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遊記] 台中大甲 青年壯遊2日深度小旅行

看板TaichungBun標題[遊記] 台中大甲 青年壯遊2日深度小旅行 作者
turtleker
(KCH)
時間推噓 推:0 噓:0 →:1

這次經由朋友介紹參加了青年壯遊的大甲深度小旅行覺得行程很不錯,有滿滿的收穫!

景點地址:DAY1大甲市區 (多個景點分享)
紅磚小屋:台中市外埔區甲后路四段598號
DAY2鐵砧山
鐵杉漆坊:台中市大甲區成功路16號

行程:
DAY1(圖文遊記:http://kuogidiary.com/blog/post/19043990 )
蔣公路>第一市場>鎮瀾宮>老家生活(午餐)>龜鶴塘>林氏孝貞坊>文昌祠>
大甲蔣公路夜市>紅磚小屋(住宿)

活動是在大甲火車站集合一開始先介紹大甲的歷史背景 、 讓大家自我介紹,12個來自
台灣不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們,一起展開這次的小旅行。
出火車站就可以看到地上就有古城四大城門的圖案,東-拱晨,南-薰風,西-觀海,北-湛恩(感謝皇恩浩大),以前的人取名都很有意境。

沿著火車站前蔣公路出發探索!一路上有許多房子都還保有日治時期舊式建築的外觀
介紹兩家老店:
永珍餅店
奶油酥餅原本是大甲的傳統喜餅,因為深受大家喜愛常常被拿來當伴手禮,現在就成為了大甲名產之一,永珍餅店算是大甲奶油酥餅的元老之一,已經有七十幾年的歷史了呢!到現在還時間持著手工傳統的作法。爺爺的笑容好讓人融化!
三陽帽蓆行
大甲是大甲藺草生長分布的地方,是編織物非常好的材料,以前大甲幾乎每戶人家都會編織帽蓆,貼補家用,大甲帽蓆也成為大甲一大特色。在大甲騎樓的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草帽的標誌。
走不久就可以看到鼎鼎大名的鎮瀾宮了。不同於一般遊客從大馬路直接轉進鎮瀾宮,帶我們走到旁邊的小巷,讓我們分頭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經過好多人家的後門小路,條條道路通大甲媽。不知為何我很喜歡這個牆上簡單明瞭的大甲媽指引。因為中元普渡活動的關係廟埕都搭起了棚架。

接下來先去逛逛第一市場,之後再回到鎮瀾宮做導覽的活動。
第一市場在地人帶路推薦優質老店家,都有提供一些大家分著吃。
順伯米腸 、粉腸
已經是五十幾年的老店了,店裡就只有專賣粉腸和米腸兩種東西,全手工灌製,光處理腸衣的程序就很麻煩,老闆每天三四點就開始準備,天天都有新鮮貨。
阿城雞肉
這次有吃到鹽水雞、糖薰雞&米血,搭配自製辣醬(連辣椒都是自家栽種),雞肉入味香噴噴,又不會太鹹或太柴,很好吃!老闆還現場表演分解雞肉取雞胸,大概40秒就完成了,不愧是達人。
無名豆花
許多大甲人從小吃到大攤販,一人一碗,珍珠加花生,豆花的口感比較像中華豆花那種,花生綿密。

鎮瀾宮導覽
是由蔡明憲老師做導覽,老師感覺是大甲歷史文化的活寶典。這次介紹了廟宇裝飾意義,拜拜的方法...,原來媽祖的封號還有分階段,從夫人>天妃>天后,從不同的裝扮可以看出差別。(因為覺得蠻有趣的回家以後還查了一下媽祖受封的歷史,從宋朝到清朝經歷多次褒封, 封號越拉越長最後高達六十幾個字之多,是神明之中封號最長的神明。鎮瀾宮地下室還有座重達兩百多公斤的純金媽祖,是由信徒們捐獻的金牌鎔鑄,花了一年的時
間才打造完成的,來到這別忘了去開開眼界。如果想多了解鎮瀾宮的文化也都可以預約
導覽喔。

老家生活午餐
老家生活也是這次活動的主辦,店裡不定期會舉辦講座和藝文活動結合社區共學,致力於地方文化的推廣。對生活認真的態度也反映在餐點上,很值得大家來關注和探訪!

龜鶴堂-茶食空間
在巷弄裡一個非常清幽的空間,裏頭擺放著許多很有特色的木雕收藏品,一棟充滿設計巧思的老房子,稱得上是蘊藏智慧的綠建築。喝茶嚐四秀聽故事,好滿足。

探訪兩個古蹟
林氏貞孝坊
清代的貞節牌坊,除了守寡七十幾年外,林氏還有更特別的故事,戴潮春事件時大甲水源被斷,而林氏三次祈雨都成功,聽起來像是神話一般的故事,史書上都還有記載!看起來就是戲說台灣要有的劇情阿,好奇查了一下台灣奇案還真的有拍過林氏的故事,超級坎坷。
文昌祠
介紹歷史和一些建築工法。在小細節裡可以發現日治時代氏本人曾經翻修過的痕跡,裝飾壁磚上是富士山的圖案。
裡面還有志賀哲太郎的紀念館(當時他的居所),日治時期大甲公學校教師,當初他挨家挨戶地拜託大家來上學,使大甲的就學率變得非常的高,甚至還支持學生參與台灣文化組織(抗日組織),被尊稱為大甲的聖人。

大甲夜市
蔣公路夜晚就會變成夜市,從早熱鬧到晚上。今天一整天下來吃了好多東西,加上天氣實在太熱,就沒在夜市到處覓食啦!和幾個旅伴選了間壽司店結束了這一回合。

住宿地點-紅磚小屋
一間很用心又可愛的民宿,非常喜歡!



DAY2(圖文遊記:http://kuogidiary.com/blog/post/19063052 )
鐵砧山-鐵杉漆坊

第二天行程主要要去漆器大師-廖勝文老師位在鐵砧山山腳下的鐵山漆坊,進行參觀 、認識漆器工藝還有體驗活動。
漆器是漆樹的汁液(生漆)反覆塗各種材料上(最常見的應該是木製品),防水防腐耐酸,只是怕陽光,所以從幾天年前幾千年前墓中挖掘出來的漆器都可以保存得非常完好!老師可說是對於脫胎技法(上漆貼布研磨等動作重複好幾次乾掉後再去掉內胎,所以只剩棉布和生漆質量非常輕。)爐火純青的漆藝大師,也融合了許多新的媒材來創作。老師說這是做他自己,作品就叫漆藝大叔XD最大隻的內胎還有用到3D列印。
體驗時間,生漆在還沒乾之前漆酚容易引起過敏(但無害,這過敏起來真的會非常癢),老師說我們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所以今天大部分都用腰果漆替代。
繁雜的漆藝,時間只夠體驗小小的一部分,利用拓印的方式把漆上在木板上再用金/銀箔和色粉去做上色和裝飾。早上先小試身手一片葉子。

接下來前往鐵砧山採葉子,自己找自己要用的素材喔。
鐵砧山上的劍井,據說當年鄭成功被困在鐵砧山沒水喝,一劍插下甘泉湧出阿!
之前覺得從井打水理所當然,還真的沒仔細思考過到底怎麼打水耶,直接桶子垂放下去不就只能浮在水面上嗎?
原來只要把桶子倒過來,噗通一聲丟下去,掉下去的力道加上順勢翻轉過來就剛好把水盛上來了!

中午大師上菜!老師在我們去摘葉子的時候就變出一整桌菜,不只是漆藝大師也是廚藝大師。筍子湯好好喝,我喝了四碗!
下午就利用自己採回來的葉子發揮創意。看不看得出來這張照片有甚麼亮點?來了一位
恰恰好的訪客喔。
另外老師還有示範用生漆調灰漆,可以做素材的黏貼(這次用了蛋殼和貝殼)以及比較有立體感的圖樣。我的作品~有些部分因為要等乾了以後才能做修整,不然漆會跟著一起掉,後續是交給專人處理XD今天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最後回到老家生活大家互相交換這次的旅行心得,還有小點心下午茶!
短短兩天真的很豐收,感覺大甲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下次如果有相關活動我會很樂意再參加!

--
小廚生活
FB: https://www.facebook.com/kuogidiary
部落格: http://kuogidiary.com/blog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73.17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turtleker (114.26.73.179 臺灣), 09/12/2020 12:45:14 ※ 編輯: turtleker (114.26.73.179 臺灣), 09/12/2020 12:49:15

ioci 09/12 22:23壯遊團真的不錯 夠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