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標的]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看板Stock標題Re: [標的]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作者
zorro0555
(F2E)
時間推噓11 推:16 噓:5 →:17

這篇文出來的時候,一堆人在推文那邊酸,"分析這麼長都是廢話,單呢"

也不去看下作者在其它篇文章推文早就貼過他買幾張了

直到今天,一個漲停23年新高,一個破30

認真寫分析分享給大家,還要被酸


是否現在該還給認真的版友一個公道?


--
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46852

不畏歐洲疫情再起 長榮航漲停、華航站上30元創23年新高
2021/11/24 13:43


受惠貨運,華航站上30元創23年新高。(華航提供)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不畏歐洲疫情再起,航空雙雄今日表現亮麗,華航(2610)開高震盪走高,終場以上漲2.3元的30.05元做坐收,收在最高,創1998年2月、逾23年新高。長榮航(2618)尾盤攻上漲停28.35元,創2011年7月來新高。

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國際航空客運市場開放需視疫情走勢,不過,華航貨運運價在11月初及月中分別調漲20-30%,運價漲幅優於預期,12月中前有購物季及電商急貨待出,運價仍有望上調,且燃油附加費調漲抵消部分油價漲幅,預估第4季營收可望季增,每股獲利可望創單季新高。

外資昨(23)日買超華航4.43萬張,投信買超3884張,總計三大法人買超4.81萬張。外資昨日賣超長榮航870張,投信則買超1254張,三大法人賣超1548張。


※ 引述《garyoldb (蓋瑞歐德B)》之銘言:
: 1. 標的:2610.TW 華航 (例 2330.TW 台積電)
: 2. 分類:多
: 3. 分析/正文:
: 本文分成兩部分來分析
: 第一部分是Q4的獲利
: 第二部分是明年展望
: [1]Q4獲利預估
: 近期出具報告的3家券商
: 預估的今年華航Q4的獲利實在太低了
: 分別預估Q4僅為0.4、0.8、0.8
: 個人覺得嚴重低估華航今年獲利
: 有可能現在的股價尚未反應Q4的獲利
: 所以先計算華航Q4的獲利
: 首先是獲利計算方式
: 不可能精準,但動態調整,心裡有個大方向就好
: 像Q1虧損 Q2損平 Q3今年轉正
: 在之前幾個月營收出來後大概都可以提前先得知
: 過去4季分別是
: 20Q4 Q1 Q2(清零計畫) Q3 Q4
: 營收 297億 278億 293億 344億 未知
: -營業成本 256億 261億 265億 289億 未知
: -營業費用 13億 21億 16億 16億 未知
: -業外開支 9億 9億 17億(認列虧損) 8億 未知
: +所得稅利益  +2億 +1億 0億 -4億 未知
: -----------------------------------
: 淨利 21億 -12億 -5億 29億 未知
: EPS 0.41 -0.19 -0.06 +0.51 未知
: 從以上可知
: 華航每季佔最大的就是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業外開支大約20~30億(差不多影響EPS 0.4~0.5)
: 且除了認列虧損10億的那季外,基本上變動不會太大
: 先前4季營業費用+業外開支平均為25.5億
: 每季獲利主要是被佔平均260億的營業成本所影響
: 而營業成本的部分根據法說資料
: 佔比最大的為燃油
: 燃油成本 23.1%
: 地勤/場站費用 12.9%
: 人事費 16.5%
: 租金折舊 22.6%
: 修護成本 19.4%
: 其他 5.5%
: 每季確切數字無法從財報上無法得知
: 但法說資料中有說明人事、場站、折舊等
: 比較固定不會亂跳,主要會有變動的就是燃油成本的部分
: 所以已知Q1營業成本是278億
: 並且已知
: Q1~Q2 燃油漲14%
: Q2~Q3 燃油漲10%
: 那就可以推算
: Q3燃油成本相比Q1約漲15億
: 換算營業成本Q3=261+15=276億
: 所以如此一來大概可以推測華航第三季
: 營業成本用276億計算
: 其他用25億計算,約在301億左右
: 並且保險多抓其他可能少估計的成本10億
: (包括今年Q1後新飛機運能提升,應該也會提高成本)
: 預期Q3總成本大約會在310億左右
: 就算有差距,大概不至於誤差過大太樂觀
: 當Q3營收已經343億時,已經確認Q3可賺錢
: 並推測Q3可能約在EPS = 0.4~0.6之間
: https://i.imgur.com/9s32ph7.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接下來展望Q4,同樣的方式估計
: 預計成本最多會在325億-335億左右
: 個人覺得偏向325億可能性高一些
: 多出來的營收就是華航Q4會多賺的
: 已知Q4市場上貨運價格非常高還在漲
: 單季營收觀察看看Q4每月如何
: 根據報導空運的運價仍然還在漲
: Q4 EPS若以「正常方式」漲價
: 應有機會達到1.6元
: 再視實際營收上調 甚至單季賺2元以上
: 這樣一來全年就是1.9~2.2以上
: 若要符合3家券商預估的Q4:0.4、0.8、0.8
: 那除非華航營業成本
: 相較Q3突然暴增60~80億才有可能
: 這是想也知道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數字
: 而且不只這樣
: 這邊要注意上面說的漲價
: 是指說以「正常方式」漲價來估計
: 但目前空運市場似乎極度不正常
: 源自東南亞的高出貨需求
: 導致台灣的貨機跑去東南亞包機
: 海運塞到陸運,美服飾品牌轉空運,趕年底旺季
: https://reurl.cc/kLQEZG
: 「聚陽指出,主要是受到海、陸運受阻的因素衝擊,且客戶轉空運出貨,也影響該公司原: 本預計10月出貨的產品,因而延後到11月份才出貨。
: 預估10月業績會是近期谷底,11月空運的比例大增,將帶動營收顯著回升。該公司表示,: 由於不確定是否耶誕節過後運輸問題就可以解決,因此估計此波空運出貨模式至少會延續: 到年底」
: 應證了捷迅的法說說法:
: Q4除了塞港海轉空因素外
: 廠商還有年底前貨要出去,不然要付違約金的問題
: 華航包機最近從80萬美到上週已經200萬美金
: 並且依照法說中說法
: 本週包機的價格更大漲到250萬-280萬一台
: 從這周的漲幅就知道現在空運有多誇張
: 然後這週大漲後的報價還沒算進10月營收
: 恩..
: 所以Q4個人認為
: 除了單季EPS是華航的歷史新高外
: 全年EPS亦有機會創或接近歷史高點
: 這樣的獲利和現在的股價
: 我感覺是介於「已反應,但還沒完全反應之間」
: 華航上市將近30年(不含今年)
: Eps賺超過2元的年份只有1次
: 2010年時賺2.31元,股價最高26.15元
: 目前股價21元(今天收盤變22了)
: 單以今年獲利有機會2元甚至創高
: 對比台股的資金跟位階的差異
: 在相近歷史高點的高獲利預期下
: 或許就還有段將近20%的空間能上漲
: [2]第二部分展望明年
: 先用簡單的篇幅延續貨運的部分
: 根據預測明年旅遊就算復甦,
: 也會是區域間的旅遊先開始復甦
: 換句話說,不會太影響往歐美的腹艙量供給
: 因此不論2022下半年有無塞港、旅遊復甦
: 上半年空運2022都不可能回到疫情之前的價格
: 上半年好光景一定仍然持續,淡季不淡YoY大於今年是一定的
: 下半年運價也將高於疫情前
: 全年能貢獻多少獲利 就且戰且走
: 但確定的是:不可能賠錢。
: 接著開始聚焦展望在客運的部分
: 最近新聞除了國外有報復性「國際旅遊」狀況
: 對於航空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則
: 入境零居檢何時可實施 陳時中曝可能時間點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027003704-260405?chdtv
: 農曆年後0居檢機會越來越大
: 日本疫情降溫台日泡泡可行?陳時中:雙邊積極商議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1050184.aspx
: 日本商討旅遊泡泡
: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109/ZO2ZDBJCBFACNI2O32VW4KB64I/
: 目前日本還不承認我國的小黃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方希望台灣也放寬日本的入境居家: 檢疫14天的規定,大家對於國家對國家希望對等。
: 日本對商務人士目前已經可放寬至3天
: 但由於台灣對日本入境者仍有14天限制
: 日本希望能夠雙邊對等
: 而疫情變化其實非常非常快
: 台灣從3級到恢復正常也沒幾個月
: 每3個月大家回想一下就知道能有超大變化
: 而現在起到明年4月
: 還有將近5個月的時間
: 屆時邊境政策非常可能與現在完全不同
: 也有可能台日之間隔離0的旅遊泡泡順利成真
: 根據指揮中心的說法
: 「兩劑疫苗達成6成覆蓋率才會有機會鬆綁邊境
: 目前第一劑疫苗涵蓋率逾七成四,第二劑逾三成七。」
: 根據PTT它版紀錄
: 第一季疫苗從3成7到6成所花的時間
: □ [討論] 8/10疫苗覆蓋率37.11%
: □ [討論] 10/15疫苗覆蓋率60.4%
: 總共花了2個月
: (當時還有疫苗缺貨,輪次等待的狀況)
: 因此若以現在11/9 
: 第二劑3成7的覆蓋率來看
: 預期同樣以2個月施打完成來評估
: 那明年1/9或許台灣就能達成二劑覆蓋率60%
: 這部份與指揮中心農曆年後有機會鬆綁的進度推測是一樣的
: 而在這之前,是不是可能與帛琉一樣
: 在日本疫情平穩之下台日先開放台日旅遊泡泡?這就先持續看看了
: 如果進度這麼快,會當成出乎意料的超大驚喜
: 但如果預設悲慘一點
: 假如2022慘到一整年都還是沒有實際邊境開放
: 並也一直遲至4月 Q2才開放日本旅遊泡泡的話
: 也就是台灣人整年出國都只能去日本
: 那根據2018年時的統計
: https://reurl.cc/35mvVX
: https://i.imgur.com/Qmqkc7f.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依據「107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107 年國人出國以到訪日本(34.4%): 為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國大陸(24.5%)、韓國(7.5%) 2018 平均每人出國0.71次。: 照這個調查結果來看
: 2020年初~2022年初
: 潛在的出國需求每人以0.71次*2年=1.42次被擱置
: 以2300萬人計算
: 2300萬人*1.42次=3266萬次
: 其中有依照國人旅遊習慣有34.4%是前往日本
: 3266萬次*0.344/12=93萬次/月
: 相較疫情前則為4X多萬
: 在未來邊境解除後
: 班次回歸疫情前不變的情況下
: 需求增加2倍,極有可能推升票價
: 而具體推升的幅度推估
: 可從2019年,疫情前的客運營收來估計
: https://i.imgur.com/KVjdcHU.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此為每月官網公布之資料)
: 2019年客運營收共961億
: 且根據法說客運營收有29%來自東北亞(日本,韓國,蒙古)
: https://i.imgur.com/D8IH5l0.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再根據疫情前票價
: 參考:#問 日本來回機票價格
: https://www.dcard.tw/f/travel/p/227123303
: A:我去年去 華航經濟艙 也是10000出頭
: B:長榮 大約半年前就買 經濟艙9300左右
: C:我六月底買長榮早去晚回8000
: 參考:買機票不想成冤大頭? 參考 Skyscanner機票Good價指數吧!
: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843022
: https://i.imgur.com/pOuYZtf.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可推知雙航日本來回票價
: 在疫情前約是在$8,000~$10,000之間
: 將2019年客運營收/12=80億
: 80億*29%*82.1%
: (依照國人34.4%去日本,7.5%去韓國。假定東北亞韓佔17.8%,日82.1%)=19億
: 19億依疫情前$8,000~$10,000的票價
: 約19萬~23萬人次
: 而若疫情後的票價,
: 以這個月長榮航的線上旅展「促銷價」來看
: 疫情前$10,000元的機票
: 現在長榮航賣「促銷價」
: https://i.imgur.com/imQ3I2M.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 來回價格$21,000~$24,000
: 促銷價比疫情前正常價貴了2倍多
: 以一個以往每年都去日本的潛在出國需求者
: 關了2年沒出國,票價*2一次花出去,還花得下去吧?
: 可能疫情前就有人看過2萬多票價 甚至買過這種票價
: 但那一定是少數人,大部分都在距離出發比較接近或大旺季才會這麼高
: 但現在這個往返日本的高票價
: 是提前6個月訂 不管淡旺季就是這價錢
: 少數人*高票價 vs 全部人*高票價 反應的營收完全不同
: 更別提鄰近時間才訂的少數人
: 或等到實際開放後有瘋搶機票行為時
: 說不定又是用更恐怖價位了
: 整體的供需不平衡
: 可能會造成,當班機班次數一樣時
: 會有多出一倍的需求想買還搶不到票
: 遞延到後年去,後年又會有習慣高票價的人跟著搶..
: 然後票價就...回不去了..
: 這樣一來光是日本的解封票價
: 每月營收就可能增加23萬*21000-21萬*8000=30億
: 注意,這30億相比疫情前是純粹多的利潤
: 而且是「每月」增加的
: 每月多30億
: 剛好差不多等於華航Q3的淨利
: Q3 EPS 0.5 每月=0.5 一季=1.5
: 以一月賺30億來看的話
: 疫情前華航是一個不賺不賠的公司
: 2018 EPS +0.33
: 2019 EPS -0.22
: 換算下來就是整年就是1X億正負而已
: 未來假如恢復到疫情前的成本結構
: 就算用這10年來最慘的一年成本結構來看
: 也就是金融海嘯後,10年來賠最慘的2011年
: 2011年EPS是-0.42 也就只虧30億這數字
: (股本跟當年不一樣了 但當作虧30億)
: 當年虧損原因是油價太高
: 可以去查查看當時油價
: 在那樣的油價下華航整年僅虧損30億
: 所以就算明年2022油價漲翻天
: 以供需不平衡的結構下
: 只要2倍票價獲利成功實現
: 在相同的成本結構下還是可以輕易大賺
: (明年的成本 考量油價後也頂多是回歸或略高於疫情前的成本)
: 想想上述的2011油價大漲,成本最慘時都只有小虧而已了
: 明年的票價卻是遠遠超出疫情前的票價
: 未來就算每月沒有多賺30億,也說不定只要1個月多的利潤
: 就有機會可以把最慘的2011年整年虧損打掉
: 所以在賣方市場 不太需要擔心明年起的成本問題
: 且此外明年油價真的會漲嗎?
: 就目前為止也有不少機構認為
: 年底冬天過去之後將面臨油價反轉
: 2015年是雙航近年最賺的一年,各賺1元以上
: 就是因為當年油價高檔快速翻轉時所額外受益導致
: 所以
: 如果明年油價高檔,賣方市場下可成功轉嫁費用
: 如果明年油價翻轉,省下的成本將助攻華航
: 兩種狀況都不用擔心
: 可能也會有人擔心會不會遇到殺價競爭
: 例如有廉航、或長榮航、日航..等
: 但這個從今年的貨櫃航運的市場發展
: 應該很好想像未來狀況會怎樣
: 在供需不平衡之下
: 不會有殺價競爭,只會變賣方市場
: 比起航空公司主動殺價
: 更有可能的是虎航這種廉航也賺翻
: 票價用疫情前的傳統航空價格也爽賣
: 而解封之後運能提升的速度
: 可以參考國外航空提升客運運能的速度
: 例如法國航空
: 11/8美國正式解封
: 法國航空預測將在3個月內
: 將飛往美國的班機 提升到疫情前的90%
: 所以假如像上面說的最差最差情況
: 解封作業拖了很久 日本氣泡也談到明年4月才上路
: 花了3個月提升運能 到7月起才真正利多兌現
: 也就是明年Q3才開始完整受惠的話,照上述的分析
: 一樣可能光下半年就貢獻3元以上獲利 (歷史新高again)
: 更別提2023全年EPS
: 用遠低於個人預估的最最最差狀況評估
: 就算當作實際上解封後 1年"只"能賺3元(等於一季只賺0.75)
: 這也代表2021~2023年 分別"只"賺1.X、2.X、3.X
: 這樣的獲利擺開3年來看
: 同樣都會是華航歷史上的超級獲利周期
: 此外考量上面說的
: 都只是考慮日本解封的旅遊需求
: 單單是針對國人觀光需求最大的日本的利潤
: 這部份的營收在過往只佔華航客運營收29%
: 實際上其他70%如果都解封後
: 到底有什麼化學效應難以評估還要邊看邊觀察
: 或許不能每條航線包含飛歐美都翻倍
: 但如果光是每條航線在需求旺盛下都是旺季價
: 在相同固定成本下 原本疫情前每年接近損平的華航
: 疫情後變成飛歐美票價6萬變7萬,每人次增加1萬..獲利應該又會更突出
: 當然實際到底最後獲利多少
: 還是要看解封後旅遊狀況才能知道
: 因此持續追蹤票價跟獲利
: 最重要的是解封後的Passenger Yield (TWD/RPK)
: 如同貨運一樣,今年Q4會賺爆是因為
: 新聞只告訴你運價跟去年5月一樣創新高了
: Cargo Yield (TWD/FRTK)
: 去年5月是17.76 今年9月是17.61
: 但新聞沒告訴你...現在運量遠遠超過去年5月阿!
: 相同的空運歷史高運價+遠超出去年5月的高運量=大賺
: 同樣的過往Passenger Yield (TWD/RPK)
: 疫情前是在2.2左右
: 目前運量因為極低 華航在5 長榮航在4.5
: 未來客運逐步恢復 運量跟載客率提升時 這數字一定會下降
: 但只要這個數字還能夠維持在相對疫情前高
: 就代表航空客運正處於賣方市場
: 每單位旅客營收上升 成本固定(飛一趟就是飛一趟) 毛利上升
: 個人覺得單單以華航來說
: 今年實際入手的業績就可能EPS上2元
: 加上明年很有成長空間可以想像
: 以目前上述預估
: 就算明年邊境全年不解封、下半年才有日本泡泡,貨運一毛都沒賺
: 幾乎所有預期的好事全部沒發生,這樣2022的EPS都可能有3元
: 再加上明年全球旅遊復甦
: 2022年明年的此時此刻2022/11/9
: 女生IG上的打卡
: 最浪漫的不是男友送她iPhone 14
: 而是男友幫她出機票帶她到日本玩
: 光是這樣的現象與獲利預估
: 今年股價就上看3字頭應該是很有機會的
: 法人如果要推解封題材甚至可能在今明年間翻倍
: 然後上面說的
: 都不包含華航旗下的華信跟虎航
: 今年這兩家,特別是虎航可以說是放推
: 但以今年華航才又再增資 持有74%的虎航來說
: 身為廉航的虎航,未來飛日本價格
: 有可能是用疫情前的雙航價格在賣機票
: 未看先猜未來幾年都賺翻 每年也有機會再幫華航+個0.X元
: 整體下來
: 認為目前華航2字初頭大概都還便宜
: 4. 進退場機制:(非長期投資者,必須有停損機制。請益免填)
: 已重壓雙航
: 華航部位大於長榮航
: 短期不停損
: 近期漲得很快接近前波高檔
: 如果有回檔應該只是消化解套賣壓跟換手
: 月線正在快速翻揚中
: 有技術性拉回碰月線再加買 有跌隨便買
: 台股每年都會有翻倍的焦點飆股
: 想押寶航空股成為明年的明星
: 因為全球解封下
: 不論題材或業績航空股都得天獨厚
: 人人都在出國時 非常容易成為眾人眼中焦點
: 目前個人以華航為主
: 是因為雖然客運數量長榮航>華航
: 但保守認為華航Q4優於市場預期
: 且獲利先嚇死人是肯定的
: 既然今年華航EPS就有接近或創高機會
: 明年EPS又有顯著的成長空間
: 預期光今年的業績
: 股價就滿有機會突破10年高點上看3字頭
: 這應該是滿有機會先吃到的肉 停不停利看個人
: 相比之下目前選擇犧牲掉一點長榮航
: 是因長榮航以客運為重
: 明年解封或許還參雜時間因子的變數
: 因此部位暫時放比較少 但也不能錯過
: 持續抱著明年有賺隨便賣
: 若是未來
: 報復性旅遊載客率不如預期
: 或是單位旅客獲利不如預期才趕快跑
: 最後附個影片
: 中華航空「華航不一樣了!」
: https://youtu.be/ykDlJIplivw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28.208 (臺灣)
PTT 網址

AAAntou 11/24 13:57嗯 那你這篇要發表啥心得嗎

tigerzz3 11/24 13:57Gary本來就華航王

dryadl35052 11/24 13:57那你有單嗎

aabbabcd 11/24 13:58有分析的標的文比只會亂喊多空的標的文有營養多了

fallinlove1511/24 13:58先不論有沒有漲上去 單純獲利分析的確是垃圾沒錯

fallinlove1511/24 13:58台股被法人操控太嚴重了

slayptter 11/24 13:59ALL IN

slayptter 11/24 13:59外資不轉賣,我就不賣

Georgemerry 11/24 13:59小丑怎麼一直刷存在感 好了啦

allenmusic 11/24 13:59文寫高點上看30 這篇可惜沒看到

allenmusic 11/24 14:01他下單如果像海航王多 就會被說是航空王了

nextpls 11/24 14:01沒漲到股版財報達人的股票,都叫炒作啊

php4 11/24 14:03還缺一篇只救有緣人的文吧

billy1011 11/24 14:03所以我說,對帳單呢?

suntw 11/24 14:05我太早賣了,否則現在已經獲利200%

a52655 11/24 14:06看營收獲利做台股XD

blue1204 11/24 14:10好歹刪一下內文,傻

asdlee 11/24 14:10你看過一年賺50的長榮嗎

AGODC 11/24 14:13一路加碼,終於重新起飛了

jepniek7 11/24 14:14沒辦法阿,謝金河去年今天都有提到航空業會翻轉,

jepniek7 11/24 14:14還說航空可能會複製貨櫃三雄走勢,一堆人在那邊酸

jepniek7 11/24 14:14反指標

a12838910 11/24 14:15尊重市場趨勢 各位搭飛機的弟兄 +U

mrfunk 11/24 14:22推!還航空王一個公道

z6112539 11/24 14:24dryad 我有單啊 怎麼了嗎?被嘎?

SeaForest 11/24 14:31才一天而已多多又跳出來大聲了

mpppppp 11/24 14:35雖然我也有 但別太大聲

mpppppp 11/24 14:35明天說不定就下去了

lalapalooza 11/24 15:09股板還有人酸,就還會漲

Kobe5210 11/24 15:255F跟3F就是在示範劣幣驅逐良幣

Kobe5210 11/24 15:26只喜歡看對帳單,不想看基本分析,閉嘴沒人當你啞巴

Kobe5210 11/24 15:26這年頭跟單仔都這麼大聲,沒有人欠你好嗎

simo520 11/24 16:03最好漲到經濟艙最低來回日本6萬元

roxiang 11/24 19:19我也有單啊 嗆沒單的是我貼華航要出來道歉嗎

roxiang 11/24 19:19馬的股版素質真的是越來越爛

roxiang 11/24 19:21 https://i.imgur.com/DtNFSZW.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roxiang 11/24 19:21 https://i.imgur.com/Yx0a6rV.jpg

圖 2610 華航 多 你看過一年賺3元的華航嗎?

horise 11/24 21:30推,原po非常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