比,生活品質高機率還是比較高,所以如果直接回去也沒有什麼。對我來說,我有工作簽證,也很想體驗國外工作,所以才願意花那麼多成本就為了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的動力很重要,才有辦法堅持下去。
如果決定試試看,另一部分的心態是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沒錢的工作要做、沒錢而且會假日早上 call 你起床的工作也要做、不喜歡 connecting 還是要做。只要能提高任何勝率的機會都要把握,才是相對容易上岸的心態。
心得:
其實本來希望至少能得到些澳洲大軟體公司,像是 Xero 或 Canva 的面試機會,結果很可惜都沒有。現在的澳洲就業環境也是困難,New Grad 要求兩年、Junior 要求四年工作經驗的職缺比比皆是,再加上身為沒有身份的外國人,很多面試都過不了 HR 那一關。好幾次 HR 打電話來確認身分和簽證而已,就沒有二面了。
我意識到光靠投履歷獲得工作是不可能的,於是強迫自己參加 Meetup、建立 connection、做些很糟的工作,或直接在 LinkedIn 上私訊主管之類的方式來提高機率,最後也是靠這些才上岸。
希望這些經歷可以對和我相同背景的大家有些幫助和啟發。不管是有問題,或是也在澳洲努力的前輩們,都歡迎大家站內信我聊聊。
謝謝大家!
--
恭喜 我也是最近剛送pr簽 心態真的很重要 當初也是投了700
封 差點去跑外送
謝謝分享
真心覺得澳洲軟工很難找 缺不多又優先給本地人 不給錢
的實習也幾百人投
推心得,很真實的體驗
感謝分享
推分享~滿平實的
800+(翻白眼)
New Grad怎麼兩年經驗?吃到台廠的口水是不是
差不多了,自從2022年下半年後,一大堆歐美公司的企業文
化啥的,都與亞洲企業文化看齊了,都變得toxic了。
無給的多成這樣 好鬼
認真分享,給推!
恭喜你,異地求職真的不簡單
恭喜!感謝分享
比美國還慘
800+..太強了謝謝分享
在澳洲還是舒服很多 有機會還是可以回台灣試試台灣的
職場 你的想法會很不一樣
恭喜!我投了200-300運氣好上到GP ,看來真的都要有
數百投遞履歷的覺悟
身邊面過xero 或canva 的朋友(畢業生)基本有相關領
域背景或是大廠經驗
爆
[心得] 2025 北美地獄級別難度求職剛來美國的時候是天堂級別的 2021 年,當時全美在一個軟體狂歡的年代 —— 瘋狂招募,只要你會寫幾行 code 都有機會拿到 tier1 公司的 offer。 聽過最誇張的故事是什麼?是我一個工作六個月的轉專業朋友,隨手面了一下 Expedia New grad 缺(薪水約 12 萬),面試完後 HR 跟他說: 「不好意思,New Grad 缺被另一個真的 New Grad 拿走了,你有一些工作經驗,不然你65
[心得] 有工作經驗後留美面試Google/微軟/Oracle## 前言 受到前面 punk86862001 與 ghostreporty 兩位學長的啟發,實在受益良多,我決定也來 記錄並分享我這兩個月來經歷了 27 關面試的找工心得,希望會對某些板友有幫助。不同 於兩位已經在美國工作幾年的學長,我是在去年九月才開始美國留學之旅。雖然以身分來 講算是 new grad,但是我在來美國以前已經在台灣軟體公司 (群暉) 工作了四年,因此51
[心得] 2024 AI/ML新鮮人求職心得# 前言 背景: * 113 CS 學士 + 112 CS 碩士 * Leetcode 一年內 ~500題 medium + ~200題 hard * 拿過幾次書卷獎; 碩論CV頂會; 大學時 2篇一作 + 1篇二作 (極冷門領域 top39
[心得] 遠端Data工作面試分享原本在美國工作,無奈 H1B 簽證抽了許多次都沒抽到,今年初回台灣 因緣際會下開啟「在台灣找 Data Scientist 遠端工作」的求職路 為了感謝 AmosYang 大大當初發的全球遠端職缺整理文 故寫這篇心得文供大家參考~28
[心得] 台灣軟體實習面試分享(Google/AWS/Intel/Medium好讀完整版: 2020年面試經驗分享,主要是找軟體相關的實習職缺。 前言 因為在美國念春季班MS,第一年不能在美國實習,本打算投遍全世界的公司來一趟環遊世15
[心得] ASUS AI Robotics Center 被拒面試經歷背景: 無實習經驗無工作經驗 美國CS碩士new grad 一枚 note: 小弟我是到碩士才轉CS專業的 遇到美國軟體業不景氣 被Amazon delay15
[心得] 2021 軟體產品經理求職經驗分享Hi 各位板上大大好~ 我是 Glyn,近期剛結束個人職涯的最新一段求職旅程, 因為深感在求職過程中受到非常多人事物的幫忙,因此想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 希望能對部分正在尋找軟體產品經理 (software product manager,下文將簡稱「軟體 PM」) 的人有幫助,13
[心得] (代po)2022軟體工程師面試心得--代Po-- 最近朋友們都紛紛開始找尋新的工作,所以我也嘗試投身自由市場,看看有什麼好機會。 Background 碩畢後,一年半後端經驗 Overview9
[心得] 澳洲獸醫畢業找工作心得[背景] 墨爾本大學 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lass of 2020) [前言] 前幾天收到了正式的job offer,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來好好寫這篇分享文。我應徵上 的職位是Associate Veterinarian,醫院是位於Geelong (墨爾本西南方約一小時出5
Fw: [心得] 有工作經驗後留美面試Google/微軟/Oracle作者: craig08 (小佑) 看板: Soft_Job 標題: [心得] 有工作經驗後留美面試Google/微軟/Oracle 時間: Wed Nov 18 08:47:42 2020 ## 前言 受到前面 punk86862001 與 ghostreporty 兩位學長的啟發,實在受益良多,我決定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