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誰是被害者》活著才會有改變的希望

看板TaiwanDrama標題[心得]《誰是被害者》活著才會有改變的希望作者
benbenson12
(如履)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0

以下可能有一點劇情雷

圖文好讀版:https://loory.tw/the-victims-game/




《誰是被害者》是一部台灣犯罪懸疑影集,由莊絢維、陳冠仲執導,張孝全、許瑋甯、王

識賢、林心如主演,改編自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劇情講述患有亞斯伯格症

的鑑識官方毅任,在發現一起詭異命案竟涉及失聯多年的女兒之後,為了私下找出案件真

相,他誤導火爆刑警趙承寬,並跟握有重要線索的記者徐海茵合作。然而隨著案情結局進

展,他也逐漸發現解開謎團的關鍵不是平時擅長的鑑識科學,而是自己內心深藏已久的情

感。



如果說 2019 是台灣戲劇爆發的一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噬罪者》、《俗女養成記

》、《想見你》等作品都展現出台劇多元題材風格、貼近台灣社會的無限可能,那 2020

這個影視產業受到疫情重創的一年,瀚草影視跟 Netflix 合作推出的《誰是被害者》則

透過懸疑犯罪這本身就富含大量話題且有著許多發展空間的類型,承擔起延續先前的成功

,並引領台劇能往前走得更遠,帶給觀眾更多意外與驚喜的重責大任。



我們期望在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中看到什麼?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流暢的劇情節奏?細膩

的演員表現?精緻的場景塑造?深入的議題探討?綜合起來都決定了作品的整體評價,而

剛好的是,《誰是被害者》幾乎都達到這些因素的高標準,其中以燒腦的懸疑推理作為主

體架構,靠著在鑑識科學的還原及角色人性的深入描寫,加上導演對作品風格與表現手法

的精準掌握,有條不紊卻不讓人感覺無聊的敘事節奏,創作出一部近乎無懈可擊的戲劇作

品,說是台灣犯罪懸疑類的代表作一點都不為過。



我一直都認為比起電影,《誰是被害者》這類戲劇考驗的是創作者留住觀眾的能力,雖然

有更多空間去呈現導演希望能透過作品傳達的內容核心,但不像是電影能把強制觀眾關在

戲院這黑暗空間兩個小時,人們在家用電視、電腦或手機觀看影集,不僅容易分心,一感

到無聊就會馬上關掉去做其他事情,也正是如此,要知道一部影集是否成功,光看第一集

有沒有足夠吸引力讓觀眾把它看完,甚至產生點選「觀看下集」按鈕的動力就能夠清楚判

斷。



導演莊絢維在首部長片《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便獲得許多好評之後,這次跟曾擔任

《紅衣小女孩》、《目擊者》副導的陳冠仲共同執導犯罪懸疑電視劇《誰是被害者》,成

功以他們兩人對類型電影的熟悉與掌握,在傳統基底下做出創新的嘗試,不僅把整體故事

格局延伸得更廣,透過《誰是被害者》劇中充滿未解謎團的連環謀殺案,也帶給觀眾關於

案件的真相?角色背景故事?還有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等眾多希望能在過程中找到解答

的疑問。



以往我們看犯罪懸疑相關的類型題材,故事多半都把焦點放在刑警或警探角色利用各種經

由調查收集而來的證據糾出犯人的過程,然而就如《引爆點》由法醫與檢察官的觀點切入

,不僅《誰是被害者》也轉為以鑑識人員的角度,透過他們從案發現場或屍體身上找到的

第一手蛛絲馬跡,逐步挖掘無法從表面所見來破解的各項疑點,也正是如此,《誰是被害

者》與其說是尋找「兇手」是誰,倒不如說是以鑑識科學的細微領域,通過「瞭解被害者

」來釐清隱藏在案件背後的真相。



或許正是如此,《誰是被害者》對角色情感的呈現也更為細膩,由於我們要尋找的不再只

有那位罪犯,而是要綜觀全局,找到引發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所以劇中從鑑識官、記者

、刑警三種看待案件的不同角度切入才會變得如此有趣,無論是每邊獲取情報的手段,或

者彼此之間資訊流通的方式,儘管他們都有著同樣破案終點,但在各自截然不同的過程中

互相幫忙、互相牽制,不僅形成一種相當迷人巧妙的關係,也讓觀眾隨著《誰是被害者》

故事進展,看見他們從原本專業領域到最後身陷其中的轉變。



《誰是被害者》前半段專注於呈現這起駭人聽聞的連環案件本身,從無法辨認的屍體到幫

助他人完成遺願後自殺的詭異關係,都能其中每個細節感受到創作者將其連結在一起的用

心,即便案件已經出現了基本雛形,整部作品仍帶有許多懸念與讓人緊張的橋段;而《誰

是被害者》後半段則把故事主軸聚焦在隨著案件周遭圍繞的雲霧消散,逐漸顯露的角色內

心深層情感與他們不願回首的過去,並針對人們如何面對痛苦,還有活著的人為何選擇自

殺?做出相當詳盡的探討。



也正是如此,《誰是被害者》非常謹慎嚴肅地處理「自殺」這個敏感議題,除了在每集開

頭打上勸導標語之外,更透過劇中每個角色的背景塑造與內心描寫,讓《誰是被害者》受

到多起連環殺人案件的催化,展開對於自身內心傷痕及關於生命的價值觀辯證,並在最終

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還有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來收尾,進而突顯整個作品

「活著才會有希望」的中心思想,讓給觀眾相當深刻的感動。



《誰是被害者》整部作品觸及的社會議題相當多元廣泛,除了自殺與面對死亡之外,其中

更包含家庭親子關係、精神疾病、社交障礙、性別認同、藝術倫理、職場憂鬱、勞工權益

、八大行業、校園霸凌、少年犯罪、宗教迷信、老年照護、官商勾結、貪污關說、更生人

回歸、新聞倫理和自由等元素,雖然礙於全劇篇幅沒辦法每項都做出太深入的琢磨與描述

,但彼此之間不僅沒有互相衝突,還幾乎都跟《誰是被害者》每個人心理壓力累積的主題

相互呼應,如此用心值得我們給予稱讚。



如同《我們與惡的距離》根據無差別殺人事件展開對新聞媒體、精神疾病和死刑議題的深

入探討,《誰是被害者》也以一起連環凶殺案的調查,從被害者與犯案動機的角度切入,

讓我們思考自殺及許多社會案件會發生的根本原因,或許比起阻止他人自殺與犯案的「行

為」,更重要的是消除或解決會引發這類想法的「根源」。就因為點出社會上存在的問題

,我們才能有改善與進步的機會,《誰是被害者》通過黑暗的題材展現出對社會的期許與

寄望,我想這就是一部社會寫實作品最重要的價值。



該如何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困難與痛苦,這是個永遠沒有人能為你的問題,我們只能認真

謹慎地看待,並且不斷去嘗試理解、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誰是被害者》告訴我們,就

因為不知道未來的路會長怎麼樣,才值得我們去探索追尋,無論它是平坦順暢或者艱辛充

滿挑戰,這都是我們生命旅程的其中一部分,而唯有真正面對並接受它,才得以享受過程

中的美好與在突破後所獲得的豐碩成果。



總而言之,實在難以形容剛看完整部作品的心情,興奮開心卻又溫暖感動。《誰是被害者

》無疑是為台灣犯罪懸疑類作品立下標竿的代表作,不僅在故事情節的掌握與整體懸疑氣

氛的營造具有高度水準,擬真精緻的屍體道具和場景塑造,還有技術層面上的攝影、剪接

、配樂同樣也相當到位,完全是台灣電視界的一大突破。更不用說張孝全、許瑋甯、王識

賢、林心如等幾位一時之選的主要演員對於角色詮釋和幾場關鍵戲的演技表現,也都完美

將《誰是被害者》故事引導至最終要傳達給觀眾的主題,讓整個故事能有個完整的結束。

最後附上《誰是被害者》懶人包|影評、角色、劇情解析

https://loory.tw/the-victims-game-for-dummies/

--

歡迎追蹤我的FB或IG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g/loory.film.notes
https://www.instagram.com/looryfilmnotes/
Telegram頻道:https://t.me/looryfilm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34.248 (臺灣)
PTT 網址

rada11805/03 23:49推,好看

※ 編輯: benbenson12 (49.216.134.248 臺灣), 05/03/2020 23:51:51

chang032705/03 23:58好看

catlyeko05/04 00:32

snoopy6102405/04 00:39推推

fukdog07305/04 07:54非常好看